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之殇

《西晋之殇》

第1章1统山河续40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四节伐吴之战

经过几年的准备,晋国内修政治,国家治理初见成效,粮食储备丰富,人民生活一派和谐情景,经济上已经有了伐吴的基础。

军事上也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战船云集,士气高昂,物资供给充足,只待最高统帅下定决心。

公元276年10月,羊祜被拜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羊祜给武帝上书,请求讨伐吴国:“先帝在西面平定了巴蜀地区,在南面与东吴会籍地区和平相处,整个九州之内不再兵戈相向,都得以休养生息。但是,吴国却再次背信弃义,在边境地区制造事端。命运本来是上天给与的,而功勋业绩必须由人来成就。如果不用一次大规模的行动把敌人彻底消灭,那么兵役就没有停止的时候。平定蜀国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吴国也应该一同灭亡,到现在已经13年了。晋国谋取灭亡吴国的人很多,但是,决定只需要一个人做。凡是凭借天险得以保全的,是因为其国家的实力不同,即使有天险,也保不住。蜀国作为一个国家,其地势并非不险要,人们都知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是,到了我军进军的时候,天险也并没有阻碍我军前进的步伐,大军由北向南席卷而下,直接攻到了成都。汉中各城,犹如栖息在树上的鸟儿,都不敢出动。并不是蜀军没有抵抗之心,实在是实力太过悬殊,无法与我军抗衡。等到刘禅请求投降,各个要塞便土崩瓦解。现在长江、淮河的险峻根本无法与蜀国的剑阁相比,孙皓比刘禅残忍百倍,吴国人遭受的苦难超过了巴蜀,而我晋国的兵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盛,不在此时统一天下,却还在一些要塞坚守,会使晋国疲于远行守边而难堪,将士们常年出征,很多人由年轻人变得衰老了,这样下去是不会长久的。如果现在梁州、益州的兵沿水路、陆路一齐出击,荆楚之兵进击江陵,平南、豫州的军队直指夏口,青、扬、徐、兖各路兵马在秣陵(今南京江宁区)汇合,这样的话,吴国凭其一隅之地,抵挡强大的晋军,必然会分兵把守,所守之处,必定处处危急。然后,乘其空虚,从巴、汉出奇兵袭击,只要有一处被摧毁,就会引起吴国朝野震动,即使再有谋划之士,也无能为力了。吴国沿长江建立国家,从东到西几千里,防守的战线过长,所以难以安宁。孙皓放纵任性,为所欲为,常常猜忌臣下,使将官在朝中疑虑不安,使士兵在外守边而疲惫不堪,都没有保卫国家的信心和打算。平常的日子里就考虑要离开吴国,更别说打仗的时候了,一旦战事爆发,一定不会齐心协力以死效命,这是肯定的。吴国人的习性是快,但不持久,他们使用弓弩盾戟等兵器不及中原地区的士兵熟练,他们最熟悉的是水战,如果我军一进入吴境,长江天险也就不再是他们要保住的,等他们回过头来救援城池,就是丢掉了长处,用短处和我军作战,这样一定不是我们的对手。我军深入敌境,人人有献身效命的决心。吴国人因为牵挂后方,都怀有离散之心,这样,过不了多久,我军一定能打败他们。”

晋武帝很高兴,同意羊祜的分析,兵采纳了他的意见。

当时朝廷正议事,为秦州、凉州的胡人而忧虑。

羊祜又上书:“平定了吴国,胡人自然就安定了,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去完成伟大的功业。”

朝中不少人不同意羊祜的意见,贾充、荀勖、冯紞尤其不同意伐吴。

羊祜又道:“天下不如意的事情,常十之七八。上天赐予时机人却不去取得,这岂不是让经历其事的人以后扼腕长叹吗?”

当时只有度支尚书杜预、中书令张华与晋武帝意见相合,赞成羊祜的计划。

皇后杨艳去世后,杨艳的堂妹杨芷被立为皇后,杨芷不仅容貌美丽,而且颇有德行。

晋武帝当初和皇后订婚的时候,皇后的叔父杨珧上表:“自古以来,一家出两位皇后,还没有能保全其宗族的。我请求把我所上之表收藏在宗庙里,哪一天如果我的话应验了,我也因此可以免于灾祸。”

晋武帝答应了他。

12月,皇后的父亲杨骏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加封临晋侯。

尚书褚?(同略音)、郭奕都上表,认为杨骏度量狭隘,不能委以国家重任,晋武帝不听。

杨骏骄傲,自以为得意,胡奋对杨骏说:“你仗着女儿越来越强横了,看看历朝历代,凡是和天子结亲的,没有不遭灭门之祸的,只是早晚而已。”

杨骏说:“您的女儿不也是在天子家里吗?”

胡奋说:“我的女儿只是给你的女儿当女仆而已,不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好处或害处。”

公元277年7月,卫将军杨珧等人认为:“古时候分封诸侯,是为了保卫王室,现在诸公都在京城,这就失去了保卫的意义。”

还建议:“异性诸将领居住在边境地区时,应当让皇室的亲戚参与其中。”

晋武帝于是小诏书,诸王根据食邑的多少被分为三等,大国设置三军共5000人,中等国家设置二军共3000人,小国设置一军共1500人。

诸王中任都督的,各自迁往封国靠近任所。

8月,扶风王司马亮转汝南王,出任镇南大将军,总领豫州诸军事。

迁琅琊王司马伦为赵王,都督邺城的防守事务。

迁渤海王司马辅为太原王,监理并州诸军事。

徐州的东莞王司马伷,迁为琅琊王。

关中的汝阴王司马骏,迁为扶风王。

太原王司马颙,迁为河间王。

汝南王司马柬,迁为南阳王。

诸王中不担任官职的,都把他们遣回各自的封国。

诸王因为留恋京都,一个个地流着泪走了。

接着,又封司马玮为始平王,司马允为濮阳王,司马该为新都王,司马遐为清河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