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龙鳞童

《戏说龙鳞童》

21回员外施救小公子母女二人相女婿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二十一回员外施救小公子

母女二人相女婿

却说被员外和家奴从府门外救回来一员白袍小将的消息,则像长了翅膀一样不翼而飞,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府里,一会儿,就使上下人等都知道了。同时,也惊动了后宅的老夫人和绣楼上的小姐,要说老员外和夫人,他们一生就这一个宝贝女儿,可说是老俩口的掌上明珠,名叫汤玉婵,人称“飞侠女”。今年,当打过青春一十七岁,她容貌出众,长得螓首蛾眉,如花似玉,还是梨花圣母的徒弟!四五岁时就跟师父上山学艺,整整一十二年,学了一身的功夫武艺,十分了得。不光是枪刀剑戟,就连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且还会法术,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真可说是,有摘星换月和移山倒海的本领。她手中使了一口绣绒宝刀,刀法独特,无人能敌!上阵杀敌如砍瓜切菜,就是千军万马也无法近得她身!而且还练就一手专打暗器的功夫,无论是飞镖、绣箭、阴阳针,还是铁弹、神砂、飞煌石,样样都很精通。如果与敌对阵发出暗器,可同时攻击几处目标,并且百发百中!说打鼻子不打眼,要打耳朵不打脸,是非常的准确。

要说她利害和最拿手的暗器,就数飞煌石和阴阳针了,尤其是那阴阳针细如发丝,又蘸有剧毒是粘皮烂骨头,只要挨上一顶点,就能使人全身腐烂!如果没有她的专门解药,一个时辰过后就会化为浓血!再加之武艺高强也就无人能敌了。另外,她下山时师傅还特意送给两件宝贝,一件是捆仙绳,要是上得战场与敌人交锋,想杀就杀,如果不想厮杀,就把宝贝祭起!擒捉敌人就像是探囊取物,易如反掌!篦子上抓窝头手到擒来。另外一件宝贝,就是阴阳迷魂幡,其功能和妙用能吓掉人的三魂。据说,此宝好似一块绸缎布,能涨又能缩,只要念动真言当空祭起!就见高空犹如一张蒙天大网,则放射出五光十色的光芒与雾霭,能在半径百步之内,不论是人或一切动物,都会觉得眼花缭乱,头昏目弦,恶心呕吐,就像得了大病一样。要是在夜间它又能聚集阴阳之气,只要你进到它的范围以内,你就会感到神志不清,颠三倒四,两只眼睛啥也看不见!然而,也就在仨月前,梨山圣母安排徒儿下山回来。

原来,姑娘在高山学艺时,师父曾多次给她算过卦,说她本是仙娥女下凡,命中注定要婚配白虎星,这也是五百年前定下的姻缘。圣母判定,沈王府的小公子就是上界转世投胎,而且还推算出在半年以内,沈家小少爷也必然会落难河间府,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机会可不能错过,所以,师傅就让徒儿提前下山,在家等候白虎来临。方才,当小姐得知了爹爹从府门外,大街上救回一位白袍小将时,就马上想起了师父给自已算的卦正好应验了,她马上情窦欲开,芳心大乱,坐立不安,按捺不住!内心地激动,就别提有多高兴了,也就和侍奉她的小丫环春红,一起来到堂楼见母亲,说穿就是打探消息。

其实,老夫人也是刚刚才听说,这种事情在府里谁也不会瞒她,要说她心里究竟怎想的谁也不知道。前边说过,她这一辈子就生了这么一个宝贝疙瘩,老俩口也把她视为掌上明珠,自幼都很娇惯女儿,平时用手捧住怕捂坏了,使嘴噙住又怕被牙齿挂住,不管女儿说啥老俩口都听,也从不打别扭!真可用百依百顺的辞比较合适。忆当年,女儿四五岁时汤员外正任徐州任知府,一日,有位道姑去府里化缘,她见了小姐后就对老爷和夫人讲:“你的女儿有大福、大貴之像,本是可造之材。”老爷和夫人就求道姑给小女算上一卦,道姑合了八字后,一边嘴里咕哝着,一边掐着指纹道:“你女儿虽是命贵,但在十八岁之前,多灾多难,随时都会祸事降临,甚至还有生命危险,如果不信,将是后悔莫及!……

