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1991

《春风1991》

第899章 收割全世界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卓副局长虽然不懂金融,但是有一点他是说对了,那就是一百美元左右每桶这个油价是不现实的,倘若真的长期保持下去,将会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创,会加剧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最关键的是,华夏已经从石油出口国变成了石油净进口国,油价大幅上涨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会给予正在高速发展的华夏经济重大打击。

这一点,卓副局长知道,姚远是非常清楚的。

现在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了,而且因为姚远是国家干部身份,卓副局长这些体制内的大佬是把他看成是半个体制内人,因此他们笃定姚远是绝对会从大局出发来考虑问题的。

姚远的确是辞职了,但是他国家干部身份还在,因为他的档案依然在体制内里,这和以后的公务员完全脱离体制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而且以姚远的才能和年纪,他想回体制内实在是太简单了。

这就造成卓副局长把他看成半个自体制内人的情况。

其实对姚远来说国家干部身份已经不重要,他本人现在的意义在春风集团,在华夏民营经济领域。www.vmatch.net 时空小说网

李敬涵讲解了一些情况之后,卓副局长心里也在为姚远捏把汗,因为姚远现在做的和索罗斯在香港做的事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索罗斯打压港币,逼迫香港放弃联系汇率制从而牟取巨额利益,而姚远是哄抬油价,以此从期货市场疯狂收割持有石油期货淡仓的投资者、投机者。

不过卓副局长和个别从新加坡进修回来的干部不同,他虽然也去新加坡接受过培训,但是他从来不认为外国的东西就高明,说白了,就是他心里面的民族自豪感、国家认同感、信仰等等都是坚韧的。

在那一批从新加坡进修回来的干部眼里,姚远的举动就是“与外国人为敌,会遭疯狂报复的”,这些人打心底认为华夏是次等的,要好声好气地伺候着外国人,外国人才会帮助华夏发展经济。

卓副局长一贯对这些人和这些可耻的观点持强烈反对意见,他并不认为姚远炒作国际油价有什么问题,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再说了,外国人算特么什么州官?

反而,姚远把外国人打得越狠他越高兴。

恐怕他自己都想不到,正是他是这种思想的坚定支持者、持有者,姚远才会让他跟着来迪拜,才会让他组织外汇储备跟在后面吃肉喝汤,其他麻烦都由春风队来料理。

姚远深知,一名能够继续进步的卓副局长式的干部对经济引擎已经启动并且高速发展的华夏来说有多重要,若是让那些黄皮白心的人掌了权,遭殃的是黎民百姓。

言归正传,全世界都跟着纽约华尔街失眠了。

当国际油价突破100美元时,实际上给全世界人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从这里走出去,未来无限可能。

只不过那是无限可能的末日和地狱。

春风队在收市前一个小时开始逐步撤出纽约期货交易所,资金向伦敦期货交易所转移,由此开始全球收割的步伐。

姚远关掉了所有能够和外界联系的通讯设备,这是与哈利法王储等几位国家要员商定好的,在行动结束之前,一定有大量的大人物联系他们,一些人是避不开的,只能装睡。

什么时候转手做空,非常考验眼光。

哈利法王储等要员把决定权交给了姚远。

此后三个交易日里,春风队辗转收割了伦敦期货交易所、新加坡期货交易所、东京期货交易所,时间走到了休息天。

在这两天里,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中东产油国新政策以及美国政府的态度。

许多人知道石油输出国组织,即耳熟能详的欧佩克,鲜为人知的是海合会,即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正式成员国只有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阿曼、巴林,全都是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的阿拉伯国家,分布着在波斯湾沿岸。

海合会的政治意味更浓,所以关于石油政策,一般发挥的作用比不上拥有十三个成员国的欧佩克。欧佩克成员包含了全球主要石油输出国,伊朗、伊拉克、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等等,这些国家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靠卖石油维持生计。

但是,海合会很少做出关于能源领域的决议,不代表这个组织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看看它的成员国,沙特、阿联酋、科威特、阿曼、巴林、卡塔尔,全是“富得流油”的石油主要出口国,海合会一旦形成能源领域的决议,是绝对会左右油价的走向的!

在美国政府态度模棱两可的时候,海合会理事会突然发布了一则简要的公告,其内容很简单,海合会成员国决定成立油田基础建设基金,投入大量资金提高油田的开采技术、提高开采效率。

这是增产的积极信号。

但是!

