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与辽

《宋与辽》

第22章 又见七子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赵元休和刘娥吃过早膳后,正在擦嘴喝茶的时候,王善来问道:“殿下今日是朝会,杨老将军应该上朝去了,他家几位公子会不会随行?小的恐怕空跑一趟。”

“不会的,他家只有大公子杨延昭有官职,况且能不能上朝都未定之数,其余六子都无官职,肯定不会上朝。就怕他们起早出去打猎了,所以你现在就去堵他们,今天无论如何把他们请来。”

王善点点头转身去上了马车,这时他已经小有地位,赶马车的是管家派来的小厮。马车一顿紧赶慢赶到了杨府。

王善去敲门,杨府内片刻才出来人开门。王善见到杨虎道:“今日诸位公子可都在家?”

杨虎睁着一双睡眼惺忪的眼睛,瞧见来人是王善,语气顿时和气起来:“公子们都不在家,大公子随老爷上朝去了,其他公子都出去干什么我却不知晓,这个也不是我能问的。”

王善顿时焦急起来,这可如何回禀殿下,殿下今天空出一天时间就是为了见他们,他们现在不知踪影,叫我回去如何禀告?

杨虎见王善面有难色,询问道:“王公公怎么了?”

王善答道:“殿下今天特别邀请杨家公子来韩王府,小的这么早过来就是怕人都走了,可没成想人还是不在。”

杨虎也不知道他们去处,但是说不定杨延琪知道,所以他忙道:“王公公且宽心,我去问问小姐。”

杨虎来到后院,叫来杨延琪的一个侍女环儿说道:“你去问问小姐,诸位公子都去哪了?”

环儿没好气的说道:“这个也问小姐,小姐哪里顾得了这么多?”

显然环儿颇为受到杨延琪宠爱,连杨虎这个管家也不给好脸色。本来后院就是小姐杨延琪的天下,杨延琪让环儿总领后院事务,后院的几个丫鬟都归环儿管,所以环儿对管家也是没大没小的。

杨虎好言好语地道:“环儿姑娘,这可是韩王殿下催人来问的,烦请你问下小姐,韩王殿下和小姐订有亲事,小姐必然会回答。”

环儿进了房间,杨延琪此时正在描眉涂唇,穿着一身紧致的衣服,颇有些男儿像,头上也不插金钗什么的,就盘个高髻,这描眉涂唇她也照样做,所以英武之气之外也有一些妍姿艳丽。

环儿打趣道:“小姐这是要上战场吗?连抹胸和外衣都不穿,穿的倒像个公子。”

宋朝其实对于女子压抑的不厉害,女子都是比较有地位并且开放的。《杂剧人物图》中的女性穿着都是以长抹胸配搭长对襟外衣,且外衣一般都是敞开的。

她们穿衣的特点是“内衣外穿”,且上身多为低胸衣服,甚至大多数会露出乳沟,这样的穿法放在现代也是潮流。

宋代女性的穿衣另一方面也继承了南北朝以来夏日穿“纤裳”的习俗,这种轻薄且十分透的轻纱布料十分受到大家青睐。

从宋代流传的诗句中也可以发现很多类似的描写,苏轼的“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吴潜的“秋凉佳月,扫尽轻衫热”以及欧阳修的“系裙腰,映酥胸”,都可以看出宋代女性开放且并不封建的穿着。

宋代甚至对女子改嫁也是比较宽容的态度,法律也比较保护女性的权利,像范仲淹的母亲在范仲淹父亲死后,改嫁到了朱家,范仲淹还改名为朱说,并未受到歧视。

大词人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死后,改嫁给了张汝舟后又与张汝舟和离。

杨延琪白了她一眼,说道:“我要去练习箭术,穿成那样只会累赘。”

环儿说道:“杨虎来问,几位公子今天都在哪?”

“这也来问我?我怎么知道?”

“这可不是杨虎要问,小姐猜猜是谁来问的?”说着环儿憋着一股坏笑。

“那我哪知道,难道是官家着人来问的?”

“是小姐一个重要的人!”

杨延琪看着环儿的坏笑,心下猜出几分,心里忍不住砰砰跳,她有些难以相信地问道:“是.....是那位韩王殿下?”

环儿笑道:“小姐怎么难以启齿的样子,早晚都是人家的人啊!”

杨延琪装作要动手打人的样子,骂道:“你这个贱婢,着实找打!”

