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龙鳞童

《戏说龙鳞童》

69回玉罗刹死而复活小哥俩住进黑店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六十九回玉罗刹死而复活

小哥俩住进黑店

上回书说到,春香和腊梅俩就趁着夜深人静,掐脚蹑手地来到洞房门外,但见里边烛光通明,二人就在窗下侧耳细听,可是听了一会啥也没有听到,里面也没有动静。她们俩就有些纳闷了,便觉得有些不对劲,因为屋内连一点儿声音也没有,两人便用手轻轻一推门,门却没有插上,是虚掩住的就自然开了。这时候,春香和腊梅二人就悄悄地上得楼去,见里间里还点着蜡烛,她们走上前去掀开门帘朝卧室里一望,真是不看也罢,这一看则吓得心蹦胆裂,魂飞天外!两人同时都惊呼道:“哎呀!我的妈也!”……

原来,二人但见房梁上悬吊着一个人,穿着一身红装,胳膊腿都耷拉着,有一只脚穿着鞋,而另一只光着脚,两人全被吓得浑身摊软,都是一屁坐在了楼板上。她们一见那上吊人正是小姐,也不知道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又不见了新郎官哪里去了,春香和腊梅两个小丫环,是连哭带喊的“快来人救命呀!小姐悬梁上吊了!”……

她二人一喊不当紧,因为是夜深人静,听得又清传得也远,就一下子把整个府里人全都惊动了!有的披着衣服慌得连鞋袜,都没有顾得穿就跑出来了。老庄主和夫人两位老人更是着忙,特别是那老夫人一听说女儿出了事,一下子就吓得两条腿都走不成路了,则让人掺住她往小姐楼上跑!当她来到楼上一看立刻就背过了气。

人们又是喊叫又是给她捶胸,等她缓过气来后就像发了疯一样,则是痛心疾首嚎啕大哭道:“天呀!我的苦命儿你不能走!你是娘的命根子和心肝宝贝,你快回来不能死啊!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为娘也不活了。尔后,又叫苍天啊!您是公正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您得管管呀!我的傻孩子这到底为了啥?让你这么想不开,你得说出来让为娘我听个明白,弄个清楚。哪怕就是有天大的事情,娘也会给你做主的!你千不该、万不该、瞒着娘去自寻短见,而非走这条路不行!”她哭着哭着也就昏过去人事不省了!有诗为证:

女儿自尽悬了梁,父母一见心悲伤;

一场大喜变丧事,鸡飞蛋打瞎胡忙。

本来是一场大喜事这一下就全乱套了,先前马庄主心里比任何时候都痛快,因为今天是女儿成亲的日子,女婿是忠良之后,又有一身的好武艺,自己是沈王爷的老步下,两家关系非同一般,女儿嫁给了沈家则是亲上加亲,他非常心满意足心中都乐开了花。让他想不到的却是乐极生悲,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女儿上了吊偏巧女婿又不见了,一时间,使他一头雾水十分地迷茫,就好相撕裂了肺腑,让他痛心疾首悲痛万分。这一下,可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瞎子点灯白费蜡,一家不光白忙乎不说,且又气得女儿寻死这样也丢人,真是得不偿失。

但是,他还能保持着冷静的头脑,上去抱住女儿的下身把她托起,让人赶快割断绸布,把女儿先卸下来放到床上,把头给她垫高让她呈半仰卧姿势。而后他又先摸了摸女儿的脸和手,也都还是热乎的,就知道她刚上吊时间不长还有救,可说他也很有经验,马上就给女儿做人工呼吸进行抢救。一般来讲,凡是悬梁自尽,也就是上吊和被绳子勒死的人,只要时间不长,抢救及时是能够救活的,但是方法要得当,而小姐马银屏也属此种情况。要按封建迷信的说法,她还有阳寿命不该绝,但关键还是被人发现得早,救治得及时罢了!然而经过人工呼吸,大家忙乎了一阵子后,也让小姐呼出了,憋在胸中的怨气、闷气和赌气,又吸进了一些新鲜空气。而后,便走三关、串九窍、渗透到了五脏六腑,经过吐故纳新后最终,才使银屏小姐的灵魂,又从新附体回到了阳间,即死而复活又重生。

