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平行世界有分身

《我在平行世界有分身》

三十二章 收鱼鲞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六毛一斤如何?”

杨锦尚话音未落。

“可以,就这价,你可不能反悔哦!”陈鮸陈大鱼赶紧把话说死,把价定下来。

杨锦尚心里格登一下坏了,莫不是出价太高了。

没等他想明白,陈大鱼追问道:“后生,黄鱼鲞呢?多少钱一斤?”

杨锦尚要不要试探一下,遂开口问:“老乡,这黄鱼鲞平时我不怎么收,行情不太清楚,要不这样,你开个价,看着合适我就收点,价高了,我也没法子收,我总得吃饭,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旁边的小脚老太太拄着竹筅接口说:“是滴是滴!就是这个理,咱们家的咸白鱼价格已经比平时高……”

没等老太太说出高多少,陈大鱼立刻打断她的话:“百合,你先扶孃孃回屋吧,随便回家把陈辉给叫出来,整天宅在家里,人都要呆了。”

小脚老太太突然发怒,用竹筅打陈大鱼,口中骂道:“打死你这个憋孙,偶滴乖元孙(曾孙)是读书种子,以后是做官的,不在家看书,难道让他跟你干腌臜事?”

“啊哟!疼!疼!孃孃别打了。”陈大鱼抱头鼠窜。

黑瘦女人百合赶紧上前拉住老太太,自己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万一打坏了咋整。

杨锦尚看到小脚老太太用竹筅打人,脑袋缩了缩,如同打在他身上一般。这小老太太够狠的,竟然用几百年前戚爷爷用过的狼筅~小号的,把自个孙子当倭寇打。

陈大鱼绕一圈后回到货担前对杨锦尚说:“我给你个实价,每斤三毛三如何?”

“多少?”杨锦尚以为听错了。

“那就减二分,三毛一。”

“啊!”

“最低三毛,你再还价生意不做了。”

杨锦尚好一会才回过神来,连忙点头答应:“就这价,有多少收多少。”

暗地踹了一脚货郎担,这副担子的原主人以前用鱼鲞和他换袜子时,都作价一块多一斤,娘史P真是无奸不商。

正在廊桥下雁鸣街摆地摊卖袜子百货的连胜利打了个喷嚏。

“啊嚏!来时好好的,现在也没生病啊,谁在念叨我。”

……

“大哥,我没这么多现钱,能不能用东西跟你们换。”杨锦尚指着眼前堆积如山的鱼干问。

陈大鱼盘算了一下开口说:“我们村里各家都在修房子,来帮忙的乡亲不要工钱,总不能缺他们吃食吧。小哥你有没有烟卖?”

“大哥,别的还好说,这个真没有,没烟票买不到的。大哥你看看我货箱里有喜欢的尽管拿。”

“没有就算了,带酒了吗?”

“有有有,大哥你要黄的还是白的?”

“要老酒,最好数量多点,下了工喝一盏让大伙暖暖身子。”

“老酒啊!你稍等,我就放在后箩筐里。”

转身掀起筐盖,在里面摸索一下,从里面搬出一口酒坛子,差不多有膝盖高,黄泥封口,外表灰扑扑的。

“大哥,我就带了一坛,我不零沽,卖整的,这坛酒二十斤,给你作价二十五,别嫌贵,这是三年陈黄酒,县城批发价要六毛八一斤,你要是不信可以去供销社问问,我绝对没赚你钱,最多是几个脚力钱。大哥白酒要吗?”

从筐子里又摸出一瓶散装白酒,用的是挂点滴剩下来的玻璃瓶装的酒。

“二十五块啊!不知道钱够不够?小哥刚才一共多少斤鱼鲞?”

“都记在这呢,咸白鱼十四斤六两8.76元,鱼鲞总共195斤58.5元,总共67.26元,减去红糖纽扣顶针线卷的钱,算个齐头66元。这是账目你拿着算算看。”

陈大鱼接过账单,张了张嘴想说,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咋办呢?

就在他为难的时候,身后传来了陈辉的声音,“爸,让我看看。”

“哎呦!我咋给忘了,我们家里有读书人。儿子,给爸爸算算看这帐目对不。”转身把账单交给一个黑黑瘦瘦的中等个头的男孩。

陈辉接过去,仔细看了看,然后默算了几遍,准确无误后重新把账单交给他爸,“爸,账没错。”

“儿子看看除去咸白鱼外,鱼鲞总共多少钱。”陈大鱼并没有接过帐单。

陈辉重新看了一眼说:“58.5块。”

“哦!58.5块是吧,这钱是公家的。”

樟树下十几户人家全姓陈,一个祖宗的,每年农闲出门打工,都是组队去的,抱团在一起减少被人欺负,也能更好的找到活,每年挣到的海产,大部份分了,剩下来的杂鱼,族里统一加工好,当作公中储备物资,当作备灾物资用。

在这山区如果那户人家受灾了,单靠单独一户人家很难渡过灾年,这年月谁家都不好过,如果族里公中有积累就简单多了。

有人说黄鱼怎么算是杂鱼,这个就跟饿了吃大闸蟹充饥一个道理,连电都没有的沿海地区,捕获到渔获,要是那种难腐烂,易加工鱼货最好卖也能卖得起钱。

比如马鲛、鲅鱼、鳓鱼、鲳鱼、带鱼、墨鱼、鮸鱼等等这些肉质结实,常温下保鲜期较长的鱼,才能运出去卖上好价钱,黄鱼肉质细腻鲜嫩,但容易坏,水份多,不容易运出去,就算最好吃,运不出去也是枉然。

这次黄鱼干就混在杂鱼里当杂鱼鲞收的。

县城里的鱼货大都是从大湾镇运过去的,那里公路直接通码头,而且当地有好几家冷冻厂,把船开到那里卖鱼不就行了,那是现在。

那年月有个词叫地方保护主义,外地的船去本地的码头卖渔获,不但人遭到欺压,价格还给你很低,再加上山区沿岸各村都是小船只能在近海作业走不远,风平浪静还好,稍微有点风浪简直是要命。

知道这些事,杨锦尚是很久以后了。

“小后生,姜收不收?”村民甲问。

“老姜还是新姜?两样价格不一样的,老姜收购价二毛二,新姜八分。”

“小后生,我上午可是去过雾岭头的,老姜行情涨了吧。”

一番讨价还价后,以二毛八的价成交。

“小后生,我这有一篮老姜,新姜价格低了还是留着当菜吃吧。”

“我也有一篮……”

……

“老哥,你们这里有笼眼筐卖吗?”东西一收就多了,鱼干二百多斤,老姜一百多斤,箩筐装不下。

陈大鱼秒懂,指着墙角上的几只破筐说:“一担二元,我们直接送到雾岭头。”他们在海山挑鱼时都是这么干的,海山人找谁挑鱼,筐子也是挑夫出的。

“行,我自己装点,剩下的你直接送到雾岭头公路养护站前,交给中医院老王师傅就行。”说着他开始挑品相好的鱼鲞装。

十多分钟后,装好了三担货物,杨锦尚掏出一张账单递过去,“老哥,这是账目,只要你把货送到地,核对完毕后,老王师傅自然会把钱给你们。”

“这张纸交给老王师傅就行是吧。”

“放心,我不会骗你的。”

“有啥不放心的,你都相信我,你不跟着让我送货,我为啥要担心。”

“好了,我先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