环儿知道小姐在装不好意思,所以也没管她骂,就接着问:“小姐到底要如何回复......姑爷啊?”说完又是一阵大笑。

杨延琪懒得再搭理她的取笑,就说道:“大哥和父亲同往上朝,其他几位哥哥应该都去营中了。”

杨家素来养有亲兵,这些亲兵都是随着杨业出生入死过来的,杨业投降宋朝,宋朝也不去管杨家养有亲兵。亲兵大概在一千人左右,这些人通常在郊外的一处军营里。杨家七子若是平时无事,就会到军营里厮混,和军士们相处得极为融洽。

杨业为左领军卫大将军,云州观察使,最重要的是深得赵光义信任,所以朝廷对杨家养有亲兵一事没人理会。

这些亲兵由于和杨家父子感情深厚,所以在战场上舍身忘死,为杨家将的威名远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人平素训练严格,杨家时时来人进行督训,所以即使是和平时期,这些人也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

环儿把消息告诉了杨虎,杨虎接着告诉了王善,王善急匆匆回府禀告了赵元休。赵元休眉头一蹙,想着杨家七子不能来,那自己不如去他们军营里看看。

接着赵元休骑上马,后面王善驾着马车载着刘娥去往郊外那座军营里。

赵元休此时身高已近一米七,和成年人差不多了,经过上次杨延昭传授马术,他此时虽然不能纵马驰骋,但慢慢地御马前行已经没有问题了。正好和刘娥一边欣赏着郊外风景,一边练习着马术。

走到一处山寨前,但见山寨远远传来嘶喊之声,声音震天动地,有一股吓人的威势。山寨依山而建,有许多茅草屋和军帐,不时有两三个人巡逻而过。来到寨门前,赵元休着王善去通报。

不一会儿,只见杨延贵、杨延彬也就是六郎、七郎出来迎接。两年不见,这两个小伙已经长成了一米八的个头,身材也和杨延昭一样魁梧,面色不再白净,而是黢黑了很多。此时杨延贵已经十九岁,杨延彬已经十八岁,都成年了。他们如愿以偿地加入了杨业的卫队,成了有军籍的军士。

这时他们见到赵元休,仿佛老友见面一样开心。拉着赵元休就往中军营帐里走。接着看见刘娥,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又不好意思问,只是心里有些怏怏不乐。

赵元休也没做解释,拉着刘娥的手就往中军营帐里走。杨延贵和杨延彬不像之前那么毫无顾忌,此时把韩王殿下迎向主座。

赵元休坐定以后,热情地问道:“六哥、七哥这两年过得如何?”

杨延彬说道:“我等兄弟视军营为家,每日里和军士们操练阵法,过得那叫舒服透顶啊!”

赵元休哈哈一笑:“六哥、七哥还是一门心思在行伍上,真不愧是杨家将门虎子。”

杨延贵说道:“那是,我杨家赤胆忠心不是嘴上说说的,是靠战场上拼杀出来的,殿下若有兴趣欣赏,我可让军士们演练阵法给你看看。”

阵法即军队的部署方式。阵字,古解为旅、为列、为军阵,所以阵就是军队,阵法即是行军布阵之法。

杨家亲军于兵器如刀枪剑戟都已熟练无比,每日里少许时间用于兵器操练,大部分时间就在演练阵法。

在殷商时代,阵法就得到了应用。《左传》中:“春王三月,楚武王荆尸......”这里的荆尸就是一种阵法,但究竟什么模样,不得而知。

不久之后,郑庄公使用了“鱼丽之阵”,《左传》说:“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阵。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繻葛。”简而言之,所谓鱼丽之阵,就是以中军阵为主力,两翼再各布一个方阵,战车居前,步兵在后,战车间的空隙由步卒填充。这样的鱼丽阵作战时,先以两翼之阵攻击敌军脆弱的两翼,在乘胜会合中军阵直攻敌军中央。

此时杨家军士演练的就是这种阵法。只是没有战车,战车需真正在战场上才会拨付军队。

赵元休观看了战阵,问道:“那辽军使用战阵否?”

杨延贵答道:“他们都好野战,不屑于使用战阵,此所以称之为蛮夷也,不如我中国战争史传之久远。”

但辽军的骑兵战斗力那是相当强悍的,所以真正在战场上比拼,宋军用阵法,辽军用蛮力,倒也拼个旗鼓相当。

赵元休忽想到:“那历史上不是有一字长蛇阵和天门阵吗?为何不见使用?”

