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的空间成了前夫的心情指南

《重生后,我的空间成了前夫的心情指南》

第198章:远方亲人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房世雄到各地审查之后,评估了各地所需食物的数量后,给了一个数额,沈小棠经过几日的准备,留了充足的食物山,赈灾的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不同于蔬菜之类的食物,难以处理,米粒这种食物有好存放,又不费粮食,这些估计都没用她二十斤米。

房世雄厚颜无耻:“我觉得,我发现了新商机。”

“想都别想。”

鬼知道,这样的能力对身体有没有损害,韩宗泽那人凡事都爱忍,就是有不舒服也会憋着不说,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少用为妙。

队伍整编之后,众人简单的休整过后返回凉州,一部分人马不停蹄地想见到家人,而一部分人却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耽搁了下来。

比如,修文华屁颠屁颠地跟着师娘回家见丈母娘了,在得知她的灵泉水无限在生之后,直接拉了两大翁水,说是做见面礼。

沈小棠双手合十,在心里默默祈愿,他能一切顺利吧,毕竟靠两翁水娶媳妇,多少有些异想天开吧,就算里面有药效……哎,不懂了。

成年人的事情,随她们去吧。

梁莹则收养了两个失去父母和家人的孤儿,原本她还要在收养两个,被沈小棠拦下了,有爱心是好事,但是你一个未婚嫁的姑娘,一下子抱回四个孩子,着实有点压力大吧。

何况,她同马文才还是那种情况,万一马文才铁了心地不娶她,她也看开了,不强求了。这四个孩子咋办?你养着四个孩子,如何嫁人,即便你说收养的,夫家怎么看?

到时候你有了自己的孩子,这些抱养回去的孩子算什么?一个两个还好说,三四个孩子,肯定要争风吃醋,弄不好就是好心办坏事。

她劝,旁人也劝,梁莹就有些动摇,那两个三四岁的孩子,她想着要是能找到收养的家庭,就把他们送出去,如果送不出去,她就带回去。

至于这两个一岁多一点的孩子,她要亲自带回去,这么小的孩子,几乎不会有人收养的。

天灾之下,失去父母的弃婴很多,失去孩子的父母也很多,但鲜少有人愿意接受那些不属于自己血脉的孩子。

一些人肯收养这些孩子,一来是弥补失去孩子的痛苦,二来也是为了能按人头分到更多的粮食。

能在天灾之中活下来的孩子,年纪都不会太小,最小的也有七八岁,像年纪这么小的真没几个,而且也没人收养,这么小不能干活,还需要人照顾。

对于缺钱缺粮的灾民来说,收养他们就是给自己添累赘,添负担,若非家人没得选,有些人宁可将自己的孩子也扔出去。

梁莹打算跟着小棠去附近几个没受灾的城市转悠转移,看有没有好心人士收养这几个孩子。

沈小棠现在不回,主要是没见过世面,磨着房世雄假公济私的带着他领略人间风情,采购一些凉州没有的小吃和玩具,顺便卖卖货。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全部都是一手货源,银子都揣自己兜里。

有了夏天流水线制作药材的经验,秋收过后,沈家便扩大了规模,直接雇了全村以及邻村的人,开始制作果脯和柿饼。

上山采摘果实的负责摘,经韩宗泽处理后,分派下去深加工,这一段时间已经囤积了不少货,还有储存的糖水罐头。

要是她没跑到这么远的地方也就罢了,这来都来了,不赚一笔走,合适吗?

他们一路向南,途经最大的州府,开始兜售食物。

房世雄手底下的二千多名士兵被她征用,换上常服,到一个地方,大家就会住个几天,大家四散在城中各地兜售食品。

果脯和柿饼之类能存放的食物,直接通商铺谈,至于其他的食物糖水罐头,则是挨家挨户敲门兜售,很快大家就轻车熟路起来。

每天都有白花花的银子收入囊中,沈小棠高兴的都合不拢嘴。

同样,她也开启了疯狂买买买的模式,银子真的是左手进右手出,各地新上的布料啊,喜欢的吃食啊,还有各种晒晾好的鱼货。

什么虾米、海带、鱼干之类,腐乳、香干、梅干菜没吃过的,没见过的通通卖走,为了能搭配销售,她还品鉴了各地的特色菜。

为了深度还原,她还试图爬窗户偷学,被铺子里的大厨追了两条街,愣是给抓住了,赔了好多小吃才将人安抚住。

得知她住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大厨也不担心她抢生意,热心地教了他几道菜,虽然不是什么招牌菜了,她起码知道这些菜该怎么卖出去了。

