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

《温酒》

入乱世 第四十章 圣传天下功致人间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北境之地,在大战开始之后就一片变得云波诡谲,许多看似毫无关系的事情,居然在事后会发现所有的不合理的事情居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是当时你的眼睛一直没有关注到那些事情上面而已。

大战之初,一个夜晚,冀保率军偷偷的从青州边一条河流溜出了大朔,进入到了昆夷栏燕州,然后全军急速前进,一头扎进了山地密林中,然后瞬间消散不见。冀保率领着这八千人的队伍蛰伏在里面,不生火不做饭不洗衣,整日里吃的都是干粮薄饼,然后眼睁睁的看着张须陀领着十五万万大军浩浩荡荡的从他们脚下经过。

八千将士一言不发,屏住呼吸,直到他们离开后很久,在一个深夜,他们从密林中出来,顺着河流朝北方出发,连续两天的行军,一路之上全是草原,没有遇到任何敌人,翻过了好几个山头之后,终于看到了一大片帐篷。

匍匐在草皮上的冀保清点着这一大片草原守军的方位,然后看到了马场的位置,他分出一半人冲向马场,然后剩下的四千人朝着下面的帐篷群,拉弓射出火箭。

抢到了马匹的士兵环绕在帐篷群外面,砍杀着从里面跑出来的人,无论男女老幼。

挣扎与尖叫声在火场中环绕,连片的帐篷将天边都烧成了火云,远处的冀保没有说话,看着天边火云上的那轮明月,问道:“将军,老将军叫我别多问,我这样做对吗?”

嘉峪关墙头,速不台又在攻城,随着春天的临近,速不台越发的心急了,相较于其他昆夷军队的势如破竹,他脸上的愁容一日比一日多了起来,他将手中的马鞭狠狠的打在了木桩上,本来最擅长野战的自己却偏偏被派来啃嘉峪关这个硬骨头!

“该死的忽必烈,好吃食你就吃独食,也不怕吃坏肚子!”

进攻的队伍又一次被打退下来,速不台气愤的看了一眼东边,又坐回到了椅子上。关上的守城士兵朝着他们大笑,大声嘲讽。

“还打不打啊!不打就快滚老家回去啊!”

“一点都不行啊你们!”

速不台被气的大怒,他打了二十多年仗了,还没有受过这等卵子气,他一手就把身旁的木桌拍得粉碎!

他满脸通红地走出帐篷,对着嘉峪关的士兵双眼圆瞪,然后说道:“气死我了!我今天还非得把你们这些人统统灭掉不可!”

这次速不台领着一万士兵又冲了上去,气疯了可就什么都不管了,哪怕这里所有人都战死,他也要把这嘉峪关砸的粉碎。

关口又开始打的一片火热,只是这次和往常不一样的是,两方人都仿佛不要命一般,打的难分难解。

桃豹一刀辟砍掉一名昆夷士卒时候,大声的朝一旁的老伍长问道:“候将军怎么让我们出关来打?”

老伍长跳出战圈回道:“我也不知道啊!他从来都是让我们死守的!这不找死吗?”

就在速不台觉得这次可以一鼓作气冲上关口的时候,一只黑色洪流般的骑兵从东方,浩浩荡荡的开赴了过来,他们正是从博尔术的围堵下突围逃离的黑衣骑兵。

秦破从关外道突围之后,一路之上很少歇息,直奔陇西道的速不台而来。随着秦破抽刀而出,这群风尘仆仆的汉子们经过了数日的彷徨与自责后,再度爆发出了无以匹敌的气势,冲向了速不台的大营!

