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笑贞观

《饮马笑贞观》

第258章二次剑舞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秦时明月汉时关”

随着奏乐,吴谦中气十足的开始唱了起来。

“原来是那首诗。”

众人纷纷点头,诗和歌分不开是有原因的,歌以抒情,诗以咏志。

“滚滚黄河,蓝蓝的天。”

吴谦的身形已经因为醉意而开始晃晃悠悠了,但是手中的鼓点依旧没有错乱。

“诶,看来不是唱诗。”

“新东西,新东西。”

“嗯…还是不如诗”

“诶,先听,先听。”

四周的人小声的讨论着,一旁的长孙冲脸上露出一丝不屑。

“壮士铁马,将军剑。”

“旌旗半卷,出长安。”

这两句唱完迎来一阵短暂的掌声,一旁的李孝恭也微笑的点点头,在美女的服侍下饮上一杯美酒。

谁料这时,吴谦停止了敲鼓,还好戚师师等人之前在包厢里就听过吴谦轻哼过一遍,除了鼓点,其余的一律没有收到影响。

“女儿柔肠,男儿胆。”

“滔滔热血,汉衣冠。”

此时唱的场下没有任何人出声,只是吴谦自己已经闭起眼睛,打开手上的折扇,开始借着酒劲边唱边舞。

与其说是舞,不如说是醉步更贴切一些,就算是吴谦醉成这个样子,依然唱词清晰,客人们便不再议论,只想静静得一口气听完了,整个慧娴雅叙里,只听得见乐器声和吴谦的嗓音。

“大漠无垠江湖远。”

“暴雨惊雷夜如磐!”

这两句转折唱的令人心惊肉跳,仿佛大战前夕的宁静,再加上吴谦不知是故意还是无意,嗓音突然变得沙哑,令听者心头感觉到了一阵压力。

甚至就连一旁醉的眯眯眼的李孝恭,都睁大了眼睛。

“美人泪!杯中酒!”

“天下任!丈夫肩!”

“风萧萧!路漫漫!”

“情切切!意绵绵!”

“生死盟!山河恋!”

“君与臣!恩与怨。”

此时的李孝恭再也坐不住,直接站了起来,把身边的美女都吓了一大跳。

就当所有人认为吴谦会继续激动的唱词的时候,吴谦确实直接来了个大转弯。

“何必回头唱往事,且把风流唱少年。”

这一转的柔情似水,让所有人都舒舒服服的缓了一口气。

可是没想到吴谦的最后一句更绝!

“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

吴谦唱罢往身后的椅子上一瘫,挥挥手示意下人送酒来。

此时已经是掌声雷动,就连李孝恭也是对着吴谦竖起大拇指来。

但是他们似乎忘记了一点,曲子还没停!

长孙冲意识到了,现在的气氛已经被吴谦完全把控了。

只见吴谦一饮而尽之后将手中的酒壶随意的一扔,又一次站了起来。

李孝恭仿佛看懂了吴谦的意思一般。

“小子,接剑!”

李孝恭又一次把自己的佩剑扔给了吴谦用,没想到两次都是用来舞剑。

只见吴谦左手持扇,右手持剑,英姿飒爽。

“兄弟们,一起唱。”

吴谦喝酒已经上头了,现在的他感觉自己就是演唱会上的大明星,吴谦听过的演唱会上面,最火热的环节就是喊着一起唱。

众人稍微一愣,马上便朝着吴谦拜了一下。

“美人泪!杯中酒!”

“天下任!丈夫肩!”

“风萧萧!路漫漫!”

“情切切!意绵绵!”

“生死盟!山河恋!”

“君与臣!恩与怨。”

“何必回头唱往事,且把风流唱少年。”

“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

“守业更比创业难!”

唱罢,吴谦便真真正正醉倒在了椅子上呼声大起,再一阵掌声过后,戚师师确定吴谦只是睡过去之后引来了一阵哄笑。

就在老鸨子准备令人将吴谦扶下去的时候,有人打断了这个行为。

“停!等会,让我画下来!”

一位擅长书画的客人大喊到。

这下惊醒了众人,是啊,这么经典的曲目,这么经典的剑舞,再看看吴谦瘫坐在椅子上,一手执剑,一手持扇的样子,简直成了大唐文人们心中的偶像。

姑娘们也心灵神会,立马清开桌面,铺上文房四宝,伺候着身边的公子哥们开始画了起来。

戚师师则是不知从拿了一床被子,轻手轻脚的盖在了吴谦身上,生怕吴谦受了凉。

她哪里想得到,自己一边给吴谦搭被子,一边柔情如水的看着吴谦的时候,正巧被台下的一位捕捉下来,生生的融进了画里。

立政殿里。

“猴子,青雀还没回宫吗?”

李世民询问身边的候公公到。

“回陛下,奴婢已经通知过宫门口的侍卫们了,只要是越王殿下一回来就立刻禀告。”

“嗯,朕知道了,这小子,不知道又哪里去野了。”

李世民斜靠在椅子上,长孙皇后给他揉着肩膀。

“二郎,不用急,青雀这孩子虽然贪玩,但是事情每次都是办的妥妥帖帖的,尤其是最近接触过谦儿之后,臣妾都能明显的感觉到这孩子的变化。”

“观音婢啊,你说,这次谦儿是不是故意跟朕过不去。”

李世民确实被吴谦这次突然断供的事情惹得有些不悦。

“臣妾不敢妄言。”

长孙皇后心里跟个明镜似的,吴谦这次的行为明显是受到了上次被世家莫名羁押带来的威胁,出于自保,或者说更深一层次的原因就是不想把与自己关系近的几家牵连进去,吴谦赌的是自己不牵连这些个权贵,这些权贵到时候会拉自己一把,就算是保下吴谦的家属也成。

“但说无妨,朕还不至于这点肚量都没有,朕恕你无罪。”

李世民也从长孙皇后的话里听出了门道,知道可能是自己的过错。

李世民能在历史长河中这么多皇帝里面排的上号,听得了别人说自己,接受批评,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陛下,此事可能真的是您的失误。”

“观音婢,你好好给朕说道说道。”

李世民听到长孙皇后用敬称自然而然的警觉起来,知道事情不简单。

“陛下,此事利用谦儿敲打世家和勋贵确实是好事一桩,但是万万不该在谦儿无端入狱的时候旁观,哪怕陛下您让翼国公去一趟情况也不会像现在这么被动。”

“朕不是让李道宗去了嘛,难道是他没办好?”

李世民十分相信李道宗的办事能力,这一点毋庸置疑。

“哎,陛下,江夏王本身就是刑部尚书,就算他给了谦儿在刑部再大的恩惠,谦儿也不会记在您的身上啊。”

“哎呀,这一点朕着实没想到。”

李世民拍了一拍脑袋,恍然大悟。

“陛下,再者说了,谦儿乃是新晋贵族,且出身不好,这次被世家暗算,又在朝中无依无靠,谦儿他原本就和世家多有矛盾,已经是在处处避让了,这一下,更会是让谦儿越发谨慎小心。”

“嗯,观音婢分析的有道理。”

“所以说,陛下这次想用牢狱之灾惩戒谦儿,这是泄了自己的私愤,误了大事。哎…”

长孙皇后表现出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这…有如此严重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