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迎春自救指南

《红楼之迎春自救指南》

第 78 章 第 78 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贾府里自然不知道宫中发生的事情,但一派喜气洋洋之下,各人也有各人的心思。

是日晚间,迎春回了暖香坞,服侍她的奴才们不管当值不当值的都来了,园子里叫的上名号的奴才也来了不少,乌压压一片都在院子里等着,就好像此刻能在迎春面前露上一面就是天大的荣幸一般。

幸好迎春现在身份也今非昔比。在她流露出疲倦的神态之后,那些下人在露过脸后,就都识趣的告辞了。

当晚用过了晚饭,迎春嫌喧嚣,只留了司棋和阿碧二人服侍。

脱了外穿的衣裳,迎春坐在妆奁前,从发髻上一件件摘首饰下来。

阿碧看着迎春的样子,问道:“姑娘,你怎么好像不大高兴的样子?”

“哦?”迎春反问,“中选在人人看来都是大喜事,你如何觉得我不高兴?”

阿碧偷眼瞧着迎春的神色,“就是,感觉姑娘以前对入宫一直不是很喜欢的。”

迎春半晌没有说话,她瞧着镜子里的自己,缓缓勾起了嘴角,“怎么可能呢?进宫是天下女子求都求不来的事情。我以前说不喜欢,那是因为我没机会呀。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已。”

感受到身后阿碧传来的担忧的心绪,迎春抬手拍了拍阿碧的手,“好阿碧,你放心吧。你是知道我的,我只是一个俗人。对我来说,无论是什么样的境地,没有什么比好好过下去更重要的。”

“可是姑娘你这不争不抢的性子,要是入了宫,不知道要受多少委屈呢!”司棋在旁听了半天,替迎春着急道。

“不争不抢?”迎春笑了,“你们跟了我这么多年怎么还是不了解我。我哪里是不争不抢啊,只是以前争抢了也没用啊!你们知道《大唐律》中的户婚篇吗?”

阿碧、司棋都点了点头。国朝□□重视律法,制定了《大唐律》后,为了让百姓家家户户都学习律法,特地下旨,凡家中有《大唐律》者,如果犯了法可以免罪一等,比如该杀头就可以改成流放1。因此《大唐律》在国朝和历书一样,是家家必备之物。凡是城里老弱妇孺都能说的上几句。

迎春道:“这个世道,女子出嫁之前没有丝毫属于自己的东西,身上的一衣一物都是家里的。但是出嫁之后就不一样了,嫁妆是自己的不说,如果得到夫君喜爱给一些财物,也都可以计入私产体己。你看,律法都不把未成亲的女子当成是人,你争再多,又能争来什么呢?左不过都在别人的一念之间就可以收回了,半点儿保障也无,能够指望的无非人别人念着亲情和规矩。可是这天底下,感情又是最靠不住的东西了,权势、名利,多少东西都排在这些前面。”迎春想起了林嘉玉,不禁也有些唏嘘。

司棋似懂非懂,“那成亲之后,就有姑娘你常说的经济基础?”

迎春点了点头,“倒不单是只有钱。一旦嫁为人妇,方方面面都宽松许多。便是婚姻不合,不论和离还是被休弃,只要有嫁妆在手,总能自己过下去的。”

“呸呸!”司棋叫道,“姑娘这么好,又怎么会婚姻不合呢?”

迎春苦笑,司棋怎么会知道未来贾家将会被抄家。自己原本打的主意是若嫁的人家是个厚道的,自己自然会安安稳稳的过下去。若是嫌弃自己的娘家犯了事会拖累他们,那就拿着嫁妆和离也能安稳后半辈子。如今计划算是全都打乱了,但这些事情却无法对司棋和阿碧明说。

迎春只是道:“你们放心,对咱们女儿家来说,成亲就是第二次投胎。如果说之前的命都是身不由己,之后过得怎样就全看自己了。我再不会在这些事情上犯糊涂。”

阿碧还是有些担心,迟疑道:“那宫中的娘娘呢?姑娘从前同娘娘最好,进了宫,万一要同娘娘争呢?”

