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娇女

《春闺娇女》

第二百九十章 绝恩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苏琳琅并没有被这些置疑声问恼,依旧神情淡然的看着众人。

“我的外祖父也不姓苏,”她看着说她是外姓人的年轻人说道:“他随母姓祁。我的几位舅舅和我娘也不姓祁,他们随母姓谢。”

一句话出来引得众人疑惑惊讶,那年轻人更是张大嘴,半天才道:“怎么会这样?”

苏琳琅点头,“事实如此,或许也是老天注定。所以‘外姓’、‘内姓’的,于苏大将军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她说着环环扫视众人,“我虽只是苏大将军的曾外孙女,可我外祖父没有孙女,我母亲也只得我一个女儿。太祖驾崩之前留有遗旨,命陛下找寻苏大将军的后人,与他的后人联姻以结两姓之好。你们觉得,这所谓的苏大将军的后人应该是我还是我的外祖父抑或是我的表兄弟们呢?”

“男人又不能嫁给男人!”有人嬉笑着说道,引得四周人尽皆发笑。

“原来太祖皇帝还有那样的遗旨。”有人感叹。

“可为什么太祖的遗旨没有昭告天下呢?”也有人发出疑问。

“也可以等苏大将军的曾孙女或者玄孙女出世再联姻的。”有人说道。

始终站在苏琳琅附近没有说话的陈霆越上前一步,此时他穿着红色的亲王常服,胸前和肩臂上的四团龙金纹显得威仪凛然。

人们的议论纷纷在这一刻消弭无声。

“太祖驾崩之时的确留下一道这样的遗旨。”陈霆越看着人们说道:“当时苏大将军的后人流落民间,如果将这道旨意昭告天下,陛下担心会给苏大将军的后人招致祸患,所以命人暗中找寻。”

“至于为什么不等苏大将军的曾孙女或者玄孙女出世,是因为昭阳郡主的外祖父不愿他或者是他的子孙做苏大将军的后人,”他说着转头看向苏琳琅,“本王又与昭阳郡主情投意合……”

话还没有说完人群便发出一片唏嘘感叹之声,声音越来越大,逐渐将他的声音淹没。

大周虽然比前朝时民风开放许多,却没人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公开说这样的话。而且今日说这话的还是尊贵无匹的当朝亲王,带给人的新奇和冲击可以说非常震撼了。

“王爷和郡主真是佳偶天成啊!”

“……也是陛下圣主明君……”

“是啊,是啊,后世之人也会称颂……”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苏琳琅红着脸与陈霆越对视,从他眼中看到脉脉温情。

站在远处的谢婉和仍瘫坐于地的戚腾同时目露欣然,而戚中耀却目光阴郁。

“你们现在知道本宫为什么要将这个人打死在府门之前了吗?”安平大长公主看着四周百姓大声说道:“本宫这一生,从来不在乎旁人怎么非议本宫、本宫在世人眼中究竟有怎样的名声。可这个人口口声声说是昭阳的嫡亲祖父,所作所为却桩桩件件都在攀扯昭阳、毫不顾及昭阳的名声。”

她说着看向苏琳琅,“昭阳是本宫的孙女,本宫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却不想让她的名誉受一点损伤。”她看向戚中耀,目光带着不可一世的睥睨与傲然,“所以,今日本宫一定要惩处此人。”

虽然丫头不在乎被人非议,虽然她和小五已经将她真实的身分向百姓解释清楚,可姓戚的老头子胆敢欺负她的孙女、敢在她府门前撒野,今日她一定要惩处他一番以儆效尤。

否则今日之事传出去,以后什么人都敢挑衅她了。

见她目光狠戾,戚中耀终于心生畏惧,他抬头看着苏琳琅大声道:“小六!再怎么说我也是你的亲祖父!我根本没有将你爹除族,那日我那么说不过是一时气急!难道你忍心看着祖父这个年纪还要当众受辱吗?”

听他说自己并没有被除族,戚腾的神色惊讶欣喜失望决绝,最终变为无尽的悲凉伤痛。

“祖父。”苏琳琅面向戚中耀忽然提起裙摆双膝跪地。

怎么?

因她这一动作,所有人都静默了,空气瞬时凝滞。

戚中耀看着她目露希冀。

“丫头!你做什么!”安平大长公主嘶声吼道。

苏琳琅抬头给了她一个请她安心的笑容,她犹疑着远远地望着苏琳琅,目露担忧。

“这是我最后一次如此称呼于您,”苏琳琅与戚中耀平视,神情决然,“没有您就不会有我父亲,没有我父亲也不会有我,所以我的命、我的根都是您给的。虽然您说我父亲没有被除族,可我已经不是戚琳琅了。”

戚中耀皱紧了眉头。

“您的六孙女戚琳琅已经在您一手将她送走时、在她千方百计想留在金陵留在家留在爹娘身边而您却根本置之不理时死了;在您告诉金陵戚家人说她坐的船沉了的时候死了;在您要将她的名字从族谱中划去的时候死了。”

“现在跪在您面前的是一个重新活了一次的人,我姓苏,名叫苏琳琅。”苏琳琅一字一顿的说道:“这也是我最后一次跪您,谢您给了我最初的生命。”

说着郑重的磕下一个头,“谢您十二载的养育。”

再次磕头,“谢您,给了我改头换面重活一次的机会。”

戚中耀的脸色阵青阵白。

苏琳琅最后一个头慢慢伏地,慢慢直起身,慢慢从地上站起,居高临下的看着仍跪在那里神情怔忡的戚中耀,“从此,我与您、与金陵戚家的除了我爹娘兄长之外的人毫无干系。我也最后劝您一句:别再闹,诚心的向我祖母赔礼道歉,或许,她老人家还会放过您一马。”

“小六……”戚中耀嘴唇噏动,却并没有说出什么。

苏琳琅转身,步到满脸欣喜眼泛泪花的安平大长公主面前,柔声道:“祖母,孙女回府等您。”

如果她不走,戚家老太爷定然还会借着她的名头缠磨,那么此事就没个终了了。只有她表明态度,戚家老太爷才会死心,才会拐过这个弯,也才会想办法保住自己的命。

安平大长公主连连点头,“好,好,你回去吧。”

苏琳琅对安平大长公主福身,之后给解女史递了个眼色,解女史心领神会,她便带着人回府。

娇小的女孩子的身影很容易就被人群遮挡,当戚中耀的目光望不到那女孩子的衣角裙摆时,戚中耀终于慌了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