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雨晴风初破冬

《暖雨晴风初破冬》

第三章 京察任命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御茶房里,炉子上的水壶里冒出了一股股热气,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出朦胧。一双手透过水汽伸了过来,垫着白布把水壶从炉子上提了起来,转身把热水小心地注进了一边桌上的紫砂茶壶里,然后放下水壶盖上了茶壶的盖子。

“今日是白姐姐当值啊。”门口走进来一个小内使,看到桌边那个穿着鹅黄袄裙的清丽女子笑着打了声招呼。

那女子转身看到他笑了笑问道:”对啊。你怎么过来了?“

宁喜:”是这样,御花园暖房那边的人说要换几盆盆景过来,宁喜先过来知会姐姐一声。“

白潇:”好,我知晓了,我会告诉御茶房他们的,如果我不在,让清薇看着办就好。“

宁喜:”欸,那姐姐忙着,我再去别的地儿跑跑。“

白潇看着他说完转身就要走,连忙开口说:”不喝点儿水再走吗?“

宁喜回头说:”不了,这会儿不渴,等忙完了一定来讨杯茶喝。“

”好。“

看着宁喜走远了,白潇回身轻轻碰了碰茶壶盖,感觉差不多了把茶壶挪到了一边的茶盘里端起茶盘吩咐了一边收拾茶柜的小宫女一声出门去了。

初春的阳光从侧边洒进了长廊里,园子里开着几树梅花,有红梅,也有白梅。夏衡拿着折子,顺着长廊朝着书房走了过去,刚走到门口一个小内使就迎了过来,冲着夏衡行了一礼,而后说道:”厂公,老祖宗刚吩咐过了,要是您来了,直接进去就好。“

夏衡点了点头,正要进去的时候余光看到白潇端着茶盘朝这边走了过来,脚下一转向白潇走了过去。白潇看见夏衡走了过来,屈身行了一礼”奴婢白潇见过厂公。“礼才行了一半便被夏衡虚扶了起来。

夏衡:”不必了,起吧。“

说完低头看了看白潇手上的茶盘,问道:”这是要送进去的?给我吧,我正好拿进去。“

白潇听到这话连说道:”不必麻烦厂公了,奴婢送进去就好,这本就是奴婢该做的。“

夏衡没说话,把手上的折子塞进衣襟里,伸手从白潇手里接过茶盘,径自走进了书房。白潇惊诧地看着他走了进去,而后放下了手,愣了一会儿又转头走回去了。

书房里的窗户开着,正对着外面院子里的美景,皇帝正坐在案边画着一幅画,时不时抬头看看窗外,旁边苏季坐在一边,正为皇帝调着颜色,看准时机把手中的笔递了过去。皇帝身后站着司礼监掌印太监陈翊,看见夏衡进来,低头对皇帝说:”皇上,人来了。“

皇帝和苏季听到这话都抬起头来,皇帝把手中的笔递给苏季,而后伸了伸懒腰,向后靠去,朝着夏衡问道:”来了?那边议完了?“

苏季收拾好笔后,站在了皇帝身后,陈翊把案上画收在了一边,夏衡走上前去放下了茶盘,倒了一杯茶放在皇帝手边,一边说道:”回皇上,议完了。定下了左都御史谈景、吏部左侍郎魏茂、前户部尚书孙远扬和翰林学士姜瑜。“

说完站到皇帝面前跪了下去行了一礼,皇帝摆了摆手夏衡复而站了起来,从衣襟里拿出折子递了上去。陈翊收好了画也站到了皇帝身后。

”怎么个议法?“皇帝一边看着折子,一边问道。

苏季听到这话,从皇帝身后绕了出来,向皇上行了个礼,说道:“既然皇上与夏厂公有要事要谈,微臣不好侍于左右,不如微臣先行告退吧。”

皇帝抬头看着苏季:“不必,你留下吧,听听也没什么。”

听到皇帝已经这么说了,苏季就干脆站了起来,站在了夏衡身边。

皇帝看着夏衡说:“你说吧。”

夏衡:“是。奴婢以为浙党他们想推举的人是前户部尚书孙远扬,上次辛亥京察拾遗,孙远扬被人弹劾结党,无奈请辞,浙党想借孙远扬在这次京察上扳回一成。不清楚东林之前知不知道浙党他们想推举的人,是早有打算对付孙远扬还是只要拦下他就好,但是有御史假借推举孙远扬而把事情往上次京察引,意欲将他除名。但右副都御史反应还算快,及时把事情敲定了下来给了他一个末推的位子。”

说着脑子里回想起了会推时,兵部侍郎与右副都御史蒋正对视一眼,蒋正开口拦住了吴御史的话为孙远扬辩解定下末推名额的画面。

“东林举荐吏部左侍郎魏茂实则是障眼法,他们想推举的人其实是翰林学士姜瑜。东林清楚举荐魏茂的话难度太大,不过用来当挡箭牌倒也好。没想到浙党他们早有准备,一早握住了姜瑜家奴打死了人的把柄。”