“娘娘”。迎春嘴里咀嚼了一下这两个字,似笑非笑道:“你都说了,娘娘同我最好,此番我进宫去,自然娘娘只有善待我的,我们又怎么会争起来呢?”

迎春心里冷笑。元春入宫十年才有了身孕,自然是珍之重之,生怕这一胎出了问题。她之前安排家中姐妹入宫,就是为了要一个孩子。要是在选秀期间忽然不让姐妹入宫,那几乎是明晃晃的昭告宫中众人她有了身孕。而元春现在的做派,显然是为了将头几个月瞒过去,等胎坐稳了再说。

再往深里想,元春明明身体还可以,却一直放出消息说自己身体不好。这样等到她怀孕的消息爆出后,完全可是说自己怀相不好,所以才让姊妹入宫,乃是存了安全起见,甚至存在托孤之意。这样误导众人,让人以为元春处于一个弱者的地位,想来也是为了让人对她放松警惕,能够平安生下皇子。

而这里唯一让迎春不解的是,这样说来她和探春其实谁进宫都一样,甚至探春有赵姨娘等人辖制,元春应该更放心才是。为何临时用计换成是自己。

不过不管怎么样,只要元春打着用自己当幌子的算盘,为了让众人相信迎春不是弃子,元春就必须表面上对迎春拉拢提携,关心爱护。至少在元春平安生产前是这样。

要是这样,迎春入宫的前期,其实还是颇为安全的,不用担心有人刻意欺辱。若是能在宫中站稳脚跟,等到将来抄家的时候,皇帝再无情也不至于对自己的女人赶尽杀绝吧。

当然,元春再怎么对她好,但是在帮助迎春获得圣宠这方面肯定只会做面子情,背后说不定还会下绊子,毕竟她是想让迎春当幌子,可不是真的想让迎春获得圣宠,生下皇子来威胁她的位置的。毕竟贾家的资源只有那么些,要是分给了迎春一些,元春得到的自然就少了。

想着这里,迎春的眼神变的幽深:若是元春对她没有别的手段,那么进宫之后,两人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元春再得寸进尺,她也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同一时刻,翊坤宫中。元春坐在床上喝药,贴身的几名宫女在身边服侍。

为了防止消息走漏,元春花了大功夫,她的寝宫除了贴身的几名宫女,其余人等一概不得进入。

喝完了药,元春用手轻轻抚摸着还未显怀的肚子,叹道:“我从前在家中同二妹妹最要好,如今为了孩子将她弄进宫来,也不知道将来她知道了实情之后会不会怪我。”

元春的另外一名大宫女明瑟劝道,“娘娘保重身子,千万不要多想。二姑娘的出身,能够进宫都是拖了娘娘的福了,若是再有妄想,那就是她不知天高地厚,怎么怪的了娘娘。娘娘要是怜惜二姑娘,她进宫之后多多照拂就是了。如今可万不能伤心,免得动了胎气。”

元春听了这话,低头看着肚子,露出慈爱的笑容,“我如今只盼着这孩子平平安安就好。为了他,就是被二妹妹记恨,我也顾不得了。”

旁边抱琴道:“娘娘,我就是有一点儿不明白,若是只需要一个人进宫,三姑娘不是现成的吗,何必非要二姑娘。三姑娘有赵姨娘在家中牵绊着,不是比二姑娘无牵无挂来的好?”

抱琴也是从小看着迎春长大的,这点情分当然不足以让她为迎春求情,但是疑问还是有的。

旁边明瑟也有些好奇的看向元春。

元春抚摸着肚子,胸有成竹的问抱琴道:“你觉得二丫头是个什么样性子的人?三丫头又是什么性子?”

