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仙

《九州仙》

长安风起动四方 第一百零九章 有花堪折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沁心宫。

李沁溪坐在院子里,正在晒太阳。

阳光明媚,将李沁溪的侧颜剪下,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在无数个这样的下午,李沁溪总爱搬条椅子坐在院子里,给自己泡上一杯新采的龙井茶。

她觉得这样的下午,总是香气四溢的下午。

阳光那绵绵糯糯的味道,就着龙井茶的淡淡清香,以及院里的那一树玉兰的幽香。

这些香味都被她收藏进了生命中的每一个恬静的午后。

当然,这样的下午她的身边总少不了张温龄的陪伴。

玉兰树在暖暖的阳光下静静盛开着,朵朵玉兰花无比灿烂,焕发着玉兰树的勃勃生机。

李沁溪仰视着头顶的玉兰树,目光中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她很喜欢看着玉兰花被清风从枝头吹落,落在地上的过程。

每当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她总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

她是个喜欢慢慢享受生活的人。

这时,一阵微风吹过。

一朵洁白的玉兰花从枝头飘落,吸引住了李沁溪的目光。

只见玉兰花在空中飘飘摇摇,仿佛一朵穿花蝴蝶。

玉兰花时而飘向这头,时而又飞向那头,摇摆不定间又垂直落下。

不过哪怕这玉兰花再怎么飞,终究还是会停下。

最后,玉兰花稳稳当当地落在了李沁溪的肩头。

李沁溪一手捻起了花,脸上却不见有什么表情。

花朵洁白无瑕,花瓣圆润光滑,也不见有什么缺损。

“这花生得倒是俊俏。”李沁溪将花放在手心,仔细打量了起来。

“不过,这花辛辛苦苦从树根孕育,好不容易熬到了枝头。从枝头落下,到又重回泥土,这中间的过程就是人生。”

李沁溪将花朵扔到了地上,“我并不喜欢让别人摆布我的人生,也不喜欢看别人设计他人的人生。”

一直站在李沁溪身后的张温龄立马跪下,“请娘娘恕罪,奴才下回不敢了。”

李沁溪抬头望着枝头的朵朵玉兰花,“你是不是好奇,我这个明明不会武道的人,怎么会知道这朵玉兰花是被你操控的呢?”

张温龄轻声道,“奴才确实不知。”

“哈哈,这树玉兰花我也是赏了快二十年了,我也算看了不知道多少朵花落下了,又怎么会看不出来这朵花不对劲呢!”

张温龄闻言一惊,身子俯得更深了。

“你该不会真以为是这样的吧?”李沁溪看着张温龄的身影笑道。

张温龄又是一惊,一时间琢磨不透这李沁溪的心思。

李沁溪低头看向自己的皓腕,肤若凝霜的手腕上隐约可以看见一点点红色的细痕。

“这也算是一桩缘法吧,这道剑气陪伴我这么久,虽然也没能让我走上武道,却也让我拥有了感应到身边的人内力的运转。”

张温龄这才想起,李沁溪的体内还留有那一道剑气。

“娘娘,三公主来了。”一名宫女走到李沁溪身旁说道。

“哦,三公主怎么会来我这?让她进来吧!”李沁溪说道。

不多时,姜知鸢便恭敬地走进了院子。

“知鸢给太后娘娘请安!”

宫女搬来一条椅子,放在了姜知鸢身旁。

“哈哈,我一直听说,三公主虽是女儿身,却有颗男儿心。今日一见,却发现三公主性情淑均,通情知礼。想必那些言论,都是没有真正了解三公主的人信口胡诌的。”

姜知鸢闻言浅浅一笑,心中不免有了些许得意之情。

原来,她在来之前特意请教了几个年长的宫女,学习了一下几个行礼的方式,方才便拿出来用了一番,这就是所谓的现学现用。

“无事不登三宝殿,三公主今日有空到我这沁心宫来,不知有何事啊?”姜知鸢斟了小半杯茶,递给了姜知鸢。

姜知鸢顺手接住,放到了一旁。

李沁溪笑望着姜知鸢,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

“其实我这次来呢,是想在太后娘娘这里采点玉兰花回去熬汤,希望太后娘娘能准许。”

姜知鸢一边说着,一边就把目光放到了头顶玉兰树枝头上正开得繁茂的玉兰花。

在她想来,就这么个小小请求,这个平日素以通情达理闻名的太后肯定会答应的。

不过自己也要认真挑选,摘几朵大一点的花回去。

所以,她现在像一个捕猎者一样,正在精心挑选猎物。

姜知鸢不知道的是,她旁边的李沁溪此时正强忍着怒火。

就连李沁溪身后的张温龄也紧紧攥起了拳头。

宫里的人几乎都知道,沁心宫的太后李沁溪是出了名的好脾气。

哪怕当初她从无数阴谋算计的后宫争斗中走出,成为后宫之主以后,也没有找当初算计过自己的嫔妃们报复。

有位妃子曾说,我们这群活在不见天日的后宫里头的人,都会些见不得光的手段,也都有过见不得人的事,唯有皇后娘娘还保留着一颗赤子之心,她也是这座大牢里唯一活在阳光底下的人。

不过,佛祖尚有跳墙破戒之时,凡人又怎么可能一直完璧呢?

