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

《灰色》

第83章敲边鼓1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住【MM .mm.】,!

第八十三章敲边鼓(1)

进入1949年,上面积极的展开对敌统战工作,无论是三大战役,还是其他的战斗,都有大量的国军部队战场起义,这使得各种战斗进行的格外顺利和伤亡大大减少,不管从哪个角度上看,策反对手都是战争中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战法。百度MM,更多好看。

今天刘敬仲的表现,让李久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一定是有另外的同志在对其进行统战工作。那么这样的事情自己碰上了也得绕道走,绝对不能发生重叠,这是潜伏工作的纪律。不过能够在不暴露自己,又给同志搭把手的事情,不在此例。李久只要不在乎成绩和功劳,帮人家敲敲边鼓就毫无问题。比如,九九记给皮埃尔那条船的担保和针对海关关员摆平的事情,那边的同志根本就不知道九九记是自己人,顶多认为九九记“唯利是图”“见钱眼开”,什么钱都敢赚。

“李兄弟,话不是你这样说的,真要是说起事,天上飞的可是比地上跑的快多了,最近,公司内部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我还没有表态,过年到你这里来也是躲清闲,我要是在家里,估计门槛都会被踏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太大了,哥哥我没经历过这个,目前踌躇难定啊!”说到这里,刘敬仲一口喝掉杯子里的酒。www.zuye.org 石头小说网

看着刘敬仲那个郑重的样子,李久没来由的哈哈笑起来了,把个刘敬仲笑的莫名其妙,他呆呆的看着李久,随即说道,“我知道我脑子没有兄弟你好,可你也不能这样看老哥的笑话啊,老哥我蹉跎伴生,就剩下这点家底,就这样没了?”

“你呀!真是看不开啊。俗话说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不管是过的好还是过的不好,总算是到人世间转了一圈,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你何苦拘泥于这些俗物中?兄弟我是因为会打仗,不敢搅合其中,让我拿起枪来打自己人,我下不了手,哪边的我都不想打,在这个方面兄弟我是个怂人。可是,兄弟我看的清楚,就你那点东西,无非是寄生于国府的肌体上的一个小虱子而已,国府不在了,你们到哪儿去都不行,如果老蒋败退台湾,你看看地图,整个台湾才多大?够你飞机转吗?你要想保住家底或者继续你的飞行兴趣,你只有在祖国的大地上翱翔才行,老蒋的败局已定,就说说这些混账王八蛋有,就在前天,他们把日本战犯包括冈村宁次在内的260人全部释放了,那些该死的日本人杀了我们多少人?他们就轻飘飘的那样宣布无罪释放了……”说到这里李久眼圈都红了。

“兄弟说的对,老蒋这拨人着实腐败,着实该败,可我……我怕过去后不能适应啊,我都不知道自己过去算是被团结的对象还是被打倒的对象。”刘敬仲说。

“这个啊,我觉得你应该顺应潮流,那个公司不是你一个人的,如果大家都要起事,你跟着一起就行了,至于说你是被团结还是打倒,我看没有啥区别,你也就是高级点的司机,人家打倒你有啥好处?还少了个开飞机的,要是你实在害怕,你干脆净身出户,到香港来,你老婆现在每月的收入可不低。百度MM,更多好看。”李久说道,“大不了哥俩凑份子,再找几个人,咱们在香港再开一家航空公司呗……不过就是香港开航空公司也是要航线的,不能总是飞香港到澳门吧?”

被李久这样云山雾罩的话给弄的更是想不开的刘敬仲,干脆又给自己倒酒。

“嘿嘿,就算是起事也没什么吧?兄弟我在那边目前可是有不少相识的了,我的独立团全部都起义了,他们都在那边,还有……你知道任潮公吧?他也到了那边,任潮公在香港跟咱们关系很铁的,真正需要帮忙的时候,咱们那边也有人!”李久就像是个爱吹牛的胡同子,居然跟刘敬仲海吹了起来。

这个年饭,吃到后来,就差刘敬仲给李久“忆苦思甜”了。这老小子喝大了,于是,李久夫妇只能收拾收拾客房,大过年的,没法让人家走。海琳娜是个洋女人,根本就不在乎中国的俗礼,反而还说钱收拾的小家很温馨。