夫妻二人闻听就如闷雷击顶!当时,两口子都被吓得面目失色!夫人就问那道姑:“你有没有什么破解的办法救救我女儿?”道姑说:“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你女儿拜贫道为师,我把她带走上山学艺,这样就可以逢凶化吉,免其灾难!否则的话,就在劫难逃了”。老爷和夫人又问:“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道姑说:“没有了!就只此一条路,何去何从你们自己决定我也不勉强!不过,要让你们女儿跟我去就尽管放心!贫道也会善待不会让她出啥事的,等她长到了十八岁我再把她送还给你们,但是这期间她是不能回来”。夫妻二人是宁愿信其有不能信其无,说实话,心里只是难易搁舍根本不愿去做,他们虽然不忍心,但是又没有别的办法。为让女儿躲避灾难和祸殃就只好忍痛割爱!夫妻俩一狠心便让女儿拜道姑为师!他们把女儿交给了道姑!要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然话他们还真是舍不得。

原来,那梨花山圣母娘娘去过南海,她听观世音讲经曾谈到过:“到了明朝中期会有狐妖乱朝,到那时就会有白虎星下凡降它们,但是还需要天宫玉女仙蛾,需要助白虎一臂之力,方可共同降妖伏魔,保卫大明朝江山社稷稳固。这次,她出来本是游历三山五岳,顺便又去了蓬莱山访问道友,现在正要回去路过徐州上空,但见到下面有瑞气飘渺!掐指叠纹一算!然而,便知天宫玉女仙蛾下凡投胎,要诞生在知府家中。这时候,梨花圣母却突然想起了,南海观世音曾向她说过的话,她心里我不能秀手旁观,须收为弟子让她为国家出力,故停留下来,亲往知府家中去化缘私访,又略施小计要度小姐上山。而从此以后,玉婵小姐就跟圣母学艺,如今一十二年过去了,仨月前圣母娘娘又算出,二妖入宫后就要给大明朝带来许多灾难!结时时隔不久,沈王爷一家会被满门抄斩。然而,沈家的小少爷就是上天白虎星下界,他海角天涯逃命必然要行走路过河间府,到时候就必遭劫难!于是就提前打发了弟子下山,要帮助白虎脱险。

这位汤玉婵姑娘一回来,父母老俩口对于女儿,学有一身的本领都高兴坏了!再说他们就这一个独生女儿,已经分别了十二年没有见过面,岂不知老俩口都要快想疯了。由于前些年女儿不在家也没有人给说媒,这一回来不当紧,说媒提亲的踏破了门坎,对于这件事全得由自已的女儿做主,老两口可不敢当家。也就是说,女儿认为行就行,女儿要是不中意,其他人谁说了都不能算数!再说小姐下山时她的师父有交待,所以,媒婆们说了多少家公子少爷都被告吹了。女儿推三阻四的父母也当不了家,反正姑娘挑肥拣瘦,还说这家不行那家不行,不是人家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再就是就说门不当、户不对,结果,挑来捡去就挑花了眼睛,因此,高不成低不就事情也被撂下了!有诗为证:

父母为她心着急,偏偏女儿很存气;

原来师傅有交代,姑娘自己有主意。

方才,老夫人一听说老伴从府门外大街上,救回来一员小将现正在客厅里,心里就非常高兴!便马上联想到了女儿的婚姻大事。因为当老人的都有这种毛病。俗言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儿女们若是一大了,老人们一般就存不住气!像这些心事你不让她们想也不行,也难怪人们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可能人老了都是这样吧。然而老夫人也是,昨日做好梦今天有喜讯,她正想着自己先去看看再说,刚好女儿和丫环一块儿来了,心想干脆就让她们俩,陪着老身去也好有个伴。但是,当小姐走上前去向母亲施礼问安后,老夫人便问:“儿呀!今天这么早就过来了,往日里可没有这样呀!你有什么事吗?”其实她是明知故问。

小姐闻听脸一红说:“没有啥事,不过!”……

老夫人问:“不过什么?”

“母亲!我听人说爹爹救了一个人,不知是真是假?”

夫人道:“我也听人说是一位少年,据说还有一身好武艺,你爹正在客厅里陪他吃饭,不过这也不关你事!”

小姐说:“母亲!女儿只是好奇,咱们一块儿去看看吧!”

老夫人故意把嘴一瞥道:“你这闺女真不懂事,他也不过是一个有鼻子有眼的人,也不会是三头六臂能比谁多啥,有什么好看的?再者说,你又是个女孩家,男女之间授受不亲!如果让别人看见则观之不雅,又要说三道四,难道你不怕被人笑话?”

“我的好母亲你说什么呀?我们去看看能有啥?谁要敢笑话本姑娘我,我不撕烂他的嘴才怪哩!”