等到小姐马银屏逐渐地,缓过气来以后就开始有了知觉,同时她气色也变过来了,则由青灰色的脸上,又浮现出了红润和光泽。接着,也就呕吐了一股子痰液苦水,便长叹了一声道:“哎!小女子我的命是好苦啊!”随后即是泪流不止。又稍停了片刻以后,才又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她一见面前的众人和爹娘都在场,便问众人道:“我这是在阴间吗?”

这时候,老夫人的眼泪是扑簌簌乱掉!遂说道:“我的傻孩子这不是阴间,本是阳世人间!你心里有啥解不开的疙瘩?就给你娘我说说吧!又何必寻死自裁,非要走这条绝路不可。也错不了你是被,丫环春香和腊梅两人发现得早,又抢救及时你才得活命,要不然,再晚了我的儿就没命了!”老夫人说着则是泪水满面!有诗为证:

人不该死自有救,小姐命大又回转;

劝君莫要寻短见,一切看开自遂缘。

银屏小姐说:“你们救我干啥?还不如不管让我死了的好!那样才能解脱一了百了。”

众人劝道:“小姐可不能这样想,你心里若是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情,及不好迈的坎就快说出来,好让我们大家来给你参谋一下,出出主意想想办法,或许,一下子就能够解脱!哪怕是现在不能解决,但大家也会想方设法使你及早摆脱困境。”

老庄主和夫人也在旁边劝说道:“是啊!小乖乖,你心中有啥委屈和解不开的疙瘩,就干脆痛痛快快地讲出来,我们也好给你做主呀!”

小姐听了也只是摇摇头不说话,因为夫妻之间的事情就像两哑巴打架一样,是难以扯清楚的,岂不知,她在上吊以前内心里就非常矛盾。眼下她也不埋怨别人,就觉得自己命苦遇人不淑,让自己摊上了一个活半吊子,可说她也是愤世、嫉俗、怨!怨!怨!……

老夫人问道:“我的小娇儿呀!是不是那个沈世魁给你气受了,他人去哪里啦?为什么姓沈的两个小子都不见了?你快说出来我非让你爹派人,把他们两个孬种找回来,也决不轻饶了俩兔崽子!”随说着,就要使人去找那两位。

小姐说:“不用了,他们已经去了京城,也早已走远了!”

夫人说:“那不行!别说他们去了北京,就是去了外国娘也得派人,把他们追回来不可!,非得与他们理论不行!让他们说出个一二三来”。

小姐说:“事情也不能全怪他们都怪我的命不好!”在父母的追问下,小姐就把先前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如实地叙说了一遍。

众人一听都百思不解,心里说世上还有这样的愚昧人,则是做梦想美事,黄鼠狼想吃天鹅肉,都想到云彩眼里去了!他想修道成仙,真是痴迷到了何种程度?

老庄主说:“这个傻小子真是鬼迷心窍昏了头!”

老夫人在旁边便接着大骂道:“沈世魁你没有良心,也是个不知好呆的天杀畜生!我女儿有哪一点不好,或对不着你?而跟着你就够委曲了,你还拿不完的劲,摆不了的臭架子。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有福不知享专找活罪受,还要出家修道成啥子仙,真是意想天开做美梦!倘若没镜子你就撒泡尿照照你那脸,看看你自己是个啥样子。一个缺心眼和少肺叶的东西,还妄想一步登天成仙成神哩?我看你成海鲜,成神经病吧!女儿不用怕,天是塌不下来的!要是能塌下来,还有我和你爹跟你在顶住”。

小姐说:“人各有志,就随他的便吧!”