说起来,这刘敬仲都四十老几了,海琳娜也有三十多了,可俩人就是没孩子,为了这个,刘敬仲是求医问药,反而海琳娜却是求神问佛,整个倒过来了。

大年初一了,今年李久可是得赶紧着出去拜年,还得把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带上。过年期间,家里的佣人啥的都回老家去了,包括阿杰都不在。现在要出门了,刘敬仲那俩懒鬼还在呼呼大睡,李久干脆不理了,写了个条子,带上老婆孩子开车走了,反正自己家里啥也没有,就让老刘在家里替自己接受那些手下的拜年吧。

李久在香港属于外来户,用当地人的话说是“白手起家”,上面没有人罩着,也没有长辈,更不是本地人,同时,他还是个标准的“无党派”,所以,在香港过年的时候,初一他是不出门的,没有人值得他赶着去拜年。不是有任潮公吗?那最多算半个,初八前去看看即可,如果初一一大早就去,反而显得他这个无党派有了政治倾向,至于任潮公给他介绍的名人元老啥的,李久更是客气多过亲近,他不想跟政治人物搅合到一起,这就是李久的精明。

有许多商人,尤其是江浙过来的,他们习惯于结识政治人物,习惯于利用政治人物和政府关系做买卖,而这一点在九九记却是相反。不是说九九记不与官宦人家合作做买卖,但是每次合作,李久都会仔细的审核,一旦有政治条款或者祸国殃民的做法,九九记是坚决不做的。另外,九九记发展的根基是底层,换句话说九九记在刚开始的业务重点并不是大宗贸易,而是立足于解决涌进香港人的衣食住行,是为底层消费者服务的公司,这就避开了在高利,暴利行业里与一些有背景的公司和人正面发生冲突,可以说,九九记在香港其实也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香港从日本人手里收回快五年了,第一波的建筑已经差不多到顶了,而此时,李久也面临着企业转型和开拓新的营业渠道的问题。不过有一点是其他企业无法超越的,那就是九九记有自己的玉石店铺,那个铺子的获利是无法估量的,每当公司的周转出现困难的时候,九九玉器铺就会抛出天价的极品翡翠,而段文宣通过段家三代人开拓出来的缅甸原石渠道也是其他玉器商人无法比肩的。

在以往的大年初一,李久会在家里喝茶,等着钟志豪手下的马仔过来拜年,李久一个个的给“青头仔”发红包,可是今年不行了,今年他得出去拜年,给谁呢?连任潮公他都不去赶场,今年会去给谁赶场?去给老龙拜年,毕竟老龙那里是能说得上的关系,同时,云南目前所处的位置很敏感,很关键。上级指示,必须跟老龙保持联系,保持关系,保持信任,总之,老龙的正面工作不需要李久去管,可是老龙侧面的穿针引线等等细枝末节敲边鼓的事情全归李久负责。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既要去把老龙引导到大义、大趋势上去,还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还要让云南的滇军说李久讲感情讲义气,有这样的要求,这年初一,李久能不去吗?其实在年前,老龙家的年货几乎就是九九记的小弟们包了,所谓包了就是包买,包挑,包送,还要包问。过小年的时候,李久还前往探视。

说起这小年来啊,南北差异还是很大的,北方人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则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为什么出现这样的事情?说起来也是叫人感觉不可思议。中国人过小年成为定例是起源于北宋,那个时候统一在腊月二十四。到了满清时期,雍正帝在腊月二十三进行腊祭的时候,也顺带祭祀灶神,于是,上行下效,京城的官员都一窝蜂的在这一天祭灶了。跟着步军统领衙门也开始这样搞,甚至还出了“军三民四”的说法,那个年代,拍马屁的比坚持“原则”的多,谁敢在这个事情上与雍正对着干?尽管没有行文,没有告示,这北方人过小年生生的把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时间给提前了一天。可是在南方的汉人不买账啊,你们说二十三就二十三啊?于是,以长江为界,南边的还是二十四过小年,灶王爷也没法子,无非是多吃一天供飨而已。上班时间调整一下呗。

