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狠总兵

《大明最狠总兵》

第1章 这个总兵不好当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大明崇祯十五年,公元前1642年,十月底。

十月是秋收季节,虽说最美丰收时节,今年十月的大同,天空却是飘着片片雪花,寒风阵阵,割人面皮。

大同城墙上的士兵们,个个都无精打采,精神不振,似乎很不愿意在这里当兵,他们都向城内总兵府望去,边注视那边情况边交谈着。

“听说姜总兵来时,只带了千余私兵,没人看见运送粮饷的车!”

“终于有总兵来了,咱们的军饷当然要找他要!”

“都三个月没发了!但愿能向总兵要到军饷!”

“朝廷发不起军饷,谁要是每月准时、足额发军饷,我就跟着他!”

“老郭说得对,我们当兵就是为了军饷,连军饷都发不下来的朝廷,那是狗屁朝廷!谁给我发军饷,我就听谁的!”

…………

总兵府外,聚集了数百名官兵,每个人都脸色不善,心中有很大的不满,时而有人在大声发泄着。

“家人没饭吃,再不发军饷,日子没法过了!”

“当兵就是为了军饷,没军饷还当个屁!”

“三个月没发军饷了,再不发,老子不客气了!”

………

士兵们气势汹汹,情绪激动。

其中一人站在官兵们面前,大声道:“大家再耐心等等,朝廷会把军饷给补上!”

“补个屁!经常发不了军饷,不相信这鬼话了!”

“要是再不发,老子要抢了!”

“听说在闯贼那边当兵,都比这好多了!”

…………无广告网am~w~w.

这是一名千总,他不说还好,这一说,士兵们情绪更加激动,眼看无法控制局面,只好快步进入总兵府。

总兵府内,正堂,一个男人站在这里,他心情烦闷,时而来回踱步,时而沉思着。

这人身材高大,相貌堂堂,他名叫姜镶,是大明九边重镇之一-大同镇的总兵官。

这时,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名武将进入正堂。

“大哥,我控制不住了,要是朝廷的军饷再不到,弟兄们恐怕要哗变了。”

这名千总名叫李智雀,是姜镶最得力手下之一。

话音落下,又有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另外一名千总快步进入正堂。

“大哥,刚刚接到消息,建奴突破黄崖关,总兵白广恩正领兵拒敌!”

这名千总名叫张发可,同样是姜镶最得力手下。

姜镶长叹一声,自言自语道:“该来的终究躲不过!”

前不久,大明和满清的主力在锦州到松山一带展开决战,史称松锦大战,这是大明和建奴的关键性决战,结果明军惨败,洪承畴被俘。

满清胜利后,皇太极再次派兵入关劫掠。

在历史上,建奴入关前,累计有六次南下劫掠,这次是第六次,明王朝已是岌岌可危。

姜镶这个大同总兵,乃是前天下午刚到任。

原本大同总兵为王朴,在松锦大战中第一个带兵逃跑,还在蓟州的时候,就被崇祯革职问罪,让姜镶补上大同总兵一职。

然而,现在的这个姜镶,并非原本那个姜镶。

在前天晚上,一个现代人魂穿而来,占据了姜镶这副身体,跟姜镶的记忆融合。

经过一天的思想挣扎,姜镶不得不接受穿越的现实。

在姜镶刚接到任命时,问及粮饷一事,得到的答复是,朝廷困难,粮饷一时还调拨不下来,让姜镶先想办法。

建奴来了,明军根本无力抵挡,即将再次在关内肆虐;大同镇驻军缺粮饷很久了,连维持局面都成问题,就更别想带兵去打建奴了。

莫名其妙灵魂穿越了,还穿越到烂透了的明末时期,面临棘手问题,姜镶曾经多次问过上天,怎么自己如此倒霉?

“我要饷银!要饷银……”

府外的声音又再传来,姜镶能清楚听到。

崇祯长期缺钱,松锦大战耗费了大量粮饷,因为粮饷不足催促洪承畴仓促出战。

年初孙传庭赶赴西安就任,崇祯又咬紧牙关筹措出为数不多的粮饷。

姜镶相信,崇祯的确是没钱,但没钱也得解决问题呀。

九边重镇的大同镇,官兵员额一万八千,王朴奉命赶往松锦一带时,带走了一万三千,由一名参军带着五千士兵负责辖区防务。

在以前,留守大同镇的官兵,每个月能领到一些军饷,虽然不是足额发放,好歹饷银领取,军官尚能有效控制士兵。

但是,从三个月前开始,再也没有朝廷送来粮饷,五千官兵的不满愈发严重。

在以前,由于上任总兵王朴不在,领不到军饷的士兵没出要,如今终于有新总兵上任,官兵们气势汹汹而来,不讨到军饷誓不罢休。

这时,有人闯入总兵府,有数十人来到正堂。

为首的是参将卢邦南,跟着他进来的是千总、把总,每个人都是沉重之色,正堂内愁云惨雾。

卢邦南道:“总兵大人,三个月没发军饷了,末将整整安抚了三个月,若是再没军饷,士兵们恐怕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他向姜镶抱拳,以很重的语气说道:“请大人发军饷!”