抱琴想了想,“二姑娘温婉端庄,三姑娘明艳爽利。”

元春自矜一笑,“正是如此。二丫头性子温婉,可是宫中最不缺的就是温婉的美人儿,她又非绝色,很难勾起皇上的兴致。三丫头就不同了,那就是个带刺的玫瑰,爽朗又带刺。宫中如今可没有这样的性子,皇上见了难保不会觉得新鲜。我当初想找一个人进来承宠,自然选三丫头。可是如今,我只需要选进来一个人吸引一下吴氏等人的注意,那自然还是二丫头更适合些。”

抱琴、明瑟等人心悦诚服。旁边郑女史听了也对这份心思自愧不如:不愧是能从女史做到贵妃位置的人啊,连这样小的地方都想的周全,不留一点儿后患。也不知道贾二姑娘进来之后能不能挣出一条路来,自己之前和她结的善缘会不会白费。

元春这边断定迎春的性子不会引起皇上的注意。荣庆堂内也在进行着类似的谈话。

此时荣庆堂内,贾母坐在上首,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俱都在座。

贾母当先开口道:“刚才宫中传了信出来,今日发生什么你们也该知道了。二丫头、三丫头这般阴差阳错,也只能说是命中如此。府里之前有的什么流言,你们该压下去都要压下去,不能传出去成了话柄。”

王夫人自然应了是。

王熙凤关心的问道:“娘娘派了人出来,可有说二妹妹会是什么个位分?2”

贾母看了王夫人一眼,王夫人笑道:“娘娘的意思,二丫头的出身略差一筹,按着今上几次册封后宫诸人的惯例,初封可能会是美人、才人的位分。若是考虑到娘娘也在宫中,封才人的可能性大些。娘娘特意叮嘱了,二丫头在位分上可能会受点儿委屈,不过有她在,一应待遇分例都不会输于旁人,请老祖宗千万放心才是。”

邢夫人在旁不屑的撇了撇嘴,她同迎春原本就不亲近。本来今儿听到是迎春进宫,心中就有些嫉恨,凭什么黄姨娘的女儿能有这样的前程?如今听说迎春就是进了宫,也不过是一个正六品的才人,这才心气顺了些。

贾母听了这位分皱了皱眉,旋即又叹气道:“这也罢了。有娘娘提携,还怕以后没有宠爱不成。只是一家子骨肉至亲,既然入了宫,她们姐妹千万要相互扶持,不要起了争执才是。”

王夫人笑道:“这是自然。娘娘和二丫头都是老祖宗亲自教养的,您更该放心才是。”

贾母深深的看了王夫人一眼,不再说话。

王熙凤也觉得才人的位分有些低了。但她察言观色,见贾母同王夫人说话似乎意有所指,心知里面肯定有些事,便也不似平时插科打诨,只当没有听见。心里却有点儿叹息,迎春这个小姑子她一直很是看中,还曾与贾琏说过将来婚事上可以搭桥牵线,帮忙找个好人家。谁料命里阴差阳错居然进了宫,娘娘既要用她又要防她,只怕以后就难过了。

接下来几日,迎春先在贾母这里吃了几次宴席,又有东府的尤氏携了贾蓉的继妻过来祝贺。亲戚人家等也都有或多或少的随礼。

诸般繁杂事情中,赵姨娘去暖香坞大闹的事情就显得不是那么起眼了。以迎春现在的情势,赵姨娘刚冲进去把小丫头们打了几个嘴巴,就被赶上来的婆子们给捆住,堵上嘴巴压到了贾母面前。

赵姨娘素来畏惧贾母,在贾母面前不敢撒泼。贾母见状,便训斥了她几句,让王夫人把她带走处置。

处理完赵姨娘,贾母将迎春叫到自己内室,把其他人都打发了,道:“她到底是你二叔的房里人,又是你三妹妹的生身姨娘。如今事出有因,倒也不好很罚她。你二婶已经禁了她的足,等你进宫之后再放出来。你不要将此事记挂在心上。”

迎春道:“此番进宫选秀,三妹妹本来就是受了委屈的,要是再罚了赵姨娘,三妹妹脸上也不好看。要孙女儿说,连禁足也免了吧。有了此遭,赵姨娘再不敢闹了的。”

贾母欣慰道:“你这么想就最好了,只是禁足不可免。省的你进宫前再生出事端来,咱们家如今可再经不起风波了。”

迎春心中一动,贾母的话中似乎意有所指。

贾母这边又拿出了一沓银票,递了给她。

迎春接过粗粗一看,却是八千两银子的银票。连忙看向贾母,“这是……”

