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第235章 鲁青侯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看到应开勇痛快答应,王新也没有任何犹豫,继续开口道,“我想在大梁境内开矿建场,希望能得到朝廷许可。”

应开勇并没有立刻答应,他看着王新开口问道,“不知侯爷所采矿藏是何物?”

自然是有什么好东西,自己就挖什么了,这你让我怎么?王新想了想还是回答道,“半岛缺铁,我想开办一些采铁厂。”

应开勇感觉有些头疼,大梁虽然不禁止商人开采铁矿,但若是让王新去开采铁矿石,应开勇还是有些担忧的,毕竟铁料可是能用来打造兵器的,应开勇也担心王新的实力会进一步扩大,到时会给朝廷收复时带来一定的麻烦。

看到应开勇沉默,王新也没有继续开口追问,而是喝着手中香茶静静的等了起来。

经过一番思考,应开勇觉得还是要先稳定半岛局势再,就算王新有了大批铁料,也不一定能扩大军队实力。

应开勇点头道,“第二条我也答应了。”

看到王新并没有再,应开勇看向了一旁的刘公公。

刘公公身为梁王的近人,自然是服侍梁王多年,看见王新刚才的得寸进尺,他都恨不得爆起伤人。

刘公公拿起一份金色卷轴,来到客厅中央声音尖利的道,“昊有命,王新因半岛剿匪有功,还于一方百姓安泰生活,朕心甚慰,因此特封王新为鲁青侯,以胶州,登州、宁海州围封地,世袭罔替,替大梁镇守半岛。”

看着依旧安坐的王新,刘公公是银牙咬得嘎嘣作响,但他还是憋屈地读完了旨意。

听着那不男不女的声音,王新就觉得一阵头皮发麻,尽管刘公公一再提高声音,但话语中的那股阴柔之感依旧是挥之不去。

看到刘公公读完,王新看向了一旁的刘大锤,刘大锤一下就明白了王新的用意,他三两步走到刘公公前面,一把抓过了那金色卷轴。

然后就快速的退开了,行走间还不停的用手扇着鼻子,一副嫌弃的样子。

刘公公看到刘大锤的举动,简直被气得七窍生烟,每次去传旨那次不是好吃好喝招待着,练完还有银钱可拿,这次来胶州这一趟,可谓是对他人生的最大侮辱,不敢在此生气的他,冷哼一声,一挥衣袖退向了一旁的客位。

看到刘公公宣完旨意,应开勇笑着开口道,“侯爷,驻扎在平度城下的两千玄甲铁骑,已经听调回了青州,现在平度可是安然一片。”

对于应开勇的拐弯抹角,王新真的有些无奈,按你这个法,要换一个领悟能力稍差一点的来,那这事情还谈不谈呢?

王新点头保证道,“应尚书,只要能保证平度、高密一线,不会出现梁军身影,我手下那些士卒,绝对不会请你离开城池向西而去。”

看到王新也作出保证,应开勇心中总算是落下了一颗大石,寒暄一会儿,应开勇就带其余两人告辞离开了柳翠居。

应开勇等人离开后,刘大锤疑惑地看着王新问道,“少爷,不就是大梁的一个破侯爵吗?有什么好稀罕的?”

看着不明所以的牛大锤,王新笑着开口道,“少爷我占领半岛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但是有了这个爵位后,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我们管理起来半岛时,也不会遭到太大的抵制,这也是为以后接管大梁做个前期铺垫。”

王新拿起金黄色的卷轴,丢到刘大锤怀中,“去,把这东西挂到坊市口,以后我王新就是大梁鲁青侯了,百姓看到这东西后,也会对我多出一分信任与认同。”

有大锤咧嘴笑着,抓起大梁圣旨,就飞快地跑出了柳翠居。

还没离开胶州的应开勇等人,在知道王新把圣旨挂在坊市口时,直接气得当场暴跳如雷,应开勇更是朝着柳翠居的方向,不重样的连骂了半个时辰。

很快王新授封鲁青侯的消息就在胶州城内传开了,借着百姓的口口相传,很快胶州附近的县城集镇也知道了。

但王新的那些属下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很多人都是晕晕乎乎的,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其中也有不少人知了其中端倪,知府衙门郑

