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突围

《仕途突围》

第242章 意料不到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二天,陆远组织县规划建设局的相关人员做笔架山的开发预算。

陆远布置完,就要外出,他今天要和何明征去市里汇报,胜利集团下周就要来,不少工作需要市里支持。

看到陆远起身要离开,规划建设局长刘军担心陆远初来乍到,对情况不了解,他跟上来,在走廊里,提醒陆远说:“陆县长,还有一个问题,除了推平笔架山的预算之外,山脚下还有一些养殖户,其中杨锦林在那里有一处规模较大的农家乐,这些涉及到拆迁费用。”

陆远眉头一挑,问:“养殖户和农家乐我知道,你说的杨锦林,是什么人?”

如果说刘军因为郭光辉这次送陆远上任给陆远站台,陆远政治资源深厚而投机,那么现在,他是完全打心里佩服陆远,陆远一到裕齐,经济上就有大动作,这要是实施下来,对裕齐的影响不言而喻,在这之前,没有任何一个官员能做到这一点。就在刚才的会议室里,刘军就决定紧跟陆远,于是说:“黄梅煤矿就是他开的,他本人在我们裕齐有很多投资,包括房地产,还有裕齐大酒店,连步行街都是他投资的。”

陆远知道黄梅煤矿,也看过步行街,但他不知道这些投资的背后是杨锦林一个人所为。陆远看出刘军的表情中看出这个杨锦林不是一般难缠的人物,确实,搞建设如果遭到一个实力强大的对手的反对,是有些头疼,因为这个时候不仅要考虑他个人,还有周围的其他人的反应,搞不好,会带来不好的意想不到的群体反应。

既然刘军都担心杨锦林的难缠,难道县委书记何明征就不知道吗?他为什么不说?难道他不把何明征放在眼里?

已经决定做的事,就不能半途而废,何况这是对裕齐有利的事。陆远不想刘军有顾虑,更不想这件事还没有开始就遇挫折,这要是传出去,自己的脸面何在?政府的脸面何在?

“相信他会讲大局,是明白人。你这边尽快把预算拿出来,我下午要和何书记去市汇报用。”陆远说完,就坐车回县委大院。

陆远上午到规划建设局布置工作,杨锦林很快消息,县里果然有开发笔架山的计划。

就在陆远从规划建设局回去到县府大院后不久,杨锦林马上安排手下加建抢建笔架山的建筑,同时,他也派出人通知笔架山山脚下的其他养殖户,说政府要推平建设笔架山,让大家加紧抢建,就算钉子户做不成,到时也可以拿到高额赔偿。

安排好这些之后,杨锦林打电话给骆文生,再次邀请他晚上到裕齐大酒店吃饭。接着,骆文生打电话给骆文生的儿子骆炳权,通知他前来裕齐大酒店商谈。

骆炳权昨晚就从父亲那里得知杨锦林想拉自己入伙做生意,接到电话后,马上赶到。

经过商谈,杨锦林主动提出让自己投资入股他的一家公司,所开出的条件非常不错,以少量的资金就获取高比例的股份,但骆炳权还是为难,说:“杨总,我的资金全压在另一个项目上,实在抽不出来。”

杨锦林继续让步,说:“一百万,你先出一百万,其他的,等以后资金松动了,再打过来。”

骆炳权苦笑:“杨总,别说一百万,就是五十万,我也周转不开。”

杨锦林盯着骆炳权看,他不相信骆炳权所说的。不过,不信归不信,谁让自己有求于他老子呢?笔架山能保就保,就算保不住,也要争取高额赔偿,至少要让县里本不充裕的财政脱一层皮,不然,今后想征那就征那,那还了得?杨锦林在考虑这些时候,还考虑到其他问题:公司的别墅项目也要另找一块地皮,这些虽然用不上骆文生打招呼,自己就能搞定,不过,骆文生身处高位,如果能深绑住他,能为自己所用,今天给骆炳权所让出的这些都是值得的。想到这里,杨锦林说:“那我先借八百万给你入股。”

“杨总,不行啊,我老子最近一再警告,这样做行不通。”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还谈个卵?这不是纯粹消耗时间吗?杨锦林的怒气显露在脸上。

“杨总,要不,你开个价,我把我南州市区的房子卖给你?”

