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丝路

《天朝丝路》

第114章哈尼大萨满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河西走廊的内陆河流域由东到西分为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以黑河为界,以东是休屠王的领地,往西是浑邪王的地盘。

黑河流域有两条名称一样的河流,并且相距不远,都属于内陆河。

一条是山丹马营河,另一条是高台马营河,因为后者流入JQ市境内,故也称酒泉马营河。

两条河殊途同归,最后都汇入了黑河,流入NMG的居延海。

青鸾部落族长萨满大法师哈尼说,这是二马奔槽,自古就是兵凶战危之地。

山丹马营河流域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冷龙岭,其山下就是山丹军马场。

冷龙岭是黑河与石羊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这条马营河也是黑河干流东部最大的一条支流。河道全长176公里,综贯山丹县全境。

这时候的山丹军马场叫胭脂马场,位于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雄踞河西走廊中段,总面积两千多平方公里,是亚洲第一大马场,也是匈奴右方最重要的产马地之一。

胭脂马场地势开阔平坦,水草肥美丰茂,气候凉爽适宜,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是河西走廊最优质的天然草场,更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之地。

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就是游牧民族传统的养马地。

秦汉时期,大月氏人、匈奴人以当地马种为基础,又引进了各种西域良马,杂交培育出的胭脂马驰名天下,这里遂成为历代皇家军马养殖基地,经久不哀。

胭脂马体形匀称,粗壮结实,雄健膘悍,耐粗饲,适应性良好,速度和持久力俱优,是驮、乘用的良骥。

匈奴人信奉萨满教。

一般认为,萨满教起于原始渔猎时代。萨满教的理论根基是万物有灵论。但是,直到各种外来宗教先后传入之前,萨满教几乎独占了我国北方各民族的古老祭坛。它在我国北方古代各民族中间的影响根深蒂固。直到后来,甚至在佛教或***教成为主流信仰的我国北方一些民族当中,仍可明显见到萨满教的遗留。

萨满一词源自西伯利亚满洲-通古斯族语的saman,经由俄语而成英语之shaman,shaman指从事萨满技术的萨满师。在通古斯族语的saman一字中,sa意指知道(to know),saman按文字表面意义来说就是「知者」(he who knows),所以称知者,意谓萨满教是一种获得知识的方式。

萨满教是一种现象的通称,没有教条或是特定的信仰体系,不同传统的萨满教有不同的实行方式与特征,一般对萨满教的定义也是来自其经验与技术。

强纳生·霍尔维兹(Jonathan Horwitz)则表示,“萨满教不是关乎信仰,而是关乎经验

“Horwitz定义萨满师是“有意地改变其意识状态,以接触和/或进入另一个实在之中,能由此获得力量和知识。任务完成之后,萨满师从萨满旅程回到原本的世界,以其所得的力量和知识帮助自己或他人。“

萨满教认为世界上各种物类都有灵魂,自然界的变化给人们带来的祸福,都是各种精灵、鬼魂和神灵意志的表现。

萨满教认为人有三个灵魂:

1生命之魂:系生命之神赋予,它同人的生命共始终,人死则永远离开躯体而消失。

2思想之魂:为人在清醒时的思想和梦中见闻,它是暂时远离身体和其他灵魂交遇。人死后它不消失,需请萨满将它送入阴间,以免在世上作祟,伤害人畜。

3转生之魂:系转生之神所赐,人死后按其生前品行,或转世为人,或投生动植物,妇女不育、流产,认为是她们没有转生之魂或该魂被摄所致。

上述各魂只闻其声,不见其形。

匈奴人称灵魂和生命为“腾“,认为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有腾,它一旦离开人体,人就死亡。

“腾”为人特有,它使人类有思想、意志和感情,睡眠中它能离开身体四处游荡。

无生命物体内均有“库特”,相当于次级别的“腾”,能给它们感情和意志,羊栏马厩里有了库特,牧畜就兴旺,主人会富有,它若附在牧人的鞭棍上,病魔和恶狼就不敢加害畜群。

萨满教还认为人的灵魂特别是亡灵,能同自然界各种灵魂或精灵交往沟通,甚至相互转移;亡灵喜附在活人身上或附在其他物件上,使其发生变化。

哈尼就是休屠青鸾部落的族长,也是右方最著名的萨满大法师。

他是一名四十左右,身材高大的中年汉子,长发披肩,最传神的是他那双深邃睿智的慧眼。

哈尼平常身穿传统的匈国贵族服饰,只有通灵时才会穿上特制的神衣,戴神帽系腰铃,左手持神鼓,右手拿槌,边击鼓,边跳跃,边吟唱,音调极其深沉。

很多萨满都是患病后成为萨满法师,先经过一昏迷阶段,大约三天,然后脱胎换骨,什么也要重新学习,再宰羊一只,就可找一老师学习,成为萨满。

萨满与世界其他地区巫医不同之处是他们的意识可随时进入癫狂的“通灵”状态。

但哈尼却是与生俱来的“先知”萨满,草原上流传着他的种种神迹,每年右贤王乃至大单于举行大型祭祀活动,都会邀请他前往主持祭祀仪式,妥妥的国师待遇。

三月的黑风暴同样光临了大马营草原,在沙尘暴侵袭的第一时间,哈尼进入了“通灵”状态。

“毁灭青鸾部落的恶魔即将伴随着黑风暴降临草原,风暴停息后,青鸾部落马上搬离现在的居住地,走的越远越好,直到遇到森林和草原交汇再停下来。”

哈尼的指示就是神天腾格里的旨意,沙尘暴过后,青鸾部落立刻行动起来,收拾行囊,驾驶“房车”向祁连山进发。

是的,就是房车,你没有看错,驻扎在鸾鸟湖畔青鸾部落贵族的帐篷都是带两个轱辘,随时可以移动的房车。

他们的房车叫“牛轭”——帐篷都带有特制的架子,移动的时候套上牛车随时可以迁徙,安营扎寨的时候放下支撑打上木桩固定就好了,出行十分方便。

青鸾部落是休屠王庭的中坚力量,有部族一万多人,管辖范围一直到黑河边,下面有三十多个大大小小联盟小部落撒布于大马营草原。

部族迁徙的重头戏还在牛羊马群,沿途遇到的小部族都被青鸾部落裹挟其中,一同向祁连山进发。

任何人都不得擅自离开暴露迁徙路线和驻扎营地,整整两天时间,青鸾部落才找到祁连山北麓一条隐秘的山谷宿营。

派出卫队在谷口驻守,还撒出斥候深入草原各地打探消息,通知各个小部落向大山靠拢。

哈尼也不知道灾难来自何方,但他坚信长生天给他的旨意没有错,也正是他的坚守与执着挽救了青鸾部落。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