一到老龙的家,李久就抱起了儿子,快步的走向端着在正堂太师椅上的老龙,随即把儿子放下来,让李江给龙老磕头叫爷爷……老龙哈哈大笑,甚是开心。

说李久去拜年怎么不大包小包的?呵呵,按照咱们民族过年的旧例,过年的时候,晚辈给长辈拜年无需拿什么东西去,只要跪下磕头,说上几句吉祥话即可,反而是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而晚辈要送的年礼,都在除夕之前送了,没有大年初一见面送礼的。就是同辈相见也是双方一拱手,道一句“吉祥”即可。至于现在流行的“新年好”的问候,那是解放后的新礼节。

至于回娘家那就不一样,不过,回娘家没有初一的,谁家媳妇要是逼着丈夫初一回娘家,不要说丈夫不高兴,就是回去了,老丈人都会大耳瓜子招呼,这是有明确规定的,得初三以后才可以的。回娘家就不一样了,那就得大包小包的,能拿多少拿多少,这是给娘家争脸的时候,不能含糊。可惜,钱一家没了,没娘家回,每每到这一天,李久和钱都会悄悄的在家里设置一块灵牌,上贡烧香,弄个火盆烧点黄纸,这一天他们是闭门不出,也不见客的。

不是还有段文宣一家吗?李久也该去给段老爷子拜年啊?嘿嘿,段文宣从一开始就坚持与李久平辈论交,大年初一去给哥哥拜年?呵呵,有,但不是李久他们这种情况,那得是“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的情况下才行,他们之间的这交情得到初二去才行。李久在家里等着马仔来拜年是个啥意思?自然是小辈来啦,这一天钟志豪不回来,可是吴妈的儿子必须来,还有那些跟着李久吃饭的退役大兵的子女们必须来,不为别的,至少每个人能拿一个分量很足的红包啊。

老龙的辈分高,以往在昆明那是拜年的如过江之鲫,就是在南京,前来拜年的也不算少,可这到了香港……能够来的就有限了。李久一大早就来了,这让老龙非常高兴,也很宽慰。现在,他对李久的印象好的不得了。

小李江到这个夏天就要上小学了,孩子很安静,整个性格上也不知道像谁,他从来不闹,可也不是那么老实,最让李久不开心的就是对习武或者是练功是一点兴趣也没有。如果这是在李家寨,肯定会被棍子打得“必须练”,可是有钱在,李久那些训练孩子练功的招一招都用不上,钱根本就没打算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武夫”,倒是让孩子没完没了的背诵啥唐诗宋词的……

钱带着李江陪小夫人去说话了,李久就在堂屋里陪着老龙聊天。

“老主任,您现在还过的习惯吧?这里的湿气与云南的不一样,而且冬天要比昆明的短,也稍微暖和一些。”李久没话找话的说着。

“习惯,不习惯也没法子,现在必须要隐忍。”龙老大表情很坚毅的说道,“李先生,老蒋下台了,桂系的老李派人来联络我,让我去云南去主持大局,我还没有回话,以你的眼光看,今后国内的局面会是个什么样的?”

此时的老龙心中是把李久当成心腹幕僚来看待了,通过几次关键时刻李久的出手,老龙才感觉到这个李先生的本事和看问题的高度。

“老主任是久历风雨的政治家,大方向上心里肯定已经有了定论。从您主政云南开始,您就在为云南人民的福祉努力,这个宗旨在您的心里从来没有变过。可是,云南毕竟是中国的一个省,不可能,也没有理由要独善其身,这个不仅是老蒋不乐意,谁都不乐意。这是个大趋势,是历史无法改变的大趋势。”李久很难这样斟词酌句的说话,所以,说的很慢,“您和卢司令都是我的老长官,在大义上你们没有矛盾,不管是谁主持云南,目的都只有一个,减少老百姓的苦难,减少滇军将领之间的混乱,这是第一位的,其他的都是细枝末节,最后的统一也是一样。桂系的老李还在想半壁江山,这本身就是逆潮流的,从你们加入同盟会,加入革命军开始,为了什么?为了推翻满清帝制,蔡锷将军在云南带了个好头,那么时至今日,难道说云南人的思想落后了?我不这样看,卢司令是在等时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