“好好好!你真利害谁也惹不起!娘就陪你去!”老夫人说着又瞪了她一眼。

小姐说:“母亲!你这才是我的好娘亲!”她说着还给老夫人变了个鬼脸。

“嗯!……我要是不让你去,就不算你的好妈?”老太太又故意装出生气的样子。

“妈妈!你看你真是的!”姑娘说完撅着小嘴,也好像跟她怄气的样子。

老夫人道:“你这闺女真会磨叨人!”说着用手戳了一下女儿的额头,便开心地笑了。

随后,母女俩就由小丫环带路,悄悄地来到客厅的外边,她们也不进去就在窗外停下来了。众所周知,过去的封建礼教也比较严,什么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呀,如果家中来了男客,除了娘家的亲人以外,女人都不能露面的,也更不能与人交谈,因为男女接触为授受不亲,其实这些都是套在,中国妇女脖子里的精神枷锁。母女俩在窗外偷听里边的人说话,有些听得不太清楚心里就着急,她们还想往里看看,由于窗户台高不得架式,还是老夫人有经验,就让丫环去搬来一摞砖头垫在脚下,人站在上边就能向里面看清了。而娘俩都想先看,夫人争不过女儿就只好先让位,她对女儿便是抿嘴一笑!这时候,但见小姐两颊绯红,心里怦怦乱跳!真就如一只小鹿撞进了怀里。

小姐上到砖摞上,见窗户棂上糊的有纸什么也看不见,她就用右手食指往舌尖上,湿了些口水点破窗户纸,随后便采取木匠吊线的方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往里看,只见客厅内,老爹爹正陪着一位小将军吃饭。而那位少年有十七、八岁,面白如粉,唇似丹珠,玉柱鼻端端正正,四方口无角无楞,两道俊眉贯满天苍,英雄眼黑白射光,黑眼珠黑似墨,白眼珠白似玉,滴溜溜滚滚乱转,一团精神,精神百倍,光棍不要创,只要好相,真可说是,非常英俊潇洒。汤玉婵小姐越看越想看,心里不由得甜蜜蜜地十分惬意,也总觉得看不够!便心中暗想,难道说他爹姓金、娘姓银,姥娘住在银山根,一生下就在金盆洗过澡,尔后银盆又净身,漂亮小伙见多少,也都没有过他恁动人。姑娘暗自许誓愿,俺若与他成婚配,哪怕三伏热天穿棉袄,寒冬腊月一身单,只要一生跟着他,喝口凉水也趁心!不求荣华和富贵,拉棍要饭不嫌贫,菩萨面前常跪拜,吃斋念佛过一生!东岳泰山、金顶山,陈州烧香去三春,说一千来道一万,只想跟他这个人。原来,小姐汤玉婵心里在想,看来他就是我心中的如意郎君,不由暗发誓言道:“俺与他在天化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岂不知,她也是一见钟情,把沈家小公子爱得很深,也属于是一厢情愿。

这时候,老夫人在旁边就等不上去了,她也比较着急,就急忙扯住女儿的衣服说:“我的好女儿你快下来吧!也让娘我看一看好不好?”……

姑娘说:“母亲你急什么呀?我还没有看够哩!”

“光拦把吃独食!你还有完没完?”老夫人也有点生气了,则扯住女儿的衣服硬往下拽。

姑娘说:“好好好!我就下来让你看”。

却说老太太上去以后,也借着窟窿眼用木匠单吊线的方法往里看,可是她不像是年轻人眼睛亮,她已经是老眼昏花,一时间也看不清楚。待了一会儿,又揉了揉眼睛,仔细往里看才算看清楚,就觉得小伙子确实长得不错,心里说真讨人喜欢。

其实,这时候客厅内,老员外正陪着客人吃饭,然而,小少爷就是因为饥饿和感冒发烧,才病了昏过去的,刚好现在又是空腹,就不能先喝酒,只有先吃饭填填肚子之后,才能适当地喝些。那老员外在官场里混了多少年,他不仅知道这些,而且心里比谁都清楚!所以,一开始他就没有让酒,二人就先吃饭为主。等到饭吃得差不多了,老员外这才端起酒杯道:“李公子!这水酒不成敬意,咱们就一块儿喝上几杯吧!”……

小公子沈英杰赶忙端起酒杯恭恭敬敬地道:“员外爷!小生到此不幸遇难,多亏了您老人家搭救才得活命,现又受到热情款待,也让我感激不尽!真是刻骨难忘,终生难报。如今,晚辈受到您的滴水之恩,日后一定要以涌泉相报!”说完后则把酒里的酒,是一饮而尽。

汤员外一听这位小将还真是,老鼠啃书本会咬文嚼字,他心里就十分高兴!就觉得这少年很有才学而不是平庸之辈,便就对他增添了爱慕之心!结果一高兴就很自觉的,端起自己面前的酒杯,也没有人让他就咕咚!一下喝下去了。

要是在喝酒场里遇到这种行为,就证明当事人因高兴!产生的自觉自愿行为,他喝下去这酒心里也更痛快!所以,汤员外听了小公子这几句话,就已经知道他很有学问,才拟制不住自己的心情喝了这杯酒。其实,也让他猜对了,书中说过,这位沈家小少爷,自幼苦读诗书,文武全才,人还长得英俊漂亮,貌似书生,也讨人喜欢!汤员外接下来又让道:“李公子请随意喝酒吃菜”。

小少爷说:“好好好!员外爷不要别客气您请!”