贾母示意迎春悄悄收起来,道:“你这次进宫去,公中自然有陪嫁给你。这些却是我的体己,你悄悄的收了,也不必告诉别人。就是连娘娘那边儿也不要告诉。宫中生活不易,你身上总要有些傍身的银子才行。”

犹豫了一下,贾母又道:“我知道你是个胸中有丘壑的,我这个做祖母的,原以为一定能够给你寻一门好亲事。可如今让你不得不进宫去,已经算是对不住你了。只是到底还是有几句话要嘱咐你。你进了宫,有娘娘在宫中,你务必万事低调。再不可像之前一般同娘娘起争执。唉!虽说让你进宫去是为了娘娘一直无子的缘故,可是,若你当真存了娘娘必要用着你的想法,只要流露出一星半点儿,难保不会被你大姐姐嫉恨啊!”

迎春吃了一惊。这番话太对了,只是不该是从贾母口中说出来。她要真是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或许不懂这树大招风的道理。可是作为熟读中国历史和前世宫斗小说的穿越客,实在太明白其中的微妙心理了。

这边贾母继续道:“大凡女子,再是姐妹情深,一旦服侍了同一个男人,也难免有争风吃醋的事情。你的宠爱多一点儿,她的宠爱少一点儿,全都是是非。一旦翻了脸,便是姐妹情分也难保。你位分低、资历浅,和皇上的情分也比不过,所以千万谨小慎微,不可争风头。”

迎春不说话,起身俯拜下去,再抬头时已经双目含泪,“孙女儿明白,一定会谨言慎行。”

贾母拉了迎春起来,喃喃道:“唉,也不知道如今这样是好是坏。作为国公夫人,我盼着你能入宫为贾家争得荣耀,光宗耀祖。可是作为祖母,我却只盼着你哪怕不得宠也好,只要能平平安安的我就心满意足了。”

又过了四五日,正是黄道吉日。宫中有人宣旨,册封迎春等人的位分。

旨意很简单,没有长篇累牍夸赞迎春德行的骈文,低位妃嫔可用不着这些。旨意简单概括一下就一个意思,一等将军贾赦之女性情贤淑,册为婕妤。

迎春跪在最前面,身后跪着贾母、贾赦等人,众人听了一起大礼谢恩。

然后迎春起身接过旨意,这就算礼成了。不到嫔位,她们是连正经册封礼都没有的。迎春转身将圣旨交给王熙凤,一会儿这圣旨就要供到家庙里。她心里有些奇怪,不是说自己大概率封个才人吗?怎么一下子跳了两级?

那边贾赦已经上前同宣旨太监寒暄起来,并请到花厅喝茶。

宣旨太监笑着谢绝了,贾家一下子出了两个妃嫔,他们这些太监都是靠着皇帝吃饭,轻易不肯得罪,“不是有意辜负大人的好意,只是还有好几家需要咱家去宣旨,实在耽误不得时辰。”

贾赦便递上荷包,“敢问公公还有几家要跑啊,这次选秀各家都是什么情形?”

宣旨太监接过荷包,拿指头捏了捏,很满意其中的厚度,这才塞入袖中,笑眯眯的恭喜道:“我们之前只去过郑昭仪府上,一会儿还要再去秦婕妤家宣旨。贵府可真是深得皇恩呐,除了郑阁老家的郑昭仪以外,就属贾婕妤的位分高了,可见皇爷和皇后娘娘的看中。”

旁边王夫人听了狠狠的捏住了手帕:怎么会,让迎春入宫明明只是为了做障眼法之用,按理说绝不会封太高才是,怎么会封的婕妤!元儿到底在宫里怎么安排的,怎么会出这样的差错?还是说元儿改了主意,想要拉拢二丫头?可是也不该给婕妤的位分啊,这也太危险了。万一让迎春承宠有了孩子晋封昭仪昭容的,那距离嫔位也不过一步之遥了。

这边王夫人以为元春改了主意,为元春的决定焦虑不已,宫里的元春可没有王夫人想的那么多心思,迎春封婕妤根本不是她的手笔!