速不台想要撤退回去防守,但是却被候有方的的护阵营给死死缠住,一步步让。

最后,曾经在草原上叱咤风云的野战之王在这场大战中命陨当场,被铁蹄踏成了稀泥,大胜的嘉峪关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

候有方迎接了这远道而来的黑衣骑兵,将他们带回了嘉峪关。

月色降临,这群饿汉子开始与护阵营的兄弟们纵情高歌,胜利的喜悦十年后又重新在这里弥漫,热闹的环境中,秦破一个人拿着一壶酒,独自来到了关口的城墙上,借着月光下酒。

城墙的最高处,一个人居然比秦破还早的就到了这里,他将手中的酒袋丢给了秦破,秦破一手接住,一脸疑问的看向他。

“南边的好酒,花钱买的。”

秦破打开酒袋的盖子,灌下一大口,品味良久,咂了咂嘴,没说出一句话来。

只有秦破才能让王润白开口说话,王润白伸手示意将酒袋还给他。

秦破看了看酒袋,丢回给了王润白。

“真的小气,就给喝一口。”

王润白站起身来,好像挡住了秦破眼中的月亮,缓缓开口道:“要是觉得过意不去,我们就一起出去走一遭吧。”

“去哪走一遭?”

“昆夷。”

秦破意外的看了一眼王润白,点了点头,深呼吸一口:“也是,早晚都得回家。”

王润白离开之后,秦破又从胸口处拿出李圣功老将军之前给他的锦囊,拿出里面的那张洛阳纸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且勿担心,向东方突围,奇袭嘉裕关!

秦破至今记得当他看到这封书信那一瞬间的复杂心情,提起酒壶大口喝下。

”老将军,你可还安好?“

早在河北道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老将军便将这一切的战斗都设计好了。奇袭忽必烈,打掉史万岁,拉回博尔术,然后让速不台放松,吸引张须陀。

同时让冀保偷偷出河北道,封锁所有消息,然后进入栏燕州的密林中,等待张须陀的离开。

最后在半道上,将那个锦囊交给秦破。

就这样,三道内的所有人都在老将军的算计之下,大概在大战开始的时候,老将军便将今日局面都考虑到了,真乃军神也。

一东一西两道的困境,在老将军寥寥两个指令下便轻松解决了。速不台全军覆没,张须陀老巢被端,所付出的代价仅仅是让自己陷入张须陀与博尔术的包围之下,忽必烈在这场大战中也元气大伤。,短时间再难开展什么大的动作,所以这关外道便也无法再发挥它的战略地位了。

一战打出三道太平,世上唯老将军一人。

而此刻的老将军正一人一旗,站在黄河北岸,大旗飘飘,面对着张须陀的十五万大军!

随着老将军一杆钓起葫芦口的黄河之水,阻挡了博尔术的弯刀骑兵之后,所有人都愣住了,没有一个人知道老将军居然会有如此高的武学,正在渡河的人都停下脚步,站在浮桥上一动不动。

“快渡河!”

随着李圣功的一声巨吼之后,所有人才重新开始渡河,刚刚那一幕,他们毕生难忘。

老将军握着大旗的手渗出鲜血,鲜血顺着旗杆缓缓的向下流去,然后咳嗽几声稳住了体内的气息,几十年没有施展拳脚了,这一时之间还有些脱力了。

张须陀这时候再也无法按捺的住自己了,这要是一兵不发,乖乖把李圣功放回去,自己恐怕在可汗那里会被乱棍打死的吧。

“冲啊!”

“杀死李圣功!”

在刚刚看到李圣功那力拔山河的一击之后,所有的昆夷士兵都被他吓怕了,所以将领们需要高声呼喊,提升士气。

果然,随着一声一声的口号快速的响起之后,这漫山遍野的士兵朝李圣功冲去。

正当李圣功准备有所行动之时,他身后准备渡河的士兵们纷纷停下了脚步,向李圣功靠近,这是他们的将军,他们不允许他们的将军独自面对敌人,而他们逃跑。

这些没有盔甲的士兵此刻战役高涨,大声呐喊,声音一点都不弱于十五万弯刀步卒。

李圣功扭头看向身后,看向这一群炙热的汉子,十分动容,可他依旧大旗一挥,对着这群热血男儿吼道:“渡河!这是命令!”

“可是将军……”

“不要啊,老将军!不要啊!”

“老将军!要死我就陪你们一起死!”

李圣功看着眼前这些一步都不肯退后的男人们,士兵们,心中难耐,弯刀步卒在接近,他知道自己不能再拖了,可是……

他双眼充血,喉咙一甜,朝前方喷出一大口鲜血。

“老将军!”“老将军!”

