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赐小狂妃

《御赐小狂妃》

第019章 剥夺他半世的生命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她抱起韩倾歌,

直接抬腿向前走去:

“不需管她们了,

等她们回来我自有争论,现今咱们不应让老太君等着才是。”

身后的婢女们都应了一声,

随着陈婆子外出了。

到了老太君的院门前,

在老太君眼前最依仗的许家嬷嬷远远的就瞅见了这一行人过来:

“小姐可算作过来了,老太君念叨好久了!

今日日里也都见着了,现今就如此一会子不见就这样了,

老太君可真是将咱们小姐疼到骨子里去了!”

许家嬷嬷的话陈婆子听的极其顺耳,

一纸时常正经的脸也忍不住舒缓了不少,

微浅笑着对嬷嬷点了点头。

那许家嬷嬷上下端详着韩倾歌,

笑眯眯的夸赞她:“咱们小姐真是越长越水灵了,

瞧这眼眸鼻子,以前听人家说粉雕玉琢什么的嬷嬷我还不懂,

心想这人怎能跟玉似的呢?

瞅见咱们家小姐,嬷嬷我这才懂了!”

知道陈婆子向来不善言辞,

大概是不知怎么接她的话的,

这许家嬷嬷只笑眯眯的接着答道:

“瞧我这人,一瞅见咱们家小姐话就如此多!

来来来,咱们可休要让老太君等急了。”

陈婆子点了点头,跟在了她的身后。

瞧着那许家嬷嬷的身影,

韩倾歌心尖侧过许多主意。

这许家嬷嬷无愧是跟在老太君身旁的,

好话一溜儿往外冒,连个疙瘩都没有的。

又听到她只说“我们小姐”,

韩倾歌便了解了这许家嬷嬷和老太君的立场了。

在韩府,小姐可不止她一个,她虽是嫡出小姐,

却反倒是最小的一个女儿。

旁人说到她,都只称作“五小姐”,

只有她院里的婢女嬷嬷才会说“我们小姐”。

而这许家嬷嬷如此说,即是替代了在老太君心目中,

这韩家恁多的小姐,称得上是韩家小姐的只有她一个。

韩倾歌垂了眼,心里思恃。

老太君是不知她这极其看重的嫡孙女儿内里换了个人,

所谓的嫡出小姐庶女,现今只是是个笑话罢了。

虽然对老太君这一点觉得十分可笑,

只是现今自个既然已经作为嫡出小姐,

那么老太君的这个立场还是很有好处的。

日后有什么事,也大可以来寻求老太君的庇护。

只要日后做的事不损害韩府的利益,

老太君绝对还是会大力帮持她的,

所以这也算得上是韩倾歌重活之后的一个好处。

进了屋子里面,瞅见韩倾歌最后进屋了,

一帮人便开始忙碌起来,围着韩倾歌和老太君转。

看见韩倾歌,老太君笑着招手:

“烟姑娘,快来奶奶这儿坐着。”

大太太早已来了,这时正站在老太君身旁帮助布箸,

瞅见老太君如此喜爱自个的女儿,忍不住抿唇笑了。

一个嬷嬷来到老太君身旁向老太君请示:

“老太君,是不是等老爷来了再上菜?”

老太君正抱着韩倾歌逗弄,浅笑满面的,

听到此话,面上的浅笑忍不住敛了许多。

韩倾歌在一边看的分明,

看来老太君于这个韩家老爷实在是不喜的。

只是她心中也了解,老太君对韩家老爷再不喜,

终究是自个的亲生儿子,

血浓于水,这个怎么都不会变的。

老太君摇了摇头:“不需等他了,

你们先布菜吧,如果光等他一个,莫不是要饿着咱们祖孙吗?”

那嬷嬷面上有些难堪,

施礼退下去了。

这时门前又传进看门嬷嬷的声音:

“涯公子到了。”

韩倾歌朝门前看去,

一个壮实的嬷嬷抱着一个明显瘦弱的男童进了屋子。

老太君原先是抱着韩倾歌的,这时连忙招手:

“涯公子,来奶奶这儿,跟你妹妹一起儿坐着。”

这还是韩倾歌这一世第1次看见她这个嫡亲的哥哥韩书涯,

她上一世与他并无交集,只知道他肉体极弱,到最后甚至要坐到轮椅上边。

只是为人聪颖,天资极好,曾有许多人叹息过,

上苍给了他满腹的才华却非要剥夺他半世的生命。

也有人说,这人太聪颖了,

上苍是不允许的,总会有如此一个俩的不佳之处,

轮到韩书涯的身上,即是这肉体极其虚弱了。

上一世,韩书涯的肉体随着年龄渐长,愈来愈虚弱,

只好日日躺在榻上,抱着药罐子过活。

不过把书斋搬到了一起,日日读书,却连韩府的大门都出不得几次。

思及此,韩倾歌忍不住为这个便宜哥哥叹了口气,

望向了他,却发觉他这会正坐到老太君的另一边,

细细端详着她。

料到韩书涯上一世那盛极的惊世之才的名头,

纵使是他现今也只是十一岁,韩倾歌也忍不住心中一跳。

他莫不是察觉出什么了吧?

韩书涯在端详她的同时,

韩倾歌也在端详他。

于这个有着惊世之才的兄长,

她的心中还是十分敬佩的。

忆起上一世有人断言他活只是二十四,

多少人为之扼腕叹息,然而一忆起这身后的缘由,

韩倾歌忍不住为他深觉不平。

要不是邵姨太心狠手辣,

他原该冠绝翰林,让人羡慕仰望的。

凭他的资质,这并非不可能。

只是…如此一个天纵之才现今盯着她瞧是作甚?

忽略韩书涯那常年病痛带给的憔悴此外,

继承了韩家良好血脉的他显然是一个美男。

肤色苍白,

大概是由于病痛带给的缘由,

苍白的面上隐隐约约可见青色的脉络。

这样并无损他是个眉清目秀的少年,

与他内敛的气质一起,

倒让人愈加的觉得他是个不可多得的玉郎。

韩书涯在外声名是极大的,

三岁可识字,四岁可赋诗。

这若放于他人身上,

韩倾歌是决然不相信的,只当是世人夸大罢了。

然而韩家的这个涯公子的本领,

她曾经是亲眼瞅见过的,

于这一点,她相信并无半分虚假。

今年虽然十一岁,

可是韩书涯已经在去年秋闱之时过了乡试,

成了一名举人。

十一岁的举人,何其让人惊叹!

虽说这个锦州第1神童的声名早已传到了京都,

然而当这个动静传到了京都之时,仍然引起了天子的注意。

更不需说,他不仅仅不过考中了举人而已,

更加在秋闱中得了第1名的解元。

据京都的人传进的动静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