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快穿大拯救

《诸天快穿大拯救》

第43章安抚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有话直言便是!”姜云升见他这样语气一厉:“吞吞吐吐做甚?!”

周康平咬了咬牙,事已至此,他只能相信姜大人了。

“大人,京营危矣!”

接着,他便把近来京营情况说了一遍,最后总结道:“大人若不出面安抚,兵卒动乱犹未远矣!”

姜云升认真听完,此刻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军心可用!

“咳咳,康平莫急。”姜云升又咳了两声,安抚道:“今夜且在府中住下,明日与我同去京营。”

周康平先是一喜,接着又忧虑道:“大人这身体…”

姜云升狠狠瞪了他一眼,肃声道:“为上者岂能惜身?”

周康平拜倒:“大人高义!”

次日,姜云升巡营,这次他身边没有姜党官员的簇拥,只有周副将相随。

一路走来,见到他的将士们高呼:

“姜大人来了!”

“提督大人来了!”

沉寂半月的京营开始沸腾,到处都是欢呼的喊声。

姜云升拖着病躯,脸上满是想念,关怀,他拍了拍一位兵卒的肩膀,歉意道:“咳咳,是本官咳,对不住你们。”

兵卒兴奋的满脸通红,闻言眼里有了泪花:“大伙都知道,大人是有苦衷的。”

聚拢而来的将士越来越多了,姜云升饱含歉意的目光,环视一圈众人,躬身拜下,嘶声道:“是本官没能兑现诺言,是本官辜负了大家啊!”

“大人!”

“提督大人!!”

哗啦啦,周遭将士们跪了一圈,更有兵卒磕头哭道:“大人千金之躯,何必拜我们这些卑贱之人。”

“咳,咳咳。”

姜云升一步一步的走了过去,费力的将这位兵卒扶起来,以官袍擦去其额头上的泥土。

“本官和大伙一样,出身贫苦,以后莫说什么卑贱不卑贱的话了。”

他拍着兵卒的肩膀:“本官知道大伙都不容易…咳咳…”

姜云升看着京营众人,高声道:“本官就算吃糠咽菜,也要保证大家活下去!”

本就是病躯,这一高声叫喊,又是一阵弯腰咳嗽。

周康平连忙上前扶起他,却被姜云升轻轻推开。

姜云升面朝皇城方向,拱手以示恭敬:“今日本官便奏请陛下,暂缓行宫建造,拨钱粮以济京营。”

“若陛下应允,还望大家心念皇恩,莫要冲动…咳咳…咳…”

说完,姜云升不顾将士们的劝阻,坚持巡营,每到一处,他便说一番同样的言论。

很快整个京营都知道了,姜大人病的很严重,他要拖着病躯去求陛下,求陛下不要建行宫,拨些钱粮养京营。

有兵卒劝他,说陛下不会应允,姜大人不信,还让大家要顾念皇恩,陛下绝不会把行宫看的比京营还重要云云。

巡营后,在京营几万将士的目送下,姜云升坐上马车,马车缓缓驾驶进了京城…

姜云升又被陛下训斥了!

而且这次被训斥后直接一病不起,医师看后只说姜大人是心病,积郁成疾。

消息很快传开,说姜云升拖着病体求见陛下,请停行宫营造,拨钱粮济京营,却被陛下狠狠斥责,收买军心,包藏祸心。

且不说京营那边是如何沸反盈天,单说官场这边。

朝臣们从姜云升第二次被斥责得出结论:绝不能做陛下亲信心腹。

想想做陛下亲信的下场吧!

先是孙泽行,抄家问斩,之后更是诛三族!

再是姜云升,被陛下塞了个烂摊子,那可是京营,兵卒是会杀人的!

可想而知他接下来的下场。

有些想取姜云升而代之的官员也熄灭了这份心思,这皇帝,属实是伺候不了。

连姜云升这种老狐狸,这种做了陛下二十年亲信的都能翻车,谁还敢上?

朝臣们都觉得很荒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道理难道皇帝不懂吗?

陛下想让姜云升带着京营这马儿跑,却不给马儿喂草,人家姜云升辛辛苦苦自掏腰包给马儿喂草了,结果陛下你转头就把人家找来的草给收回去了。

还说什么喂马的包藏祸心,想拐跑你的马儿。

这事还有道理可言吗?

连不少忠直朝臣也开始同情姜云升这个奸佞小人了,难得干点实事,难得安分一下,却接连收到斥责。

不过姜云升不愧是奸佞小人,都这种时候了还想着拍皇帝马屁。

朝臣们心中暗哂,听闻他在京营里要求兵卒要感念皇恩,忠于陛下,还把自己的功劳全加在皇帝身上。

这些话也就骗骗那些大头兵了,都是当官的,谁不知道当今陛下是什么德性?

吃进去容易,想要吐出来?

难!难!难!

朝臣们还听闻姜云升新建敛财的坊市也被陛下收了,不少族里生意黄了的官员听到这消息还挺高兴。

可没想到陛下玩的比姜云升还狠,压价收,高价卖,最可恨的是那些宫里的太监们,甚至不让他们做生意!

地痞流氓,下三滥的无赖,见到他们店铺开门就上前捣乱。

因为背后站的那些太监,京兆府的衙役也不敢问责,导致整个京城的商业都萧条了不少。

姜云升名声是很差,可他也是文官的一员,朝臣们看见他如今凄惨的境地,心中不免有些兔死狐悲。

连姜云升这颗朝堂常青树都要倒了,谁还能在陛下的手上活下去?

为什么大多皇帝都会善待老臣?

因为老臣是朝堂上的标杆,是朝堂平静,祥和的一种象征。

只有朝堂平静了,天下才能安定,百官才能沉下心来做事。

若是朝堂动荡不安,哪个臣子能活到那个岁数?

还想当老臣?能活过几年就算有大能耐!

以老皇帝冷血的心性和与昏君无二的行为,朝堂上忠心他的本来就不多,大伙忠心的其实是帝位,谁当皇帝就听谁的话。

这些年来老皇帝能让百官对他俯首,政令能通行无阻大多还是靠着姜云升为首的姜党。

在姜云升的影响下,朝堂上姜党开始一言不发,比以往更加沉闷。

朝臣们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一点,连偶尔陛下的示好也不敢回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