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丝路

《天朝丝路》

第47章水到渠成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关乎到每个族群生死存亡大事的时候,几乎都会迸发出这民族最大的正能量。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两弹一星、九八抗洪、汶川救灾、驰援武汉……

这些彰显民族凝聚力光耀史册的经典案例,也正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而屹立不倒的根源所在。

神马冠冕堂皇的民主自由,剥开光鲜的画皮,里面全是一幅幅赤果果自私自利的贪婪嘴脸,在关乎切身利益的天灾人祸面前,傲娇的自由女神犹如沙雕般人设崩塌,打脸不,可笑不!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人是活跃在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相传他们是夏后氏的后裔,叫作淳维。在司马迁的记载中,他们居住在漠北,逐水草而居,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生性喜爱侵略征伐,只要有利可图,就不顾礼义廉耻。

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

周朝时的猃狁;

春秋时的戎、狄;

战国时的胡人,都被认为是后世所谓的匈奴。

五胡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匈奴在中国历史舞台上进行了最后一场演出。

之后,亚洲部分的匈奴最后一点残余部族,作为一个独立民族的身份从中国历史中彻底宣告终结。

这一时期匈奴曾建立前后赵和胡夏。

从商朝建立的公元前1600年到胡夏灭亡的公元426年,大约有2千多年。

关于北匈奴:

东汉时期,89年到91年南匈奴与汉联合夹击北匈奴,先后败之于漠北和阿尔泰山,迫使其西迁。

102年和105年,北匈奴曾遣使与汉廷通好,未得答复,于是继续西迁,从此北匈奴就从中国古书中消失。

北匈奴远走,一部分在高加索,一部分在中伏尔加河地区(今天的俄罗斯鞑靼自治共和国),一部分在下多瑙河(今天的保加利亚),一部分在中多瑙河(今天的匈牙利)。中亚匈奴,一部分与图兰低地民族融合(中亚两河地区),一部分在阿富汗山区,一部分在印度旁遮普邦。

在3世纪末(中国西晋朝),这个几乎消失了的劫掠民族突然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内,东征西讨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欧洲人称之为“匈人”。不过这时候的“匈人”经过两百年的发展,民族成分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与西迁的北匈奴的血缘关系的疏密,无法得到验证。

匈人于350年左右(中国东晋朝和十六国时期)侵入了欧洲,灭阿兰国,随即横扫欧洲,阿提拉时期达到极盛。

公元453年(中国南北朝·宋和北魏时期),阿提拉去世,匈奴帝国崩溃。

公元468年,阿提拉的一个儿子发动对拜占庭的战争,自己战败死去,从此,匈人从历史上消失了。

有人认为他们成为了匈牙利人,有人认为被同化到保加利亚人中去。

从时间点上,大家可以发现,亚欧两个地域的匈奴,几乎在同一时期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也许冥冥中自有定数吧。

这样一个存在了上千年的游牧民族,无论你说他原始野蛮也好,体制落后也罢,但能与周边国家周旋千年,在亚欧大陆掀起腥风血雨的民族,你能说他缺乏凝聚力战斗力吗?!

米哈山马瘟突发事件的处置,明白无误的告诉大家,国泰才能民安,共同抵御天灾人祸的理念同样已经深深根植这个民族的血液。

利用三天时间,右王莫日庚骑着骡子深入米哈山一线,走访每一座帐篷和马群。

形势不容乐观,马瘟发病才短短的五六天时间,米哈山隔离区已经陆续有老弱病残的马匹开始死亡。

牧马人告诉他们,所有死亡的马匹都有相同的特征——

病马一开始就持续多日发烧,浑身滚烫,极度厌食,可见眼窝处发生水肿,脉搏呼吸加快,‘砰砰’心跳听得人胆战心惊。

陆续赶来的兽医和巫师全部被分配到各个牧场,迅速展开抗疫工作。

首先在每个牧场选择偏僻地带,集中伐木焚烧死马的尸体,然后深埋处理。

从现场解剖的情况来看,所有病亡的马匹无一例外地都存在心肺肿大现象。

兽医告诉决策者,米哈山马瘟现在呈现两个极端——

抵抗力强的马匹已经开始痊愈,显著的症状正在逐步消退;

