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言之神垚迷踪

《豪言之神垚迷踪》

第74章巫蛊之术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老苗医抬头看了一眼正在抻懒腰的吴石说道:“小石头,你出息了!”

吴石赶忙放下胳膊,尴尬地挠了挠头,又坐了下来。

“客随主便!各位一看就知道都是文化人,这点道理想必都懂吧?”老苗医的语气虽然平淡无奇,但却让大家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

“我要是告诉你,我念的那些只是一些祈福的话,你应该也不能相信吧?”老苗医看着豪奇问道,

看着他那双深邃的眼窝,映着这炉火,越发的显着神秘。豪奇咽了一口口水,好奇心控制着自己,现在也不知道什么是该说的什么是不该说的,便说道:“当然不相信了!”

没想到老苗医突然大笑起来,苗医自古就和巫蛊之术联系在一起,只要是一提起苗医,就让人联想到苗人的巫蛊之术。

一听巫蛊之术,立即正了正身子,摆出一副聆听者的架势。

“那些都是你们这些抱有强烈好奇心的人一厢情愿罢了!”老苗医的这句话就像是打开了屋里的大门,吹进一股冷风把豪奇从头到脚凉了个透。

“我之前看过一些介绍,苗医最早不就是寨子里面的巫医、祭祀一类的人吗?”豪奇问道,

“你小子知道什么是苗医?什么巫什么是蛊吗?”老苗医反问他,

豪奇看向司徒,一副求救的表情,司徒朝豪奇耸了耸肩,意思是他也无能为力。

老苗医解释道,苗医的始祖是喔爸嘎,就是汉语药王爷爷的意思,传说他能飞行于山谷之间,亲自尝遍百草,与大家所知道的神农氏尝百草如出一辙。不过那些说的过于神话,其实真正的苗医就是指苗寨中有较高医术的人,并没有传的那么神秘。

听他又这么说,总让豪奇觉得他在刻意掩饰什么。

千年苗医,万年苗药,苗医的这些行针用药方法的发展同中医差不多,都是通过千百年来不断积累得来的,人们之所以认为他们很神秘,只是因为他们不懂、不明白,所以才会认为苗医神秘莫测,充满神秘色彩,加上因为年代的关系,把很多现象和事实都归功于神鬼,再者是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很多事情都被传的神乎其神,这样更使得苗医变得越发神秘。

豪奇看了一眼他,心想:司徒大哥就在这添乱,还帮着老苗医打圆场。

老苗医捋了捋胡子说道:“的确是这样。”

豪奇暗自苦笑,这俩人在这一唱一和,配合的极其默契。

看来不发挥点自己的聪明才智是不行了,豪奇在脑海里拼命地回忆着以前看过的那些悬疑、惊悚、科幻系列的杂志,找寻其中涉及有关苗族巫蛊之术的线索。

想着想着,脑海里突然闪过以前看过的一本奇书“山海经”,想起了一个名字“十巫,巫彭”

“我记得山海经大荒西经里面提到了十巫,好像说的也是苗医祖先的事情。”豪奇说道。

“年轻人,你想问什么,直接问吧。”老苗医说道,

见老苗医既然这么说了,那豪奇肯定要抓住机会。丝毫没有犹豫地问道:“您会巫蛊之术吗?”

司徒见他问的这么直接,赶忙在一旁给豪奇使了使眼色,意思是别问的这么直接,团长和阿昌没有什么反应,反而和豪奇一样,都是一脸期待地看着老苗医。

老苗医见大家都充满期待地看着他,呵呵地笑了起来。

“无论什么时候,苗人在外族面前,被问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你懂巫蛊之术吗?你知道有关巫蛊之术的故事吗?对不对呀小石头!”

吴石无奈地点了点头。

“的确是像老苗医说的那样,当初我们刚入伍时,班里有几个苗人,我们问的最多的就是你们懂蛊吗?知道有什么关于蛊的故事吗?”团长笑着说道,

“虽然蛊术起源苗疆,但是苗人却不愿意提及。”老苗医说道,“还是我刚才问过的,你们知道什么巫什么是蛊?”

“蛊就是饲养毒虫,然后用这些毒虫...做一些事情。”豪奇说道,

老苗医又捋了捋胡子,“到是有这种情况,还有吗?”

大家都没有说话,因为谁都不真正了解巫蛊之术。

“既然你们这么想知道,那我就来给你们讲一讲。”

接下来老苗医讲的巫和蛊,不尽让豪奇大开眼界,也顺带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

老苗医介绍道,所谓的巫蛊之术,其实是巫和蛊,他们既是完全独立的两个体系,彼此之间又有着一定联系。首先是巫术,它是企图借助非人的、神秘力量对某些人或事物施加影响,或者施加控制的方术。

据老苗医讲,他知道两类巫术,“降神”和“咒语”,“降神”是一种请求神灵降已身并为问神人解疑解难的神秘仪式,请神人又称“降身”,“降神”并不是生来或通过教学就能拥有的能力,有的人是在大难不死或者大病一场之后偶然拥有了这种技能。在西方这类会“降神”的人通常称为灵媒,灵媒会根据别人的要求,召唤已死去人的灵魂上身。而东北则称之为大仙,引仙上身和“降神”属于一个道理,但是又有所不同。

而“咒语”不用过多介绍,顾名思义,只不过大多数咒语都是用来暗害他人的,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人偶,上面写上被诅咒者的名字,生辰八字,配上几根被施术者的毛发或者精血之类,再加上被施术者贴身之物等,然后施以魔法和诅咒,将其埋放到被诅咒者的住处或近旁。

行此术者相信,经过这样的做法,被施术者的三魂七魄就可以被控制或摄取,折磨人偶的同时,被施术者也受到相同伤害。最有名的就是发生在武帝晚年的巫蛊案,起于征和元年十一月的巫蛊之祸,持续数年之久,牵连者上到皇太子、卫皇后,诸邑、阳石二公主及三皇孙,下到公孙贺及刘屈氂二丞相,还牵涉到许多公卿大臣和重要人物,如江充、韩说、章赣、苏文等等,都城长安在这次政治动乱中死伤者更是数以万计。

一个小小巫蛊之术就导致了汉帝国统治阶级的一次严重政治危机,导致武帝后期政治格局发生巨变。自此之后很多朝代的法律都明令禁止过巫蛊之术,这也就是为什么苗人不愿意提及蛊术的原因之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