“去查。”元春面色冰冷,全无几天前智珠在握的样子,“贾迎春到底走的谁的路子?又是谁帮她走的关系?怎么会初封就是婕妤?”

旁边服侍的宫女俱都噤若寒蝉。

很快,打听消息的人回来了。

“坤宁宫里的人嘴巴都严,里面发生了什么打听不出来。只知道选秀当日下午皇上去过坤宁宫,应当是商议过位分的事情,第二天送往玉熙宫的折子上,二姑娘拟封的位分就是婕妤了。”

抱琴、明瑟等人面面相觑。也就是说,迎春的位分并没有经过别的说客,看中她的人很可能就是皇上和皇后之中的一个了。

虽然心里有不好的预感,可是为着元春还怀着孩子,抱琴只能往好的方面劝说元春,“娘娘,既然这么着,大概是皇后娘娘的意思了。皇后娘娘只道同您关系好,二姑娘又是您的妹妹,有意提拔也说不定呢。”

元春点了点头,喃喃道:“应该是如此。”停了一会儿,又轻轻问道,“你们说,有没有可能是皇上看中了迎丫头?”

“怎么可能!”明瑟不屑的一笑,“娘娘,说句僭越的话,二姑娘上次来我也见过,容貌虽然出众,可是宫里比她美的又不是没有。哪里就到了让皇上看中的程度呢。论文采,论相貌,论情分,您哪里不比她强一百倍。有您在前面,皇上哪里能看得到她啊。您呀,就放一百个心吧。皇上现在也就是不知道您有了身孕,要是知道了,就是再来十个二姑娘,皇上都不会看一眼的。”

元春的手不自觉的去摸自己的肚子,“是啊,皇上现在是还不知道,等他知道了一定会高兴极了的。他一直盼着我们能有一个孩子。我之前一直未能有孕,实在愧对皇恩。如今既然老天又给了我一个皇儿,我就一定会保护好他。无论是谁,都别想伤害他。”元春的语气变的坚定,“给我梳妆,我要去见皇后娘娘。”

迎春这边,她并不知道自己被封了婕妤之后,宫内外的那些暗流。正式被封了婕妤之后,宫里很快派来了两名教导嬷嬷带着四名宫女,负责迎春入宫前的教导。

不知道是宫里来人的缘故还是册封婕妤的缘故,亦或者二者都由,迎春在府里明显地位高了不少。

如果说之前中选乃是板上钉钉,那么有了婕妤这个名分之后,显然就更是名正言顺了。至少贾府里的大部分人现在见了她都要下跪行礼。之前还有些年长的嬷嬷、管家媳妇们仗着有脸面,见了迎春还敢说笑几句。如今在教导嬷嬷的眼皮子底下,都只能跪下回话,连头也不敢抬。

而两名教导嬷嬷也不允许迎春再跪拜贾府里的任何人了。就连贾母也只允许迎春屈膝行礼,而且还要贾母还礼。

“婕妤如今身份在这里,代表的就是皇家的颜面。纵然再祖孙情深,规矩也不能不守,不然传了出去,让人笑话还是其次,婕妤和老太君恐怕还要受申饬。”教导嬷嬷如是说。

为了让贾母这么大年纪的人少行几次礼,迎春也只好尽量呆在藕香榭里,不随便外出走动。

不过教导嬷嬷也只是规矩上管的严些,眼色还是有的。入宫之前的某个下午,她们找借口回避了,给迎春与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单独相处的时间。

话虽如此,众人都在的场合,也不可能说什么私密话。不过说了些让迎春好好侍奉皇帝、皇后,扶持元春的场面话。

王熙凤给迎春递上了公中置办的进宫带的东西,放在一个盒子里。

迎春接过之后,打开一看见是五千两银子,比贾母给的体己还少。这个数量只能说不出错,但是绝对是算不上多的。

不过她面子上没有露出来,而是道了谢。又转向贾母,“我还有一事想要求老祖宗。婕妤入宫按例可以带两个人。孙女儿私心想带阿碧入宫。老祖宗,您觉得如何?”

