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百年之祸

《消除百年之祸》

第二百五十章 东北之行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杜军拿着王诚的公文,第二天就离开山东,坐船北上。王诚达到与杜军分开之后,将自己打扮成一个普通人,既不去官府报到,也动手调查事情。竟然,像一个游客一样,带着随从,开始走访各地。也开始,尝吃山东各地的酒楼美味。

王诚在山东享受美食之时,杜军到了东北产粮区。在杜军到达后,并没有直接去总督府报道,而是去找了一个丽水老乡,在东北做买卖的老乡。

“杜军,你来东北做什么?”老乡对杜军的突然到来,感到奇怪。

“朝廷增设了商部,并且对各个商品,制定了税率,对你有影响吗?”杜军问到。

“有,怎么没有!我在东北做皮草生意,税收很高啊!”老乡不满道。

“如果,我告诉你,朝廷定制的税率,出自我手,你会怎么想?”杜军继续开口。

“你当官了?”老乡非常吃惊地问了一句。

“我现在是,东北税务总长,整个东北的税务,由我负责!”杜军继续开口。

“你没骗我吧!”

“冒充朝廷命官,是什么罪,你说我敢冒充吗?”杜军非常平静,端起前面的茶杯解释道。

“税务总长,别人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我太清楚了,你就是我们整个东北的商人的爷。只要你不开心了,想封哪一家作坊,哪家店铺,一句话的事情。”老乡的语气完全变了,语气充满了恭维。

“这是商部尚书亲自颁发的文书,我人已经到了,可是朝廷的任命,恐怕还没到总督那里,所以现在我还不是。”杜军拿出王诚签发的文书,同时摇着手指头说道。

“哦!”

“其实,半个月前,我还是一个税务调查员,派往山东调查情况。结果,在山东发现了问题,上面非常重视,认为山东事情,跟东北有关系,所以我就来东北了。”

“什么事情啊?”

“有人偷税。我发现问题后,上书给商部尚书,结果我的奏折直达天听,所以我就被派到东北了。”杜军带有吹嘘的口吻。

“杜军,有什么地方需要我帮忙的吗?”老乡不是傻子,听出了其问题。

“我来找你,当然需要你的帮忙。东北是一个产粮地区,你知道有多少粮商吗。”杜军也不客气了。

“朝廷对粮食是非常敏感的,绝对不允许那个粮商坐大,所以在东北收购粮食的人很多,必须都要在总督府备案。”老乡根本不知道具体情况。

“那东北有几个酿酒的作坊呢?”

“大作坊有三个,小作坊很多,毕竟东北的粮食便宜。”

“杜敏,我知道你在东北做皮草生意,少不了跟那些猎户打交道。而猎户会行迹于,深山老林之中。我要你帮我留意,有没有将酿酒的作坊,建在深山老林之中。”杜军想来想起,建在明面的作坊,不太可能逃税,只有那些建造在深山老林,人烟罕迹之地,才会逃税。

“这个我帮你留意一下。”

“杜敏,皮草的税会很高。成品的皮草,其原料东北来的皮草,是以五类计算,南洋来的皮草是以四类计算,你们没有优势的。我建议你,去南

(本章未完,请翻页)

洋收购皮草。”杜军提出自己的意见。

“有这等事情?”杜敏大吃一惊。

“苏州和杭州,加工皮草的作坊,已经开始了。那些作坊,对东北的皮草价格,严重的打压。如果,你现在以去年的价格收购,那么必亏。”杜军开始透露消息给老乡。

“朝廷为什么要这么制定税率啊!”杜敏不服气道。

“怕你们无节制的捕猎,将山中的野兽给抓光了。以前用弓箭,捕猎难度大,现在用枪,捕猎的难度降低了不知多少。皇上曾经说过,要严格制定猎户捕猎计划。”

“那不是砸我们的饭碗,断我们的财路嘛!”杜敏真的生气了。

“我建议你,去日本收购皮草,然后在日本建造皮草加工作坊,然后回来贩卖成品皮草。”杜军给出建议。

“我哪有加工皮草的技术啊!”

“我们是老乡,往上算几代,也许是同一个老祖宗。你帮我调查事情,等这事情结束后,我安排你去苏州学习技术。”杜军开了一张空头支票。

“好!”

“你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手里的皮草处理给其他人,减少损失。处理完毕之后,再联系原先的那些猎户,让他们做眼线,帮忙寻找隐藏在深山老林之中的作坊。”杜军要调查那些不为人所知的作坊。

“好!”