夏衡笑了一下接着说道:“不过这河南道掌道御史倒是有些意思,他是被魏茂提拔上来的,却在这个时候给魏茂拆了台。不过这御史的性格素来是直来直去的朝中也都知道,他应该是被浙党他们利用了,浙党把姜瑜纵奴伤人的事间接告知薛岳,薛岳在得知举荐的人是姜瑜后自然忍不住会说出来,但薛岳又是东林他们自己的人,他们自然是无话可说。”

“至于这左都御史谈景嘛,倒是有些意外,毕竟不管如何京察左都御史是一定会参与主持的,举不举荐他都一样,奴婢估计这人是大理寺卿顾玦写下的。大理寺卿不想依东林之意举荐姜瑜,又不想得罪其他东林党的人于是便举荐了左都御史。”

说着又想起了会推时顾玦抬起笔往对面望了望,看了眼左都御史谈景而后一脸轻松地写下了谈景名字的画面。

夏衡说完想了想,确定没有什么遗漏的,接着补充道:“奴婢所知的,也就这些了。”

皇帝听完这话低头思索了起来。苏季侧头看了夏衡一眼,夏衡却没理他,只是微微低着头,手悄悄地摸着自己的袖子。过了一会儿皇帝又抬头看着夏衡“那姜瑜的事儿是怎么回事?”

夏衡:“回皇上。姜瑜的事实则是那家奴失手打死了人,又借着自己是翰林学士姜大人的人便威胁那家人不许告官,给了他们一笔钱,此事姜大人确不知情,不知为何传成了姜大人纵容家奴伤人性命。不过此事既已被薛岳说了出来,刑部又承认那家奴就在刑部牢里,之后想必是能妥善处理的。”天才一秒钟就记住:

皇帝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你觉得吏部尚书该由何人担任?”

夏衡想了一会儿回道:“回皇上,奴婢以为可任左都御史谈景为吏部尚书。京察时可让吏部尚书与右副都御史蒋正主持,吏部尚书为东林党人,右副都御史蒋正为浙党人,如此京察时也不至于太过分。再让河南道掌道御史薛岳协理,皇上再任一位自己人为吏部考功郎中协理,如此京察也能稍有控制,即便他们再争取其他协理的位子,影响也不会太大。”

皇帝:“那你觉得朕该任谁为吏部考功郎中呢?”

夏衡:“奴婢以为…苏季苏大人可以。“

苏季原本看夏衡没理他,恹恹地低头也玩儿起了自己的袖子,听到这话瞬间侧过头瞪大眼睛惊讶地看着夏衡,皇帝也偏头看着苏季有些怀疑地问:”他?“

夏衡:”是。奴婢以为苏大人任中书舍人已有三年,论资历已可升迁,再者由皇上亲自任命,苏大人在京察时也能说得上话。“

皇帝看着苏季点了点头,问苏季:”苏季觉得如何?“

苏季转过了头,懵懵地看向皇帝,而后像是突然下定了决心,咬了咬牙,朝皇帝跪了下来:”微臣定不辱皇上使命。“说罢,抬起了头朝皇帝笑道:”不过可惜日后一段时间微臣怕是不能再随侍在皇上左右了。“

皇帝既而大笑起来说:”你这油嘴滑舌的,升官了怕是心里早就高兴的不行了。“”行了,起来吧。就是不知道这旨意好不好过内阁那一关,毕竟相比起来苏季的资历还是太低了。“

夏衡:”皇上可以先把任命吏部尚书的旨意发下去,等过段时间了再任命苏季,到时候若是不行直接下中旨任命也可以。“

皇帝:”也好。那苏季你就先回去吧,等过几天朕就把旨意发下去。“

苏季笑着向皇帝行了一礼,说:”诶,那微臣这就回去,微臣告退。“

说完站起身悄悄地瞪了夏衡一眼,退了出去。夏衡还是没理他,左手一直放在右手袖袋那儿。

皇帝低头看了会儿折子,又抬头对夏衡说:”好了,朕知道了,你先回去忙吧。陈翊,送他出去,让朕一个人待会儿。“

陈翊和夏衡道了声“是”,一起退了出来,出来时顺手关上了书房的门。陈翊和夏衡出来后,嘱咐了门口守门的内使不要让其他人进去,就和夏衡顺着长廊走了出来。

长廊里,夏衡走在陈翊的右后方,只低头走路不说话,手一直摸着自己的袖子,过了会儿忍不住了朝陈翊轻声说道:”夏衡拜托您老一个忙。“

陈翊听到这话停下了步子,转身回头笑望着他:”哟,我以为你还能再憋一会儿呢。说吧,今年又是什么?“

夏衡笑着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个细长的小盒子,说道:“没什么,只是一个簪子,劳您老帮我送给她。”

陈翊从夏衡手里接过那个盒子拿在手里,“你怎么自己不送呢,到让我承了你这人情。”

夏衡苦笑了下说:“我不好送,东厂的名声向来不好,她怕我,况且我这情况您又不是不知道,何必多惹是非呢。”

陈翊:“唉,咱们这种人啊,就合该这么死气沉沉地呆在这宫里。不过你倒是好些,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外面,比这高墙大院好。”说完又笑了笑:“走吧,我送你出去。”

夏衡:“多谢您老。”

然后二人便一起继续朝外面走去。一只鸟儿飞了过来停在了院中的树上,又转而起来,朝着宫外飞了出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