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明年

《明月明年》

第五十三章 怒火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凌君回看也不想看对手。

他静静地看着腰间的剑。

此刻他只想尽快离开,因为傅雁行在等他。

突然间他身形如幻影一般从马上跃了下来,冲向对面佩剑华美的黑衣人。

长剑已出鞘,剑气在晨曦中如长虹一般。

此时人已虚幻,只有剑气在林间闪烁。

他一点也不想掩饰自己的断水剑法的邪魅和残酷。

因为他要离开这里,他要去见傅雁行。

此刻没有比见傅雁行再重要的事情了。谁挡他,杀谁。

这个华美的黑衣人的武功自然不弱。

可惜他根本连话都来不及说,自己便在凌君回的剑气之中喘不过起来,像溺水的野兽一般。

黑衣人内心产生了深深的恐惧,这个架打的,还没开始就要结束吗?

他是对的,在他还没开始,在凌君回却让这场架结束了。

而且,他还也为此丢了性命。

对面这个身形不高,人也不威猛的人,成了他的谜团和魅影。

不曾想漳州还有这样武功深不可测的人,还有这样可怕的人。

这个衣着华美的黑衣面具人,倒在了地上,身上没有血渍,只在喉间有一道浅浅的血痕。

他静静地躺在地上,微微地睁着眼睛,他有些茫然地看着凌君回,似乎没有痛楚。

凌君回的剑很干净,但是他还是斩下袍角,轻轻地拭了拭剑锋。

莫含箫在竹林小筑的一处房间里研墨。

桌上铺着整齐的纸和笔。

一身洁白的衣衫,高高束起的黑发,笔直挺拔的背,让他看起来安静又神圣。

此时他的脸色是柔和的。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温情和快乐。

莫含箫的样子总能让人叹息:世间怎么会有如此高洁如神的男子。

老年仆人轻声敲门。

“进来吧闵伯。”莫含箫的声音淡而悠远,听上去很温和。

叫闵伯的老人进了门就跪下俯首道:“少主大人,少将军,少将军藤野君玉碎了。”

莫含箫神情滞了一下,道:“何故?”

“为大明高手所杀。”

“何人?”

闵伯显然犹豫了,半晌没说话。

“说。”

“是和少主交好的那位先生,杀了他。”闵伯伏在地上不敢抬头。

“先生性情温和,怎么会杀藤野?”莫含箫突然瞪大眼睛,掷掉手中的笔,站了起来。颤声问道,“为何要动他!他现在怎么样?”

他的语气里很明显,“他”指的就是与他交好的那位先生。

“似乎无恙,据说骑马出城去了。”闵伯声音低了下去。

“若有人再敢动他,我定要让他血溅当场!”

莫含箫的脸已经惨白,眼睛已经红了。紧张到有些语无伦次,“他若有个三长两短,你们所有人都要给他陪葬。”

闵伯伏在地上不敢说话,也不敢动。

这个神一般的少主,从未如此震怒过。

在他的印象里,少主事事都不多言,也无异议。

似乎从来这位少主无论什么事情,从来都不在意,也不放在心,都能超凡出尘。

平日里话很少,事事全由他人做主。

今日竟如此震怒。

“你们做的事,我向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此刻开始,若是再有人敢妄动,我必不会放过任何人。”莫含箫简直是在咆哮。

房门外暗中守护的侍卫们突然瞪大了眼睛,互相看了看,默默地后退出去。

“这个人是我最重要的人,任何人不可动他!我找了他二十年,这些年,为何一直找不到他?你们当我不知道吗?”

“当年是不是你们动了手脚?是不是你们为了让我与他永不相见,杀了我托付的那户人家?那户人家善良淳朴,你们为何如此对他们?你们将他们迁移到别处就罢了,为何要杀他们?”

莫含箫的脸色惨白,此时声音不大,却像是用尽了浑身的力量在说话。

莫含箫所说的那户人家,就是他将自己的消息托付给四儿的那户人家。

就是他和凌君回约定好,那户人家,就是他们可以找到彼此的联络处。不曾想那户人家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听到声音,院子里匆匆走进来了一位黑色衣衫的中年人,他匆匆忙忙进了莫含箫的房间。

只听得莫含箫怒道:“松本君,你来的正好,我问问你,当年你们从苏州郊外带走我,为何要杀那户农户?为何?你们为何让我二十年里,与救我的那位公子再不能相见?”

“少主息怒。主人将您托付给我等家臣,再三交代,不可让少主依恋大明,不可让大明人蛊惑了少主,不可让少主忘了国事……”叫松本的黑衣人早已俯首跪下。

“我自幼在大明长大,在大明习武,在大明读书,在大明经商,你让我如何不依恋大明?我身边一个朋友也没有,连我的恩人你们也不放过。东瀛人都是如此忘恩负义吗?”

