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斗的年华

《勇斗的年华》

第四章初试砍柴巧遇寡妇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四章初试砍柴巧遇寡妇

艰苦的农村生活开始了,不能天天过年呀?社员家丰盛的年飯也是一年辛勤劳动积蓄起來的成果。他们把知青当亲人招待,知青对农民的热情款待也感激不尽,更不能天天增添社员的负担,他们得自食其力呀。连五保户老人李树林都接知青吃饭,他们意外得知大队文艺宣传队长李玉忠竞然是李树林收养的义子。元旦欢迎晚会后没看见他,听说回老家探亲去了,年后在大爷家才见到他,这里面有怎样的故事知青不便打听。

知青们每天出工,兴修水利,管理农田,闲下来就讨论今后的生活问题怎么解决。出工问题不大,春耕每天男人挑粪,妇女选种,老人育秧。最大问题是烧材得自已解决,不能老烧队里的稻草,那是留给耕牛吃的。附近的殘枝桔草早被社员砍光了。趁农活不忙他们找生产队借了板车,斧头,砍刀,起了个大旱去北面山里砍柴。

向北走了两里路到了一条清亮的河边,小诃的水清沏明净,象条弯弯的飘带从西北山里流来飘向东南丘陵平原。听当地人介绍这是远近闻名的石板河,因两岸多石板石块而得名。很多农民盖房子大门前的石板都取之于这里,它是当地农民的生命河。

到了山里发现树林稠密,人烟稀少,三个男生赶紧砍起来。三位女生帮忙撿捆堆在板车上。到了中午丁阳累得满头大汗,他专砍粗大的桔枝杂木。***力气小,只好砍细小的枯枝败叶。大家叫肚子饿只好歇下来,把早晨蒸好的馒头拿出来充饥。长征串联用过的军用水壶装的水也快喝完了。

“待会回去路上喝什么呀?”曾心担心地说:“你们在这里砍树枝,我把空水壶拿去村里找农民讨点水,给我两个馒头带着。”丁阳翻开军用书包拿出三个馒头用塑料袋装着递给曾心。

曾心提着馒头水壶去村子讨水,他沿着崎岖的小路向两边探望,右边山坡上有一栋草房,草房是石块垒的墙,屋顶鋪满杂革树皮。一个烟筒冒烟,看情景正做中饭。曾心急忙爬上去,房前空地堆着一大堆木材。

他走到大门口,只见堂屋里有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在玩耍。男孩很小坐家椅上,两岁女孩在逗小男孩玩。看见曾心小女孩喊:“妈妈!有客人来了。”

从厨房里走出一位年青妇女,大约二十岁两眼水汪汪,可能是烧火姻燻的,很客气地问:“你是知青吧?”

曾心很好奇:“你怎么知道我是知青?”、

“城里人的气质跟农村人不一样,显得洋气,农村人显得土气。”

“哦”曾心很佩服地:“你还懂得气质呀?我耒讨点水喝你家有吗?”

“有,有,”妇女把曾心领进厨房,拿起灶门上的瓦壶倒进曾心的三个軍用水壶。

曾心注意到鍋里蒸好的红苕问:“你们中午吃苕呀?”

“是呀,我们山里田少缺水没法种水稻,只能种苕,玉米,高梁。”

曾心连忙拿出三个馒头递给妇女:“我带了三个馒头给你小孩吃吧。”正说着小女孩闻信跑进耒接过馒头欢天喜地吃起来。妇女感激地用塑料袋装了一袋红苕塞给曾心:“我叫秋菊,有空来家坐坐,没有柴烧先把我门前的木材拖回去烧。”

曾心高兴地说:“谢谢。”走到堂屋,曾心抚摸着小男孩的头关心地问:“小孩他爸呢?”

“他爸……”秋菊臉色阴沉下来,眼圈红了。

小女孩插嘴说:“我爸上山釆药摔死了。”

曾心不知怎么安慰好,同情地说:“下次砍材我带米和面纷来好吗?”

小女孩高兴地谢道:“叔叔好!”、

曾心拿着水壶红苕回到树林,六个人高兴地吃起红苕来。丁阳说:“以后来砍材有个落脚的地方了。”***感叹道:“山区吃杂粮也夠艰苦的,下次来多带点面纷和肉在她家包饺子吃。”无广告网am~w~w.

曾心把秋菊的遭遇一说,大家都叹息起来,觉得要好好帮帮秋菊。

到了下午,他们把砍好的木材堆满板车用麻绳捆好,三个男生轮流拖,三个女生在后面推。还未到小队,队长不放心早派李华春兰半路接他们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