“请大人发军饷!”

身后那些千总、把总异口同声大声说着。

军官们个个情绪激动,气势汹汹,要是再没有军饷,真不知后果会严重到什么程度,真的有可能会哗变,姜镶鸭梨山大啊!

许多人觉得,姜总兵新官上任,朝廷应该调拨了些许粮饷,军饷迟迟不发,难道是被总兵克扣了?

在明末,拖欠军饷的事情时有发生。

最早一次出现在崇祯刚即位时,那时还未重新起用袁崇焕,蓟辽一带边军因为军饷被拖欠发生军人哗变之事。

至此以后,拖欠军饷属于常态。

实在没办法了,为了解决眼前难题,为了将来,姜镶下了很大的决心,对军官们道:“大家跟我来!”

他带着数十军官来到库房,库房了有许多箱子。

把箱子逐一打开,只有一个箱子有三四百两银子,其余箱子空空如也。

军官们见此状,心里凉透了。

这正是姜镶要让军官们看到的,说道:“朝廷实在没给粮饷,弟兄们过得苦,我身为总兵,这心里不好受啊!”

说到后面的时候,姜镶拍拍胸脯,声情并茂。

在军官们看来,姜镶或许是好总兵,朝廷真的没发粮饷。

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如何是好。

穿越后该怎么办?从前天晚上到现在,姜镶想清楚了。

首先是要自保。明王朝保不住了,明年孙传庭战死,李闯占据陕西,然后北上京城。

后年建奴要入关了,比李闯更难对付。

姜镶要想自保,其实很简单,当李闯杀来时投奔李闯,当建奴入关后剃发投奔建奴,老老实实做奴才,可保一世富贵。

但是,现在这个姜镶,绝对不允许这样。

建奴和李闯,是姜镶两大敌人,不将其打败,自身无法安生。

要是能打败两大敌人,那又该如何呢?难道死忠于崇祯?

不,不能这样,大明已经烂透了,诸多问题积重难返,并且崇祯非明君,登基后局面越来越恶化,死忠于烂透了又没有明君的朝廷,万万要不得。

“大哥,只有这点银子,该怎么办?”

“要是实在没银子,大哥这个总兵,恐怕要做到头了。”

李智雀和张发可都很是担忧。

“趴”的一声,姜镶有掌重重拍在桌面上,大声道:“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

众人面面向觎,不知总兵说的是何意。

姜镶让其他人出去正堂等候,留下李智雀和张发可。

库房不算小的屋子里,只剩下三人。

姜镶低声道:“朝廷没钱,我们只能快速捞银子!陛下没钱,不代表大明天下没钱。那些贪官、藩王、大商人、大地主,他们有的是钱。”

李智雀惊呼道:“大哥,我们不是流寇,怎可做出这种事。”

张发可道:“真要这样做,若朝廷怪罪下来,可就不好办了。”

李闯正是从那些有钱人身上捞银子,才敢打出“闯王来时不纳粮”旗号。

姜镶是陕西延川人,姜家世代皆为明将,长兄姜让是陕西榆林总兵,弟姜瑄为山西阳和副总兵。

处于小冰河时期的明末,气候反常,陕西时常有旱灾。

姜镶所在延川县,旱灾更明显,况且明末土地兼并严重,许多原本自耕农失去土地,百姓食不果腹,生活艰难,许多人被迫跟着李闯造反。

十二年前,尚还年少的姜镶,先后碰到了李智雀、张发可他们的家人,当时他们忍饥挨饿,处于被饿死的边缘。

是姜镶发善心救助了两人全家,两人都对姜镶心生感激。

这十余年来,李智雀、张发可跟着姜镶一同长大,一同习武,在姜镶麾下从军,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这两人绝对信得过,姜镶才对两人说出机密要事。

姜镶淡淡一笑,说道:“我有足够把握才会干这种事。梁嘉宾、王大宇、黄云发这三家,富得流油,表面上只是商人、大地主,我已经暗中查实,这三家勾结建奴,暗中卖给建奴军需物资,提供军事情报。我们处决叛徒,查抄财产,名正言顺,他们的家产就是我们的了。”