老夫人道“你说得倒轻巧,我可受不了这个窝囊气,决不能便宜了他王八羔子!”

老庄主道:“那是的!我儿放宽心,只管想开些,不要心胸狭窄饶不过弯来,让这事缠绕住,一切都要往前看朝远处想,事情到最后要相信,总会有个解决的办法”。

老夫人说:“我看他沈世魁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我不相信他能跑到外国去!他说他爹娘要带兵进京为他们老沈家报仇,反正得路过咱们这里,到时候,我非得找他爹娘横挑鼻子竖挑眼说理不行,要说不好了就跟他们,半斤对八两拼上葫芦头。再者说,就单凭你爹的面子也不会掉到地上,你爹过去还给老王爷当过步下,曾跟随着他爷爷南征北战了多年,为大明朝打江山,建功立业,而且又认识他爹沈英杰。从明天起,我就让你爹派人专门打探消息,守在路口等着他们,我和你爹要亲自拦住他爹娘论个长短,问问他们是怎样教育的儿子?这样的不懂事,非让他爹娘好好地管教他不行。而且还必须让那傻小子,给你当面道歉陪不是,不这样的话我就不依!”老夫人为女儿则是愤愤不平,还说要大闹一场不行,也唠叨起来没有个完。在父母和众人的劝说下,姑娘的头脑也清醒得多了,当她静下心来以后,又细心想了想前因后果也理智了,情绪也就稳定下来了!关于马家寨这边的事情,就先暂且按下。

却说沈家的两个小儿子,沈世元、沈世琳小哥俩,当初,因在暗中偷听了父母亲的私下谈话,准备秋后起兵攻打北京,为居家伸冤报仇之事以后,二人才知道父亲的身份,即明白了一切事实真向。原来,他们的爹爹姓沈不姓陈,自己都是老沈家的后代,实属于忠良之后,相当初,爷爷奶奶及居家满门,都是被西宫贱妃和奸佞张番所害,死得又非常冤屈。小哥俩也是年少气盛,血气方刚,一得知后就心中气愤!两人就暗中商量,并背着父母家人私自出走,离开湖广襄阳要去北京,准备寻找仇人暗中行刺,要为爷爷奶奶和沈家满门报仇雪恨。一路上,小哥俩也顾不得游山玩水,他们是风餐露宿,夜住晓行!这一天又因贪赶路程,则是走错道路误入了大山之中,而越往前走,越是人烟稀少,到处都是荒山野岭,且还树林茂密,荆棘丛生,道路也很难走。

哥俩还是早晨吃的饭,是饿着肚子赶了一天的路,然而,就觉得饥肠辘辘,疲惫不堪!这时候,眼看金凤将要落山,他们又向前紧赶了一程,幸好就来到了一个山乡小镇。一共有几十户人家,村子依山傍水,只有一条很窄的南北街道,空气也新鲜,环境到很优美,一打听才知道,这一带为斑蝥山,此山庄名为石岗头,此地逢五、逢拾还是集,而方圆几十里的黎民百姓,都常来这里进行买卖交易。也正好在天要黑的时候小哥俩赶到这里,还算是不错没有摸黑,不然的话,在这大山之中黑夜里,就更找不到东西南北,一切事情不好办。

二人进了小镇后,但见路东一家门口上方,高挑着三角酒旗,哥哥世元说:“今天也太累了!咱们就在这里住下,好好的休息一晚上明天再走!”弟弟世琳也点头同意了。于是,小哥俩就来到近前下马,虽见客栈的门面不咋样,实际里面确很宽敞,其上房和厢房都有,院内还收拾得非常干净。由于这里较为偏僻,平时来这里住宿的人也少,所以,房间就经常闲置,店家的生意也不很兴隆,再说弟兄俩,马不停蹄的跑了一天也没吃上饭,确实人和马都比较劳累。而就在这时,便从里面走出来一人向哥俩打招呼道:“二位客官辛苦!你们是住店吧?里边宽敞便利,又吃住都可以!”……