所有人都看着这个老人,生命的烛火在风中摇曳,快要熄灭了~

老将军没有去擦拭他白须上的鲜血,将手中的大旗往地上一伫,双眼看向南方,仿佛用尽了所有的力气说道:“家在那边,我已经回不去了!但孩子们…你们一定要帮我…帮我多看看!那壮阔美丽的大朔!”

老将军发出了最后的呐喊声:“听命令!渡河!”

这些数万没有穿着盔甲的汉子,在孤军深入关外道,在山林中行军数日都无怨无悔的他们,这时候都一个一个哭成了孩子。

他们一边抹泪一边走在浮桥之上,渡河,每个人都默念着渡河,渡过了这条黄河就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站在南岸早就哭成泪人的李会东双手推开身边的人,然后冲向了河边,双唇不停颤抖,大声喊道:“父亲!父亲!”

带着两人渡过浮桥的赵忌来到了李会东身后,轻轻在他后脑拍了一下,李会东也晕了过去。赵忌看向了李圣功,二人对视一眼,他似乎看到了一个感谢的微笑。

万箭朝着李圣功飞去,李圣功蹬步而起,挥动大旗将这漫天箭雨卷入旗中,没让任何一根箭飞向他的身后,虽然老将军此刻气机在体内犹如奔流的黄河,但早已干涸的经络承受不住这样的流速,开始裂缝了。

落地之后的老将军扳断了身上被射中的三支飞箭,继续举旗镇守北岸。

弯刀步卒冲下了山,朝着李圣功冲去,李圣功举旗搏杀,一人当关,无论攻势多么汹涌,也无人能让这位已经七窍流血的老人后退一步。

身体上出现的伤口不会让老将军低头看一眼,他的眼里只有不断朝他攻击的昆夷士卒,旗杆刺入到士兵体内,继续向前刺入,旗杆串起数人。然后一挥杆,又将尸体都给抛了出去。

长杆早已染红,老将军也浑身是血,分不清楚这血是敌人还是他自己的。

两岸的士卒们都被这一震撼的场面给震惊得无以复加,张须陀摇头晃脑,报以敬意。

盔甲早已破碎,李字大旗也早已都是破洞,老人的乱发遮盖住了他的脸,头也低了下去,老人艰难的扭头,看到了身后所有的人都已经退回到了南岸,突然笑了出来,从小声笑变成了仰天长笑。

他将手中的大旗放到了身边的战火中引燃,然后将大旗一挥,被引燃的李字旗面变作数十道火光一一飞向了河面的浮桥之上,浮桥统统被引燃,熊熊烈火在黄河河面升起。

老将军背靠大火,手中的大旗只剩一个旗杆,伫立在地上,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围着他的弯刀步卒没有一人敢上前去,张须陀长叹一声说道:“走吧,他已经死了。”

昆夷步卒们慢慢的撤退了,他们依旧时不时回头看向那位老将军,震撼对于敌人,这是他们的第一次。

南岸站着的所有人,他们只能看到这熊熊大火,但他们没有一人离去,泪水与火光在他们眼里交织成了愤怒与悲伤。

老将军的身体没有倒下,右手握着的旗杆支撑着他的身体,但已经没有其他的东西能够支撑着他的头了,他的头深深埋下,身重三十七根箭,十八处刀伤,八处烧伤,其他如拳头,长枪等攻击则没人计算。

他走了,但他依旧面朝北方,没有倒下,他站在关外道,等待着后人能够再次回到这片土地,他一人瓦解了昆夷在北境的所有局面,并将这十万人带回了南方,让本来已经跃跃欲试的南方五道叛军再次偃旗息鼓下去。

太平,太平又来到了这片土地,虽然这个太平很短暂,短暂到也许只有不足一年,但这太平还是来到了人间。

当李圣功战死的消息传回到了大朔,那将是大朔的举国哀悼,人人都会对着一个老将军抱有谢意,因为他对着人间抱有善意。

多年之后依然流传着那句话:人间圣功者,圣传天下功致人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