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逆臣

《明末逆臣》

第218章首辅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相公,你看那烟花真漂亮啊!”

在登州的总兵府邸之中热闹非凡,因为春节刚刚过去,而元宵节还没到,所以过年的氛围还没有消散。而大明登莱总兵李信也难得有空闲陪着小娇妻张氏游玩。

自成亲以来两人相处的时间实在是不多,这让李信有点心存愧疚,更重要的是张氏娘家所在的窦庄是自己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所以这日李信便陪着张氏放烟花。

正当李信笑着准备跟张氏说点什么的时候,眼角余光却看到暗卫统领卢大海匆匆而来,李信知道一定是有要事发生了。于是他带着歉意说道:“娘子,我不能陪你了,让丫鬟们陪你吧。”

“相公,不用管我,你去忙大事吧。”

对于李信的忙碌,张氏早就习以为常,何况她也明白李信确实是公务繁忙而不是不喜欢自己。她想着二人的闺房乐事不由脸色一红,而李信却没注意她脸色的变化而是直接走向了卢大海。

“总镇,刚刚从京城传来消息温阁老致仕了!”

李信没想到崇祯九年的春节刚过,大明的朝堂就发生了如此大的人事变动,浸淫官场多年的老油条温体仁居然也翻了车。要知道温体仁可是大明崇祯朝最坚挺的阁老了,崇祯那么频繁的换阁老,温体仁一直犹如官场不倒翁,官越来越大。

没想到做了这四五年的内阁首辅之后还是倒台了,对于温体仁这个人李信说不是喜欢与厌恶,因为两人之间纯粹是利益结合关系。

但是他下台了那上台的人就需要李信关注了,这关系到朝廷对自己这个登莱镇的态度,要知道登莱镇每年获取的“辽饷”可是有一百万两。

虽然这笔银子经过层层“飘没”之后,到李信手里不过四十万两,但也算是一笔财政来源,李信暂时还不想失去这笔银子。

再说了自己之前在京城铺设的关系网,若是新任首辅是敌视自己的人的话,恐怕也要重新拉关系,那还得继续花银子。

“温体仁致仕谁接替他担任首辅?是兵部尚书杨嗣昌吗?”

“不是,杨嗣昌因为是被皇帝夺情入阁,所以拒绝了担任首辅。首辅是原礼部尚书刘宇亮,杨嗣昌继续担任次辅兼兵部尚书。”www.Κanδhu5.iá

之前杨嗣昌的母亲病逝,按照礼法杨嗣昌需要守孝三年,崇祯为了能够让他继续当官便夺情也就是让他一边守孝一边当官。

所以杨嗣昌为了防止那些言官们弹劾自己,拒绝担任首辅,当年就算是张居正那么大的权势都因为守孝问题被言官喷的狗血淋头,别说杨嗣昌了。

“刘宇亮此人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此人是四川绵竹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他最为崇拜家乡名人南宋宰相张浚,以张浚再世自比。他之所以能够担任首辅是得到了钱士升的大力支持,而钱士升正是东林党。”

“哦,这么说来这人有东林党背景,看来东林党又要重新得势了。”

经过卢大海一说李信便明白了刘宇亮的来历,李信想了想才明白张俊,不就是那个被宋高宗赵构认为是“志大才疏”的宰相嘛。

历史上这位宰相虽然是南宋朝廷里著名的主战派,但是他的军事才能却让人不忍直视。赵构用他负责西北战事,结果他将南宋的西军葬送一空,导致整个陕西都沦陷到金国手里。看書溂

宋孝宗这个赵构的“大孝子”难得不听赵构的话一次,用了这位当宰相,结果宋军北伐又一败涂地让宋孝宗丢尽了面子。

更让人无语的是这个人心眼极小,西军将领曲端是当时少有的能击败金军的将领,结果就因为与张浚不和,被他找理由给杀掉了。

李信没想到有人居然以这个张浚为偶像,不由有些撇嘴,其实这就是他的思想与古代文官思想的差别了。在李信这样的现代人看来张浚是猪队友,杀自己一方的武将。

而在那些文臣看来这张浚是出将入相,是难得的人才,至于杀武将在他们看来根本不是问题,杀一介武夫而已,有啥问题。

“大海,你派人与刘宇亮接触一下,看他对咱们登莱什么态度。若是能用银子说话的话都好说,若是不行就早作准备。”

“遵命!”

“还有就是我之前让你派人前往陕西与南直隶与高迎祥、李自成等人接触有回音了么?”

“有了。他们表示对咱们在各地的商行不会侵犯,而咱们的商行也会替他们将抢掠的物资转换为他们需要的粮食、甲胄、兵器等。”

“好!你记住这件事负责的人与你都保持单线联系,不要把消息泄露出去。”

“遵命!”

等卢大海离开之后,李信坐在椅子上一边闭目养神,一边思考着下一步该怎么办。自从击败多尔衮、阿济格入边的清军之后,李信便开始着手布置棋子。

毕竟崇祯对自己的猜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也就是忌惮自己的实力,崇祯才没有直接派锦衣卫来抓自己。所以李信便开始时刻准备着与崇祯翻脸。

因为这个时空自己的存在,导致清军几次入边都严重受挫,崇祯有余力对付流寇,若是自己不资助那些流寇的话,等崇祯剿灭了流寇恐怕就会对自己下手。

李信有自信若是自己起事的话整个山东可以传檄而定,而北直隶也没有能挡住自己的兵马,但是若真的那样的话,恐怕得利最大的就是皇太极。

到时候自己控制山东与北直隶,西北则是洪承畴的三边明军与宣大明军,河南则是杨嗣昌带领的其他明军,再加上南方的明军恐怕会发生大混战。

如果真发生了这一切的话,无疑对皇太极的满清是最有利的,所以李信通过资助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等人来牵制其他的明军势力。

等自己发展到一定程度出兵灭了满清收复了辽东,再从容应对流寇与其他明军势力,这对李信来说才是最适合他的战略局面。

但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谁知道下一步局势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李信只能听天由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