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丝路

《天朝丝路》

第115章静观其变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空气中弥漫着无边无际的雾霾,别说张嘴,就连呼吸都会感受到呛人肺腑的沙尘气息,这个讨厌的鬼天气!

哈尼族长的帐篷里聚集了青鸾部落几乎所有的头面人物,大伙都在心不在焉的扯闲篇,焦急的等待撒出去斥候传回可靠的消息。

谁都清楚,如果哈尼的判断属实,那么这次他们面临的的就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未知的危险不可能是天灾。

无论是雪灾还是地龙翻身,都会让草原遭受大的灾难,但绝不会达到灭族的程度,唯有人祸才是最可怕的。

是人祸只能来自临近的大汉和西羌两个方面。

大汉现在已经不是以往任人宰割随便拿捏的对象,自从那个叫“刘彘”的猪头当了大汉皇帝以后,这家伙就不再对匈帝国俯首称臣,反而露出了凶狠的獠牙选择硬刚。

马邑事件以后,匈帝国再也没有得到汉朝哪怕一个铜板的纳贡,更别提让他把美丽的大汉公主送到草原给大单于做婆姨。

这家伙把原来对匈帝国友好的主和派全部打入冷宫,全面启用对匈人咬牙切齿的主战派,不计伤亡不计得失,每次抓住机会,拼着自残也要从匈帝国的身上咬下一块肉来,简直就是失心疯啊!

日阿奶滴,你就不能坐下来好好谈谈,咱们两家和平共处吗?好战必亡的道理你特娘不懂吗,哪位先生教的,叛经离道啊!

河南、漠南两次战役,打的左贤王丢盔卸甲,丧失了大片富饶的草场,黄河以南匈帝国再无立锥之地。

匈帝国向来不看重一时之得失,等缓过劲再抢回来就是,河南不是被大秦的蒙恬抢了一次吗,后来还不是被夺回来了。

要命的是两次战役下来把草原儿郎的心气劲打没了,别说大规模反击,近几年就连打草谷都不敢了,害怕惹怒了那头狂暴的野猪,不要命的猛扑过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一百二十个不划算啊。

人口五六千万的大汉帝国,现在就是个血槽满满的大BOOS,拼消耗恐怕最后会虐得连渣都不剩,耗不起啊!

匈帝国的王庭为此也纷争不断两极分化,同样形成了主战与主和两大阵营,到现在也没个准话,联盟各部落也只好作壁上观见风使舵了。

难道说是这头野猪在草原人最虚弱的时候发起攻击吗?

可这里已经基本属于右贤王的大后方,前面还有遫濮王、折兰王、浑邪王飞地、休屠王等大部落顶着,南蛮子胆敢孤军深入长途奔袭,不怕被围歼吗?!

难不成是雪域烧西番发神经横生枝节,想趁匈帝国显现颓势的时候从背后捅一刀?

尽管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指望与一头野牦牛结盟抗汉,总感觉有些不靠谱。

要知道这些烧家伙就是典型的墙头草,人都用‘西番的牦牛只认一座帐篷’来显示他们的忠厚憨实,但你别忘了他们只认自家的帐篷,其余的说翻脸就翻脸,毫无诚信可言。

再说河西走廊百年前原本就有不少西羌人的地盘,是冒顿大单于赶跑了大月氏人和西羌人据为己有,现在人家收回去也在情理之中,总比后世犹大建国的理由强多了吧。

西羌人翻过祁连山的几个垭口就可轻松抵达大马营草原,想要偷袭的话可比汉军容易多了。

哈尼清楚,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审时度势,国家民族利益至上,这也是一个执政者必备的素质。

二者必居其一,危机必定来自这两个方向。

现在哈尼担心的是南蛮子和烧西番千万别联手还有回旋的余地,如果真要那样才是匈帝国天大的麻烦。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

一:“彘”在古汉语中就是猪的意思,但古人并不认为“猪”这种家禽就是脏和懒的代名词,反而包含了“通透”和“聪明”的韵味;再说皇家也不例外,给小家伙取名“彘”还有好存活的愿望在里面。

二:匈奴人历来崇拜强者,在对外征伐中,哪个部落抢下的地盘就归谁所有,这是他们最喜欢的分赃原则。

乌鞘岭以南到黄河边的庄浪河流域,就是当年浑邪王从大月氏和西羌人手中抢下的地盘,自然就成了浑邪王的飞地,在以往打草谷的时候,出兵迅捷占尽了天时地利获益不菲,浑邪王由此也成了右贤王麾下与休屠王并驾齐驱的两驾战车之一。

哈尼派出大批斥候查探来自东南汉地的动静和通往西羌的几个垭口,让他们有消息第一时间火速回报。

元狩二年三月十二,夜。

祁连山北麓榆树沟,全面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几乎已经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地步。

外出打探消息的斥候陆续返回,带回一个令所有人大惊失色的消息——

汉军来袭!

迷茫的沙尘中看不清到底有多少,反正给人的感觉就是铺天盖地、无边无际,最少有两三万精锐骑兵!

所有大马营草原被波及的部落,要么全员投降裹挟而去,要么拼死抵抗灰飞烟灭。

随着返回的斥候增多,汉军突袭的路线也逐渐明晰起来。

骠骑将军霍去病的突袭大军,沿祁连山北麓而来,杀入大马营草原,直奔鸾鸟湖畔的青鸾部落驻地。

扑空之后,大军并未停留,而是立马折返,挥师东进。

“大人,汉军两翼的斥候几乎遍布整条走廊,好几队斥候想闯过去给休屠王报信,都葬身与南蛮子的强弩之下无一幸存。”

“南蛮子的兵器太锋利了,近战几乎就是送人头。您看这是我们从战场上捡到族人断为两截的兵器,简直惨不忍睹啊!”

“裹挟而去的是饮马川的鄂博头、九眼泉两个小部落,赶走了几千匹骏马,只留下为数不多的几个老阿爸看护牛羊。”

“南蛮子留下口信说,汉军百万雄师即将挥师河西走廊,只要保持中立不抵抗,届时都可以整体纳入大汉帝国,与全体汉人享受一样的待遇。”

…………

望着眼前茬口齐整的断刃,炉火熊熊的帐篷里,人人都感到一股噬人心魄的白毛风从脚底‘嗖’的一下窜到了后脑勺,整个身子都僵直发硬不听使唤。

哈尼低声吼道:“斥候连夜出发,迅速通知各部族向榆树沟靠拢。”

“遇到敌袭,其他一切都可以放弃,第一时间带人逃离。”

“派出最精锐的人马,赶往凉州打探休屠王庭的消息。”

“在座的全力安抚部族照管好牛羊马群。”

“我们静观其变!”

…………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