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花记

《惜花记》

第 106 章 被牺牲的家族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凤惜华在密道里奔跑着。

密道很黑,几乎看不清前方的路,隐约中似乎还能听见有石头滚动的声音。

可是,她已经顾不得这些了,只能凭感觉朝着一个方向拼命的跑。也不知跑了多久,她几乎耗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很累、很疲惫。接着,她发现自己好像进入了一个无限循环的黑夜里,只能靠心中那一抹倔强的意志支撑着她走下去。

在这样的黑暗里,在这样的环境里,她并没有感觉到丝毫的害怕,反而在脑中寻找着前进的方向。渐渐的,前方开始透出微微的光亮,那是希望的曙光,她就要跑出去了。凭着最后的意志,凤惜华加快了脚步。

终于,在身体倒下去的前一刻,落入了一个人的怀里。

“凤姑娘,凤姑娘!”那人抱着她,眼里尽是担心。

凤惜华缓缓睁开眼,看到了一张英俊的面容,接着,眼皮突然不听使唤,沉沉地合上了!

……

而此时,忠武侯府被抄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洛京的大街小巷。

尽管冬风凛冽,府外头还是围观了厚厚的一群人。凤戢羽站在凤府大门口,指挥着官兵把查抄的金银往外搬,可怜凤母昨日才收的礼,今日皆被贴上封条,抬出了府门去。

都说富贵如浮云,谁知何时遭劫狱?昨日的凤府,上上下下还是一片张灯结彩、人来客往,无数达官贵府为老太太献上贺礼,祝祷饮酒。谁能料想,不过一个晚上的时间,竟就变了天了。

侯府事变,同僚皆惊,洛京风云,至此涌起。

齐国公楚邺好端端坐在家里,忽听得忠武侯府被抄的消息,急得了不得。一想到楚白和凤惜华还在那边,也不知情况如何,他就慌得坐立难安。

管家徐忠见他如此慌乱,忙上前劝慰道:“老太爷先别急,大少爷和少夫人是咱们齐国公府的人,便真是抄家也抄不到他二人身上。何况大少爷一向聪明,少夫人也伶俐,他们若见得情况不好,必然也会想法子离开,咱们先不要慌乱才是。”

“你是不知,那带人抄家的是凤戢羽,此人行事一向阴狠,叫我怎能不担忧!哎,不过一场寿宴,变故怎生得这样快,白儿身体又不好,这万一,万一……”楚邺说到这里,不禁急得又连连咳嗽起来。

徐忠慌得了不得,赶紧替他顺气,又向外头道:“青枫,青枫,快把太爷的药端来!”

话音未落,大丫头青枫已将一碗浓浓的药端了进来。见老国公不停咳嗽,连忙放下碗,小心替他顺气,“太爷莫急,奴婢已经派人过去打听了,相信一会儿就会有消息。您身子不好,这药太医嘱咐了必须一日两次,如今为着担心大少爷,都快下午了您还没喝呢。”

楚邺叹了一口气,摇头道:“凤家出事,老夫哪有心情喝什么药。”

“太爷可又把自己当小孩子了?您从前不是常说‘人生难料,世事无常’嘛,凡事生变,必有因果,忠武侯府已经出了事,您再急又有什么用?便是担心大少爷,不是还有大强大贵两位哥哥在吗,就他二人那身手,一个打十个也不是问题,保护大少爷和夫人也有余了。”

说着,她拿起勺子轻轻舀了一勺递到老国公口边,“您老人家还是要顾一顾自己的身体,不喝药,连人都憔悴了,万一少爷和夫人突然回来,见到您如此模样,不得训斥奴婢们服侍不周?这也就罢了,万一大少爷一时担心,再急坏了身子,您不是要更担心了?所以呀,太爷便是不为自己,也该为了大少爷把药给喝了吧。”

楚邺虽说不是很情愿,好歹青枫说得这样在理,也不忍拂了她的意,只得把药喝下。

徐忠见了,这才稍稍松下一口气。果然,老太爷这性子,还得青枫姑娘上前。

楚邺这里匆匆忙忙喝完药,又从怀里掏出一把钥匙交到青枫手上,“这是后花园西角门的钥匙,你拿去把门开了,万一,万一他们从那里回来呢。”

青枫深知老太爷的担忧,连忙接下道,“是,奴婢马上就去!”

