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在董卓身边做心腹

《三国:我在董卓身边做心腹》

第109章运河计划的冲击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白寒的目光放到了人才培养上,黄埔军校已经是天下第一学院了,比荆州最大的鹿门书院的名头还要显赫,再加上已经培养出的人才和唯才是举的录取制度,每一期天下士子都会闻风而来。

黄埔军校的第二期毕业生已经毕业了,是贾诩给他们见证的,第三期学院已经招收完毕,比较出名的只有蒋琬、李严二人,剩下的八人都是一郡之才。

第三期学员只有两个历史人物这让白寒意识到,如今天下已经正式进入群雄逐鹿的阶段,各州郡的太守都开始进行人才的发掘,虎牢关外的混战要开始了…

关外的事情白寒管不着,无论是袁术还是袁绍,只要敢惹他,白寒都能灭了他。

坐在尚书台,看着荀彧递呈上来的报表,白寒做了点调整,取消一些冗杂的费用,商税改为三成,农税二成,如果家中有一人参军,二者减半,两人参军全免。

同时对军队的制度做了一些改革,汉朝军事体制保持了秦朝高度集中和统一的特点,但主要还是全民皆兵的思想,男子在17岁以后就有资格参军了,20岁-23岁就会在军队中度过,两年后方可返乡。

但这些人依旧有责任,如果国家遇到危难了,那么这些人只要是没到60岁的就都要拿起武器上战场,不管是否自愿。

而在这汉末乱世,汉朝的征兵制度早就名存实亡了,各地的兵员制度也都不一样,但主流还是职业军人,主公不解散军队就要一直服役到死为止,除非当逃兵。

白寒正式确定义务兵的制度,自愿参军可享受诸多福利,并且退伍以后还有1000钱的退伍费,如果战死了就会按照参军年龄将退伍费和抚恤金一起送到士兵家人手中。

而阵亡士兵的孩子由朝廷负责养育到16岁,方才中止。

如今白寒麾下有百姓2600万人,虽然其中一半都是孩子,但这种庞大的百姓力量是任何诸侯都无法阻挡的,甲士80万,都是自愿参军义务兵的,如果白寒按照蜀国北伐前期的抽丁制度,那西北军的兵力做多可增长到400万!

当然白寒不可能那么干,蜀国缺人,只能四六征税,三丁抽一,而他不缺人口。

随着白寒的改革,一道道如流水般从尚书台向外传达,一时间西北大地热闹非凡,四处都能看百姓忙碌的身影,而最让白寒看重的运河计划自然是第一个动工的。

司州,河内郡。

李陨带着几名甲士走在街道上,心里对即将到来的聚会赶到一些的担忧,运河凉州阶段已经勘察完毕开始动工了,接下来就是司州北部连接到寒州,寒州连接并州。

白寒等人在地图上选择的绝对是最快最省钱的路线,都忽略了一个问题,本地人的看法!

运河不可避免的要从百姓农田中过,普通百姓给一片新的农田就好了,而当地的豪强可不是那么好打发,运河的开凿路线完全触及到了士族的利益,河内郡矛盾不断。

可以说,河内郡的问题必须解决,否则运河就要改道,到时候所要消耗的钱粮就会是个天文数字。

李陨已经让河内郡的官员派发请帖给本地的豪强,说是奉了白寒诏令与他们有要事相商。

河内郡最大的诸侯就是司马家,司马家是士子家族,文化底蕴很深,在天下有不少门生故吏,论影响力跟四世三公的袁家有的一拼。

但他们也是豪强家族,也有大片的土地,运河开凿就会将司马家的大片土地消失,而到手的新土地都是分散开的,管理十分不方便。

所以接到郡守府的邀请后,司马家的家主司马防不敢怠慢,连忙让人备车前往,现在不比往日,白寒势力强大,再加上王允等家族的前车之鉴,如今白寒领地内的豪强都不敢像以前那么骄横,生怕某天突然来一股“流寇”灭了他们。

赶到郡守府时,司马防发现本地的大小豪强几乎都到齐了,连忙告罪后落座了,坐在上首的李陨也不在意,只是在所有人到齐后,说出了他此次召集众人的目的。

“各位想必都知道,修建运河一事乃是白总管请示天子之后所做出的决定…”李陨缓缓开了口,他的话还未说完,底下的豪强们已经是各自窃窃私语了起来。

司马防扫了眼四周的人,脸上露出了几分不屑,这些人都是目光短浅之辈,运河一旦开通对他们这些豪强也是大有裨益,更何况如今白寒如日中天,若是能讨好白寒,花再多的钱也值得,但是土地就…

华夏是农耕文明,在华夏人的眼中土地就是安身立命之本,这对河内司马家来说同样如此,虽然也能得到土地,但都是偏远地区的了,河内郡多余非我土地都被白寒奖励给农民了。

白寒的铁腕政策让氏族不敢兼并土地,他们现在只求保住自家土地就好。

司马防所然有远见,但是他还是被家族的框框所限制,无法做出最明智的决定,高声道:“大人,有什么吩咐您尽管提,只要不动我们家族的土地就好。。”

随着司马防的开口,一些豪强也都反应过来了,纷纷附和,还有人主动表示愿意拿钱,这让李陨一时间无话可说…

看着这个四十多岁的文士,李陨眉头一凝,他要的就是土地,还没等开口呢就被制住了…

李陨只是擅长水利,不擅长言辞,要是换成郭嘉在这绝对能把这些把这些氏族族长糊弄住,而李陨憋了好半天之后才说出话来,“本官此次受白总管诏令,乃是要与众位商议河内郡的七百里河道的修建之事,正是需要土地。”

此话一出满坐寂然,众多氏族的族长都把目光放到了司马防的身上,司马家是河内郡最大的家族,运河计划对司马家所能造成的冲击也是最大的,只要司马防点头了,那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被众人的目光注视着,司马防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