抵抗力较弱的老弱病残疫情更加严重,死亡的越来越多。

幸亏马瘟在马匹膘肥体壮抵抗力最强的秋季爆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随着大批救援人员的到来,救灾物资短缺的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必不可少的帐篷严重不足,黑马圈河畔牧区聚集地的帐篷紧急调用,眼见少了大半,许多牧民都是两三家合用一顶帐篷。

老阿卡奇巴图以身作则,率领松山部落的一班老巴郎进山伐木,在各个牧场给救援队搭建临时木屋,加工床板,上面铺上收集防潮的狗皮狼皮褥子,完美解决救援队的住宿困难。

任何时候,等、靠、要哪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来的安稳实在,一时间,老阿卡奇巴图成了右王树立的救灾模范,米哈山乃至更远的草原都传颂他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高尚品德。

米哈马瘟来得快,去得也快,前后大约半月时间,该死的病马已经死的差不多了,没死的已经基本痊愈,最危险的时刻总算熬过去了,真正应验了‘强者自愈,弱者速亡’传承民谣。

右王到达的第二天,勒姑比头领就把自己的豪华行帐送到了松山草原,莫日庚王爷没挪窝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期间休屠王和浑邪王都多次赶到松山草原,一方面汇报工作,另一方面给右王问安,略表地主之谊。

来自四面八方的救援队伍陆续撤回,但围绕米哈山的三道防线并没有解封,右王发话了,为确保万无一失最少还要隔离一月,到时候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解封。

虽然一向富态的右王最近黝黑清瘦了不少,但睿智的王爷却显得更加精神矍铄,抗疫面临千头万绪的事务都能快刀斩乱麻处理的有条不紊令人称道。

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右王已经派人快马向单于王廷汇报,虽然现在还没得到回音,但料想单于王廷肯定会高度重视此事派大员前来督导,看到眼前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的大好局面,只要将来据实禀报,一定会在王廷得到极高的评价,这对将来的仕途可是妥妥的加分项,关键时刻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虽然平时免不了勾心斗角,但牵扯到民族发展的王位继承问题,大多数贵族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能担大纲者,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别说继承人,即便是当了皇帝或者单于,庸碌无为者照样会被赶下龙椅王座另选贤能上位。

所以右王打定主意,在单于王廷使者到达之前,他是绝不会离开松山草原一步。

冒顿单于北移王庭位于代郡与云中郡以北,头曼城的东北方向,就是现在的外蒙古哈拉和林。

王庭的职能在冒顿单于时得以强化。

每年正月,官长们都要来到王庭小会,料是单于与其亲信们的会议。围绕着王庭,匈奴人制定了简单的法律,还通过祭祀与集会的方式来凝聚人心。龙城便是匈奴举行祭祀的场所,也被记载称“茏城”。

龙城与王庭往往被认为是同一地点,史书却将二者分开记载,可见它们不能混为一谈,当然距离也不会太远。

五月,各部落的首领要举行大会,祭祀祖先、天地、鬼神。单于身为领袖也须有其威严,早晨走出营地,祭拜初升的太阳,傍晚祭拜月亮。

到了秋季马匹肥壮的时候,首领们在蹛林再次举行大会,来核算各部的人口和牲畜,王庭得以了解治下百姓的状况,最终目的就是征税。王庭、龙城、蹛林分别发挥了政治、文化、经济方面的职能,匈奴也正是在冒顿北移王庭之后完善了国家机器。