“少主,万万不可忘了国事。”松本俯首劝道。

“你们当年内部出了问题,自相残杀,将我一个人丢在山里。冰天雪地,我在寒风里命悬一线的时候,你们可曾救我,东瀛可曾救我?如果不是公子救我,我早就死了!你们还能让死人为了东瀛国事在大明的疆土上牟利吗?”

“少主息怒。”松本低声道。

“在我心里,公子才是我唯一的家人。他才是唯一一个真正关心我的人。你们听好了,他若有三长两短,我一定会为他报仇雪恨。”

莫含箫的语气突然低了下来。可是却说不出的冷冽和无情。

说完,他飞速取了斗篷,出了门。

此刻莫含箫完全顾不上那位拦截凌君回,因此玉碎的藤野少帅。

他要亲自去看看现场,看看凌君回是不是真的没事。

他的背影有点像是断了线的风筝,在风里漂浮了出去。

只听得叫松本的人道:“拦住少主。”

突然间空荡荡的院落里奔出十数人。

莫含箫回眸看了一眼松本,眼底闪过一丝杀意。道:“你敢!”

转过头长袖一拂,近前的两个侍卫跌了出去。

通道两边,十数名侍卫齐刷刷跪列两边,无人再敢拦他。

莫含箫急速出了门。

出了城门,凌君回就看到傅雁行在等他。

今日傅雁行穿着盔甲,看上去魁梧高大,英姿动人。

凌君回远远看见他,眼睛一热。这个英武的男人正坐在马上,看着他来的方向。

见到凌君回的身影,傅雁行翻身下马,立在路边。露出了笑容。

他看着这个远远奔来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欢喜。

从什么时候开始,凌君回便这样默默地跟在他的身边?让他如履薄冰的军旅生活充满了满足的温情。

他为了能和他相距不远,能够相见,他总是跟随着他,在他驻军不远的城里或者小镇上。

他为他做过厨子,做过大夫,还做过酿酒的师傅,甚至做过商贩。

那时他还曾带着年幼的九洛,一同住在离他不远的地方。

傅雁行的嘴角露出了微笑。往事那些温暖的时光又浮上心头。

常年的军旅生活,他刻意让自己远离京都,远离皇家,远离自己的父母兄弟,为的就是让自己被皇室遗忘,能够活下去。

能够苟活下去。

幸亏有了凌君回。让他有了活着的快乐。

无论军中发生什么事,他每每想到自己可以去不远的镇上看看自己的好友,看看可爱的九洛,如同可以回到家中一般,心中就安宁了。

在公主去世的那些年,如履薄冰的岁月里,是凌君回和他们的九洛,给了他欢乐和勇气。

也许作为一个常年在军中的军人,羁旅经年,他有这番际遇,得这样一位知己陪伴,是这世间最为幸福的人吧。

眼前向他奔来的人让他的心里充满了温柔和笃定。

让他觉得自己的一生谁都可能弃他而去,唯独他不会。

很快他就要随着俍兵进山了。因为他们发现了倭人的踪迹。

在深山中,他们很可能要和俍兵一起和倭人周旋,决一死战。

只要还他能活下来,无论凌君回对于他来说是兄弟还是爱人,无论天涯海角,此生都一定要和他相伴,相亲相爱,不离不弃。

凌君回下了马,脸上现出由衷的笑容。

傅雁行也满面笑容地看着他。

两人这样傻笑着看着对方,直到傅雁行发现了凌君回身上的袍角缺了一块。

这么多年,他和凌君回在一起,他太了解他了,他的一点点习惯他都清楚的很。

凌君回喜欢用自己的袍角擦拭自己的剑。

“你杀人了?”

凌君回点点头。

傅雁行慌了,连忙上前检查凌君回的身体。“可是受了伤?”

凌君回任由傅雁行在他身上摸来摸去,道:“没有。”

见他无恙,傅雁行的脸色舒缓了些。

并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傅雁行只是想他了。他想在自己进山之前能见到他一面。

他们只有两个时辰的见面时间,他没有办法去城里见他。

所以托人进城送信给他,让他出城相见。

两人走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遇到倭匪了?”傅雁行有些紧张。

凌君回想了想,道:“是。遇到的人武功不是大明的路数。他们应该是倭人武士中的精锐。”

傅雁行吃了一惊,“杀了吗?”

“杀了。”

“那就好。倭寇不比常人,万不可用常人之心留下活口,后患无穷。”

“记下了。”

傅雁行知道凌君回变了许多。心中有些心疼和不忍,道:“早些离开漳州好不好?你在城中我不放心。倭寇有大明的将士对付。”

凌君回安慰道:“雁行,我没事,城里有捕快,还有城防的士兵。我不会有事。我在城里等你们平定倭患,我和你一起回去。”

傅雁行还是有些紧张。他要进山去了,不能随时关注他,担心他会应付不了。

下意识地拉住凌君回的手道:“辰良,你拿着我的令牌,去漳州府衙找知府张大人,我让他安顿好你。”

https://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