这里青枫前脚刚走,后面楚邺便等不及向徐忠道:“老徐,快去备车,我要进宫面圣。”

徐忠大惊,“如今外头的雪还没化,府医不是说了吗,您如今的身体不宜到外头受凉。再说,若是为着凤侯爷之事,现在去会不会……”

“无论如何,老夫也要向皇上问个清楚!大殿下出事,凤家又被抄,我若再不动身,保不定明儿就抄到我们家来了!”

“可是……”

“别可是了,快去。”

无奈,徐忠只得叫人备下车马,亲自陪着这位固执的齐老国公踏着大雪,一路往皇宫门口来。

……

然而,让人不曾想到的是,堂堂一个国公爷——皇帝的老师,竟连宫门也进不去。楚邺急得几番下马让人进去通传,可一次又一次,连传话的太监都换了好几个,竟都无果。也幸得徐忠提前让人在马车里备下暖炉,才不至于让他老人家在外面受冻太过。

等来等去,竟这样一直等到天黑。

眼看齐国公府的马车在宫门外已经呆了一天了,直至到了掌灯时分,才看见天辅殿的掌事太监刘启打着小跑满头大汗跑出来。

“刘公公!”楚邺一见他出来,慌忙就想下车去。

刘启连忙拦住,又上前问了好,道:“大冷的天,国公爷千万别再下来,小的听说您老今日已经折腾一天了,小的上来回话就是。”

于是,刘启恭恭敬敬上了齐国公府的马车。

坐下后,他也不含糊,直接开口道,“国公爷来得真不是时候,皇上昨儿晚上在愫心殿怀念皇后娘娘,突然听说大殿下暴毙,一时急火攻心引发了旧疾,这会子正安养在延合宫里呢。”

楚邺急道:“皇上病了!那……那抄家的圣旨……”

“小的就知道您要问起这个事。不瞒您说,到底怎么回事小的也不知道,只知昨儿晚上二殿下闯进宫来,也不晓得和皇上说了什么,快天亮的时候就得了圣旨出去了。”

楚邺听了,不禁皱眉道:“二殿下进宫想必是为了大殿下之事,你可知他们说了什么?”

“哎呦喂,我的国公爷,您饶了小人吧,内侍也不能干政,他们说了什么我哪儿能知道。”

“那……如此说来,抄家之事是皇上亲自下的旨了?”

“圣上的天意,小人也不敢揣测。不过我听人说,凤侯爷‘谋害’大殿下这件事,其实大理寺并没有找到实质的证据,只有一两个不起眼的人证,根本算不得定罪。后来听说二殿下急急忙忙把凤侯爷移交给了刑部,说是让刑部多审几个凤家的人。至于皇上为什么下旨,小的不得而知,只晓得大殿下出事之后,宫里戒备就都严了起来。贵妃娘娘还吩咐,叫不许宫里头的人与外头私下接触,若不是国公爷当年与小的有恩,小的又哪里敢出来见您?唉,我也抖胆劝您一句,如今是多事之际,您老人家又到了这般岁数,还是好生安养才是,莫再卷入这些是非了。”

楚邺听罢,好似失了神一般,呆呆坐在那里。

刘启见他这样,不禁又叹了一口气,“国公爷还是回去吧,小的是偷摸跑出来的,就先告辞了。”说罢拱了拱手,轻轻退了出去。

天,黑尽了。天空,又开始飘雪。赶车的车夫见天色暗下来,便在外头挂起了一盏灯笼。

“老太爷,我们要不要回去,天都黑了。”

“嗯。”

楚邺茫然应着,却不由得心生悲凉。在官场浮沉多年,他深深明白,身在王公侯府之家,一件事情的出现不怕它伤天害理,就怕它不明不白!他和凤敬良其实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天,他们正是知道凤楚两家早晚会有此一劫,才会急急联姻。只是没想到,那些人还是从忠武侯府下手了。

