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配后我努力作死

《穿成女配后我努力作死》

第62章 第六十二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李余的公主府内有一处湖泊, 水是从城中河那凿了水渠特地引进来的。

类似的水渠不少,毕竟李余这块住的都是皇室宗亲,谁家不弄个池潭湖泊, 谁家办雅集能没有流觞曲水,所以各家都有这么一条水渠, 自城中河引进府内, 然后再通过水渠流出府外,导回河中。

李余最近没事干,就在自己府里钓鱼。

钓不上来就找帮手,每次拿起鱼竿一坐就是一整天,最后又只留下一条送去厨房煮了,剩下的尽数放回湖中。

桂兰为了增加李余钓上鱼的几率, 特地从外头买了活鱼回来,放进湖里哄李余开心, 李余钓过几次后嫌鱼多没意思, 让人开了阻鱼游走的水下栅栏, 把鱼放出去不少。

除了钓鱼,李余偶尔还会出门踏青,或去城中各处的寺庙道观上香。

因她如今的信仰值足够高, 一举一动都很引人注目, 导致她去过的地方, 总能在第二天引来一大批想要蹭“仙气”的信众。

如此过了小半个月, 城中有关皇室的流言逐渐开始往最初的方向扭转。

说李余是妖孽,还说天花本就是她带来的。

但碍于李余确确实实拿出了克制天花的法子,遏制了疫病的传播, 这类诋毁李余的流言只在私下里出现, 并没有人敢冒着引发众怒的风险, 在明面上议论李余的不是。

直到月底,李余邀请了各家千金到城外一座温泉庄子上玩,去到那的第二天晚上就下了一场暴雨,有不少姑娘亲眼目睹一道骇人的惊雷劈开夜空,落在了安庆公主居住的那间屋子顶端。

然而惊雷落下后,房屋安然无恙,连本该有的天火也不见踪影,仿佛李余就是那话本中修为强大的妖孽,能轻而易举抵抗天劫一般。

桂兰自然不会让不利于李余的传言传扬出去,奈何来的姑娘太多,又都是带了丫鬟嬷嬷来的,任凭她如何敲打约束亦或警告,还是让那晚的异象传了出去。

之后便如河岸决堤,所有同李余有关的不利言论席卷了整个京城。

有不少在城中河里捞鱼的百姓说自己曾抓到过腹中藏有布条的鱼,布条上面竟用红色丝线绣着“李女为妖”的字样。

还有一度迷信李余,每逢李余出门都要打听李余行踪,第二天跑到李余去过的地方蹭仙气的人说,他们曾在李余踏青的几个地点附近,发现爬满了虫蚁的石头,那些虫蚁在石头上聚集,形成了一个“祸”字。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如果说鱼腹中书和祸字都还只是引人生疑,那落在温泉庄子的天雷就成了引爆舆论的□□。

以上所有皆是李余一手策划,她个人能力有限,也知道皇帝定能查出端倪。

可那又如何呢。

皇帝长得再像她爸,也终究不是本人,皇帝就是皇帝,比起儿女,他还有更加重要的东西需要守护。

不然轩王和李文谦也不会因那些不利于她的流言而如此紧张。

而且这还不是李余准备的全部。

《母仪天下》这本书后半段讲得都是林之宴如何篡位,不像开头那样局限于东平侯府,视野一下子就放大到了朝堂与天下,所以李余知道后续发生的所有天灾**,只要她把那些事一一扣到自己头上,即便皇帝现在舍不得,日后也必会在民愤民怨的驱使下除掉她,以安天下。

李余这次是真的豁出去了。

为了防止皇帝阻止她,将她囚禁,她还在前往寺庙道观的时候准备了很多后手,确保能把脏水都泼到自己头上。

这天下午,闷热的天气让李余根本不想出门,可她还有一家道观没去,所以还是换了衣服,准备出府。

然而不等下人备好马车,皇帝就来了。

皇帝此番不是微服出宫,仪仗排场非常齐全,弄得早有准备的李余都跟着紧张起来。

皇帝黑着脸入府,才刚坐下,就对李余冷呵一声:“跪下!”

