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丝路

《天朝丝路》

第143章风起居延泽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我们斥候,就是龙骑卫的眼睛、鼻子和喉舌,更是探索未知的前哨。”

“大军开拔,我们会提前出动打探消息,侦察前行线路上关于地形地貌和地理环境、可饮用水源、适合大军通行的道路画成军事地图,在上面一一标注,决定是否要通知仆从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为了大军的安危,我们更要学会码踪等各种技巧,通过道路上的遗迹、天上的飞鸟等种种蛛丝马迹,准确地判断出敌人的动向,是否在前行路线上设有埋伏;”

“我们经常会与蛮夷的斥候狭路相逢遭遇不测,这时候我们不仅仅需要个人的勇武,更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应对困境。”

“每次执行任务,我们都派遣一个或者几个十人队深入敌境,无论多少人,我们都是一个密不可分生死相依的整体。所以每个人都要以大局为重,严格执行带队将领的指挥,或送回情报或绞杀对方斥候或知难而上豁出性命掩护其他人撤退,无论哪一种,我们都要不折不扣地完成!”

“我们要学会毫无保留地信任自己的战友,因为只有把自己的后背放心的交给同伴心无旁骛,我们才能投入全部的精力对付强敌!”

“综上所述,有很多都是新加入弟兄们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学问和技能,所以以老带新就是最好的选择。老兵要倾囊而授,新兵要虚心求学,事关大军安危,任何人来不得半点马虎。”

“斥候卫采取平时操练和战时表现相结合进行综合稽考,届时不合格者将会毫不留情的全部清理出斥候卫,重新选拔替补。”

班况校尉大手一挥掀起一股罡风——

“弟兄们,我们斥候是龙骑卫一把最锐利的尖刀,能加入这个团队就是我们每个人无上的荣光。”

“大汉帝国给了我们最优厚的待遇,起步就是秩六百石的军饷,每个人都配备了最好的刀枪军械,一人双骑最彪悍的战马。”

“所以,我们只有苦练基本功,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出色地完成每一次侦察任务,才能对得起朝廷对我们的厚爱和期望!”

“第二次河西大战随时就会爆发,届时我们斥候卫就是当仁不让的先行者;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每一天的时光,苦学苦练,寻短板找不足,尽一切可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提升个人和团队配合的综合作战能力,最终成为龙骑卫的千里眼顺风耳,洞察万里所向披靡!”

班校尉拔出佩剑直指苍穹——

“龙骑卫万胜!”

“汉军万胜!”

“仓啷!”

校场掀起一阵金属风暴——

“龙骑卫万胜!汉军万胜!”

“万胜!万胜!万胜!”

…………

远处的瞭望塔上,冠军侯霍去病和随军高参廖平安两人会意的相视一笑,看来力排众议选择班况担纲斥候卫校尉,这步棋走对了。

三匹风尘仆仆的战马来到大营门口,出示腰牌以后他们顺利地进入大营。

从三人的衣着打扮来看,无疑是常见的马帮头目。

廖平安望着冠军侯笑道:“将军,陇西马帮的人到了,您要不要见个面?”

“廖先生,您先去叙叙旧,晚上我设宴为他们接风洗尘。”

…………

龙骑卫和安西军河西大捷,缴获颇丰,其中大部分都交给陇西马帮处理,仅仅这一项生意,陇西马帮就赚的盆满钵满。

这一次骆老大携董平和陈杰,专程前来北地郡义渠大营拜见廖平安,有要事禀报。

陈杰原来主要负责陇西郡过西平府南路通往西域的客栈生意,马帮与安西军达成合作协议以后,及时调整方向,任然由陈杰主抓,开拓布局河西走廊一线,现在马帮客栈已经开设到了黑河流域的浑邪王地界。

廖平安与三人见面格外亲热,招呼他们在大营客房歇息。

闲言少叙,单说廖平安得知他们的来意便不淡定了。

骆老大他们此行一来表示龙骑卫对陇西马帮生意的照顾,让老朋友廖平安出主意如何答谢;二来向大营通报居延泽匈奴人驻军的布防调动情况。

初战河西,匈奴人一败涂地,右方震惊,右贤王赶到盖藏城严厉训斥了战败的休屠王和浑邪王,并且紧急召集兵力,准备迎接第二波来自大汉帝国的雷霆一击。

原来驻守居延泽的五千骑兵被抽走了三千,并且从额济纳方向又调集了一万人马,通过居延泽向盖藏城集结。

混迹河西走廊的陇西马帮第一时间得到匈奴人大规模兵力季节的情报,及时回报安西军狄道大营。得知马帮首领要到北地郡义渠找廖高参有要事相商,狄道大营顺便让他们把这个敌情向义渠大营汇报。

廖高参清楚,居延泽可是谋划中第二次战役组关键的一环,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来自居延泽的消息都关乎到战役的整体走向。

居延泽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发源于祁连山深处的黑河,流经青海、甘肃、NMG三省区800余公里后,汇入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缘两片戈壁洼地,形成东、西两大湖泊,总称居延泽。

这时候的居延泽,由东、西、北三个湖泊组成。居延泽的湖面因额济纳河的改道而时有变动。

北湖最小,名曰:尕海子。根据每年上游来水量的大小,面积时常扩大或者缩小。

东西两湖之间相距约二三十里,有水道相通,平均水深三米多,湖面上碧波荡漾,湖畔芦苇丛生,湖中生长着鲤鱼、鲫鱼、大头鱼、草鱼等鱼类,天鹅、大雁、鹤、水鸭等常来此栖息。

居延泽周边是美丽的草原,有着肥沃的土地,丰美的水草,是匈奴人最早的农垦区之一。

说到西居延泽,由于一位大名鼎鼎的中国哲学家老子曾在这里得道成仙,从而使居延泽的地位更为凸现。

传说老子出关前留下五千字的《道德经》,让后人品味不已。最后化身入海,踪迹不见。

老子出函谷关以后,传说在居延泽得道成仙,故后人称这个地方为“流沙仙踪”。

既然说到老子,那么还有两个大大有名的人需要在这提及一下,那就是周穆王和西王母。

传说中的周穆王架着他的八匹神骏马车,一路西行,来到昆仑山脚下,见到了一个披着虎皮的女王,那就是后来成为天庭的西王母。

周穆王受到了西王母的隆重欢迎和款待,载歌载舞,美女如云,美酒如川,两个一见倾心,互赠情诗,最后依依惜别,西王母还送了周穆王一车价值连城的宝玉。这段佳话,一直被人们传颂至今。

有很多的记载,都曾把祁连山视为昆仑山。也就是说,周穆王一路西行,也许并没有走那么远,而西王母和周穆王相会的地方就是在祁连山脚下。

如果按照当时的交通工具——马车,就算是日行八百里,那么周穆王从他的周王朝所在地陕西关中出发,到达祁连山脚下,也得有几个月的时间。

因此,古人把祁连山视为昆仑还是有一定根据的,也就是说作为黑河的上游——祁连山,它的雪水成为了黑河的主要水源,祁连山的雪水是滋润着整个居延地区万物生长的源头。

一个居延流域源头的名人,一个居延流域终点的名人,把居延抬升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

此刻,廖高参等人,哪里顾得上这些美丽的传说,急忙向冠军侯霍去病汇报居延泽的军情变化,及时调整作战部署才是头等大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