没有证据,也等同于莫须有,这不由让他想起了前朝的苏氏一族。

曾经,苏家也是有名的忠烈之门,被先帝钦封“漠北将军”,后来交回了兵权,赐了一个“漠北侯”的爵位。这位“漠北侯”不但位高,手里还握着可以左右天下命运的麒麟符,简直可以说是朝中人人艳羡的人物。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苏府突然发生了和如今忠武侯府几乎一模一样的事件,虽然当时并未涉及到皇子,却传出“漠北侯”在军中贪污军饷,导致北境大军一度连失两座城池。皇帝大怒,下令抄家待审,这位“漠北侯”被带往大理寺后,竟奇怪的在狱中畏罪自尽,坐实了贪污之嫌,家中男丁全部处死,唯最小的儿子得已逃脱。

当时,还有人传言,那个逃走的小儿子其实破解了麒麟符的机关,只是皇帝一直到驾崩也没能抓到他,到了后来,皇宫发生动乱,麒麟符被一分为二交给凤楚两家,唯一知道机关的老和尚也随之圆寂,这件事才这样不了了之。

如今,作为“忠武侯”的继承者,凤敬良的遭遇与曾经的“漠北侯”几乎一模一样。如今发生这些事,根本就是有人想要在春祭之前得到麒麟符。这一点,皇上应该心知肚明!

可是,他为何还要下令抄了凤家?难道,是对凤敬良起了疑心?

不,不可能。他是皇帝的老师,知道当今圣上断然不是糊涂之人,也不可能在一个臣子没有认罪的情况下,冲动发出抄家的圣旨?

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皇上决定牺牲凤家!

瞬间,楚邺的双手,颤抖了!难道,这就是所谓麒麟符会带来的厄运吗?

仔细想来,凤楚两家百年来几乎并无交情,因为分管麒麟符之事,甚至在先辈时还有些敌对。后来他的三个儿子亡于长陵道,事情一夜之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故,才让他们意识到了危机的存在!

当年,他曾向凤敬良的妻子苏锦传过一封密信,因为苏锦就是漠北将军的后人,所以两人与觉梦大师相约在崇安寺会面,想要破解麒麟符中间的秘密。那时他带着麒麟符,以无雪上山拜师为由,去了崇安寺。那一次,也是两百多年来除了春祭以外,第一次的“双符合一”。

只可惜他们还没有能完全解开其中秘密,苏锦就出事了。苏锦死后,武将出身、一向固执的凤敬良也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二人也才开始真正的暗地相交,共同计划如何面对皇室子弟的拉拢和外人的敌对。

究竟,人不能胜天,同样也胜不得天子!

凤敬良曾问过他,“为何麒麟符要交由凤楚两族分管,归于皇室不是更好?”

其实他何曾又没想过这个问题?

只是皇室争斗太过残忍,先帝决定让臣子中的两族来分管,也是为了不重蹈“七子之乱”的覆辙。反正麒麟符之诅已是存在多年,便是亡了一族,也没有什么打紧!对于统治天下的人来说,若能以一族之力换得天下太平,几乎每一朝的皇帝都会求之不得,他们才不会去在乎会灭亡什么家族!

“咳咳咳……”

楚邺越想心越乱,越想越绝望,咳嗽几声之后,忽觉心口一疼,竟一下子吐出一口血来。

“太爷,太爷你怎么了!”徐忠大惊失色,慌得手足无措。

楚邺却平静地拿手帕拭去嘴角的血渍,目光黯淡,“没什么,不必在意。”

“您都这样了,老奴怎能不在意!当初太医就说,您这样的身体不能再劳累,不能再劳累,可是小少爷太过胡闹,让您操碎了心,之后又为了接大少爷回来,费了那么多精神。如今,如今……”徐忠竟再也说不下去,哽咽难当。

楚邺苦笑了一下,轻声道:“老徐,我老了,再也不能像当年那样亦所弗避。如今垂垂,生死皆是早晚之事,又有什么大惊小怪。”

他正说到这里,突听迎面传来一阵马蹄声响,接着就听车夫道:“老太爷,家里来人了。”

徐忠连忙掀开车帘,果见是负责传话的小厮,忙干咳了一声问道:“家里出了什么事!”

那小厮一个纵步跳下马来,上前抱拳:“是徐大哥和徐二哥回来了!”

“当真?”

“千真万确!不仅如此,跟着他们回来的,还有凤家的老太太、姨娘和小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