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百年之祸

《消除百年之祸》

第两百一十五章 朱熹理学论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蓝闹将朝廷政务交给杨士奇和内阁处理,自己就非常轻松。初一十五的上朝,蓝闹也差不多成了例行公事。杨士奇和内阁几位,也没有让蓝闹失望,官员调任,以及民生井井有序,国力前所未有地强大。

“殿下,匠师已经完成了,两百辆自行车的生产,现在就在殿外。”外面值守太监前来传话。

“好吧,去见一见!”蓝闹知道自行车发展已经到了瓶颈,能够改变的都是一些小细节。

蓝闹走到殿外,看到几十个匠师,将自行车从马车上搬下来,并且稳稳当当地停在地上,他们主动加装了支架,便已停车。

“参加皇上!”

“都起来,你们骑过自行车吗?”蓝闹靠近后问道。

“回皇上,微臣骑过。”

“速度怎么样?”

“是步行的五倍左右!”

“自行车已经成熟了,但是还有一些小瑕疵,你们都是匠师,自己找问题,然后再动手改进。这样子,你们每个匠师一辆自行车,用它上班和回家。只有你们亲身经历后,才明白自行车的作用,两个月后再来见我!”蓝闹看了一眼,下达一个不寻常的命令。

“遵旨!”

蓝闹明白,现在的自行车也可以推广,还是让他们再改进一些,不差那么一点点时间。

自行车已经到了临界点,火车头还迟迟出来,让蓝闹等得有点焦急了。

“来人,宣工部尚书!”蓝闹改变计划,准备先修上海至金陵的铁路。

“参见殿下!”工部尚书一路小跑而来。

“去年交代你铁轨生产,怎么样了?”去年蓝闹在见到陈烨制作的火车后,就让工部尚书着手生产铁轨,其规模就按陈烨作坊前面的那一圈铁轨。

“回皇上,铁轨已经生产了近两百里,还有枕木已经生产了近两百里的数量。

“传我旨意,铁路事宜正式开始,从国舅爷的作坊开始铺路,一直铺到苏州吧!修铁路事宜,由工部全权负责。”蓝闹也不跟其商量,直接一道圣旨。

“臣,领旨!”工部尚书没有拒绝的理由,他虽然不清楚,也只能硬着头皮接下。

“宋大本,修铁路之事非同儿戏,你应多问问国舅爷,他能够给你一些注意。”蓝闹知道宋礼能力不错,只是铁路那是新生事物,他们不容易接受。

“臣,遵旨!”

“殿下,皇后送来奏折!”宋礼出去后,外面来了一名太监。

“皇后?什么事?”蓝闹感到奇怪,随手接过奏折。

“晕,她不说,我都快忘记了。”陈瑶送来的奏折是,让蓝闹迎娶阿鲁台之女昂克卜林的大婚日期。

“就按皇后的意思办。”蓝闹随后回了一句。

太监走后,蓝闹独自一人坐在位置上傻笑。还是古时候好,竟然会有大老婆帮忙安排,迎娶小老婆的事情。这样的事,打死都不敢想。这样的情况,对男同胞来说,那是好事,可对整个社会来说,那是悲哀。好在蓝闹下过旨意,想要三妻四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妾,必须要有爵位在身,身无爵位,只能迎娶一个,就算是包养小三,也只能偷偷摸摸,更不能生育孩子,否则就要蹲大狱。虽然不能完全做到一妻一夫制,能够做到绝大部分的富豪只讨一个老婆。同时,也能做到不敢对身边的丫鬟,动手动脚,万一有身孕的话,后果不是他们所能承受得起的。

蓝闹虽然已经实施全国七年免费教育,问题是女性入学比例非常低。更重要的是,能够参加考功名的女性,还没有出现。那是因为朝廷还没有放开女性参加科考。

女人能顶半边天,这句话不是白说的。现在,妇女出门打工已经成了常态,她们的收益直接影响一个家庭的富裕情况。

随着作坊的发展,会读书写字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了。很多作坊,会读书写字之人,开出的工钱就有明显的差别,而且做的活都是比较轻松的。那些连个秀才都考不中的童生,也因此获利不少。这样一来,更加激发众人读书的决心,可是这个跟女性关系不大。因为,很多女童连七年免费教育都读不完。

“宣,杨士奇!”蓝闹想了很久,想不到方法,故而宣杨士奇前来谈一谈。

杨士奇很快到来,只是对蓝闹突然的宣召感到陌生。

“士奇,修书的事情进展怎么样了!”蓝闹还是从修书起话题。

“姚广孝和解缙,给我开了一个名单,那是学者的名单,我已经给他落实了。现在,他们已经动手修书了。”

“已经开始了,很好!”