贾母道:“既然可以带两个,你身边不是还有司棋,何不一起带上?若是觉得司棋不合用,咱们府里有你看中的只管带着就是。”

这个朝代的皇宫可没有清朝宫女到了二十五岁,就能放宫女出宫的说法。“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可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迎春笑道:“孙女儿进了宫难道还怕没有人服侍不成?都是有爹娘骨肉在的,带进了宫去让人家一家子骨肉分离怪不忍的。就是阿碧,也是我问了她真心愿意,林大娘那边也同意,我这才想带着的。”

贾母点头,“宫里分来的到底不如从小陪你长大的顺手。只是你既然这么说,那便这样吧。”

迎春又笑道:“说起司棋,我还想求老祖宗,到底服侍过我一场,不如放了她身契,让她老子娘领了出去嫁人吧。”

贾母笑道:“都依你。

当晚,迎春回了房内,司棋便红着眼睛上来磕头,“我情愿跟着姑娘进宫,姑娘为何问也不问我一声就定下了人选。”

迎春扶起司棋,“就是知道你会这么说我才不问你。阿碧心里是不愿意嫁人的,所以我带她进宫。你又没有存这样的念头,何必带你进宫去白耽误你。别的不说,你要是进宫了,你的那个表哥怎么办?”

司棋低着头不说话。

迎春道:“我同老祖宗说了,放了你的身契,我另外还有嫁妆给你。你那个表哥也是良家子,到时候你们成了亲老老实实过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只是记住我给你说的,要把好自己的钱,不要太掏心掏肺,需得你先自立了,才能什么样的境遇都能过的好。”

司棋含泪听了,又给迎春磕了头,这才去了。

阿碧轻声道:“姑娘其实真跟司棋说了,她便是不能嫁人也愿意跟着姑娘的。她那个表哥我之前出去的时候见过一面,性子太软,不是能立的起来的。”

迎春道:“宫中鬼蜮众多,司棋的性子太直,真把她带进去反而是害了她。司棋被我教了多年,见识心气儿都比一般的女子大,她的表哥性子软也有性子软的好处,至少司棋能压的住他。将来我进宫若是站稳了,量她表哥也不敢欺负她。就是我不得宠,她表哥那样的性子,也不敢对司棋做什么。”

迎春、阿碧二人又商量了一些入宫要带的东西,就见到教导嬷嬷等人进来,迎春主仆便不再说话。入宫前的事情就这么定了。

入宫的日子是礼部测算的黄道吉日。

这次中选的秀女共有十三人,其中昭仪一人,婕妤两人,美人两人,才人三人,选侍三人,淑女两人。在黄道吉日这天,都各自坐上宫里分派来的马车,摇摇晃晃的进了宫。

迎春坐在入宫的马车上东想西想,觉得礼部的人也挺惨,学了浩瀚典籍,中了进士,结果连皇帝娶小老婆他们都要算日子,和民间的算命先生的工作内容其实也差不多。

待过了宫门,迎春和众人纷纷下车。她这次就有在宫中坐轿子的资格了。宫门处停着一排小轿,有四人抬的,有二人抬的,旁边侍候着许多大力内侍。迎春在教导嬷嬷的引导下上了一顶四人抬轿子,便往内宫而去。

进了内宫之后,迎春等人俱都下了轿子,有女官前来,宣读了皇后娘娘的懿旨,分派各人的住处。接着,各人又都上了轿子,在教导嬷嬷的指引下,往各自住处而去。

众人分配的住处有好有坏。迎春被分到了钟粹宫西偏殿。

说实话,没有被分到翊坤宫迎春还是挺诧异的。元春到底有多防着自己,居然连把自己放在翊坤宫盯着都不敢,而是打发到了别的宫?

旁边带着迎春入宫的教导嬷嬷明显也有些吃惊。估计怕迎春不高兴,连说话的声音都低了许多,连忙请迎春上了轿子,往钟粹宫而去。

阿碧已经被人带走了。刚才宣读完皇后的懿旨后,尚宫局的女官又念了皇后的口谕,将随着迎春等人进宫的下人都带走。这些下人,都是要由宫中女官们教导一番后,才能让去服侍主子们的。

迎春在去钟粹宫的路上回忆郑女史的教导。钟粹宫正殿住着朱穆妃,后殿则住着梁嫔,其余还有若干小妃嫔。前两者有一个共通点,就是都不是很受宠。

从心理学上来讲,越是不受宠、不受重视的人,越对面子看的重。迎春这样想着就拿定了主意。

下轿子之后,教导嬷嬷本来想直接领迎春去西偏殿,迎春却开口笑问道:“敢问嬷嬷,钟粹宫中住着的是哪几位娘娘,我初入宫廷,规矩上是否应该先去拜见过娘娘?”