这时期的八大晋商,指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他们表面上是合法商人、大地主,不仅在山西赫赫有名,在整个大明知名度亦不低,跟江南商人各有千秋。

这八大商人,跟当地官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定期孝敬当地官员,很受贪官的欢迎。

建奴入关后,顺治没忘为己入主中原建立过赫赫功业的八大家,在紫禁城便殿设宴,亲自召见了他们,并赐给服饰,这八家便成为了“八大皇商”。

现代穿越本时空,绝不会让这等汉奸有好日子过。

李智雀、张发可吃惊了,嘴巴和眼睛张得大大的。

他们主要因为两点而吃惊。

其一,梁家、黄家、王家居然勾结建奴;

其二,大哥不仅要将他们抄家,还要把抄家所得据为己有。

姜镶注视着两人,说道:“把他们的家抄了,眼前难事立即得到解决。只要我们有钱有粮,便可招兵买马,只要严加操练,又再制作先进火器,我们的军队,必定能成为精锐之师。你们跟着我一起干,大有前途。”

李智雀抱拳道:“大哥,无论你干什么,小弟都跟着你。”

张发可道:“我全家之命,都是大哥救的,我只听命于大哥。”

在两人眼中,只有姜镶,没有什么大明朝廷。

看着两人下决心,姜镶淡淡一笑,说道:“你们把弟兄们都集结起来,跟我一同去黄家捞银子!”

留守大同的五千官兵,属于明王朝的士兵,他们听命于朝廷任命的总兵。

世代为将的姜家,积蓄了一些家产,从三年前开始,招募了一些私兵。

姜镶就任大同总兵,带来一千五百私兵。

士兵月俸一两银子,每月准时、足额发放,姜家财力有限,养私兵三千余人,姜镶只能带千余人前来,剩余两千私兵,在兄长和弟弟那边。

在明末时,大明许多总兵,都有自身的私兵。

像贺人龙、左良玉、刘泽清、刘良佐、高杰这类军官,正是凭借拥有的私兵作为本钱,骄横跋扈,屡屡不听崇祯调遣。

张发可、李智雀两人领命,出去办事了。

府内正堂,军官们都在这里等待着,府库没钱,他们焦急万分。

“看来真的没钱,该怎么办?”

“要是朝廷不发军饷,我只能走了!家里没田可耕种,只好去投奔其他总兵!”

“听说高杰、刘泽清有钱,他们手下的兵过得好,去投奔他们准没错!”

…………

姜镶迈步走来正堂,军官刚才说的话,他隐约听到了。

“你们想走人?要投奔其他总兵?”

姜镶说出这些话时,语气平和,没有责怪之意。

要是连军饷都发不下来,没有责怪他们的理由。

卢邦南抱拳道:“总兵大人,如若实在没银子,就让弟兄们走吧!让弟兄们谋个活路。”

某千总无奈道:“姜大人,末将实在是没办法!”

其他军官们附和着。

姜镶能感受到,每个人的难过与无奈。

他说道:“我身为总兵,不能让跟着我的弟兄们没军饷。朝廷没钱,就由我来想办法。”

总兵说出这番话,军官们略感安慰,却是半信半疑。

现在没银子,怎么今晚就会有银子?

随即,姜镶带着军官们走向总兵府大门。

聚集在大门外的士兵越来越多,人数已达千余人,都是基层军官和普通士兵。

“我们要军饷!”

“快发军饷!”

“没军饷活不下去了!”

………

士兵们时而大声喊着,情绪激动。

在附近的居民和商铺,都是大门紧闭,生怕士兵来抢掠。

要不是总兵府有姜镶的私兵把守,士兵们恐怕要群体冲入府内了。

这时,姜镶带着军官们走出大门。

见总兵出来,士兵们纷纷涌上来。

把守门口的私兵拱卫着姜镶,把士兵们分隔开来。

看着这些情绪激动的士兵们,姜镶大声道:“弟兄们,你们三个月没领到军饷了,我跟大家一样难过。我身为总兵,绝不能让跟着我的弟兄领不到军饷,我向大家保证,最迟今晚就能领到军饷。朝廷不给我们军饷,那就由我来想办法。”

刚才让军官们去库房查看,现在又特别说明由他想办法,就是要让官兵们知道,是由姜镶发军饷给他们,而不是由朝廷发军饷,他们吃的是姜镶的饭。

听到总兵做出保证,官兵们欢呼起来。

随后,姜镶翻身上马,策马向北门而去,属于他个人的私兵在那边集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