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片警那些年一少年篇

《我当片警那些年一少年篇》

第二卷 第十七章 抓虫子二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听了师傅的话,我觉得自己脑子里,现在是一团浆糊,急需梳理清楚,此刻,长时间跋山涉水的疲劳感也涌了上来,整个身子酸软成一滩,动都不想动。

索性让师傅在一旁找个地方休息,而自己,则瘫成了一个大字,直接躺倒在洞外的地面之上。师傅也不打搅我,闭着眼睛,抱着一块大石头,直接睡了过去。我怎么都睡不着,我实在太想知道真相了。每每遇到这种时刻,我总是这样,身体再疲倦,大脑也停不下来。

既然如此,那就让我再来还原一遍这起案件的整个过程吧。

村寨背景——苗裔村寨,清朝初年湖广填四川的时候,迁来本地。村寨中的人习巫术,能放蛊,信奉洞神等自然界中的神祇,崇尚原始的自然崇拜,能否使用辰洲符或赶尸等等其他手段暂且未知。

涉案人员——龙勾波:村长的小儿子(官二代);熊阿满:草鬼婆的大女儿(有一技之长傍身的专业人士);大巫:疑是村中的精神领袖,村里人都十分听信他的话;理老:悬山村的村长,实际掌权者,龙勾波的父亲;熊乌:草鬼婆的小儿子,熊阿满的弟弟;引路人:悬山村的村民,充当送嫁人的角色,将熊阿满丢弃在火山洞中。

案件起因:两个原本要结婚的小情侣闹分手;男方要下山读书,女方不够信任对方,假意以分手来试探;男方既不想放弃读书的机会,又舍不得如花似玉的未婚妻,想到一个折中的方法;他愿意遵守女方家的习俗,让女方给自己种下情人蛊以表忠诚。女方心灰意冷,拒绝对方的法子。男方得知女方制蛊需要的原材料,遂自行去抓虫,在抓虫的过程中,出了意外,被虫咬了。

事件结果:男方感染了不知名的病毒,表现类似狂犬病,曾经被抬下山寻医问诊,但后来又被抬回山中;2大巫声称虫子是洞神的使者,弄死了使者,村寨里所有的人都会遭灾;3只需要给洞神娶妻,进行祈福仪式就能够祈求洞神的原谅,免除灾祸。

梳理完时间顺序,我开始抓事件的疑点。

疑点一:村民们,至少涉案这几个村民,应该都知道冰洞里有虫子,也知道,这种虫子很厉害甚至很危险。但是,他们不知道虫子是洞神的使者,没有这种说法,否则他们就不会去抓虫。

使者这件事,是后来他们视为精神领袖的大巫所说,所以村民们才会深信不疑。

虫子是洞神使者这件事情,大巫显然撒了谎。

疑点二——小熊口中,龙勾波是被虫咬了,但他从未提及,他把虫弄死了。大巫口中说的却是他们把洞神的使者弄死了,所以洞神才会降灾。

注意,说的是他们,而不是他,这种文字游戏,巧妙地把熊阿满和龙勾波捆绑到一起,目的是让村人们认为,‘他们‘,都是村子的罪人。一个人已经得到了惩罚,那么另一个人自然也应该受到惩罚。

至于这只虫子究竟是死是活,我想,除了龙勾波以外,没有人知道。

我推测,大巫又撒了谎。如果没有使者这个借口,就不会有后面的祭祀仪式和送嫁事件,他说的话都是在为后面的事情做铺垫。

疑点三——师傅口中提到的西面拜神,东边献祭的问题。从风俗和常理来推断,我倾向于西面祭祀是真的,东边送嫁是假的,但,不全是假的。在这件事情上大巫继续撒了谎。

疑点四——如果西面祭祀是真的,按照师傅一命换一命的理论来推断,祭品又是什么呢?祭品显然不是熊阿满的命,因为祭祀的位置不对。

总不可能在村子里随便抓个人来当祭品吧,或者是在山下抓个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是法制社会,想要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么销声匿迹,那是很难做到的。

总要有一件够得上分量的东西作为祭品,才能对等地换回龙勾波的命。

是什么呢?

