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皇帝

《我在明朝当皇帝》

第442章筹划纺织厂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他有些失落的道,

“皇兄如此体恤百姓疾苦,真乃仁君!臣弟是拍马也不能及啊!”

微微停顿了一下,他有继续说到,

“那皇兄你刚刚说让臣弟掌管这件事是什么意思啊!放着这么好东西不用,岂不是暴殄天物吗!”

见他如此失落,李天忍不住轻笑道,

“朕只是说不再大明售卖,又没说不卖!”

“啊?不再大明卖,还能去哪?……等等……皇兄,你的意思难道是打算……”

“没错,朕就是这么打算的,大明的周边,不管是暹罗,高丽,还是日本,都算得上人口稠密的地方,虽然总人口比不上大明,但一半还是能达到的。

若是能将这个几个地方的棉布市场全部拿下,一年赚到的钱,可是一点都比大明少啊!”

听到李天这么说,朱高燧虽然早有预料,可依然是惊的合不拢嘴。

日本和朝鲜的在大明初期的总人口数量并没有具体的统计。

可以公元一六零零年时,日本入侵朝鲜时统计,两国人口大约都在一千两百万左右。

以此推测,还未经过战国之乱日本总人口应该也在一千万左右。

朝鲜的人口数量变化也不算大,应该也在这个数目之间。

而暹罗以及周边地区的总人口,怎么说也有五六百万。

若是在加上此时北方的瓦剌,鞑靼两族。

要说大明周边的国家的总人口超过明朝的一半,也是说的说的过去的。

这些地区的人虽然整体上不如大明富裕,可多少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即便以大明五分之一的市场来计算,那也是一个能年入两三千万两的巨大市场。

朱高燧天生就是个做生意的料,对数字也是极其敏感的。

从李天的简单的话语之中,他就以极快的速度推算出了这个惊人的数字。

那可是两三千万两的巨大市场,是大明一年所有税收的总和啊。

要知道那还是一片完全空白的市场,一点真的将这个市场占据,那就等于是平白多出大明一年税负的收入。

这么一对比,他就觉得,从前自己那些小打小闹简直就是玩笑一般。

皇兄这一出手,就是自己一年收入的十几倍。

“果然,人家是大哥,人家能当皇帝,自己却不能,是有原因的啊!”

他激动的上前一把抱住了李天的大腿,激动的道,

“皇兄……大哥,亲哥,你可一定要将这生意交给臣弟啊,臣弟可以发誓。

只要皇兄你将这生意交给臣弟,臣弟愿意一辈子听你的话,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臣弟绝无二话!”

李天心里呵呵一笑,

“上钩了吗,你想不到吧,其实朕早就打算让你去处理这件事的。”

新式的棉布虽然好,可从棉花的种植采摘,去子,纺纱,织布,到最后的运输,贩卖,这一过程可是非常的复杂,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其中的。

虽然最后指定是能赚到很多的钱,可其中的辛苦与付出,也绝对小不到那里去。

李天找遍了整个朝堂,唯一能承担此事,有能让自己信任的人,数来数去也就只有一个朱高燧最为合适。

他其实老早就打算将这件事交给他去办了。

不过他也知道,之前为了开办皇家钱庄,自己可是狠狠的坑了他一次,这次要是明着让他来帮自己搞这件事,他说不定会有什么逆反心理,不愿意做。

让他主动了解这件事,从而对这件事产生极大的兴趣,求着去做才是李天真正想要的结果。

只不过,他怎么也想不到,朱高燧居然在看到新式棉布的第一眼,就彻底沦陷了。

根本就没用自己多费口舌。

事情发展的如此顺利,他自己都感觉有些不太正常。

“高燧,你真的想好了吗!”

“嗯,想好了,就算皇兄你今天打断臣弟的腿,这件事臣弟也坐定了!”

“呃,那好吧,那等下你就和朕一起去御书房,朕将后续的事情,给你详细的交代一下。”

“那还等什么,咱们快去吧!”

说完,朱高燧连衣服都没来及穿,就迫不及待的拉着李天就走。

李天苦笑的骂道,

“别急啊,你总要让朕穿条裤子吧,光溜的出去,让人看到多不好!”

两人来到御书房之后,李天从背后的书柜中,取出了一份十分详尽的计划书,递给了朱高燧。

朱高燧也没有多想其他的,拿起来就仔细的端详了起来。

选址,建厂,打造机器,培训工人,运输方式,销售策略。

一条条,一件件,都写的十分详细。

李天经过天工院,皇家钱庄,肥皂工坊,以及交易所这几个大项目的熏陶,对于做出一份符合明朝人观念的计划书已经十分的纯熟了。

这份计划书,看上去很厚,也只不过是他一个晚上的成果而已。

可这东西看在朱高燧的眼里,不吝一部发财致富的圣经。

“好,皇兄,这本细则到底是何人写的,这简直就是一本神书啊!”

李天让人恭维的已经有些麻木了,可听到朱高燧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依然忍不住在心里泛起一丝兴奋。

不过他突然间来了恶趣味,就指着王福说到,

“这么详实又有条理的计划书,除了王福,恐怕整个大明都找不出第二个人来。”

朱高燧激动的满脸通红,上前拉住了王福的胖手,上下抖个不停,

“王总管真是大才啊,先前的皇家钱庄就已经足够让本王惊叹的了,想不到这本计划书,完全不比当时的差。

王总管,找个时间,你可以一定要好好指点本王一下啊。”

王福老脸一红,苦涩的看了李天一眼,心里无奈的吐槽道,

“陛下,您怎么这样啊,这个锅老奴可不背!”

他刚想说出实情,李天却抢先对朱高燧说到,

“高燧,你也看到了,不管是建厂投产,还是后续的运输销售,都是非常困难的,你确定你能把握好吗!”

朱高燧抖着手里的极其详实的计划书道,

“先前臣弟可能还会有些吃不准,可是有了王总管的这份绝妙的计划书,臣弟敢保证绝对万无一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