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快穿大拯救

《诸天快穿大拯救》

第158章命格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大家捐钱是为了改善自家孩子生活的,又不为了接济平民学子!”

“不过是平民百姓罢了,也配我们勋贵慷慨解囊?”

只是碍于种种传言和朝廷风波刚刚告一段落,没有及时做出反对的举动。

退钱?

那是肯定不行的。

先不说姜云升肯不肯退,大家好歹是勋贵,送出去的银两,难道还有脸去讨要不成?

但不退钱,勋贵中有人说些不好听的话传出来,这是难免的。

姜云升很淡然,拿了人家的钱,还不干人家想要的事,发两句牢骚怎么了?

很正常的事。

他就像先前和弟子说的那样,在建立德书院的时候,在门口摆了一座功德碑。

某年某月某日,某家勋贵,捐多少银两,用于立德书院筹建,此举惠及天下学子,当刻石以表功德。

勋贵们得知这个消息后,一下子牢骚就停了。

名利名利,银两这东西他们不缺。

好名声,自然谁都想要。

不管心中的真实想法是什么,面上都是一副“身为勋贵当为平民考虑”的高尚模样。

面对别人的吹捧和敬佩的目光,也是嘴上谦虚几句,接着理所当然的接受了。

更有甚者,抬着一箱箱打开的银子,光芒四射,大张旗鼓的往立德书院门口送。

这些银两都被姜云升婉拒了。

勋贵和富贵人家是不缺银两,但不代表他们不想要银两。

若真来者不拒,毫无节制的要人捐银两。

勋贵们铁定跳墙!

京城的商铺,来往的商队,只要查下去,起码有一半背后的受益者都是这些勋贵。

这足以说明这些人对银两的贪婪程度。

姜云升不怕他们耍下三滥的手段。

不过这事嘛。

先坑一笔就行,多了没必要。

借助勋贵们慷慨解囊的六万多两银子,立德书院以极快的速度建造着。

无论什么年代,只要有钱,建造的速度就是小问题!

一个书院罢了,又不是什么特别大的工程。

金钱,不,这年代应该说是银两。

银两是最好的催化剂,在忠勇侯府的协助下,终于,面向平民学子的立德书院建好了。

“圣德书院和立德书院将同时招收学子!”

京城的家长们迎来了一场“狂欢”,勋贵们为自家纨绔有靠谱的地方进学高兴,平民百姓为自家孩子有机会读书明理,出人头地而喜悦。

这年头,读书,教育的意义尤为明显和突出。

乱世时,拿刀的武人是人上人。

太平时,拿笔的文人才是人上人!

两大书院开门之日,姜云升和皇帝站在圣德书院高处观望。

“一街之隔,便是两个世界。”

他开口叹了一句。

街上,靠近圣德书院这一侧,绫罗绸缎,马车奴仆云集。

而靠近立德书院那一侧,布衣草鞋,人人皆冒着寒酸气。

皇帝听到这话笑道:“先生竟见不得人间疾苦不成?”

“自古以来,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先生愿意给平民学子一个出头的机会,已是难得。”

“陛下倒是健谈了许多。”姜云升看了皇帝一眼,劝诫道:“此言虽有道理,却不该是君王之语。”

若是一直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等到富者连田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的时候。

这天下,这朝廷,还能撑得住几年?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并不是虚言。

“先生所言有理。”

皇帝淡淡的点了点头,看样子只是“礼貌性”附和,并不是真的听了进去。

皇帝是统治者,他自然要站在统治阶级的角度想问题。

底下人跟他拼死拼活打天下,图的是什么?

自然是富贵。

而富贵人家,是需要底下百姓供养的。

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皇帝的态度如此,姜云升见了,也没多劝。

开国之主没有昏君,如今新朝初立,天下刚刚洗牌,正是修养生息的时候。

就算皇帝晚年昏聩,或者连着碰上两三位昏君,新朝的朝廷也没不了。

“朕的三儿来了!”

皇帝语气透着欣慰,他今天来圣德书院,自然不是找姜云升闲聊的。

他压抑着弄死姜云升的想法已经很不容易了…

闲聊?

皇帝表示:“朕和这个一脚踩出地龙翻身的修行之人,没什么好聊的!”

他是为了来看自己的儿子,新朝的三皇子。

皇帝子嗣不多,许是有什么特殊原因,这么多年就三个,全是儿子,一个女儿没有。

三皇子是最小的,十岁出头,也是他暗地里钦定的下一任皇帝。

此时三个儿子之中,二儿子,也就是二皇子已经被他弄死了。

大儿子还不是太子,但大皇子本人已经觉得自己稳了,下一任皇帝非他莫属。

殊不知…

“朕的皇位,岂容你这逆子窥探!”

皇帝阴恻恻的想着,大皇子都快三十岁了,还能等的了几年?

真以为二儿子干的事,大儿子不知道吗!

若是皇帝身子坏了,快死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传位给大皇子。

毕竟主少臣疑,帝王年幼,社稷不易稳定。

可现在他身子已经大好,皇帝觉得自己起码还能活二十年。

“朕是能活了,可朕的好大儿,你等的了吗?”

姜云升看了一眼三皇子,就是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他不知出何目的,开口赞了一声:

“三皇子有帝皇之姿啊!”

“哦?!”皇帝心中惊喜,面上则疑惑道:“先生所言当真?”

“自然是真。”姜云升点了点头,指着三皇子的头顶,解释道:“紫金之气透顶,直欲冲云霄。”

“有句话陛下可能不爱听…”

“先生但说无妨!”

“三皇子比陛下更适合做皇帝,他生来便是帝皇命格!”

皇帝陷入了沉吟,倒不是嫉妒。

三皇子是他最疼爱的儿子。

儿子比老子强,自己开心还来不及,怎么会嫉妒?

他想的是:“朕因寿命之故,本欲传位大皇子,皇位本与三儿无缘。”

“阴差阳错之下,得姜先生提点巫蛊之祸,朕得享开国之主的寿数,这皇位才落得到三儿头上。”

“嘶!”皇帝心中暗惊:“莫非世上,真有天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