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幽冥帝

《九幽冥帝》

第684章舍弃皇权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应该不会,那小孽畜或许在前方战场历练时与他们结下的善缘,毕竟云出的这些个教门势力派驻我哈兹的兵士弟子人数也在数十万,鬼才知道那小畜生到底与他们背后有什么交易”

“师兄的意思?”“做两手准备吧,本王派出的五人或许已经归西了,不排除那小畜生被人救走,或许出手救助的人就是云出的教门势力也不一定,不过师弟你且放心,云出虽然最近崛起的迅速,但终究还不能在西大陆做到一手遮天,大夏圣庭立下的规矩,所有辅助参战国和教门都绝对不允许干预当事国的政事,他们绝对不敢随意违背,否则,哼,规矩乱了,人心也就散了,所谓的共同防御也就是成了空谈,又如何凝聚人心与那边对敌,云出众人担不起这个责任,所以我等的大事应该不会有任何的变化,他们不敢出手干预,就连他们身后的教门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师兄,若不是那李氏孽畜所为?那?”“师弟你不要忘了荣灿那个老东西!”“什么!是他?”

“嗯,论起辈分来,我要叫其一声叔祖,多少年了,自从我皇兄半死不活,由我掌管朝政之后,那个老东西与北方拥兵自重,何曾听过我等调度,此番我那侄儿即将登基与我夺权的档口,那老东西倒是利落,二十万虎狼之师大兵压境,他的算盘,师弟你还看不出来”

“你的意思,夜袭我府邸之事,是他派人做的,为的就是从中挑拨我等与李氏的关系,尽早开战,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师弟,你是聪明人,那李氏此时是个什么情况,你应该清楚,他们没有实力,也没有胆量与我们主动开战,最多也就是勤王赴死而已,但是容灿那个老东西,他却是敢的”

“是啊我幻影古道场教门三雄,我也听到了小道消息,三师叔的一个后人似乎许配给了那荣灿老贼的小儿子,或许这才是他最为真实的依仗吧!”“老家伙,一把年纪了,争权夺利的心思还不小,罢了,师弟稍安勿躁,大事上不可糊涂,万一中了圈套,贸然与李氏开战,招惹了我那侄儿提前翻脸动手,师尊还未出关,神功也未大成,功败垂成,我想你也不希望看到”

“可是我宰辅一脉死伤百余人,就这么算了?还有我那可怜的族叔,家族培养他们可是耗费了多少心血,师兄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口气我是无论如何也咽不下的!”宰辅恶狠狠道。

“好了不要在本王面前演戏了,需要多少自己派人去皇宫府库里面取就是,不过说到这报仇,明的不行,他们来暗的,你也不要手软就是”

“师兄的意思?”“荣灿那老贼此番并未倾巢而出,而是在北方留足了后路,一应嫔妃子嗣不少都还留在北方老窝,师弟,你暗中栽培的那些个死士此时也该到了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这?还是师兄好算计,高明,让那老东西左右分心,气死他,对了师兄所幸一不做,二不休,李氏咱们也?”

“哼,你这家伙,李氏一个破落家族,族中最为神秘的也就是那李安小孽畜,既然他有云出教门的人护着,你我想动他根本不易,等师尊出关再说,至于其他人,皆是凡人,师弟你觉得动与不动还有什么分别?”“嗯,也是,一群猪狗一般的东西,还怕脏了本座的手,师兄放心,小弟这就派人前去安排,定叫荣灿那老东西追悔莫及!”

“荣灿,荣灿,你到底在打的什么算盘!若是三师叔也倒向了那一边,只怕一切都不妙了啊!”待宰辅走后,索额图独自一人端坐高位,默默思索着,一副愁眉模样,毕竟这荣灿与李氏不同,受封三百余年,与北方数个州府经营的犹如铜墙铁壁,暗中有人回报莫说那老家伙一众下属后辈武士武者颇多,就连其自己只怕也早已跳脱出了武者的范畴,只不过近些年一直低调,不曾惹外人注意罢了,哪想此人当真不动则以,一动着实惊人。

“少爷,事情都办妥了?”陈九在李府隐秘处左等右等,一直等到天快要蒙蒙亮之时,这才将萧然等了回来,一见少爷周身完好,当即内心松了一口气,半年来的一应表现,这李安的一举一动早就将一众李府众人折服,被当作主心骨一样的看待,若是他在这个节目眼上出个三长两短,只怕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李家人心,瞬间又要涣散了不可。

“嗯,一半一半吧,想不到哈兹境内之事还如此复杂,牵扯到了皇权争斗”“这?少爷您这是何意?”

“九叔,你可知道荣灿此人?”

“知道,皇室宗亲,如今皇室幸存者辈分最高之人,分封属地在哈兹北方,一直以来低调的很,从不与人结怨,不过最近突然起兵勤王,二十万虎狼之师压境却是有些说不过去”

“唉,本座今夜本想凭借旧识,为我李氏拉几个强援,毕竟有他们身后的教门出手,圣子殿下继承大统,政教合一的兴事只怕**不离十,无人胆敢阻拦了,不过就当李某提出求援请求时却被他们拒绝了,毕竟联盟有联盟的规矩,他们不能也绝对不敢随意破坏,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您是说昨夜在擂台之上替您出头的那位云出公子?”对于方明陈九有印象,为了李安能够跟云出同袍翻脸之人,只怕此人与自己公子之间的关系绝对不简单。

“不只是他,还有钱悦仙子我也去找了,依旧无用,此事他们根本帮不上忙,不过他们告诉了我一个消息”

“消息?”“嗯,原本这荣灿才是唯一法定继承者,只不过当今圣上的先祖暗中用计篡改了先帝遗诏,待那荣灿领兵回归发丧之时,一切都以物是人非,木已成舟,遂也只好在感叹命运不公的同时,卸去镇国大将军的将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