绕是李沁溪这般为人,也少不得俗人叨扰。

有位好不容易怀了龙种的妃子,可是胎气一直稳不下来,吃了好几副药也不见效,御医们也束手无策。

所以她去到沁心宫想找李沁溪学习一下安胎静气的方法。

正在坐月子的李沁溪自然是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谁成想,这位妃子一回去便流了产,龙种也没保住。

在这之后,宫里便有风言风语说,是皇后娘娘将这位妃子肚子里的孩子给弄掉了。

到后来,传得更凶了。

本就心生疑窦的妃子身旁更是有宫女煽风点火,说什么这皇后娘娘在院里那棵新栽的玉兰树下埋了风水诅咒的傀儡,蓄意谋害这妃子肚子里面的胎儿。

这位妃子一听这话,当即火冒三丈。于是在夜里派了两个身手好的太监,想趁着夜色用毒药将这棵玉兰树给毒死。

谁成想,这两个太监好不容易翻过墙,还没来得及打开装毒药的瓶子,便被张温龄带着人当场抓获。

而当李沁溪第二天得知了这件事后,当即下令将这两个太监活活打死,然后将尸体扔到了这名妃子的宫门前。

不久后,姜皇归来。

在得知了这件事之后,姜皇直接下令将这名妃子打入冷宫,永远不得踏出一步。

至此,宫里的人都对李沁溪院子里的那棵玉兰树充满畏惧。

不过后来李沁溪院子里的这棵玉兰树的来历也传了出来。

原来这棵玉兰树是李沁溪亲自栽种的,树苗也是从豫州带来的。

每到早春之时,李沁溪就会小心地从树上摘下一把玉兰花,给自己的两个儿子熬成玉兰羹。

除此之外,那院子里的玉兰树是谁也不准靠近的。

这也成了宫里的一桩趣闻,有人在宫里养鸟,养鱼,也有人在宫里养猫,养狗,这皇后娘娘偏偏就在宫里养树。

当然,没人敢当着这位皇后娘娘的面说起这件事。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件事也随同那两个太监的尸体,一同埋葬在了漆黑的泥土中,被人们所遗忘。

不过今天,这件事又被姜知鸢从记忆中提了出来,就好像从酒窖中拎出一坛深藏多年的酒,酒香四溢。

李沁溪端着茶,足足过了半天,茶都快凉了,才抿了一小口。

姜知鸢则是好奇地看着眼前的太后娘娘的脸色逐渐变得冰冷生硬。

“这……太后娘娘若是不愿,我也绝对没有意见,我可以去找别的人!”姜知鸢急忙道。

她感到难以理解,这位太后娘娘难道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吗?就摘两朵花又怎么了?这都不准吗?

李沁溪放下茶杯,问道,“是你母妃让你来的吗?”

姜知鸢犹豫了片刻后,缓缓点头道,“是……是我母妃说,可以来太后这里取玉兰花的。”

李沁溪轻轻点头,“行,那你采吧。”

此话一出,一旁的张温龄脸色瞬间一变。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李沁溪会同意让姜知鸢采摘这玉兰花。

要知道,这玉兰花可是李沁溪心头的宝贝,平日里就连他未经允许也不能靠近半步。

而如今,二皇子已薨,大皇子生死未卜,这一棵玉兰树或许也承载着一位母亲对自己两个儿子的思念吧!

姜知鸢并未注意到站在李沁溪身后的张温龄的沉默注视,她只是欣喜于太后娘娘忽然同意了她的请求。

于是她一脸喜悦地说道,“谢太后娘娘恩赐!”

李沁溪只是轻轻点了点头,随后转身进了屋,张温龄也跟在李沁溪身后。

姜知鸢并未在意她们的离去,而是急忙搬开了玉兰树下的桌椅,然后开始采摘玉兰花。

屋子里,李沁溪静静跪在佛堂里,双手合十,正在吟诵着佛经。

张温龄站在佛堂外,面带担忧地看着佛堂里的李沁溪。

没过多久,姜知鸢抱着满满一怀的玉兰花走了进来,一脸兴奋地喊道,“太后娘娘,我摘完了!”

张温龄连忙走到她面前,轻声道,“娘娘正在里头诵经礼佛,还请三公主不要大声喧哗。”

姜知鸢愣了一下,看了看帘子里面的跪着的李沁溪,随即说道,“那你待会帮我和太后娘娘传个话,就说我回去熬玉兰花汤了,我就先走了!”

说完,姜知鸢便小跑着离开了。

一朵已经少了半边花瓣的玉兰花掉落在地上。

目送着姜知鸢离开,张温龄俯身捡起这半朵玉兰花,端详了起来。

过了很久,屋子里响起一阵叹息声。

李沁溪在佛像前轻轻叩了一下首,整个人仿佛都老了许多。

李沁溪缓缓起身,走出了佛堂。

抬手捻起张温龄手里的那半朵玉兰花,叹道,“这里已经不属于我了,就连一棵树的地方都保不住了。”

张温龄愣了一下,随即说道,“在这里您还是姜国的太后娘娘,您也永远是我的太后。”

张温龄恭敬地在李沁溪面前跪下,将头紧紧地凑在她的裙摆上。

“只是太后吗?只有你一个人认的太后又能算得上是什么呢?或许不久之后,这皇宫外面的天下都不是姓姜了,我这个太后也只剩下一个虚名了。”

李沁溪呵呵一笑,眼眶瞬间红了,“可是我现在又能去哪里呢?”

她抬脚在张温龄的肩头狠狠一推,张温龄没有一点抵抗,整个人被推得躺在地上。

李沁溪看着张温龄的脸,深吸一口气,整个人向着张温龄身上扑去。

双手撑在他的肩膀,一条腿跪撑在张温龄的腰间,一条腿跪在地上。

李沁溪绝美的脸庞带着一点泪光,静静望着一动也不动的张温龄。

两人此时的姿势若是传了出去,恐怕明日就要被世人群起而攻之。

堂堂姜国的太后娘娘居然和一个宦官光天化日做出这等荒唐之事!

“带我走,好吗?”李沁溪樱唇轻启,语气已经有了一丝祈求之意。

然而张温龄此时却沉默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