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双龙行

《书剑双龙行》

第115章使者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这里是位于盛京学宫后山的一处小院子里,院子虽然不大,但院子的中央还是摆着简单的水池和假山,水池之上还飘着少许的残荷。

院子内,傅青山舒服的坐在躺椅上,美美的喝上了一口茶。

他的旁边摆着一大摞考卷,很显然都已经批阅完毕,上面还能看到朱砂笔醒目的批红。

“傅青山!”

突然,一个饱含怒意的声音打破了整个院落的宁静。

一个老人穿着一身粗布衣裳,短打身材,看似是垂暮之年,行进起来却是龙行虎步,八面威风。

他的背后背着一杆竹棍和一筐猪草,似乎是刚刚干完农活回来。

傅青山微微偏头,抬起眼睛看向了院门口的来人。

“这考卷是你亲自改的?”老人并不客气,上来就劈头盖脸的问道。

面对着老人咄咄逼人的目光,傅青山不慌不忙的放下了茶杯,从躺椅上坐了起来。

他向着老人努努嘴,给他展示了卷子上的批红。

“这可是秋招,你可不能像以前那样改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老人说道。

“天地良心,日月可鉴,我可没胡乱批改,只不过是这一届的学生水平整体都不高,你不能怪我改的不行。”傅青山一脸冤枉的回道。

“好好好,我就当你是在认真批改了罢。”老人说着,从那堆试卷里随手抽出来了一张,直接将那张总体不超过二十个字的试卷举到了傅青山的脸上。

“从任翰跟我说,你考完后直接拿走试卷开始,我就觉得不对劲了。”老人冷冷的说道。

“我藏的这么严实都被你发现了啊……”傅青山看着那张题目上写着“何为礼”的卷子,苦着脸说道。

“这根本就不是藏的严不严实的问题,而是你借着修改试卷包庇藏私的问题。”老人说道。

“傅青山,你这次真的过了,平常借着职务之便收些商贾的钱也就算了,但我真的没有想到你还会做这种事。”老人表情失望的说道:“学宫这两年开了秋招以后,学子的质量差距跟前几年比完全不能一概而论,我想这也跟你强塞一些关系户进来有联系吧。”

听到这里,傅青山的表情认真了起来。

“虽然这件事情跟那些巨富没什么关系,但是你要知道,盛京学宫能重建成功,甚至发展到这个地步,基本上都是靠着那帮有钱人的接济。”傅青山冷冷的说道。

“而且……”

说到这里,他拿起了手中的试卷,认真的看着卷子上的答案,那锋锐如刀削般的笔画,是他很久都没有见过的字体。

“这位考生回答的非常好,我准备找个机会把他提进内院。”傅青山低声说。

看到傅青山带着几分怀念的表情,老人的心中不免生出了一分疑惑。

傅青山是不会露出这样的表情的。

在当初盛京学宫重建的时候他便说过,前朝已经没有值得他怀念的东西了,亲情是,仇恨也是。

所以说盛京学宫才会在七国诸侯的夹缝中求得一丝生机。

在刚刚他虽然将这份有问题的卷子抽了出来,但也只是大概的扫了一眼,并没有关注试卷上的内容。

此刻看到傅青山的眼神,他也有些疑惑的转过了头,仔细看着试卷上的内容。

等他看到傅卿字体时,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这这这,这张试卷是谁写的?”他有些急切的问道。

“当你看到这个字体的时候,就应该知道这张卷子是谁写的了吧。”傅青山露出了理所当然的表情。

“这个问题,很久以前我就和他讨论过。”傅青山指着傅卿的卷子说道。

“这也是他当初的答案,也是我最心服口服的答案。”

“可你不要忘了,这也是当初七国之乱的根源。”老人提醒道。

“任天行,时代变了。”傅青山露出了一丝笑容。

现在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七国,而盛京也早已不是当初那个盛京了。

“当初可是你口口声声说,要把一切都忘记,然后在废土之上建立一个新城市的。”被称为任天行的老人也是一脸正色道。

“发自内心的说,我确实是这么想的。”傅青山把手中的试卷放在了桌子上。

“但是这张试卷的主人,可不会这么想。”

……

大楚,郢都。

“秦国的使者到了几天了?”

城门边上,两个头戴蒙纱斗笠的女人在此停下了脚步。

“大概有两天时间了,期间一直抗议要见楚帝,我们没理他。”站在后面的女人低声说道。

“现在城内的舆论如何?”

