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成为谪仙

《穿越三国:成为谪仙》

第2章潜龙出山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待夕阳西斜,村里各处的火把点上,村堂门口的篝火燃起,围着篝火摆放的宴席也准备得差不多了,众人陆陆续续入座,但原本应该热热闹闹的场面,此刻却显得有些冷清。

“父老乡亲们,该吃吃该喝喝,又不是办白事,得热热闹闹的,喜庆点”,坐在主桌上的少年见状端起一碗酒来。

“我先干为敬,感谢这么多年来大家对我的照顾,我算是百家饭长大的,也是你们的孩子,出去了也是”,他说罢一饮而尽,又倒酒连干三碗。

众人见此喝道,“好!”,也纷纷端起酒来,夹起肉来,总算有了点宴席的气氛。

又喝了几轮酒,众人也都喝开来,划拳的划拳,摆家长里短的摆家长里短,还有一些小不点围着少年转悠。

待到大家喝得差不多,少年起身端着酒碗一桌一桌的走起。

“李四哥,鸡场平时要注意防范山上豹子来偷,前不久我还遇到一只大花猫,老大了...”

“张大爷,村里的养猪场以后就要劳烦你多上点心了,日常消毒这些不可少…”

“王二嫂,那桑树冬天要注意给它保暖,还有那些桑宝宝金贵着呢,待到我找到棉花种子,给你们送些来,做点棉袄冬天穿着也就暖和了。”

“陆大哥,你家的棍法我也是学得七七八八了,那水火棍我却是要带着下山了。”

“张爷爷,你教的针灸之术我都牢记着了,你放心不会给你忘了的。”

“外面你们都没去过,又怎知到处都是吃人的。”

“许小子,你要跟我出去?那可不行…”

“什么,你说什么,我没听清.”

“回来肯定是要回来的。”

“那肯定得带着几个大胖小子回来。”

谈笑间,众人或是敲击着碗筷,或是拍打着桌椅,唱起了少年彼时教给他们的诗歌,“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彼醉不臧,不醉反耻……”

此刻少年脸上也是挂满了笑容,脸庞也因为小酒的熏陶滋润了起来,举手投足间潇洒自然,仿佛他才是这里的主人。

走完一圈,少年有些摇晃地踩着八字步回到主桌,“爷爷,各位村老是回去休息了”。

“是啊,老了,可经不起像你们年轻人这样折腾了”,老者不咸不淡地说道,又踢了一下旁边留出的一个小椅子。

少年见那空位还没动过的碗筷,面容不由有点苦涩,“可可,还不愿出来嘛?”

“回来眼睛都哭肿了,锁自个屋里不出来”,老者随手夹起一个花生米丢在嘴里,嚼了嚼,“谁让你小子当初要和她说,长大了让她做你夫人,这事你自己看着办吧”。

“我没说,不是这样的,别瞎说,我当初只是开个玩笑”,少年端起碗一饮而尽,“我只当她是妹妹!”

“村里的这陈年旧规也改了,你小子在外面要是过得不好,记得回来看看,这里是你家,放在几年前,哪会放人出去,又让回来”,老者没理少年说的自言自语道,“翅胖硬了,终究要飞走了”。

二者又在篝火旁,借着半醉的月光,絮絮叨叨了小半天,这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

“喔、喔、喔”,清脆的第一声鸡鸣叫醒了清晨,远处的天边稍透露出了一丝光亮,少年从半醉中起身收拾好床铺,卷起一筒亮闪闪的银针,拿上准备好的行李,还有防身的棍剑,腰间别起一把好匕首。

待走到门口,他又回望了一眼这熟悉的小屋,然后轻轻推开房门,慢慢走过熟悉的巷尾,伴着寂静祥和的山村,一路走到昨夜欢乐的村堂广场,再往前就是出村的路了。

正当少年沉静在回忆中时,前边却突然亮起了一个火把,红红的灯光照映出一张饱经风霜的面容,“爷爷,还是没能瞒过你嘛”,少年自嘲式地摇了摇头,“我也没想瞒过你,有道是多情自古伤离别,爷爷就不打扰其他人了,我想想默默下山去”。

“我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带大,你屁股翘起来我就知道你想拉什么”,老者没好气地说道。

少年再也忍不住,飞奔过去,紧紧抱在爷爷怀里,享受着这最后的温馨,过了片刻又才念念不舍的分开,用衣袖擦了一下眼角的泪珠子。

“这是些金银细软,你在外面用得到,拿着吧”,老者抚摸了下少年的头,递过一个包袱。

少年接到手里掂了一下,半开玩笑地说道,“没想到爷爷还是大户人家,早知道我就不想下山去了,在这村里做个飞扬跋扈的富二代”。

老者没理会少年的无厘打岔,转身对着黑漆的巷子说道,“都出来吧”。

话音刚落,一个个星星点点的火把照亮了这清冷的早晨。

“你们就是非要来看我哭这次嘛”,少年望着这星星点点下熟悉的面庞,张大爷、王二嫂、李四哥……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声音些许发颤。

众人先是一阵大笑,后又答道,“就是、就是”,“都还没见你哭过”。

少年一时被弄得哭笑不得,脸上挂着笑容,眼泪却怎么也止不住,默默接过众人递过的一些包袱,一边擦着眼泪一边把这些包袱捆到棍子两端。

待到差不多弄好,众人和少年一起伴着天边冉冉生起的红光,静默着走到山门口。

少年擦去泪水回头抱拳,对众人说道,“送我千里,终须一别,各位父老乡亲就到这儿吧”。

众人停下脚步,老者慈爱地为少年整理了衣容,“孩子,去吧,既然你想出去看看,要是走到半路累了,回来喝口水歇歇”,顿了顿有道,“记住这是你的家,永远都是。现在外面也不知是何模样,你出门在外要多注意,学的一身武艺也别荒废了,要勤练。”

“我都记着的,爷爷,”少年再次拜别,挑起棍子,一步一步走出山门口。

“七安哥哥,等等,等等我”,一道急促的声音传来,不远处一个小小的身影飞奔过来,摔倒了又爬起,众人见状纷纷让出一条路来。

少年赶忙放下行李包袱,就和这小小的身影撞个满怀。

“七安哥哥,这个给你”,小姑娘把一个东西塞在少年怀里,眼睛红肿肿的,强忍着哭声略带有些沙哑,“七安哥哥你要记得我,你要回来看我”。

少年轻轻拭去小姑娘脸上的泥巴,“我会回来看你的,可可,乖,别哭了”,又揽在怀里轻轻拍打着。

待小姑娘哭停只小声抽噎着,少年起身拜别,挑起棍子,大步向前走去。

走了大概百余步,少年又放下行囊,回头跪向村门,重重磕了三个响头,再次转身拿起行囊。

只是这次不再是挑着,而是棍子横在脖颈后,双手后仰挽在棍子上,两端又挂着包袱,腰间一把短匕,一把长剑,潇洒的身姿伴随着初升的太阳消逝在众人的眼中,山门口还依稀可见的道路也依着少年的身影消逝在茫茫大山中。

少年这次是真走了,世上自此多了个以后传唱天下的谪仙人——七安先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