盖藏城到云中郡大约八千里地,来去一万六千里路程,平均日行最快按六百里计算,单于王廷的使者到达松山草原,起码需要一月时间。

距离右方信使出发第二十六天的早晨,遫濮部落快马来报,来自单于王廷的使者终于赶到了白沙河畔,下午就会抵达松山草原。

三十里以外的地方,勒姑比王爷早就准备好了换乘的骡子,沿途还临时增加了几道防疫关卡,表面文章做的极其到位。

右王莫日庚拒绝了大搞欢迎仪式的建议,一切本色演出,就连接风宴都是牧民们日常的手抓羊肉,地点就选择在行帐前的草滩。

前出十里迎候单于王廷使团的到来,起码的尊卑礼仪还是要有的嘛。

遥远就看见象征单于王廷的黄色龙旗迎风招展,一百多人的使团浩浩汤汤逶迤而来,虽然都换乘了骡子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但依然掩盖不了他们日积月累上位者的气势。

匈奴的图腾是龙,要知道,龙是华夏儿女的象征,匈奴的图腾同样是龙,他们一直都宣扬他们才是真正龙的传人。

右谷蠡王帖木尔布和亲率麾下右大将军查斯太、右大都尉巴雅尔,还有单于王廷派出的幕僚兽医等,组成规格极高的豪华使团,不远万里赶赴灾区,单于王廷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右谷蠡王帖木尔布和是右王莫日庚的二哥,看到坚守抗疫一线的四弟饱经风霜的憔悴模样,兄弟俩相逢什么话都没说,相互注目片刻以后,便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使劲捶打对方宽阔的脊梁,所有的问候都比不过一个有力的熊抱。

于无声处听惊雷,此时无声胜有声。

原来右王派出的信使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只用了九天时间就赶到了单于王廷,休息一日便随王廷使团返程,足足节省了五六天的时间。

只要手持匈帝国的信物,所有沿途的大小部落都会无偿给信使提供食宿补给,就是说只要有族人帐篷的地方,都可作为驿站,从某种意义上说比汉人施行的驿站制度更为便捷。

“右王辛苦了!”

“右王辛苦了!”

单于王廷使团的其他官员纷纷上前与莫日庚抱拳见礼。

“辛苦不敢当,都是本王分内的事情,理所应当嘛!诸位王使星夜兼程旅途劳顿,这才是真正的辛苦。

非常抱歉,由于疫情的原因,不得已才换乘您们的坐骑,使我们匈帝国的勇士失却不少威风,还望诸位王爷恕罪。”

“哈哈,四弟多虑了,疫情面前万事小心为好,还是你们右方安排的妥当。”

众人见礼后重新骑骡子上路,莫日庚与右谷蠡王帖木尔布和在最前面并排而行。

“二哥,单于王廷的父王母后一切都好吧,我十分挂牵他们。”

“四弟有心了一切安好,来的时候父王母后还特别担心你的安危,看到你我就放心了。”

“多谢父王和兄长关心,这点小事压不倒我,哈哈!”

“四弟,还是你们右方的焉支山水草丰美气候适宜,这里才是牧马人的天堂啊!”

“二哥说笑了,相比大草原的天宽地阔,我们就像在锅盖底下生存,无法领略一望无际的浪漫豪情,我做梦都想在大草原纵马驰骋,那里才是骑士真正的天堂嘛!”

“看到四弟的第一眼我就清楚,该死的米哈马瘟肯定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否则你也不会如此谈笑自若;只是看到你劳累过度的神态,二哥心疼啊,四弟,你受苦了!”

“哈哈,还与过去一样,什么都瞒不过二哥你睿智的鹰眼,圣天契利安保佑,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二哥,公事就交给属下去办理吧,难得相逢一次,这回我可要好好尽尽地主之谊,你我畅饮三天好好叙叙旧,啥时候把你撩到了,四弟才算满意,哈哈!”

“别逞英雄了,论喝酒你一个人不是二哥的对手,要不把休屠王和浑邪王都算上?”

“我的地盘我做主,灌不翻你你别想睡觉!”

“哈哈,赖皮子!”

…………

高天上白衣苍狗悠闲自在,明天肯定风和日丽。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