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赚到钱我该怎么爱你

《不赚到钱我该怎么爱你》

第11章 兄妹分离(一)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听身边的人说了很久,徐妈妈才知道,自己被做了手术,现在在修养期。徐妈妈不知道自己的几个子女到底是付出了多少,才让自己走了手术,倒是自从自己生病以后,再也没看到李小宁,徐妈妈就知道,儿子肯定是放弃了结婚,才给自己冶的病。

永萍告诉徐妈妈:“妈,咱们家的房子卖了,永安要给你冶病,但是你这个病花了30多万,咱们家没那么多钱,只能把房子卖给了舅姥爷。本来今天,该是咱们家搬家的日子,但是表舅人好,允许咱们家不搬家。但是让咱们必须一年之内还清25万。永琳已经去常熟了,听说咱那里打工能赚到好多钱。”

徐妈妈闭上了眼睛,到底是自己拖累了孩子们。

………………

徐永琳走之前,专门去了一趟李小宁家里。李妈妈没想到永琳会来:“你来干什么?我们家和你们家现在没有关系了,以后你们少来找小宁。”

永琳一个女孩子,脸皮是最薄的,但是还是厚着脸皮站在李小宁的家门口给李小宁打了一个电话。李小宁让永琳等着自己,马上就过来。

果然,很快的速度,一辆白色的轿车停在李小宁家的门口,小宁从副驾驶走了下来。而开车的正是王佳。

永琳心里不太舒服,这个本该成为自己嫂子的人,现在却要和别人订婚了。永琳的鼻子发酸:“小宁姐,我今天晚上要去常熟打工了,能不能和你聊几句。”

小宁看了看,然后转头对王佳说道:“你先把给我爸妈买的东西拿进去,我和永琳有点事。”

两个女孩子,稍微找了一个没人的小河边,永琳直接问道:“小宁姐,可不可以不要嫁给别人?我们家的房子没卖出去,舅姥爷说了,只要我们家明见把钱还给他,就不收走我们家的房子了。”

小宁其实知道这个消息,但是又能怎么样呢?没人觉得徐家兄妹,一年之内,可以还清这25万的巨款。

永琳看小宁不说话,还是不死心的问道:“小宁姐,我每年可以赚好多钱,我才21岁,只要你愿意,我可以等到30岁再嫁人,我可以把钱全部都给你,能不能再给我二哥一个机会。”

小宁嘴角带着苦笑:“永琳,这么多年,你觉得,我真的是因为穷,才没嫁给你二哥吗?”

永琳知道李小宁不是一个嫌贫爱富的人,自己家穷了这么多年,李小宁还是跟着徐永安跟了这个多年。

李小宁抽了抽鼻子:“永琳,你们要孝顺你们的父母,我也要孝顺我的父母,我不想让他们因为我再伤心了,我和你二哥,看来是注定没有缘分了。”

那一天的风,特别的冷。站在河边的永琳,被那一天的冷风吹得哭了很久。但是永琳没那么多的时间一直伤心,必须要做晚上的火车去外地打工。

长途汽车要颠簸一整夜,才能到达成熟,村子里面很多人在这里打工。刘婶是徐妈妈这个八经的亲戚,所以对永琳是照顾的。

“永琳呀,在常熟哪里,是完全计件的,你能干多少,就能赚多少。但是平时也确实是累,最忙的时候,一天只能睡4、5个小时,你吃得消吗?”刘婶一家都在外地打工,对于这种生活方式,早就习惯了。

“放心吧,刘婶,我能吃苦的。”永琳在没去之前,就已经接受了这种工作的模式。

刘婶想了想:“因为我们一家在哪里做了很久,我们都习惯了,你要记住了,哪里吃的不太好,住的也不太好,但是就是一条,只要你能吃苦,就能赚到钱。时间还很早,你还是先睡一会好了。”

时间已经很晚了,永琳真的有些困了,虽然大巴车一路上还在颠簸,但是就是这样的情况下,依然睡得很香甜。

等永琳被叫醒的时候,是被刘婶叫醒的:“永琳,到了,咱们到了,快点下车吧。”

永琳提着行李下车,才发现大巴车的外面停着一辆一辆的三轮车,刘婶的女儿,和永琳一样大的叫做刘静,性格比较活泼:“永琳,你第一年来,我告诉你,这里骗子很多的,很多小作坊的老板会过来把人骗走,千万不可以随便跟人走。”

永琳来之前,就知道这里的情况:“那我们跟谁走?”