“这——规矩上都是可以的。只是如今姑娘还带着东西,不妨先安置妥当了再去拜见。”

迎春话语很客气,但是内容却有股子不容置疑的味道,“既然规矩上都可以,那我想先去拜见过娘娘,然后再安置。”

教导嬷嬷想先领迎春去西偏殿,其实是想早点儿交差。她们之前出宫奉命教导迎春,但并不是就是分给迎春做下人了——她们都是尚宫局的教导嬷嬷和宫女,在宫内地位远高于别的嬷嬷宫女,一般二般的小妃嫔,她们可看不上眼。

教导迎春对她们来说就是一趟差事,只要迎春进了西偏殿,她们的差事就算办完了。至于拜见主位娘娘,到时候自然可以让分配服侍迎春的宫女带着过去。这从规矩上说她们一点儿错都没有。

可是此时迎春已经当面提了出来,内容也合情合理,要是她们执意不允,得罪了迎春倒还是其次,传了出去让朱穆妃知道了,以为她们不把她看在眼里,岂不是要得罪了?

教导嬷嬷只好悻悻道:“既然婕妤您这么说了,那我这就去给翊坤宫的管事姑姑通禀一声,看朱娘娘是否有空见您。”

很快,朱穆妃身边的女官出来,请了迎春进去。

朱穆妃年不过二十,长的花容月貌,但是面上严肃的神色让她看起来比实际上大了不少。明明是在自己宫里,朱穆妃也穿着常服接见的迎春。

迎春进门大礼参拜之后,刚一起身,看见朱穆妃一身大红色常服,头带紫金花冠,肃容坐在上首,瞬间就庆幸自己偏殿也没去先来拜见的朱穆妃。

古代的常服可不是家常衣服的意思。常服也是礼服的一种,只是比大礼服要规格低一些,仪制要求也没有那么严格。多是在宴饮、谒见的时候所穿戴。

今儿又不是什么大日子,朱穆妃特意穿上常服,显然就是为了接见自己。她都这么重视了,自己要是先去了偏殿安置之后再来请见,显然会让朱穆妃心生不满,觉得自己慢待了她。

这样想着,迎春越发一点儿规矩不肯错,虽然被赐了座,可是朱穆妃一开口说话,她就立刻起身规规矩矩的站着,垂首听朱穆妃示下。

朱穆妃显然对迎春的作为很满意,语气也和缓了些,但话仍然很直白,“你既然进了宫,大家便都是姐妹。虽不知贾娘娘为何没有让你去翊坤宫,但是我也不是苛刻的性子。只要你守规矩,别仗着贾娘娘的势四处惹事,我这里也不需要你来奉承什么的,只管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了。”

迎春已经摸到了点儿朱穆妃的脉络,她恭敬行礼应了是,“嫔妾一定谨遵娘娘教导。”

朱穆妃也知道自己脾气不讨喜,见迎春的态度又恭敬,没有仗着自己有个贵妃姐姐就目中无人,便觉得迎春更加顺眼了些,“婕妤的东西安置了没有?”这话却是问的旁边的大宫女。

“回娘娘的话,还没有。”

朱穆妃点点头,指着身边的大宫女道:“宫里给新进妃嫔的赏赐我已经都让人放到你殿里了,一回让如意陪着你过去清点一遍,对得上你就让身边人登机入库就行了。咱们宫里除了我之外,也只有殿后的梁嫔需要你去拜见。如意陪着你,一会儿去拜见过梁嫔,你就会回自己偏殿收拾吧。明儿一早你过来请安,咱们宫里其余的人你一并见了,也省的来回跑。”

