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汉帝国之横跨欧亚

《新汉帝国之横跨欧亚》

第280章食不能安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黄忠见孙翊一直未言语,也就没有再打扰他,让其慢慢反思去了。

而孙翊也没有打算再求黄忠什么,刚才黄忠的一席话已经说死了。

刚才想想的话,如果换做自己,自己也是不愿意放人的,多一个俘虏多一份保障嘛。

人越少,越无所畏惧,反而是人多了,会为对方考虑。

毕竟,又不是根本不相熟的路人,这可是血浓于水的至亲之人!

赶到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时,赵云已然带着人马赶到,双方顺利会师后,众人心里也就放松了许多。

而这时的曲阿城,早在黄忠等人带着孙府一大家子离开后,就彻底炸开了锅。

他们敢追吗?显然是不敢的,你没看到刚才刀子都上孙匡脖子上了,差点没把这个孙家老四给吓折了。

而且黄忠是专门断后让队伍先走,直到半个时辰后,自己才率亲兵骑着马追上来的。

他们是没有马的,但是不影响在曲阿城里接手马匹的。

没看到赵云的百数人临时骑兵,不正是在奇袭毗陵城后,才开始组建的。

马力到底比人力快的多,曲阿城里的马匹都被黄忠等人搜刮走了,他们就算是想追击,也根本追不上,何况先行的队伍都走了一个小时了,根本追不上了。

曲阿留守的士卒满城寻找,最后才找到了一匹老马,由一个小兵骑着赶往最近的丹徒城,从那里直接乘水路而下,甚至一路就可以直达江夏郡。

其实根本没有人敢去汇报消息,最后还是那个倒霉的士卒抽到了唯一的死签,才心不甘情不愿的赶去汇报消息。

鬼知道孙策知道消息后,会不会当场将他宰了。

而远在醴陵城下的孙策,这两天也确实有点儿心神不宁,总感觉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一样。

一直跟随的鲁肃看出了孙策的心事,犹豫再三还是询问道:“主公这两日看起来忧心忡忡,可是在为偷袭失败的事着急?”

之前他们分兵绕道偷袭临湘的计划,早就被郭嘉识破了,当太史慈带着人赶去的时候,却在半路上就遭受了伏击,无奈大败而回。

这两天,孙策看着横在面前的醴陵城,头都有点儿大。

所以,鲁肃误以为孙策是在烦心眼前的战事,所以出声询问道。

他也没辙,之前屡屡出招,但是对方总能轻松化解。

一次、两次、三四次后,整的鲁肃整个人都有点方了,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他也知道对方的军师是郭嘉郭奉孝,可他就是不信邪,屡试不爽,尽皆被演。

听到询问后,孙策缓缓转过身,盯着眼前的鲁肃,奇怪的开口道:“子敬,并非如此,只是这两天我总感觉心神不宁,好像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一样!”

“嗯?主公所感可是什么祸事?”鲁肃闻言,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古人对这个预感之类的东西,也就是现代说的第六感,那可是相当迷信的。

早期文明史上多为自然力量的崇拜,同时伴有对社会力量的迷信。

这两种崇拜形式相辅相成,彼此互动,交相呈现。

人们对于自然力量的崇拜,渗透了对于社会力量的崇拜形式;而对于社会力量的崇拜,亦经常具备了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内涵。

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中神秘崇拜的基础。

对于自然力量的崇拜,可能会随着科学、文明的进步而逐步改变形式,甚至被淡化;但对于社会权力的崇拜,却不一定会随着科学、文明之演进而淡出、消失,它反而有可能做大、被强化、崇奉到神圣的程度,其功能、其影响,大大超过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崇拜,似将伴随人类文明之始终。

但也不得不信这种预感,虽然到现在都没办法解释清楚,人为何有第六感。

所谓的第六感是标准名称超感官知觉(英文简称ESP)的俗称。

是一种某些人认为存在的能力。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普通人的感官(五感)包括眼(视觉)、耳(听觉)、鼻(嗅觉)、舌(味觉)、肌肤(触觉)或是其他现今科学熟悉的感官。

由于感官的定义很模糊,所以超感官的定义也很模糊。但通常认为超感官是指现今科学还不熟悉的讯息。这些能力与现代研究的神通有相应之处。

这是一个现代这么高科技时代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放在古代就更不可能说明了,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子敬,醴陵城里的刘勉之,这两天有什么动静没有?”孙策不放心的问道。

“回主公,自从我军不再进攻以后,对方也就停止了骚扰,显然只是为了拖延我军,肯定另有所图,只是在下愚钝,暂时还未猜透对方的想法。”鲁肃如实说道。

这明显是对方为了拖延住己方大军的举措,不论是己方进攻与否,对方都一定会出招缠住己方,他们到底是在等什么呢?难不成在等别处战场的动静?

