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1991

《春风1991》

第921章 这个电影总投资1亿元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自己的建议到底管用不管用,姚远并不知道,他也没有精力去关注那些,因为万泉贵已经发过来最新情报,宜昌段长江水位暴涨了四米,距离警戒线仅一步之遥。

同时,气象台连续发布强降雨警告,可是并没有很多人关注。

大多数人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完全没有意识到特大洪水正在一步步地逼近。

随着改革开放全面走上了轨道,华夏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加速状态,第二波下海潮已经来临,挣脱了体制的枷锁,又能利用体制内的资源,这一批下海人士正在铆足劲赚钱。

在底层,下岗工人、进城农民,投身进了就业大军里,急切地想要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

这是一个全民向钱看的时代,整个社会的心态是赚钱赚钱赚钱,呈现出来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这种情况下你跟大家说发大水,谁会信,就算发大水又如何,哪年没发大水?再者,还有什么灾难比穷更令人绝望吗?

谁都没有想到即将到来了的会是那么严重的一场自然灾难,和生命相比,钱就要放到次要地位了。

姚远没有把希望寄托在宣传上,这个工作的效果是相当差的。www.vmatch.net 时空小说网

九江九江,重灾区中的重灾区就是九江,他把大本营扎在了九江,经过勘测之后,他发现整个九江城区地势最高的地方是职高学校,这会儿距离放暑假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他找到当地教育局和劳动局提出用职高学校作为主要取景地,拍摄一部青春校园题材的电影,计划投资1亿华夏币。

教育局和劳动局都欢喜疯了,这两个衙门都属于清水衙门,远没有二十年后那么有钱,突然有一部大投资大制作电影要在他们联合管辖的职业高中里进行拍摄,就好比在沙漠里走了几个月突然下了一场暴雨一样令人激动。

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投资方表示,将有上千万华夏币用于场地租用费、群众人员演出费等,说白了,这笔钱就是要给两家分的。

教育局长和劳动局长联袂到宾馆那里见到了姚远,他们当然不知道姚远是何许人也,更没有听说过春风集团,当然也不知道远大电器、远大万家超市背后的老板的大老板是姚远。

这些信息对他们这些基层干部来说实在是太过遥远了。

二位局长齐齐表示剧组随时可以进驻校园,老师和学生随时可以离校,保证在一天之内把校园腾空。.

职业高中是时代特色了,目的是培养中等专业职工和从业人员,就是这个时代的中级技校(中专)。

在老百姓看来,在职业高中读书毕业后就是当工人,在普通高中读书就是本着当国家干部去的。

姚远当初没有和林威一样读中专而是选择读高中,其实是姚振华的意思,他们姚家一代贫农一代工人,就差一代干部了,这是寄托在姚远身上家庭希望。

得亏他没有辜负期望,不但考上了,还成了县里的高考状元,可谓是光宗耀祖了。

言归正传,这个时代的教育部门穷,劳动部门穷,是无可争议的清水衙门,尤其是教育部门,连教师的工资都发不全,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普遍存在。

劳动局自不用说了,虽说管着国企职工的档案和人事关系什么的,但是要地位没地位,因为随便拉出一个需要由他们管理职工档案的国企出来,企业级别和地位都比他们高。

像西海糖厂,厂长副处级,和副县长一个级别,比劳动局局长都还要高一级,人家企业一年为县里贡献上亿元的利税,县长要见人家厂长都要亲自到厂里去,还得提前预约,你劳动局算什么。

即便是破产了,厂长一个平调就是副县长,再不济也能到市里干个副处级实职。

许多国企自己就有管理人事档案的资质,因此自己就能搞掂,但是,随着国企破产潮的到来,破产国企那么多下岗职工的档案、人事关系等如何处理,就全落在了劳动局头上。

这是包袱。

所以,有些地方的劳动局还比不上教育局,日子过得苦逼逼的。

现在,人家一张口就给几百万,两家平分至少也能分到两三百万,这可是一笔巨款啊,而且是完全归自己支配的款子,如何不叫人激动万分。

姚远明确表示,最好让所有师生留校参与电影的拍摄,因为根据剧本的情况,需要大量的群众演员,真实的学生和老师是再好不过的群众演员了,而且姚远表示将会按照天数发放生活补贴。

又是一个极大的好消息,教育局和劳动局再欢喜不过,劳动局这边还再三表示,如果还要人,他们可以马上组织几百号人过来。教育局这边也不示弱,表示随时可以组织数千师生过来配合拍摄。

都是管人的部分,尤其是教育局,全市学生有多少,教育局都能组织起来,吓都能吓死姚远。

姚远看着两位见钱眼开的局长,这是他第一次希望对方主动开价,因此这意味着他们会组织更多的人过来,而这正是姚远的目的所在。

既然宣传提醒上面难以取得效果,那么就得想办法另辟蹊径,他想了想,说道,“职高的校区很大,周边还有大量的空地,看上去好像是准备要建工厂的?”

教育局局长叹了口气说,“职高原来是普通中学,之所以改职高,一来是国家政策,二来是当年有几个台商过来这边考察说要投资3亿美元建设一个需要上万名工人的电子厂,选址就在职高后面那块废弃的区域,为了支持这个项目,市里要求我们把普通高中改为职高,专业全面对接电子厂的要求,投资3亿美元,放眼全国都没有这么大的项目,当时市里是要求一切为了电子厂……”

结果是什么,姚远已经知道了。

果不其然,劳动局长接过话头说,“结果,市里东拼西凑,动员干部职工集资,投入了一个多亿的资金把基建部分搞得差不多了,结果那几个台商卷了银行贷款跑了,足足三个亿。”

“因为这件事,当时那一届班子撤的撤调离的调离,整个市废了,过去三年多了,现在都还没缓过劲来。”教育局长说。

这个事其实姚远已经知道了,到了这边这么些天如果连这些事情都查不清楚的话,他有什么底气说要让更多的九江人民免受特大洪水的袭击?