温录为正和游念毕正在探讨领地人口的管理方法,着着就到了王新封侯的事情。

温录为放下手中的文案,对一旁的游念毕道,“念毕,你这大梁是不是已经山穷水尽了?不然怎么会给老师封爵,以安定老师的心。”

游念毕摇头道,“应该是正处于大厦将倾的边缘,垮一时半会还是不会垮的。”

温录为正想开口补充两句,但他耳朵好似轻轻动了一下,他扭头朝着屋外望去,很快两个清脆的脚步声就出现在了他的耳内。

两道身影出现在院门之外,随后便跨进了房前的院,严浩正与杨桦有声有笑的走了过来。

游念毕笑着拱手道,“原来是严师兄回来了。”

温录为也起身行礼后,便好奇地开口询问道,“严师兄,听琉球岛上景色奇观数不胜数,你快于我听听。”

严浩坐到其中一颗凳子上,对着温录为开口道,“出来的也没有用,必须要亲自体验才能领会其中三味,有时间你亲自去一趟琉球就明白了。”

杨桦坐下后,看着游念毕,“最近一直都没见你踪影,又跑哪里鬼混去了?”

游念毕抱怨的道,“我哪有你这个跟屁虫轻松啊!每东跑西跑的都累死人了。”

对于游念毕打趣杨桦只是一笑而过,“你以为跟在乔方身边真的很轻松吗?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狐狸,若不是时时提防着,不定就会出什么幺蛾子。”

“不管乔方那只老狐狸怎么精明狡猾,他也永远不可能逃出少爷手中的猎枪,更何况他身后还跟着一只更加精明的狐狸,”温录为语气轻松的道。

杨桦摆手道,“先不提乔大饶事情,你俩刚才在讨论什么呢?”

“还能有什么?不就是少爷封爵的事情吗?”游念毕道。

严浩开口道,“梁国那边倒是来得及时,他们想主动谈和,我们何尝又不是呢?现在领地内一穷二白,正是需要安心发展的时候。”

“严师兄的没错,发展必不可少的环境就是和平,等我们有强大了,一路横推过去就是,”温录为满脸向往的道。

犹豫一会儿,温录为继续开口道,“只是报上去的土地改革,老师一直没有批复下来,也不知道老师对这件事情怎么看。”

到土地的问题,四个人都陷入了片刻的沉思,拥有一地治理经验的严浩开口道,“半岛这不比琉球,琉球是一块处女地,想怎么开发都行,半岛这里人口稠密,情况也十分复杂,老师现在没有批复下来,应该有自己的考虑,或者是觉得时机还没有成熟。”

一旁的杨桦倒是给出了不同的见解,只见他开口道,“我觉得老师应该,不是太重视半岛的土地问题。”

其余三人齐齐看向杨桦,不明白他为何如此。

杨桦掰着手指道,“你们自己算算半岛的人,再算算半岛的耕作面积,平均下来每个人能得到多少亩土地?”

听到杨桦的问题,温录为不由得陷入了思考,想想之后,他便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即使没收了所有世家豪族的土地,平均分配下来,每家每户最多不到三四亩地,在这个大灾年里,这点土地根本就养不活一家人。

不仅是温录为想到了这点,严浩与游念毕也一样。

严浩笑着道,“录为,土地改革的确很重要,但那并不是当务之急,当务之急是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

土地解决不了温饱问题,温录为也放开了思想束缚,不再往土地的困局里钻,而是开始往其他的地方想办法。

半岛粮食不能满足自给自足,那唯一的办法就只能外运,但老师过贸易顺差必须得到平衡,从外向内输送粮食,但半岛也必须有东西销售出去才校

温录为冥思苦想半岛到底有什么特产可以向外输送?随即王新的面孔划过了温录为的大脑,渐渐地他嘴角勾起了一缕笑容。

有老师在,还怕没有商品可以销售吗?

温录为起身道,“严师兄,念毕、杨桦我要去找老师,就先告辞了。”

严浩道,“走吧!咱们一起,老师午时让我们一同去趟柳翠居,我就是过来喊你们的,我看这时间也应该差不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