这个时候是天蒙蒙亮的时候,刘静睡得迷迷糊糊的,把头靠在永琳的肩膀上:“你放心好了,你就跟着我爸妈走,我爸妈去哪里,你就去哪里。”

永琳知道,出门在外,跟着老乡总是好的,刘静是一个爱说话的,悄悄的指了指某些轿车:“永琳,你知道吗?千万不要跟那些开轿车的走,听说全部都被带到夜总会里面去当小姐了,你长得那么好看,千万不要上当哦。”

永琳知道刘静是好心,女孩子出门在外,最重要的就是自爱。果然和刘静说的一样,很多开三轮车来的那些小老板们,都冲着那些大巴车上下来的人招呼着:“是不是踩机子的,我们那里要人,工资高,住宿好,去不去!”

一直到刘婶对永琳喊道:“小静,永琳,你们两个过来。”永琳才和刘静一起走了过去,刘静指着开三轮车的人说道:“这个是我们的老板,我们一家已经在他们那里干了三年了,算是知根知底,放心好了,他不会骗人的。”

“上车吧,东西都别那落下了。”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人,留着两撇小胡子,看上去很精明的样子。

刘婶指了指永琳:“这是我跟你说的,我家外甥女,跟我们一起去!”

老板笑着点点头:“长得真俊,上车吧。刘婶,回头到我那里拿一个红包。”很多小作坊都有这个作法,在年后急需员工的时候,只要带一个人过来,就给一个红包。

永琳跟着刘婶一家,坐着三轮车,开了很久,慢慢的进入一片平民区。这里看上去就是一个稍微发达一点的村子。最后永琳等人,在一栋稍微看上还算干净的瓦房面前停下来。

说是稍微好一点,但是其实很破旧,瓦房看上去,至少有十几年的感觉,里面摆着几十台的电机。都是各种做服装用的机子,看来确实是一个经营很多年的服装作坊。

刘静的嫂子看出永琳的心里:“这里都是这种小作坊,和你以前上班的大工厂相比,是不是差了很多?”

永琳点点头:“没关系的,我能接受的,这不就和咱们老家一样的吗!”

刘静指了指厂房不远处的一排排破旧的二层小楼:“那边是宿舍,住的比较差,好几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面,我们家因为一整家子都在这里,所以我妈租了三间房子,你要是住不习惯,也可以花钱自己租一间,也就一百多块钱。”

永琳摇了摇头:“还是住大宿舍就可以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别人能住,我就也能住。”

“好了,你们今天刚过来,休息两天天,明天开始裁剪先上班,然后你们再上班,现在给你们分宿舍。”老板身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女的,指挥者站在长房门口的人。

宿舍距离厂房也就一百多米,很近的距离,老板娘带着永琳几个人走了过去,刘婶一家有自己的房子,距离很很近,范围就在200米之内。

虽然说是小作坊,但是员工足足有4.50人,老板娘指了指二楼的几个房间:“你们女孩子住在二楼,男孩子住在一楼,自己去找床铺。”

永琳提着箱子上了二楼,二楼一共有四个房间,永琳推开第一间房子,里面传来明显四川口音的话:“这间房子住了6个人了,你去隔壁吧!”

永琳只好提着箱子去了隔壁,可能因为一大早的原因,大家的口气都不是很好,永琳一直走到最后一间,才看到一个只住了三个人的房间。里面住的人还算是客气:“进来吧,我们这个宿舍人最少。”

永琳微笑了一下,然后把箱子提了进去:“你们好,你们来的好早呀!”