“另有所图,既然另有所图,那到底是在图什么呢?对了,公瑾那边怎么样了呢?”孙策又开口询问道。

“应该是没什么大事儿的,公瑾并没有传来消息。既然没有传来消息,那就是最好的消息了。”鲁肃分析道。

“那倒是,可能都拿下郁林郡了,也说不定啊。哈哈......”孙策大笑道。

他倒是很放心周瑜的,可能别的战场出事,但是他交州的战场,应该是相当稳固的。

别处战场......别处......

孙策仿佛抓住了什么一样,别处战场。

“不好!”

“坏了!”

孙策、鲁肃同时大叫一声,并且迅速对视一眼,均看出了对方想表达的,正是自己想说的。

“主公,你先说。”鲁肃非常有眼色的将机会留给了孙策。

“子敬,为何海军还未来报?按理说,这个时候,台湾岛早就拿下了啊!为何到现在都没有任何消息?就算是先报至公瑾那里,我们怎么可能现在都毫不知情?”孙策直接懵逼了。

鲁肃也是心神大震,这一切都太过反常。

就在孙策前脚派人立刻去交州和南方沿海州郡打探消息时,周瑜也终于送来了消息。

二人闻言,顿时心里一松,看来是路上耽误了,就说怎么没有一点儿消息传来。

“主公,周将军来报,我方朱崖郡被偷袭,朱崖郡已丢失。目前台湾岛情况并不明确,周将军派小的特来汇报,做好心理准备。台湾岛偷袭计划,可能并没有成功!”报信的士卒急匆匆赶来,刚一说完,差点儿没把孙策给彻底气晕过去。

“你说什么!我们的朱崖郡丢了,台湾岛也不一定能拿到手!”孙策一把揪起还跪在地上的士卒,大声质问道。

“主公,主公,冷静点儿。”

一旁的鲁肃急忙上手到,奋力将报信儿的士卒从孙策手里给拽了出来,然后给其使了一个眼色,让后者赶紧闪人。

待士卒走后,孙策仍旧还沉浸在刚才的战报中,久久不能释怀。

其实鲁肃也是断然不能接受的,吕蒙和陆逊两个人在干嘛!

“主公,你先息怒。朱崖郡丢了那是在情理之中的,指望郡上那残存的那点儿人,根本就抵挡不住刘勉之的海军,他可是比我们的海军领先了太多太多!”鲁肃先声劝慰道。

“我知道,我都可以理解,但是吕子明和陆伯言,他们两个在干什么?为什么他们把所有海军,总共三万人啊!何况刘勉之的海军主力根本就不在岛上,三万人去打最多三千人,还打不出结果!!!他们是去逛去了吗?”孙策勃然大怒道。

他实在无法理解,己方三万海军浩浩荡荡出击,还是偷袭而去,结果这都快半个月了,居然到现在还没打出个结果。

孙策很不爽,极其不爽。

十倍的兵力,而且占据了偷袭之利,十个打一个,就算刘瑁的海军再精锐,也不可能人人都做到十打一吧!

如此大的优势之下,孙策就是想破脑袋也想不通,吕蒙和陆逊是怎么打的,到现在还没有捷报传来。

没有人会相信,他们只是单纯的迷路了,所以消息还没有传来,亦或者是地形太复杂,还没有彻底征服,正在清扫敌军的残余势力。

这些都是狗屁,就算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他们二人也该重新派人随时来汇报自己的动向。

没有人还觉得,没有捷报出来,是因为捷报还在路上。

这个时候还没有捷报传来,基本已经宣判了此次偷袭计划的失败。

鲁肃想安慰一下孙策,可是他想破脑袋,也没想通,战前计划中最把稳的一战就是偷袭台湾岛。

如今,荆州战场和交州战场都没有失败的消息,虽然只是起到了牵扯作用,但也同样面对着刘瑁最多的兵力,他们和周公瑾面对的压力是最大的。

万万没想到,他们不仅没有给己方带来想象中的胜利,反而成为了己方最先掉链子的一只。

“主公,现在还不是生气的时候,相信公瑾已经派人前往调查了。现如今我们要考虑的是,海军可能已经战败了,他们会撤往哪里?而且,既然我方海军已经战败,那么刘勉之的海军会怎么进行下一步计划!”鲁肃急忙开口分析道。

孙策闻言一愣,随后回过神后,急忙大步向营帐内走去,他要去找地图核对。

身旁的鲁肃也急忙跟上,他一时半会儿还想不出对方的意图。

孙策收到消息的同时,毗陵城里的刘瑁等人同样收到了消息。

“主公!捷报啊!海军捷报啊!大胜啊!”于禁从外面大步走来,手上拿着影卫的信件,脸上浮现着欢呼雀跃的表情。

“主公,看来黄将军他们及时赶到了,陈叔至应该是没事了!”一旁的郭嘉急忙劝慰道。

刘瑁闻言也点点了头,既然都说了捷报,那就证明了陈到应该是没事儿的。

自从己方智囊团猜到了扬州海军的动向后,刘瑁那几天就食不能安,夜不能寐。

原因就出在了陈到身上,他们自己更加明白陈到当时的处境,怎么可能不担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