迎春越发松了一口气,刚入宫要打点的东西都多,要是那些妃嫔来见自己,一个个应付着实太累,不见又得罪人,本来以为今日下午定然要累着了。朱穆妃这样替自己安排,既省了自己的事情,又免了自己得罪人,可见性子直也有直的好处。

从朱穆妃这里告退,迎春又去见了梁嫔。许是朱穆妃的大宫女如意跟着的缘故,梁嫔态度很和善,说了两句就端茶送客了。

教导嬷嬷和如意等簇拥着迎春去了西偏殿,教导嬷嬷便带着她的人手忙不迭的告退了。

如意则担起了介绍的任务。迎春身为婕妤,有四个大宫女,六个小宫女,以及六个中人服侍。

饶是早就知道成为妃嫔的待遇肯定比家中要好,迎春也不由的有点儿晃神。十六个人,这还只是专门服侍迎春的。像殿外打扫庭院的都额外再有人。

迎春带了阿碧进宫,占了一个大宫女的名额。剩下的十五各人,三个大宫女、两个中人打头,上前给迎春叩首行礼。

和迎春想象的这些人会在她面前争着表现不一样。一个名叫沁香的大宫女上前,依次介绍了这些宫人。其余两个大宫女分别叫蕙香、彩香,两名内侍叫梁安泽、王小宝。

和迎春印象中的什么小卓子、小邓子不同。虽然内侍们除非混出了名堂,不然在宫里被叫的随意,但是姓还是都能保留下来的。这许是跟汉人注重传代的习惯有关。太监的名字也大多叫的随意,因为不是穷苦人家,谁肯把孩子卖进宫当太监?

因为梁安泽的名字不像是穷苦人家出身,迎春还额外的多看了他一眼。

那边沁香把众人介绍完了,又问迎春是否给众人们改名?和太监不同,宫女们的名字改的就多了。基本上到新主子身边,都要随着主子的喜好另起名字。

迎春见沁香她们的名字齐整,便问是谁起的?沁香笑道:“是尚宫局的嬷嬷们拨我们过来前改的。”

迎春点了点头,这要是分来钟粹宫后,朱穆妃手下管事姑姑改的,她就不好另外再起了。

“既然这么着,其余小丫头们名字不必改了,你们三个就叫秋分、谷雨和白露吧。”

沁香,现在叫秋分,就带着三人俯身谢恩。迎春这名字一改,就算定了她们大宫女的身份了,不至于让主子不喜给退回去。虽说一般刚进宫的主子都会谨言慎行,但眼前这贾婕妤初封就是婕妤,背后又有贾贵妃撑腰,万一是个跋扈的呢?

这边迎春认识宫人的时候,如意一直在旁边看着。迎春不好让她多等,只刚走完必备的流程,就对如意说,“劳姑姑就等了。这就开始清点吧。”

朱穆妃手下的宫女性子也同她一样,一板一眼的,“这是奴婢应当做的。赏赐的册子在奴婢手上,还请婕妤指一个人跟我过来,清点完毕后好登记造册。”

迎春便问宫人可有识字的,秋分、白露、梁安泽都道自己会认识简单的字。迎春不由的对宫里的教育水平刮目相看,这种识字比例绝对算是高的了。

既然这么着,迎春便指了秋分、梁安泽跟着如意过去。她自己则让其余的小宫女和内侍们都散了,只留着谷雨、白露和王小宝在身边服侍,仔细询问宫里的状况,以及人手的安排。

午膳前,如意、秋分和梁安泽回来了。见秋分冲自己点点头,知道赏赐的东西都对的上,迎春冲如意笑道:“今儿上午劳烦姑姑了。”说完,便以目示意谷雨。

谷雨见状,上前递给了如意一个荷包。这个荷包是迎春提前吩咐好的,数目是按着宫中的惯例封的。

如意也没有拒绝,笑着接过荷包,规规矩矩的谢过赏,然后就要告退。

恰在此时,有小宫女进来通禀,说翊坤宫来人了。道贾贵妃请贾婕妤过去用午膳。

听了这话,如意的神色一下子变的不悦,宫内的气氛一时僵硬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