杨延彬哈哈一笑,答道:“一字长蛇阵根本没有攻击力,属于说书人胡说而已,想来一字排开向前推进,很容易被攻击、分割,哪里有传说中首尾相应、变化无穷的效果。至于天门阵是什么模样,我不得而知,也是首次听闻,请殿下详细说来。”

赵元休老脸一红:“这个......我也不知,只是听说而已。”

杨延贵没有理会,接着说道:“其实阵法在战场上的作用有限,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厉害。道家号称有一百零八种阵法,像什么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三才分立阵、四门兜底阵、五虎五方阵之类的都属于瞎说,真正在战场上拼杀时形势瞬息万变,哪里有时间摆出这么多阵,所以我杨家只捡最实用的鱼丽阵演练,其他时候还要看将士们的士气和胆略。”

赵元休恍然大悟,叹道:“果然史书上误导人至深,真正上阵杀敌拼的还是将军的谋略和士兵的英勇,若是稍微摆两个阵就能灭敌于无形之中,那朝廷还养这么多兵干什么。”

杨延贵说道:“殿下此言正是。”

赵元休心想,这是冷兵器时代,隔在现代,都是导弹、坦克、飞机、大炮,人的英勇又成了其次,武器的先进才是正理。不过这些赵元休也不会和他们说起,他们也理解不了。

赵元休问起:“怎么只见六哥、七哥,其他几位哥哥呢?”

杨延贵说道:“大哥去上朝了,二哥和五哥他们出去冶炼兵器去了,我杨家亲兵有一千,可不是每人都有兵器,这段时间二哥和五哥他们想把剩下的补齐。”

赵元休忽说道:“那几位哥哥何时有空去我王府坐坐?几位哥哥箭术超群,我正想请教呢。”

杨延贵说道:“那还不容易,就在这教你。”

杨延贵吩咐一个士卒拿来一把弓,属于战时用的角弓。弓分长弓、角弓、稍弓和格弓四种。长弓用作步战,角弓用于骑战,稍弓用于狩猎,格弓是皇朝禁卫军用弓。

宋朝士兵作战时通常能拉一石弓,约等于59.2公斤,这已经是超过常人多矣。杨延贵拿的这个弓就是一石弓,他扔给赵元休说道:“殿下且试试,看能否拉满。”

赵元休端起手臂,用力拉却怎么也拉不满,拉到一大半就脸色发红,气喘不止,随即放下,讪笑道:“六哥,这是多少石的?为什么我都拉不满?”

杨延贵没好气地答道:“这是一个士兵的普通用弓,一石弓,如果连这个都拉不满,看来殿下以后不能上战场矣。”

赵元休不禁脸红了红,说道:“让大家见笑了,我在府中通常都是用的四斗弓,这一石弓对我来说太难了。”

杨延彬笑道:“殿下乃亲王,身份尊贵,自然不用上战场,只是听说太祖皇帝能拉一石五斗弓,看来殿下弱了不少啊!”

其实太祖皇帝对于禁军的选拔也是以弓力为考量的,步兵需要开一石五斗弓,约是87.8公斤,这还只是禁军的入门条件。禁军内部又分为上等、中等、下等三个级别的士卒。少量的战马配备给上等士兵,下等禁军甚至有负责杂务的。宋禁军内部评定,步兵开一石五斗弓,六十步射,六箭三中者为本等,没有三中者为次等。没有三中者半年后复试,再射不中,骑兵降级为步兵,上等禁军降级为中等,最下等的禁军则降级为厢军。

太祖本身武艺高强,创造了“太祖长拳”和“腾蛇棍”等武功,自然对于禁军有着很高的要求。太祖朝的禁军灭后蜀只用了66天,蜀地的剑门关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历史上三国邓艾被挡在剑门关寸步不能向前,只能走阴平小路绕过剑门关,但是剑门关却被赵匡胤的禁军从正面攻破了,即使是后来的蒙古铁骑也做不到。

当今官家赵光义武艺平平,自然对于禁军也没有那么高要求,把原来的一石五斗弓改为了一石弓,自此太宗朝禁军的战斗力比之太祖朝逊色了不少。

赵元休在营里流连了整日,最后向杨延贵、杨延彬施礼道:“二位哥哥且忙,我自回府了,下次和杨家七子同聚才是一大快事。”

六郎、七郎也拱手回礼道:“殿下慢走,今后欢迎再来。”说着话,他俩同时向刘娥看了看,这女子相貌比之家妹还漂亮,怪不得殿下看上了她,只不过这以后是家妹为妻还是这位为妻呢?要是赵元休这小子欺负家妹,他俩想来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