“早已经传来了,郢都是升龙堂的大本营,哪里都有我们的人。”

“那便好。”走在前面的姑娘微微松了口气,隔着蒙纱,只能微微看到她如同宝石般闪亮的眼眸。

此刻战争的消息已经传开,城内涌满了购买粮食的百姓,米价一斗已经上升到了三十文的价格。

甚至有不少百姓已经拖家带口准备出逃。但楚帝早在消息刚露出眉头的时候就下了禁城令,此刻的郢都就像是当初的十绝阵一般,平民百姓只许进不许出。

此刻的郢都驻扎着五万多兵马,虽然是楚国的都城,但距离秦国的控制区域还是太近了。

“堂主,我们要以什么身份进城?”李庭玉在背后低声问道。

“没有必要太过张扬。”妞妞回答道。

“等到进城,我们马上去见秦国使者,无需看楚帝的脸色。”

“是。”

隆庆书已经在这座客栈呆了整整两天了。

他是被升龙堂的人接进的郢都,这家客栈已经被升龙堂的人包场,专门用来接纳他们的秦国使者队伍。

客栈的规格并不怎么好,似乎楚帝对他们也并不是特别重视的样子。而升龙堂对他们把守极为严密,带来的几个楚地口音的探子,甚至连出客栈都做不到。

而用来接待的人,也全部换成了宗门子弟,向他们打探外面的消息,无疑是对牛弹琴。

“楚帝心里到底在打什么算盘?难不成是想要扣留我们,威胁秦国吗?”隆庆书有些摸不到头脑。

他只是一个使者,单纯的扣留他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他当然不知道,此刻城内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但凡是个正经百姓,都是不会想参与战争的。

若是楚帝公开的宣布这是谣言,并开放粮仓,稳定粮价,安抚民心,估计还不会造成这样的后果。

但其实此刻,楚帝心里也是摇摆不定。

秦国到底会不会进攻楚国呢?如果不是,秦国使者到这次到来又是为了什么呢?

这也是他并不敢召见秦国使者的原因,若是到时,使者说明来意,他该如何回应?大楚虽然疆域辽阔,但无论是士兵还是马种都比大秦差了很多,郢都距离秦国那么近,若是即刻发动进攻,他怕是连调兵勤王的时间都来不及。

只能趁着现在的时机发疯的向着四处发信求援,号召大楚天下领兵勤王。

而这些召令,毫无例外的皆是被赵楚安扣留在了手中。

泾阳身死和鄂城覆灭的事情在妞妞刻意的隐瞒下,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就算是有人知道内情想要上报,那也得先过赵楚安这一关。

所以鄂城的事情,楚帝现在还被蒙在鼓里。

当然,如果他真的知道了,估计就会对着谣言的真实性深信不疑了。

此刻,皇家粮库的存粮也不多,郢都的消息传不出去,各大粮铺皆是闭门不开,能开门的粮铺不到一个时辰便会被疯狂地百姓抢空存货,即便是一斗米价格涨到了三十多文,也依旧是门庭若市。

谁也不想真的被秦国围城了以后一点口粮都不剩。

但是隆家那边可不一样了,虽然泾阳最后的求救鹰隼被钱塘拔毛炖了汤,但隆家的手中,依旧有远程确认泾阳是否身死的物件。

这也是秦国使者此次到来的目的。

正当隆庆书百无聊赖的胡思乱想之时,原本紧闭着的房门,被推开了一条缝。

“奇怪,今天送饭这么早的吗?”他有些疑惑的回头,然后便愣在了原地。

一个身材姣好的少女正亭亭玉立的站在他的面前,少女身穿着红色的齐胸襦裙,一双红宝石一般的眼睛正紧盯着自己。

“你便是秦国派来的使者吗?”

少女的声音空灵,像是深山里啼鸣的知更鸟。

隆庆书可不认为这姑娘是什么简单人物,能旁若无人的走进这家客栈,身份绝对不会低。

“在下正是秦国使者隆庆书,敢问姑娘是……”

他连忙站起,向着门口的少女作了个揖。

“吾乃升龙堂主。”门口的妞妞低声说道。

隆庆书傻眼了。

升龙堂主是个小姑娘?这是什么国际玩笑?是我出现幻觉了?

他下意识的掐了自己大腿一把,当即便感受到了剧烈的疼痛。

“您……您便是升龙堂主?”他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怎么?汝觉得不像吗?”妞妞低声问道。

在她出声的同时,整个房间的温度都在迅速的下降着,隆庆书甚至感觉自己的眼睫毛起了霜,一时间,眨眼都十分困难。

眼前的这个小姑娘,实力深不可测。

作为文官使者,隆庆书的实力大抵也就是二流左右,自然承受不住这般的威压。

宗门之主的地位与七国帝王等同,这是十五年前便立下的规矩。

虽然他是使者,无需跪拜,但此刻双腿还是有些不住的颤抖。

他想喊,但是喊叫并没有什么用处,门外全都是升龙堂的人,即便他的手下有个一流,也绝不是眼前这位小姑娘的对手。

从姓氏来看,就知道这位秦国使者,也是隆家的人。妞妞稍微抬了抬眼睛,她对隆家的人可没什么好感。

“秦国使者隆庆书,拜见升龙堂主……”终于,隆庆书承受不住威压,有些仓皇的跪倒在了地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