小哥俩仔细一打量,与他们说话的人有三十多岁,个头不高,长得鸠形鹄面,贼眉鼠眼,小鼻子小嘴,兔儿腮,穿了一身兰裤褂,千层底布鞋,两只小眼睛滴溜溜乱转,还真没有个大样,一看就知道不像是正派人。

原来,此人本是店主人,他的名子叫徐二狗,还有个哥哥叫徐大猫,皆因为父母死得早哥俩都缺乏教养,他们自小就染上了一身的恶习,是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吃喝嫖赌,不务正业。据说,老大领着几个人上山当了强盗,老二就在家中开了个黑店,你别看他这样不够个人价钱,但还确是个地痞诬赖,并且又仗着他哥哥是个小土匪头,乡邻们谁也不敢惹他。本来他也找不到媳妇,因为好人家的女儿也不会嫁给他,他哥就从外地给他抢了个女人,让他们成了亲。哪女的长得又麻、又丑、脚又大,别人也不知道她的名子,就喊她冯大脚!怎知那女人可不一般,她是既利害,又凶狠难缠,有人便给她起个外号叫母夜叉。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两口子还真是油灯下的王八看绿豆--停对眼!他们成婚后也没有孩子,一切都由女人当家,所以就开了个黑店。那冯氏又让娘家弟弟来帮忙当伙计,她弟弟的名子叫冯猴,也是个坏家伙,不光是吃喝嫖赌,好逸恶劳,而且还老幼都欺,经常踹寡妇门,扒绝户坟,偷鸡摸狗无恶不作。其实,他们也都是一路货色!这就叫跟着啥人学啥人,跟着诬婆会装鬼弄神!也是鱼找鱼、虾找虾、乌龟王八做亲家。

他们与土匪合起伙来开黑店,也专干图财害命杀人的营生,由于这里地处偏僻又不临近官道,自然而然,来往的客商就不多,住店的人就很少,反正,他们也不管你是什么人,是新出道的还是老江湖,只要你身上带的有钱财,一进了他们的门,你就别想活命再出去。据说,他们害人的方法也很多,如迷药、麻药、蒙汗药,毒药、砒霜,断肠散,凡是害人的药都有,只要是住进他家的店,一是不怕你不着道;二是你有天大本事也难活。

然而,沈世元、沈世琳两位小公子,心底也纯洁、善良,其头脑又简单、幼稚,他们长这么大又是第一次出远门,所以,也根本不知道江湖上险恶,二人这回住进去,可就是悬崖上跑马危大险,生猪一进奢宰场也就凶多吉少了!有诗为证:

不知江湖有凶险,初次出门住黑店;

若不小心入圈套,要想活命难上难。

三公子沈世元问店主人:“有无干净的房间?”

那店掌柜的回答道:“有!有!有!二位小客官就请把心放在肚子里,我们店里的房间干净得很,而且还都空着,就随便你们住哪间!”

三公子世元说:“那我们就住上房吧!”

那掌柜的便回道:“可以!可以!”随即就喊:“有客官住店快来接待!”

随后,就从里面出来个伙计,实际就是掌柜的小舅子,他名叫冯猴,便赶忙上前去接过了小哥俩的马,牵住去了后院马棚,那掌柜的又帮助搬行李,并还客气的让道:“二位请!”

于是,弟兄俩就进了院里,那掌柜的扛着他们的包袱,就觉得沉甸甸地不轻,心里说银子还真不少,这下可让我抓上了非发大财不可。要说他猜得很对,因为小哥俩要去北京为爷奶奶报仇,还不知道得多长时间?到北京又是千里遥远,不光一路上需得吃住花销盘缠,就是到了京城也处处都得花钱。再说小哥俩也为富家子弟,都是生长在福窝里,家里有的是钱随便花,自幼又都大手大脚贯了不怕铺张浪费,而这次出门就把银子带的很充足。

店家徐二狗把兄弟俩安排到了上房以后,就去给他们打洗脸水,而后又提了一壶茶,给哥俩倒上先喝着,随后便问道:“两位小哥想吃点什么?请报上来我好去让人准备。”

小公子沈世琳道:“都有什么样的酒菜?”