老员外忙道:“请请!咱们二人一块喝!”一旁边有家奴专门斟酒,他们俩人在客厅里是边吃边谈,话也投机,是越说越对劲!老员外就又问道:“李公子今年贵庚?”

小公子沈英杰回答:“小生今年一十八岁!”

“啊!……好好好!”老员外自言自语地一连说了几个好字。

小少爷听了就很诧异,心说我好什么呀?全家被抄斩,就剩下我一人逃出来,老贼张番还在后边一直追杀,我是朝廷的要犯,能否活命还很难预料哩!不过,这些都是小公子的心里话,可并未有讲出口。

老员外又道:“请问公子可曾婚配?”

小少爷一听就像蝎子蜇了一样,刷一下脸就红了,就觉得难以为情不好意思!因为旧时人们封建,尤其是,正当青春的男女青年,一提起这事都很敏感!不相现在的人,思想都很开通和解放。如男女自由恋爱,在一起也非常随便,甚至还没有结婚,就已经开始同居了!这时候,但听小少爷嘴里吞吞吐吐了半天,才嘟囔出“没有”两个字来。

老员外一听非常高兴!你道:“究竟是为什么呀?”

岂不知,他心里有个小九九,就正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心想这小伙子,只比我女儿大了一岁,年龄又相当,可说要人品有人品,论才华有才华,是百里不挑一,像这样的条件让我们上哪找去?和我女儿也可说是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对。再说了,他家住沧州离这也不远,家中又很富,是大户人家的子弟,舅父还是太原总兵,和我们两家是门当户对,相这样的好事和巧事,就是打着灯笼也不好找。这就叫有福不在忙,无福跑断肠,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如果我把女儿许配给他,招为养老女婿不正是一件美事吗!我可千万不能错过了这个村,要不就没有这个店了。可他转念又一想不行!这事情我还做不了主,得给老伴和女儿商量才是,因为,这家还是她们娘俩当着里,我说了不算得请示才行!于是,就站起身来道:“啊!李公子你该吃吃,该喝喝,我出去一下,去去就来,失陪了!”……

小公子说:“员外爷请便!你有事就尽管去办!”要说这许亲的事,也是他们汤家的头等大事,老员外得与老伴和女儿商量了才能定下来!此事非同小可,也是比啥事都重要。

且说老员外出了客厅就正好碰上老伴和女儿,娘俩都在外边窗下偷看呢!老员外把手一摆压低了声音道:“你们两个都在这里干什么?去去去!没规矩不相话,还不快一边待着去!”他的声音虽然很小,但是里边的人也能听得到。

老夫人赶忙上前去抓住他的手,又是用劲捏又是给他使眼色的说:“老东西小点声,别让里面的人听到了,你快跟我来!”说完就拉住员外神神秘秘地走了。

小姐一看心里说,你们有啥话不能在这里讲还要拉背场?可能有什么事情,不想让我知道对俺保密?不行!越是不想让我知道,我还非要去听听不可。于是,她就蹑手蹑脚地跟在了后边,可是还没有拐过墙角,就听到母亲唠唠叨叨地埋怨老伴说:“你个老东西还犹豫什么?一辈子办啥事都是迷迷糊糊不干脆,还不快趁热打铁,快把女儿的亲事给定下来!”

接着又听爹爹道:“你说得到轻巧,没与你们商量,不经你和女儿的同意,这件事情我敢做主吗!”

夫人说:“哪有啥不敢的?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你我都看行咱们同意就是啦!”

老员外道:“不经女儿同意能行?你和我敢做主?”

夫人说:“你讲的也对,是得先争求一下咱闺女的意见,而光咱俩也定不下来,你在此等着我去找她!”

“妈!你找我干什么?”随着一声妈叫,女儿就突然出现在了她面前。

“哎呀!我的宝贝女儿,你把我吓了一跳!你是否都听到了?”

“听到什么?我不明白!”姑娘也故意装作不知。

夫人说:“你这妮子,是不是在装糊涂?”

“妈!你看你说的!”

其实,小姐全听明白了,因为是关自己的终身大事,她不好意思说出来就是了。

员外道:“我的乖乖儿、好闺女,你来的正巧,你妈正要去找你来商量,一件有关你的重要事情。”

“请问爹爹有什么重要事情?你老请讲!”这正是:

女儿说话装不知,实际心里早清楚;

如若想知后来事,且看下回接着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