杜军很有能力,唯一欠缺的就是没有功名。他明白自己来东北,是一个机遇,把握好了自己可以位列朝堂。他前来找老乡,是这十几天时间,想了很久,才想出来的办法。光靠自己一个人,在东北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借助他人之手。

杜敏虽然是自己老乡,可是两人关系也就一般,只是老乡而已。所以,告诉他皮草税率的事情,同时在给他另外的一条路。只有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才会拼尽全力去做事,杜敏跟自己都一样。

杜军到了东北的第五天后,才去找东北总督,将王诚的文书递交上去。跟自己设想的差不多,朝廷的文书才前天到达。

“终于来了个懂税务之人,我这个总督,让内阁批了多少次了。东北的税务就交给你了,就算再出问题,内阁也会去找你。”东北的总督是一位武官,对于治理上不是内行,特别现在又出现商业,他真的搞不懂什么叫商业税。

“大人,我初来乍到,还希望大人多多帮助!”

“这个好说,你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外面那些人有什么不爽的,直接带我警卫排去。请他们回来,让我跟他们说道说道。”

“那道不用!”

“你不懂,这里是东北。最先生活在这里的是兀良哈,然后来了高丽人,再来了中原人,然后再来了日本人。这里都是一块一块的,开始的是有大部队驻扎,他们安分的像一只小猫。自从大部队走后,这些人开始跳出来了。特别是,高丽来的贵族,总是显摆自己高人一等的样子,看了很不爽,可是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高丽贵族!”杜军喃喃自语了一句。

“对呀,原先高丽王的儿子,相互厮杀。那些人贵族,不愿意跟他们一起,就被迁徙到东北。让他们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页)

开垦,自己种田。都七八年了,他们开始拉帮结派了。”总督也道出东北的不稳定因素,有就是因为这样子,朝廷才派出一个武将坐镇东北,并非想内地一样治理模式。

“总督大人,这些高丽贵族中,有没有人半酿酒的作坊啊!”

“有,有一家。他的酿酒技术很好,听说在高丽的时候,他的家族是为高丽王酿酒的。还有,贵妃娘娘,在东北有酿酒的作坊,她的酒比高丽人还要好,可惜太贵了,喝得我心痛。”总督说出东北的酿酒情况。

“总督大人,要不这样子,你给我几个你信得过的人,而且有一定的算术能力,由我来教他们怎么弄税务。作为一个地区的最高长官,你必须要承担起税务,否则内阁不允许,殿下也不允许的。”杜军明白,东北不是自己的菜,自己要离开这里。同时,自己光棍一人,需要人手调查。

“这个好,部队之中,有这样的人,我知道!”

“好!”

杜军得到总督的允许,大张旗鼓地调查粮食买卖。首先从最基本的村庄开始,从农民卖粮开始。经过几天的调查,杜军知道这里亩产粮食的大概情况。同时,也翻阅了资料,搞清楚在朝廷中登记的田地有多少亩。有多少亩是不收税的,有多少亩是要收税的。还有多少田地,是军功田。这东西,在杜军的指挥下,整理的井井有条,让总督高兴的合不拢嘴。

东北的开荒到现在,短短的不到十年时间而已。所以这些田地,都是清清楚楚的,没有任何问题。

杜军召集了,前来东北收粮的粮商。他们也都老老实实地提供了,这两三年内,自己收购的粮食的账单,以及贩卖的账单,也没有找到问题。

杜军一点都不急,因为他知道,收购粮食的不一定就是粮商。因为,酿酒的作坊,也需要大量的粮食。况且,在东北,有两家作坊,比较有名气。一个就是,原先东北的主人兀良哈,也就是现在贵妃娘娘的作坊。从税收上分析,建红的作坊,占了东北四成酒。还有一家,占了东北的两成,高丽人占了一成,剩下的都是那些小作坊分了。

粮食不是普通的商品,朝廷管控非常严格。杜军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高丽贵族办的作坊,其生产的酒量,跟其收购的粮食有很大的差距。

杜军明白,抓蛇先找洞,自己应该找了蛇洞。找到了蛇洞,接下来就是引蛇出洞。差不多,半个月时间,杜军发现一个问题。这个作坊员工,全都是高丽人,想调查不容易。

杜军知道,自己只是一个东北税务总管,根本就没有权力调查作坊的情况,除非自己有十足的证据。杜军明白,这个高丽人绝对有问题,可自己不能打草惊蛇。

“老张,你的酒不错啊!”杜军作为税务总管,开作坊的都不敢得罪。一来二去地,就跟几个酿酒作坊东家混熟了。

“大人喝的惯,就多带几桶回去吧!”那些人,以外杜军想要好处。

“老实说吧!贵妃娘娘的酒,就是好。还有,高丽人的酒,也要比你们的好。剩下的酒,我看都差不多。我想知道,好的酒,跟差的酒,所耗的粮食是不是不一样。”杜军开始套话了。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