那徐二狗说:“酒有汾酒、杜康、牡丹红,顺德州的二锅头,以及衡水老白干等;而菜是猪牛羊肉都有,豆腐、豆芽青菜不缺,我们这里又是山乡小镇,不相是大城镇里的东西花样多,也难得你们来我们这里一趟,所以还请二位多多包涵!”他说的真还很客气。

三公子世元道:“说实话我们今天是摸错了路,才来到这里添麻烦,要不也不会到你们这里来,因为,我们赶了一天的路程,连中午饭都没有吃上也太饿太累了,不管是啥饭菜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抓紧时间做是越快越好。”

那掌柜的又问:“客官要喝什么酒?”

四公子世琳说:“就喝杜康吧!”

掌柜的回答:“两位请稍候饭菜一会儿就好!”然后就听他拉着长腔对伙计喊道:“两碗米饭加四菜一汤,浑素搭配,一壶杜康酒,多放酌料,海海迷子吆!”……

岂不知,他说的“海海迷子”本是江湖上的黑话,意思是要饭菜里多下迷药、蒙汗药,而世元、世琳两位小公子哪懂得这些路数?他们就自然听不懂。然而时间不长,酒菜就端上来了,果真是一壶酒,两碗米饭,菜是一盆焖羊肉,一盘酱牛肉,一盘麻辣豆腐,一盘炒豆角和两碗鸡蛋汤,是香喷喷地味道还真不错。哥俩已经饿了一整天都像饿狼一样,一见饭菜端上来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是连吃带喝,狼吞虎咽,就如风扫残云一般,喝酒连酒杯都不用,干脆就提着酒壶往嘴里倒!可倒也省事了。兄弟两个连吃带喝,一会儿,就把饭和酒菜吃喝得精光,连一点都没剩,眼下,哥俩也都是酒足饭饱了,便用手抹了一下嘴巴,又伸伸懒腰,活像是自在虫一样,可是马上就觉头重脚轻,头疼得很利害!心说不好上当了,可是就是后悔也晚啦!这正是:

贼人安排伏虎计,一顿饭菜醉大鱼;

弟兄两个上了当,飞蛾扑火燃自已。

这时候,就见店掌柜的徐二狗在外面也不时的向上房里张望,他一看小哥俩上了当,把桌子上的饭菜都吃得个精光,也知道药劲要上来了,则是心中高兴!就连声喊叫道:“倒!倒!快倒!”随着他的话音,小哥俩就昏昏沉沉地堆到了桌子下。

贼人徐二狗就忙吩咐他的小舅子,快去摘了酒旗招牌和关上店门,说今天不接客了要做好这两人的活!他说完后自己又去找绳子,准备先把弟兄俩勒死,再扒光身上的衣服,尔后,挖个深坑把他们埋了。他小舅子冯猴就刚刚摘下招牌关上门,紧接着就听“梆!梆!梆!”有人敲门,随后便有人喊道:“开门!开门!快开门!”这一下可坏事了。

那冯猴的一听只吓得浑身发抖说:“不好姐夫又来人了!怎么办?”

徐二狗眨巴着一双老鼠眼睛,训斥他的小舅子冯猴说:“你慌个啥别害怕要存着气!你先把上房门锁了,待我出去看看再说!”

“是!是!是!”冯猴答应着就去照办。

徐二狗挑着灯笼来到大门口里边问:“是谁呀!有什么事?”

接着,就听外面有人应道:“天还这么早你们就摘招牌关了门,是不想生意不做啦?快开门我们要住店!”若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