公告里明确提到今年便开始对几个主要油田进行技术提升!

这句话本身没问题,可是全世界人都知道,东方石油减产的理由之一是加快油田建设为了以后更好更多地开采石油!

一下子就呼应上了,再考虑到此前沙特和阿联酋的态度,由不得大家不进行联想,这是要把油价往死里抬啊!

同一天,埃及的苏伊士运河管理部门发布了最新消息,想要让大洋巨人号脱困,埃及方面单单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完成了,正在积极从全球范围内寻求救援……

这意味着苏伊士运河通航的时间继续待定,前景很不乐观……

时间走到了新一周的第一个交易日,纽约期货交易所的wti原油价格再一次暴涨至118美元,且上涨势头很猛,给人无穷无尽的感觉的,从这个时候开始,市场上全都是买盘,看跌的全都在割肉跑路然后跳楼,大量受到鼓励的投资者、投资机构开始大批买入看涨石油期货,因为形势很明显——苏伊士运河一时半会无法通航,中东主要产油国继续维持减产政策,石油巨头之一东方石油的政策没有变化……

就在这个时候,春风队开始按照计划卖出手里的石油期货,开始相互掩护着撤场锁定利润,然后是伦敦期货市场、新加坡期货市场……

这是在香港战役末尾就开始策划的收割全世界行动,各方的联动绝没有姚远公开说的那么简单,这其中做了很多工作,而且是得益于东方石油以及姚远本人此前和各方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如此才能在全球范围内做这样一次超级投机行动。

能够说服各方一起行动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巨大的利益。

唯一在计划之外的因素是伊朗,姚远没想到伊朗会跟着上车,不过想来也正常,伊朗是最希望油价上涨的,因为受到制裁的原因,他们的石油出口量锐减。

多种手段一套组合拳下去,国际油价的涨跌掌握在了姚远的手里,在这几天里,他无疑是全世界最有权力的男人,美国总统也不行。

此时的美国是什么情况呢?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强国,影响力去到了巅峰,美国一个脸色,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里的国家都会瑟瑟发抖,绝非戏言。

但是,为了掌握石油定价权,美国光凭外交是不行的,一样要诉诸武力用军事手段来争夺,这其实就很好地说明了石油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它的重要性甚至和国家主权的安危是差不多的。

苏联眼看着就要解体了,美国在打海湾战争之前都要经过长达半年的外交努力,总统亲自出面出访了几乎所有的中东产油国,说服了他们进行增产,同时宣布向市场投放战略储备石油,这才在开打后把油价稳住。

可见,石油期货作为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品种,哪怕是超级强国要控制它的价格,依然是艰难的。

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就是姚远能够利用的。

他不需要拥有这种掌控国际油价涨跌的权力多久,只需要一周,共计五个交易日。

而且这种权力在这几天里是没有任何势力能够抗衡的。

第二个休息日的上午,姚远突然接到何雪莉打来的电话。

何雪莉的语气很诡异,她说,“索罗斯死了。”

姚远愣住了。

那个让发展中国家、让英国这种老牌发达国家都闻风丧胆的金融巨鳄死了?

印象中索罗斯是活到了90岁的,他今年才67岁左右,怎么就挂了?

何雪莉说,“死于心脏病发,你在听吗?”

“哦,知道了。”姚远慢慢回过神来,一代金融巨鳄就此消亡了,如果刨去他身上的黑恶色彩,他也算是金融奇才了。

何雪莉却是沉声说,“我查了一下,索罗斯过往的健康情况良好,并没有心脏病的记录。”

这时,姚远猛地一惊,皱眉道,“他的死有问题?”

“我认为是。”何雪莉沉声说道,“他背后的好几个金主亏到了破产,要他的命一点也不奇怪。”

姚远淡淡一笑,“只能说是罪有应得。这个结果对他来说未必是坏事,他要是活着,恐怕不如死,那帮人是不会让他好过的。”

“嗯,美国这边的事情进入尾声了,美国政府可能很快就有反应了,你那边要抓紧了。”何雪莉说。

姚远缓缓点头,和何雪莉闲聊了几句后挂断电话。

经过了两个休息日的酝酿,这一场席卷全球的油价暴涨风暴,来到了一个转折点,而这一次的战场,姚远把目光落在了韩国身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