李余乖乖地跪下了。

之后皇帝半晌都没出声,李余纳闷,抬头看了眼,发现皇帝这次是真的气得不轻,竟被她气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李余也不着急,默默等着,终于等到皇帝开口,说:“鱼腹中的帛书,野外爬满了虫蚁的石头,还有温泉庄子那道惊雷……给朕说说,你都是怎么办到的。”

皇帝声音极冷,李余尝试装傻:“父皇在说什么?我怎么都听不懂。”

皇帝猛地一拍桌子,怒道:“听不懂?!那鱼腹帛书用的是云缕纱罗!云州上来的贡品,整个京城除了宫里,只有你有!那些虫蚁爬过的石头你都碰过,那温泉庄子上的铁杵也是你叫人装上去的,事到如今你还敢在朕面前装不知道?!”

“安庆,是不是朕太纵着你了,才让你这般不知死活?!”

李余愣住,过了会才低声骂道:“那布看着普普通通,居然这么有来历吗?早知道我就去裁桂兰的旧衣服来用了。”

“李余!!”皇帝气得连封号都不叫了,直接叫李余的闺名。

李余打了个颤,举双手投降,并承认:“是我。”

鱼腹中书的灵感来源于中学语文书上的《陈涉世家》,那些帛书都是她悄悄绣了,借着钓鱼塞进鱼肚子里的。

虫蚁就更简单了,古代有个东西叫石蜜,其实就是甘蔗榨汁熬煮后凝固成的糖,融掉后兑点水,拿瓶子装着带到野外,找块顺眼的石头写上“祸”字就行,野外虫多,不怕没蚂蚁。

至于温泉庄子上的天雷,那就要多谢《母仪天下》这本书了。

按照书中的时间线,这个时候的皇帝已经被泠贵人拉着同归于尽,李文谦登基,林之宴摄政。

林之宴虽是皇帝的外甥,但毕竟不姓李,由他把持朝政,一些皇室宗亲心里难免不服。正好这个时候,城外一座隶属于皇室的温泉庄子被雷劈中引起火灾,那些皇室宗亲就开始编排,说这是祖宗不满外姓之人插手他们李家的江山,才会降下天罚。

李余本想利用这场火灾,后来又觉得打理温泉庄子的宫人无辜,就叫人弄出了避雷针,安放在她住的那间屋子顶上,还叫了许多人来见证,生怕惊雷劈不死她的一幕传不出去。

李余本以为她的承认会让皇帝怒火升级,因为她的价值在那摆着,皇帝不会希望她这般自寻死路。

可她没想到,皇帝的怒火非但没上去,反而像是被戳破了的气球,一下子就漏了,甚至还湿润了眼眶,缓了一会儿才咬牙道:“你怎可这般鲁莽!”

李余隐隐察觉到哪里不对,困惑道:“鲁莽?”

皇帝不问她为什么要作死,直接就说她鲁莽?怎么听着皇帝好像知道她想干嘛一样?

皇帝骂她:“你这不叫鲁莽叫什么!办法千千万,老五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偏你非要选择自污!谁教你的!?”

李余傻眼,发现这个剧情走向和她想的实在是差太多了。

什么对策?什么自污?

她怎么一句都听不懂?

李余一头雾水,却被皇帝误以为是自己骂太狠,把李余给骂懵了。

皇帝既恼怒又不忍,最后丢下一句警告,叫她莫要再添乱之后,就离开了公主府。

李余被桂兰从地上扶起来,桂兰像是知道皇帝在说什么一般,对着李余劝道:“此事,确实是殿下您鲁莽了。”

李余木然地看向桂兰,试图寻求一个答案。

桂兰说:“皇上虽不喜那些道士曾经给他写的命格批言,但却依旧将那些道士留在了宫里,可见皇上不怕,也不信那些,殿下是关心则乱了。”

李余:“……”