姚远不想在当地政府遭骗子这件事上浪费时间,他说,“我们的剧本里有大量的居民区情节,剧组讨论过,废弃的工业区很适合,我们准备把那里改造成剧本要求的居民区。”

顿了顿,他说,“那么问题就来了,光有居民区没有居民显然是不行的。剧本里设定的是一个很密集的临时安置区,高潮情节是遭遇特大洪水,高中学生们和解放军一起抗洪抢险,最后有很多情节需要在临时安置区里拍摄。”

说到这里,姚远笑着问劳动局长,“领导,我希望能够把市里的下岗职工都请过来当群众演员,以家庭为单位,搬到临时安置区里住,待遇一样,每天都发放生活补贴。”

劳动局长忙问,“什么标准?”

姚远说,“肯定不会低于本市的平均工资,具体的话,我们还需要进行研究。”

那很不少了,劳动局长正在为下岗工人的再就业头疼呢,这个事起码可以缓解一时之急,就是配合演演戏,每天拿生活补贴,不会没人答应的,在这期间他的压力自然就轻多了。

他问,“其他人不行吗?一定要下岗职工?”

“除了下岗职工,我们还要大量的农村老幼妇孺,青壮年不要。”姚远说。

教育局长插话说,“姚总,我们教育局可以帮忙。”

每个学生背后就是一个家庭,肯定有老幼妇孺的,他这也是在为教育系统的师生争取福利。

群众演员要做些什么他们早就了解清楚了,就是当工具人,简单得很,生活补贴照领,这和坐着领钱没有什么区别。

怎能不争?

姚远爽快地说,“好,那就麻烦二位领导了,另外,职高学校很大,在校生和校园的规模不相符,也和剧本里要求的有差别。剧本里的主场景是一所连贯学校,爱国商人捐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十五年一贯制学校。所以我们还需要几百名幼儿园孩童、一千多名小学生和一千多名初中生。”

教育局长顿时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点头满口答应下来,“没问题没问题,完全没问题,姚老板你要多少学生都有。”

姚远随口点出了几个学校,然后说最好把这几个学校的师生成建制地搬过去,等拍摄用的临时安置区建成之后,也就是最多半个月的时间。

教育局长迅速思考了一下,稍稍加快一下教学进度补补课提前期末考试,是能够赶上的,当即立马答应下来。

这事成了之后,起码教师这块的薪水是短时间内不需要头疼了。

教育局长犹豫了一下,问道,“姚老板,这个钱是怎么个支付法?什么时间能付一部分,完工之后再付尾款?”

姚远很清楚教育局长的想法,这和劳动局那边是不同的,劳动局的责任就是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他们就是起到一个中介作用,薪水补贴什么的结算当然是企业和下岗职工直接结算的,不通过劳动局,所以劳动局长除了羡慕,没什么好说的。

教育局这边不一样了,组织师生参加课外活动,学生那块好说,不向学生收钱就是极好的了,怎么可能发钱呢,但是教师这块是不行的,不但要发工资,还要发补贴,这是规定。

那么这个钱就应该先到教育局的账户里,然后再发到教师手里。

教育局肯定会截留下一部分,这个甚至是不用质疑的。

要是以往,姚远肯定会采取各种措施来保证这笔钱一分不少地到师生手里,但是现在他不能这么干了,因为要让教育局这边实心实意地按照他提出的要求来办。

他什么都考虑清楚了。

当即道,“劳务费到教育局账户,你们怎么办,就不是我们剧组的事了,这些都是要写进协议里的。”

教育局长笑得见牙不见眼,“好好好,本该如此,本该如此。”

姚远趁机强调,“我提到的那几所学校,成建制地过来,这个小小的要求,希望领导满足我。”

“没问题没问题,完全没问题。”教育局长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这些都是小事了。

如果劳务费不经教育局,或者说不完全经教育局,又或者说有其他附加条件,教育局长绝对不会答应得这么爽快的。

毫无疑问的是,姚远点到的几所学校全都是地势低、最容易遭洪水淹的学校,一旦决堤,这几所学校的师生连逃跑的时间都没有。

这些人是姚远首先要保护的。

为了打消教育局长的顾虑,姚远当即说道,“你们什么时候能提供详细的花名册,我们按照人头计算劳务费,人员到位就打钱。”

教育局长激动得都快哭出来了。

劳动局长不太了解电影投资这块,只知道1亿元很多很多很多,但是教育局长是文化界人士,他太清楚投资1个亿的电影是什么概念了,此前投资最大的电影也不过几百万元……

此时是1998年,和零几年、一几年动辄拍个电影投资几个亿相比是少,但是要知道,十多年后那些投资上亿的电影,有哪一部是真正把这些钱用到作品身上的?

都是资本的玩法。

1998年,投资1亿元的电影,无疑是惊世骇俗的大投资了。

能在这样一步电影里充当一个组织者的角色,教育局长还想到了自己以后的名声,在吃了这颗定心丸之后,再没有其他顾虑了,打定主意姚远说怎么干就怎么干。

说句不好听的,即便姚远是骗子,自己这边损失的也只不过是一些精力和时间,没有任何经纪上的损失,而且,人到位就打款,半个月内就能见分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