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之殇

《西晋之殇》

第2章偃武修文续11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刘寔还认为:“如果大家都能保持谦逊加强自身修养,谦让的人就会多起来,谦让的人多了,即使想守着贫穷不做官,也不可能了。如果大家明争暗斗、趋炎附势,想让别人对自己谦让,这就如同想朝前走却向后倒退一样。”

显然,刘寔对官场的情况观察的很透彻,剖析的入情入理。

通过刘寔写?崇让论?,我们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了。

西晋至建立后,一直执行宽松的刑法。

淮南王的国相刘颂是个法律方面的专家,他就借助这个事情给武帝上书,顺便也提出了许多关于治理国家的建议和想法。

刘颂说:“陛下一直对刑法宽松放任,想改变这种状况比较难,因为,这种局面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不可能一下子就改过来,去用严厉公正的标准治理国家,这确实要等待合适的机会。”

他认为要想矫正世风,救治时弊,应该一步步走向政治清明廉洁,慢慢整肃不良风气。

刘颂打了一个比方,水中行船,河水湍急,想直接把船划到对岸渡河很难。

但是,可以顺着水势慢慢朝前划,一点一点地朝着自己要去的方向,然后就能渡过河去。

刘颂回顾历史,自从西晋立国以来,到现在25年了,整个国家却并没有比以往更加兴旺。

刘颂认为,武帝虽然很圣明,还没有摆脱战乱时期的那些弊端,来成就初心所设想的强盛,并把它传给后世,这是一件让人忧虑的事情。即便以后基业或许不安稳,那么责任还是在陛下。

刘颂继续说道:“我听说为了江山社稷打算,不如分封亲属与贤能之人。当然,应当审视、考虑事情的发展趋势。如果诸侯王服从正义而行动的话,这些诸侯王的力量足以护卫京城;如果他们包藏祸心,他们的力量又不足以独立地有所作为。这件事情要处理好还是很困难的,陛下应该和通晓古今的有智之士,一起好好的筹划一下这件事情。”

刘颂接着举了周代、汉代的两个例子。

周代的诸侯,如果犯了罪,就会遭到惩罚,最厉害的莫过于放逐,但是,其爵位不会取消。

而汉代的诸侯如果犯了罪或是没有儿子,那么他的封国也就随之失去了,也就是爵位也没有了。

刘颂建议现在应该改变汉代的弊端,遵循周代的旧制。

这样,下面稳固,上面也就安定了。

刘颂还打了一个比方,把君王比喻为太阳。

他认为,由于天下太大,要处理的事情又太多,而君王却极少,就像天空和太阳的关系。

这个比喻用来说明什么呢?

刘颂认为:“圣明的君主要想治理好国家,要自己掌握最根本的因素,把具体事务委托给手下去办理,也不是什么好逸恶劳,而是国家的实际情况适合如此。”

刘颂还认为处理事情在一开始的时候是很难区分好与坏的,只有随着事情的进展显示出了成功与失败的迹象,这个时候就容易区分功劳与罪过了。

而陛下现在常常是注重对事情的设想和布局,忽略对结局的考察,这正是治理国家效果不显著的原因。

因此,君王如果平时抓住根本,在事情的成功与失败有了定夺之后再考察官员的功劳与罪过,那么手下的官员就无法逃避奖赏与惩罚。

刘颂分析了古代的政治制度,指出现今制度的弊端。

古时候,官员有六卿,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冢宰是官员的统领。

秦汉以来,九卿的统领是丞相。

现在呢?

事情都由尚书裁断,各官署奉行成规,与古时候相比,尚书的事务太重。

可以考虑把众多的事务交付各官署衙门办理,使各官署有专门负责的权力。

而尚书统领根本大纲,如丞相所做的,年终考察业绩,查看薄记记录,实行赏罚就可以了。

现在下面的官署动不动就接受上面的指示,上面的决策如果有失误、过错,就不要怪罪下属。

尤其到了年底的时候,下面的官署如果没有功绩,也不知道由谁来承担责任。

刘颂认为,一个人如果有细微的过失,荒谬的言行,都在所难免,但是,如果上升到要用法律来规范,那么朝野上下就没有一个人能幸免了。

近些年来,担任监察的官员,大多不抓根本大事,却对微小的过失抓住不放,这大概是畏惧豪强,却又不想人说他无所事事,因此就在一些小事上做文章,总要和法律联系起来,老是收罗一些细微的过错,并把这些芝麻大小的事情拿出来,揭发这个,揭发那个,还显得很忙的样子,表面上看是在努力工作,实际上扰乱了正常的法律秩序。

因此,刘颂认为,一个圣明的君主不应该关注那些琐碎的小事,而对于那些揭发了奸诈、凶恶大事的奏章一定要仔细过问,这样就能抓住那些犯了大事的人,并将他们绳之以法。

君王创立基业,要想使基业千秋万代传承下去,就必须设立一套政治制度,制定好章程,把好的风气传给后来人,深入后人的心中并有所依托。

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对于没有经验又软弱的后代有非常好的帮助。

后来者即便是昏庸的人,也能凭借前代制定的规章,做出明智的选择。

后来者就算是愚笨无知的人,借助前代的规章,也如同有才智的人,能够从中得到帮助。

至于修饰官署的那些事情,各种劳役,过份得成了一种伤害,这种事情不用担心不会发动起来,这也是将来即便没有陛下的命令也会自然办起来的。

现在的问题是,对于不急的事情抓得紧,办得也认真,反之,对于急的事情抓得不紧,办得不认真,有些本末倒置,这就显得非常的过份。

总之,刘颂借此机会,慢慢展开,把所有想说的问题都提了出来,确实是个好臣子,思考了那么多,看来平时没有少思考这些问题,还非常的认真,举例说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