卖房入股?你住哪?关键是这样做,有逼人卖房的恶名,而且这样做了,骆文生对自己的人情就打了折扣。

就在杨锦林想着这些时,骆炳权说:“我市区那套房子就在南州广场旁边,顶层复式,面积两百七十米,杨总你看着开一个价,咱们签合同。”

骆炳权说得越认真,杨锦林就越不相信,他盯着骆炳权,想看透骆炳权背后的意思,“我这套房子地段非常不错,周围不仅有南州广场这样的大型超市,还有南州人民医院,最重要的是有南州小学、南州中学的学位……”

杨锦林是生意人,很快就明白了骆炳权的算盘,就算自己同意买,价格肯定不会低,而且会高出市场价很多;如果这样,还不如买别的房子划算!杨锦林心里不停地盘算着,最后,他想出一个主意,干脆爽快些,两人签订合同,支付部分定金,到时毁约,定金不退,让他把这部分资金入股算了。想到这里,杨锦林让人打印一份合同,两人当场就签约。

签约完后,杨锦林让人按约定,给骆炳权转了四百万定金。

“合同是合同,但房子我不会要,合同约定三天内到期,过了第三天,你再凑一点,加上将这笔钱,打回公司的帐上,作为入股资金。”杨锦林当面挑明自己的计划,就是要让骆炳权明白,钱是自己送的,一定要记住这份天大的人情。

“这不好吧,杨总,咱们合同签了,你还是履行合同。”

看着骆炳权得了便宜还卖乖,一副假惺惺的样子,杨锦林感觉吃了苍蝇一样,挥手就说:“行了,我自有计划。”

陆远想着刘军上午所说的话,就是杨锦林这个人难缠,拿到刘军送来的预算后,他来到县委书记何明征的办公室,汇报过预算后,他试探着问:“明征书记,我听说杨锦林在笔架山有一处农家乐,杨锦林是什么人?”

“一个商人,投资了……”

陆远从何明征的话里面,听出他对杨锦林并没有好感,也就松了一口气。

父母官都希望商人投资本地建设,个别地方父母官还把有实力地商人捧上天,视为座上宾,看来,这个杨锦林还不只难缠这么简单,还有其他事,才让何明征对他印象不佳。不过,何明征没有详细说其他,陆远也就没有多问。

晚上,骆文生与杨锦林再次在裕齐大酒店把酒言欢……

“笔架山那块地,该放就放,不要硬着来,以后还有机会。”酒到三巡,杨锦林劝说。

“文生书记放心,农家乐是别人的,不是我的。”杨锦林晃着酒杯说,一脸轻松着回答。

整个裕齐的人都知道农家乐是杨锦林的,而杨锦林却说不是他的,骆文生有些疑惑。

“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农家乐是别人的。文生书记,我这么说,你明白了吧?”

骆文生彻底明白了,杨锦林的意思是说农家乐营业执照上的名字是别人的,与自己无关。不过,骆文生还是担心杨锦林冲动,嘱咐说:“做事要讲究方式方法,讲技巧,不能冲动。”

“不冲动,合理赔偿,总是要讨的,反正政府也不欠这个钱,是吧?”

陆远不知道当晚在裕齐大酒店的这一幕,在拿到预算后的第二天,他和何明征来到市里汇报。郭光辉听了两人的汇报后,连声说好,并让秘书打电话通知张启文过来,一起坐下来研究。

陆远前天就打电话说了这个计划,但此时再听到陆远的具体描绘后,张启文的情绪由兴奋变得沸腾起来:按陆远的设想,园区建成后,引进电子元配件研发生产企业进驻,这个对南州经济的影响不亚于在建的南州电子集散市场。

“光辉书记,这个计划我们得尽快向省里汇报,争取省里支持……”

“可以,下午就去。”郭光辉更是急性子,马上就点头同意,接着对何明征和陆远说:“你们就别回去了,我们中午吃过饭就出发,下午一上班就赶到省城……”

就在郭光辉说话的这时,陆远的手机再次震动起来,手机刚才已经震动过两次,正在汇报,陆远没有接听。

“有电话,你接吧。”事情已经说完,郭光辉心情大好,立即吩咐陆远说。

陆远脸色尴尬,赶忙掏出手机,一看是规划建设局刘军打来的电话,于是按下通话键接听。

“陆县长,不好了,笔架山的养殖户和农家乐抢建,我们派人制止,双方打起来了。”自决定开发笔架山之后,刘军就接到陆远做好管理,防止有人抢建的工作交代,所以,刘军对陆远负责,有情况第一情况报告。

“报警了没有?”陆远意料不到突发此事,急起来,连忙问。

“已经报了,其中有一个养殖户要自焚,不听劝说……”

“什么?”陆远倒抽了一口气。

“发生了什么事?”何明征就在旁边,听到陆远说话的语调,也吃惊起来。

“你等一下。”陆远对着电话说了一句,就捂着手机,当碰上郭光辉和张启文的面,把刘军在电话里的汇报内容说了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