命格批言,三清殿……李余想起来了。

当初造谣她不成后,流言的矛头指向了皇帝,说天花是皇帝为君失格降下的天罚,甚至还翻出了皇帝做皇子时,宫中道士给他写的命格批言。

批言说皇帝命中带煞,必将殃及国运。

先帝信道,甚至在宫里起了一座名为三清殿的道教建筑给他请来的道士们居住。

那些道士说皇帝命格不详,先帝深信不疑,对皇帝格外冷淡,让皇帝过得比曾经的李文谦还凄惨。

这段经历让皇帝有了自微末起便相互扶持,一路走到如今的海公公,也让皇帝变成了一位非常坚定的无神论者。

因此泠贵人当初用绿火吓淑妃,哪怕没有伤及淑妃性命,却还是因搬弄鬼神之说,导致皇帝厌恶非常,将她打入冷宫。也因此皇帝说什么都不信李余是借尸还魂的妖孽,只信太医所言,觉得她是学者症候群患者。

李余忘了这些,皇帝没有,所以皇帝以为,李余可劲儿作死,是为了让他摆脱见鬼的批言,免得动摇君权。

也是,谁会相信她这么做就是想死呢。

李余扶额,算了,误会就误会吧,等她后续作下去,皇帝再怎么不愿她死,也保不住她。

毕竟君权再大,也不能无视民意。

待民怨沸腾,所有人都觉得只有她死才能换天下太平,皇帝只能选择把她献祭掉。

李余想一个人静一静,思考接下来的布局,便回了主院,并让桂兰连同一众伺候的下人都退了出去。

李余一边思考,一边在屋里打转,突然一个转身,她看到了站在窗户边的闻鹫。

李余吓了一跳。

“你什么时候来的?”李余问。

闻鹫背光而站,神色看不清晰:“听闻圣驾亲临,我担心你,就偷偷过来了。”

李余:“是、是吗。”

也就是说,方才发生的事情,闻鹫都看到且听到了。

那藏在李余心底的忐忑愈发强烈,感觉就像是作业没做,被老师叫去了办公室一样,发凉的双手无意识地握到了一块。

李余心里还存着一丝侥幸,希望闻鹫能和皇帝还有桂兰一样,误会她这么做是出于孝心,想要转移流言对皇帝的伤害。

结果闻鹫直接打破了她的妄想:“陛下误以为你这么做,是为了他。”

李余下意识想要撒谎,可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在闻鹫面前表现得这么心虚,闻鹫又不是不知道她想死,于是她强忍着趋利避害的本能,对着闻鹫干巴巴道:“对啊,就……好尴尬啊,哈哈哈哈。”

李余一阵干笑。

她承认皇帝误会了她的用意,也就是说,李余承认她费尽周折不是为了皇帝,而是为了去死。

闻鹫静了片刻,忽然问道:“你就真的,这么不想活吗?”

李余望着闻鹫,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心虚了。

那晚闻鹫抱她,她不仅没有躲开,还主动亲了闻鹫,她知道自己是被男色所惑,一时之间没把持住,但在闻鹫看来,她的举动,可能让闻鹫误会了什么。

一边撩人,一边又想着拍拍屁股走人,这确实是……有些过分了。

李余发现答案发现得太晚,闻鹫又站在她面前等着她的回答,她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思考,去确认自己眼下的想法,仅凭着一直以来坚持想要回家的信念,应了声:“嗯。”

这一声出口后,李余突然就定下了心,她仿佛寻到了主心骨,接着对闻鹫道:“所以你以后别再……”

“我不会再拦着你了。”闻鹫打断李余的话,声音淡淡,听不出任何情绪。

李余愣住,张了张嘴,却又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因而没能发出任何声音。

她像是潜意识里知道自己失语的原因和眼前这个男人有关,于是她转过身,背对着闻鹫,深呼吸后果然找回自己的声音:“那、那挺好,谢谢啊。”

闻鹫没有回她,就在她以为闻鹫已经走了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闻鹫的声音:“去年除夕,你问我是不是喜欢你。”

不等李余回想起那晚的具体情况,并作出回应,闻鹫便接着他自己的话,说:“是。”

李余像是被人往头上重重地锤了一下,脑袋嗡地一声就空了。

她呆愣了一会儿,像是CPU过热导致反应卡顿的机械,等她反应过来,猛地转头看向闻鹫时,窗前已然空空荡荡,只剩午后暖金色的阳光,静静地落在窗沿上。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