上历史课的时候,我就对中国古代和世界其他国家有关祭祀的问题十分好奇,为此,我不仅请教了历史老师,也查阅过许多相关的资料。

人祭,殷墟甲骨文和西周出土的铜器铭文中就有所记载,而河南陕西邯郸涧沟发现的龙山文化杀祭坑,则向世人证实了这种残忍的祭祀方式曾经真实存在过。

西周以后,儒家“仁义”之说兴起,人祭现象大量减少,但用敌方首领杀祭于社,仍然存在。此后,聚众起事,发兵出师也有用人头盟祭者。

而血祭,又称红祭或生血祭,一般是指宰杀牛、羊、马等动物作为牺牲来敬献给神灵。血祭中还有一种被称为“大红祭”的,是专指杀活人来作为牺牲以祀神。

14世纪的汉文记载,已经提到使用人脑盖骨、胫骨、人皮、人心肝等作供品。

由此可见,人的各种器官都是可能的祭品之一。

比如说——人心!

答案呼之欲出。我想,我找到了唐主任那颗丢失已久的心脏。我曾经以为,那颗心脏是被草狗大王给吃掉了,但现在看来,这颗心脏落到大巫和理老手里的可能性更大。

心脏就是他们祭祀的祭品。

有了这颗无意中得到的心脏,自然就不需要将阿满嫁给洞神。

祭祀是真的,祭品是唐主任的那颗心脏。送嫁事件是大巫编造的又一个谎言。

疑点五——既然送嫁是谎言,村里人为什么会认同,给洞神娶妻就能免除惩罚这一说法?

我推测,洞神娶妻很可能是他们的一种习俗,或者说有过这样的传说,甚至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因为这种说法是扎根于他们灵魂深处的信仰,所以他们才会毫无怀疑地认同,包括受害者熊阿满他们一家人。

洞神娶妻是悬山村人的一种信仰,能够免除灾难,祈祷平安,所以他们才会相信大巫的说法。这个待嫁的新娘,又是让全村都遭灾的罪人,那么,她当然应该接受惩罚。

既然是给全村人祈福免灾,自然可以做到,让一个活生生的人,凭空消失,销声匿迹,也自然不会有人去告发大巫和理老,因为,所有的人都是帮凶。

但这群人中,毕竟还有人良心未泯,比如说,引路人。

小熊的父亲曾经去过火山洞,带他去的那个人,就是引路人。这就表示他跟小熊的父亲有过交情。

火山洞中九曲十八弯,我们下洞却十分顺利,一路行来几乎畅通无阻,没有遇到任何危险,很快就找到了丢弃在山洞中的阿满。如果这些都是巧合,那么最后丢弃阿满的地点,却一定是他有意为之。如同师傅所说的那样,沿着地下河道的下游一直走,就一定能够逃出山腹之中。

如果丢弃地点不是选在地下河道附近,如果把丢弃阿满的洞口彻底封死,那么阿满都不可能逃出生天。

是引路人故意留下记号,是他故意选择了地下河道附近,是他没有封死洞口,因为他,不忍心看着阿满就这么死去。

还有哪些放走小熊的人,都是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帮助这一家人。

在这起案件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坏人。

疑点六——大巫为什么要撒谎?

能够让大巫一而再再而三撒谎的人,除了理老就应该没有第二个人选了。也许是威逼,也许是利诱,目地在于通过这种方式要了熊阿满的命。这,是一种杀人行为。

杀人,如果不是心里变态,一般都存在动机。要么为钱,要么为权,要么为了泄愤。理老要杀熊阿满,是为了复仇,为了发泄自己内心的愤怒。

我其实可以理解理老的这种心情。

在他看来,自己的儿子就是熊阿满害死的,无论如何这笔账都要算在她的身上。只有杀了她,才能缓解自己的丧子之痛!——这,就是杀人的动机。

有了杀人的动机,剩下的就是寻找一个合适的方法了。能够成为一村之长,管理整个村寨百十来口人家,又怎么会是鲁莽冲动之人。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送嫁事件、祈福事件。

也许,这,就是这起案件的来历始终!

可是,冥冥之中,我总觉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终于沉沉睡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