说话的时候典型安徽口音的人:“我们也就比你早来一天,隔壁那群四川的来的早,都来了一个星期了,又没有活干,来那么早干嘛呀?”

宿舍的环境,真的不是很好,地上面居然感觉油腻腻的感觉。所谓的床,就是木板床,虽然不是上小铺,但是因为整个房间里摆了6.7张床,所以显得很拥挤。

“箱子就塞到床底下去,不然真的没地方放。”睡在隔壁的一个人,指了指房间里面,永琳看了看房间,现在住的三个人,和自己说话的这个人是一个看上去四十多岁的女人,另外两个,一个三十多岁,一个是和比自己还小的一个人。

住的环境确实不是很好,虽然住在二楼,但是还是可以听见那些男孩子,在一楼不停的闹腾。永琳自己收拾好了床铺,忍不住想起了还在医院的妈妈,不知道妈妈怎么样了?

“永琳,永琳!”听到刘婶在楼下喊自己的声音,永琳马上出了宿舍。

“刘婶,我在这里呢!”永琳马上下了楼。

刘婶把一个红包交给永琳:“带一个人过来,老板给500,这是给你的,拿着吧!”

永琳不愿意收:“这不行,这是老板给你的,我不能要!”

刘婶把红包往永琳怀里一塞:“收好了,我能要你的钱吗?记住了,住在宿舍里面,钱一点要收好,出门在外,三教九流的人那么多,一定要小心。”

永琳眼眶有些泛红,刘婶对自己,就算是很好的了。毕竟都是老乡,又算是远亲,刘婶也知道永琳家里的条件:“我们就住在那边,本来我打算让你和刘静住在一间的,你非要住宿舍。走,到我那里吃饭去。”

刘婶带着永琳去了自己家租的房子,五百块钱租了三间房子,门口摆着一些做饭用的厨具,刘婶说道:“这里吃的不好,所以馋了的时候,我们都自己买一点菜回来做一做。”

一切都安顿好了以后,永琳给家乡打了电话。永萍接的电话:“永琳,你到了是吗?”

虽然才离开家一天,但是永琳已经有些想念家了,但是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还是笑着说道:“早就到,宿舍也安排好了,大姐我很好,你不用担心我,咱妈怎么样了。”

永萍不知道妹妹说的很好到底是不是真的:“咱妈挺好的,医生说明天就可以把气管缝合起来了,到时候咱妈就可以说话了。”

永琳心里发酸,自己走的时候,妈妈因为气管被割开,所以还不能说话。永琳到临走的时候,也没能听到妈妈说出一句话来。

永琳马上岔开话题:“我三哥回学校了没有,对了,我今天领了一个500块钱的红包,回头我转给我三哥,我三哥需要钱。”

永萍心里难受:“你之前给我的一千块钱,我已经给你三哥了,你刚到常熟,还没开始上班,而且我听说了,你们那边都是一年发一次钱,平时你们也就领几百块钱的生活费。你三哥这边,你别管了。”

永琳笑道:“没事的,我在这边真的不需要多少钱的,我三哥在北京,哪里开销很大的。我三哥现在要工作了,那么学校的宿舍估计住着不方便了,租房子很贵的。”

永萍听到小妹妹这么懂事,实在是心酸:“你照顾好你自己,你二哥明天也要回上海了,你记住了,你要是出了什么事情,一定要去找你二哥。”

常熟这个成熟,是苏州下面的地级市,距离上海确实很近,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永安这些年,一直在上海当厨师的。已经做了十一年的厨师了,所以现在的永安收入还算是不错,每个月都有8000块钱的工资,穷人家的孩子,省吃俭用,几乎已经成为了徐家人的习惯。

兄妹几个人,就这样分布在四个地方。只希望过年的时候,还可以见到几个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