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窃听心声,三年登上皇位!

《大秦:窃听心声,三年登上皇位!》

第四百八十二章 结果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四百八十二章

结果

下一次早朝的时候,始皇帝便已经将批阅好的东西带回来了。

除了无双的被单独拿了出来之外,其余大臣的答卷全部被摆在了始皇帝的案几之前。

始皇龙目扫过下方的群臣,从第一位的无双、李斯,一直到最末一位,

随后开口道:

“这一次科举,朕还算满意,”

“至少从你们的答卷里,朕看得出来,大秦朝堂之上,真正的尸位素餐之人并不多。”

“不过,不多,并不代表着没有!”

始皇最后一句话,将不少人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就连最前方的李斯,都配合着做出了一个“好可怕”的表情。

配合着李斯那张脸可一点都没有喜剧效果。

始皇帝顿了顿之后,说道:

“所以,朕觉得可以临时加一个规矩。”

“此次成绩在最后十到五名的,降职一级。”

“最后四到两名的,降职三级,一次罚奉一年、两年、五年!”

“最后一名,可以给朕滚出去了!”

这一下,群臣真的开始人人自危起来。

毕竟,他们谁都不想自己是哪个“滚出去”的家伙。

因为考试成绩太差被皇帝赶出宫丢了乌纱帽,对他们来说将士此时都难以抹去的污点!

家族和后代怕是都要以他为耻!

始皇帝看着群臣瑟瑟发抖的样子,接着说道:

“不过,朕也不希望你们有些人说朕有失标准,”

“所以,朕将这些答卷全都发下去,给你们看看!”

“你们也可以从里面选出你们认为得分最高和最低的试卷!”

“此外,前三名依次可以进爵一、两、三级,作为褒奖!”

打个棒子给个甜枣,是让人臣服的手段之一。

讲完了惩戒再给褒奖,群臣立即便朝始皇帝拜道: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了,都起来吧!专心看看卷子!”

在始皇的指示下,宦官将试卷分发给了大臣们。

只不过,直到现在,那些试卷的名字也都是糊着的。

虽然大臣们在下朝之后,也互相交流过自己写的都是什么东西,

不过,始皇帝要求他们若是给出自己的打分,必须写出打分的原因。

无论分数是高是低。

还要写上打分人的姓名。

一下子就让不少人熄灭了利用同僚大臣为自己刷分的想法。

若是匿名还好,

若是署名,谁敢在这种事情上忽悠始皇帝?

是觉得始皇帝的刀不够快,还是那无双的虎视眈眈不够恐怖?

最终,在传阅了一圈之后,所有的试卷都被收了上来,并且当场查看。

无双也在这时提出建议,下一次的时候,或许可以在咸阳城门口或其他地方,在百姓们的见证之下进行查看。

这样有利于增加百姓们对大秦的归属感。

另外,还有取消罪犯充军之类的刑罚,而是将罪犯扔去挖矿。

流放边疆就算了,将一群本就不分管教的家伙扔到管不到的地方,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么。

宦官们当庭拆掉了试卷上的封名,将成绩统计了出来。

尽管后来有群臣的打分,

但是群臣的打分只能占总分的30%,剩下的70%全部决定于始皇帝给出的分数。

当然,若是某一份试卷并没有得到群臣们的评判,全部分数都是由始皇帝决定。

毕竟有一些,确实位高权轻人脉广的家伙,写出来的东西完全可以供“狗屁不通”来形容,

但是署名的评分也决定了他们很多人都不敢给出心目中的低分,最后干脆将之略过。

反正始皇帝给出的分数已经够低了。

统计成绩,大概进行了两刻钟的时间。

两刻钟之后,成绩揭晓:

第一名,状元,萧何。

萧何这个名字,不少人都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李斯对他倒是有所耳闻,听说是当年无双公子从不知道哪个偏远小地方找来的人。

没想到第一次出现在朝臣的眼中,就是以这般高调的形式。

要知道,始皇帝的题目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命题作文,而是要针对“如何治国”进行讨论。

这种问题之下也能取得状元,看来这个名叫萧何的年轻人是个大才……

就算没有无双公子在他身后,也值得结交一番……

第二名,榜眼,李斯。

无双不知道,若是当初他将张良留下,在这大秦的朝堂里它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但是张良的反秦之心太重,无双不想将如此一个不安定因素,加入到大秦的运行核心之中。

所以,当初他对张良,可是丝毫都没有手下留情。

毕竟,偌大的一个大秦帝国,不可能只有一个张良这种等级的人物。

最多就是无双如今还没有发现,

值得一提的是,无双最近找到了韩信。

无双的答卷,并没有被放到群臣的排行之中。

始皇帝让他也写一份,写出来的东西却只有始皇帝自己能看。

不得不说,内阁制度确实是让始皇眼前一亮,

但是始皇帝的性格也决定了,他绝对不会是使用并依赖内阁的皇帝。

看来这个内阁,还是要无双到时候自己去建立。

而揭晓完前三名,接下来就是最后的十名了。

始皇帝从宦官手中接过名单,双目微微眯起,看向下方的群臣,

不少大臣被这一双眼睛盯住时,都会感觉其中已经透露出了相当危险的光。

倒数第十到第五,降职一级。

在这个成绩被点中的人,基本都是苦笑一声,跪地说一声谢主隆恩。

他们也看过别人的文章试卷,知道自己输在哪里。

并非是文字优美与否,而是其中的内容是否充实。

这六人里,五人都是那种文章乍一看很好,实际上没什么具体东西的人。

之后,是倒数第四到第二。

这三人的问题有些严重,倒数第三的老臣在听到始皇帝点到他的名字之后,更是差点直接昏过去,高呼自己已经颜面尽失,要辞官回乡。

至于倒是第一,自然没什么说的。

这家伙本就是当年凭借人脉进来的关系户,只不过在朝堂上比较老实,没有蹦跶过作死过。

但是现在,大秦的朝堂已经不再需要这种人来填充数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