“士奇,你自内阁起,到现在打理朝政也不少时间了,老百姓现在能否做到,顿顿白米饭呢?”蓝闹没有忘记,自己曾经交代他们事情。

“回殿下,微臣不敢保证顿顿白米饭,可以保证老百姓衣食无忧,偶尔之际,逢年过节还能过过荤腥,解解馋!”杨士奇如实回答,这些问题本就是自己的政务。

“我记得老百姓的耕田并没有过多的变化,而为何有这样的变化呢?”蓝闹开始挖坑了。

“商业。现在各种作坊,多如牛毛。一户四口之家,农闲之时,男女除外打工赚的银子,都比田里收成要多。田里的粮食,就可以解决一家口粮,打工所赚在银子,那是改善家庭条件。”杨士奇如实汇报。

“打工收入能够超过田里的守城,这个可了不得。我中华几千年来,老百姓从来都是指望田里收成,再无其他收入。”

“这一切都是托殿下的鸿福,开展商路,为老百姓谋取福利!”

“士奇,你是读书人,知道读书能够兴国,假如全天下老百姓都能读书明事理,那样的国家回事什么样子?”蓝闹试探道。

“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能读书明事理,微臣不敢想!”读书非常耗费银子,杨士奇根本没想过。

“我指得的是,年轻的下一代!”

“朝廷不是开展了,免费教育吗?”杨士奇反问一句。

“士奇,有人跟我说,妇女能顶半片天,你对这句话怎么理解呢?”蓝闹又改变了话题。

“殿下,现在的作坊生产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其妇女已经是重要的劳动力。她们的收入,并不比男子低多少。她们的收入,折算成粮食的话,远远超过偏远地区专门务农的男子。”杨士奇管理朝政,对于老百姓的吃喝拉撒睡不得不上心。对现在的,国泰民安,了老百姓衣食无忧的情景非常满意。

“你的意思是说,男人能做的事情,其实女人也可以做。养活一家,不再是男子的事情了,女人也要应当承担其重任,你说是吧!”

“殿下所言极是!”

“近几年朝廷开展的免费教育,对朝廷来说很有见效,读书人大大增加。但是,女童读书之人,实在太少。她们通常读个两三年,就不读了。武则天能当皇帝,通过御领天下。那为何,女性就不能当官呢?”蓝闹终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是质问杨士奇,也是咨询杨士奇。

杨士奇不知道怎么回答,现在终于明白,殿下宣召自己的用意,而且也感觉到,殿下有大的动作。

“殿下,女性当官,不是不行,而是受制于悠悠之口,更重要的是与孔孟之道违背!”杨士奇的胆子没有蓝闹大,他不敢。

“孔孟之道!”蓝闹笑了笑。

中华文明的精髓在于孔孟之道,但是故步自封也是孔孟之道。蓝闹感觉自己要做的就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要打破朱熹对女性的偏见。

“殿下,此事还得从长计议!”杨士奇只能婉转地劝说。

“士奇,你也是算读书人,对朱熹所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怎么理解?”蓝闹为了提点杨士奇,故意刺激。因为,杨士奇之母,就带着他改嫁。

“殿下,微臣不敢苟同。微臣年幼丧父,乃是母亲带着我改嫁,才有我今日。”杨士奇不敢苟同,道出自身实情。

“你去帮我做一件事情,我要辨白朱熹三从四德之言。我相信有不少尊从朱熹学说之人,会跳出来的。我也不想以皇权,强行改变,以德服人吧!”蓝闹知道要解封妇女,首先要改变朱熹对女性的学说,在人间的影响力。现在,自己让妇女出来打工,可以挺起家庭的开支,已经到了一定火候。也是时候,彻底扫清解封妇女的最后障碍。

“殿下,三思啊!”杨士奇对蓝闹的大胆又有新的认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理学说,人心所向,才是道法自然。”蓝闹知道杨士奇担心什么,怕那些人激怒蓝闹,起杀戮。

“殿下,圣明!”杨士奇退下了,他明白自己说服不了殿下。

杨士奇走后,蓝闹独自一人做着,细细的品味朱熹留下的作品。存天理,灭人欲,这话不能说错,也不能说对。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封建皇权的影响下,女性的天性完全被扼杀,以致有人提出女子无才便是德。最后演化成,女子成了男子的附庸之物,完全失去了自我。现在,蓝闹已经解封了前面一步,让女子有了自己独立的经济地位,方便后解封后面一步。

蓝闹提出跟那些尊崇朱熹理学的人辨白,唯一的底气就是,在我治下的女人就是终身不嫁人,也能活下去。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