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能三个月平辽

《陛下,我能三个月平辽》

第三十六章 若知鞑虏过孝陵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秣陵那一只兵马,在离孝陵一里外的地方,突兀便停了下来。

朱大典很火大,便欲上前质问。

先前他对这个李将军还是很信重的,毕竟人家领着这么厉害一只兵马。

可是从秣陵到应天府不过十来里的路途,这位李将军便停了三次!

第一次是据说南北议和了,圣旨都已经下了,令大家赶紧撤军。

朱大典当然是要遵旨啊,可是这位李将军不干了。只假装停了一刻,便又要往前走。

朱大典拗不过他,心想来都来了,那就去呗!

可是走了没两里地,这位李将军又喊停了,说是怀疑旁边的山上有埋伏,非要派人上去搜过一遍。

朱大典屡劝不听,这山他熟得很,不就马场山吗?屁大点儿一个地方,能藏什么埋伏?

果然,虚惊一场,还白耽误了功夫!

又走了几里路,紫禁城眼看就在前面了,身旁便是孝陵!

可是,这位李将军又做妖,非要派侦骑去孝陵看看!

朱大典实在忍不了了,你tm的知不知道这里是哪里?

太祖高皇帝的陵寝,也是你一个虏军想看就能看的?

要是太祖皇帝知道,他老人家的陵寝里居然进了鞑子,还不知道会被气成什么样子!

本来在得知这位李将军是建虏的时候,朱大典便很生气。只不过为了大局,不得不咬牙忍了下来。

可是如今又遇上这么一遭事,实在是忍不得了!

你个猪尾巴辫的鞑子,兵贵神速的道理懂不懂?亏你还领着这么一只装备精良的兵马,等你们过江回去之前,都得给老子扒下来!

岂有此理!

仗着三分道理,七分火气,朱大典麻起胆子,打马到那位李将军的跟前,就欲开口质问。

还未出声,便听那位李将军说:“朱将军不觉得奇怪吗?”

“奇怪?”

“对!”李将军说到:“南北既已议和,就该双方罢兵!”

“对啊!”朱大典心道:你个鞑子还知道这个道理?

“现在我执意领军前行,便算是抗旨了!”

“可不是吗!”朱大典说到。

“可是,如今我已领兵快到了南京城下,却为何无人前来质问?”李将军反问到。

“对啊?”朱大典脑筋一转,有道理啊。“为何无人前来质问?”

李将军看了他一眼,说到:“因为此山中必有埋伏!”

我了个去!

朱大典在心底狠狠骂到。

绕了半天,还是想要去惊扰孝陵!

南北议和与此山中有埋伏,二者之间有个毛关系啊!

狗鞑子!

朱大典心中不忿,狠狠地捏了捏拳头,一张老脸涨得通红。可是,远远地跟在这一队铁骑后面,他还能鼓起勇气。

到了近前,闻得那甲具刀兵上的铁锈味道,他却怎么也鼓不起勇气喊出声来。

能壮着胆子走到这里,和这位李将军说上这几句话,便已经快是他的极限了。

古人将勇气分为四种,血勇、脉勇、骨勇、神勇。

血勇之人,怒则面赤。大言慷慨,恨不能与敌同归于尽。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