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神鉴

《国宝神鉴》

105 螃蟹夹豌豆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有了徐老太爷的消息,金铎载着滴答沿着东街直行去了老街区。

看到徐老太爷口中门市的第一眼,金铎有些意外。

不说话慢慢走近,金铎的眼睛亮了起来。

眼前的巷子已经很老很老,大部门的门市还保留着上世纪的模样。

老红砖、大木门。门脸很小,堪堪能放下三四张小小的桌子,除去几家发廊外,其余门脸都保持着最简单的装修。

这是锦城乃至于巴蜀各地老县城最常见的老屋。

外面区区三米宽的门脸,里面是长达二十米甚至三十米径深的住宅。

整条巷子虽然密度很挤,但每家每户都搭着简易板房,一家还比一家高。

唯独的,只有那间被火烧过的门市例外。

门市很窄,仅有一层。

整个门市面目全非孤零零的杵在拥挤的老街中段。

半边残破的大门躺在门口,上面的几块木板几乎看不到原有的样子。

门市里边黑得不成样,简陋的天花板大面积掉落,屋顶的木梁棂子烧毁严重,整个屋顶几乎看不见一处干净的地方。

屋檐下堆放着不少杂物。箱子柜子还有已经熏得发黑的锅碗瓢盆和小小的蜂窝煤炉。

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废墟与老街的繁华形成巨大的反差。却是没人关注,更没人在意。

当金铎走到门口的时候忍不住深深吸气。www.zuye.org 石头小说网

虽然空气中还弥散着焦臭,但那浓郁芬香的中草药气味却是让自己回到了从前。

就是这了!

这当口,门市里一个老头弓着老腰慢吞吞走了出来。

老头已经很老了,七月的锦城潮湿闷热,老头却穿着厚厚的羽绒服,里面还穿着好几件中山装。

他的动作缓慢移动困难,呼吸急喘似乎随时随地都要倒下。

“哼!”

“哼哼!”

老头嘴里哼哼叫着,手里抱着一个老式的木箱子艰难挪动脚步。

突然的,老头脚下一个趔趄抱着箱子倒了下去。

就在这当口,金铎箭步冲上,一把搂住老头顺手提起木箱。

“十老爷。”

惊魂未定的老头慢慢昂首望着金铎,苍暮浑浊的老眼老态毕露。

“你是哪个?”

金铎放下箱子搀扶老头出门“我姓劳。你的房子怎……”

“你滚!”

“爬!”

老头一把推开金铎,一屁股坐在木箱子上,颤悠悠抄起根木棍嘶声叫道“想老子的房子。龟儿子给老子滚远点。”

说着,老头冲着金铎吐了口口水恶狠狠骂道“滚开。表让老子看到你小杂种。”

“想要老子搬家,除非把老子整死。”

金铎皱皱眉轻声说道“我来找你看病!”

老头瞄了金铎一眼嘶声叫道“看锤子。老子早就不拿脉了。螃蟹夹豌豆,给老子提起裤儿连滚带爬!”

说着,老头一只手紧紧逮着木箱,一只手慢慢翻找内包摸出块草药含在嘴里,抖抖索索抓起收音机听起了川剧。

咿咿呀呀的战洪州唱腔出来,老头神情渐渐舒展闭上深陷的浑浊老眼跟着哼唱。

战洪州也叫天门阵,说的是穆桂英挂帅出征的故事。

穆桂英老公杨宗保作为先行官点卯不到而后见主帅是自己老婆更是不服,之后又三番五次违反军纪。

穆桂英作为主帅对自己男人实施杖责,杨宗保更是愤然不服。

再后来穆桂英亲自为自己男人治伤,两口子重归于好共同破敌。

这部剧非常风趣,在那个时代来说极为难得。

当然,这只是戏剧!

真实的历史上,没有杨宗保,也没有穆桂英。

宋史上明确记录的,杨家将只有老令公杨业。其子杨延昭,其孙杨文广。

杨业是北宋名将后汉麟州刺史杨弘信之子,北汉世祖刘崇赐名杨业为刘继业。

杨延昭也不是老令公杨继业的六儿子,而是长子。

绰号杨六郎这个称呼倒是真的。

不过这是人家辽国人取的绰号,因为在辽国人眼里,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而杨延昭就是那第六颗星。

事实上杨延昭在和辽国打的时候确实胜多败少。也算是一代名将。

只是当时辽国气运加身太过强大,再加上旁边还有个完全实行汉化的金国和开挂的西夏,就算是千古一帝李世民转世过来也改不了战局。

除非再把位面之子陪你去看流星雨的刘秀空运过来,或许能有转机。

杨继业死在陈家谷口,杨延昭老死,其子杨文广沾了祖荫的光进了禁军做了殿值。

某年、天下之忧之乐的范仲淹觉得杨文广看着顺眼就把杨文广要了过来做了护卫,期间也是业绩平平混日子。

后来杨文广跟随名将狄青征讨甲山水的粤西,期间也做过知州。这时候的杨文广还只是文官。后面做了带御器械才算是真正的做回了武将。

带御器械就是带刀护卫。

包青天里边展昭就是御前带刀护卫。

没两年,被无数后人哭着叫着拼命也要把他送上千古一帝宝座的赵祯驾崩,他的养子赵曙上位。

赵曙,备胎上位。在位四年,死的那年三十六岁。谥号英宗。

皇帝的谥号最是能代表他的功绩和人品。

从祖龙统一七国号称皇帝开始,两千多年来,神州大地诞生了五百多个大大小小的皇帝,每一个皇帝在生前都有一个或者几个的年号,但在死后,却是只能有一个谥号。

赵曙能被群臣评为英,足以证明其人。

虽然后世对赵曙褒贬不一,大部分史学家都评价赵曙在两宋所有皇帝中不过中下。

但赵曙在位时期干了一件事,足以名垂千古。

那就是叫那个砸缸的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

现在一种说法说是司马缸砸缸本故事纯属虚构。因为能装下小孩的大缸子在明代的时候才造了出来。

赵曙上位,杨护卫也沾了点光,做了团练。

后面的苏轼被贬最窝囊的时候,也是做了团连。还是副的。

北宋团练在各个时期权势各有不同,不过好歹也算是有了兵权重新走上父亲祖父保家卫国的道路。

当时杨文广主要的任务是防御西夏,也立功几次大功,算是留名青史。但当时时局也不是杨文广所能左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