从汴州走到商都在到洛阳,众人心知年前是回不去了,不过众人都赚了不少钱,房世雄也是尝到了赚钱的好。

小伙子竟然萌生了弃武从商的念头,不同于前面几个州县,洛阳是几朝古都了,热闹繁华的景象丝毫不比长安差。

让他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可是开了回眼见,这里人们的服饰和打扮简直打开了他们审美的新次元。

如果说凉州百姓的穿着是乡野小民,那么这里的人就是天仙宫娥,从本质上就有天与地的区别。

“我一直觉得我这衣裳挺朴素的,但没想到会朴素成这个样子。”

他们对“繁华”有了新的定义,第一天大家按往常的规划出去,沈小棠醒得晚,等她起来吃早饭的时候,大家已经陆陆续续地回来了。

“卖完了?不是吧?”

每个人都拿了至少一天的货,这都不到一个时辰就都卖完了?

“洛阳百姓的钱是刮大风抓的?咱们物价是不是定得太便宜了,你们歇一歇,让我出去了解一圈。”

她和房世雄两个人出去问了一圈,还真是他们将东西卖便宜了,难怪会抢购一空。

沈小棠装模作样地抚着空气胡须:“嗯,房兄,小弟以为,我们应该入乡随俗,适当加价。”

“沈贤弟说得对,莫要让人小瞧了我们,把钱成倍成倍地涨起来。”

两个人叉着腰站在马路中间,并排哈哈大笑,那样子路人看了都觉得她俩病的不轻,但谁都不知道,钱翻一翻,他们会挣多少。

这都是高兴的。

这一幕吸引了马车中人的注视,几个小姑娘指着两个疯癫的人发笑,坐在主位的老夫人闭目养神。

“祖母,你瞧那两人多有趣,看着不像本地人,倒是像凉州那边的。”

凉州,好久都没听到这个地方了,陈老夫人睁开眼,看向窗外。

胡家以前生意做得很大,最远做到凉州那边,所以家里人是知道哪里百姓的穿着打扮。

凉州人喜欢衣服的边用兽皮,图案不复杂,但色彩很多,很有特色,还有他们的发饰,不像中原,有很多样式,簪很多珠钗,哪里的人更爱编一头小辫子,然后扎在一起,或者不编头发利落地扎起来,行为也多随性而为。

像现在这样放声大笑,也只有哪里的爽朗人民才做得出,若是洛阳有人在大街上这样,大家都会以为他们是失心疯了。

陈老夫人看着那个小姑娘,一下子就认了出来:“小棠?”不可能,她那外孙女可是在凉州啊,怎么在这里,难道认错了?

“停车,停车。”

几个小姑娘见祖母表情奇怪:“祖母,怎么了?小棠?是我们未曾蒙面的表妹吗?”

陈老夫人顾不得说什么,赶紧下了车,她前不久收到了女儿半年前的信,难不成……她们娘俩来投奔她了。

“小棠,沈小棠,你是沈小棠吗?”

房世雄和沈小棠收了笑,都奇怪地看向对方,这突然冒出来的是谁啊?不过看样子,看穿着是当地人。

两个人谨慎地退后了几步,房世雄小声问:“你亲戚?”

“瞎说,你看这小老太太穿得多富态,你瞧那脑袋上插的簪子,起码有十两金子。你觉得我会有这么有钱的亲戚?那我不发达了,还回什么凉州啊,我投靠亲戚算了。”

“说的也是。”

两个人悄摸摸的沟通完之后,阔步走上前来。

“老婆婆,你是不是认错人了,虽然我也叫沈小棠,但我不认识你啊。”

陈老夫人跺脚:“你这孩子,我小时候还抱过你的。你娘是不是叫陈晴娘,你爹叫沈明,你家住在湟源县黄草洼村。”

两个人齐齐后退,拉开同老妇人的距离。

“嘿呀,这人还真的认识你。”

“是啊,可我不认识她呀,你说不会这么巧吧?我娘好像是洛阳人。地球不会这么小吧,我不会真碰见自家人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