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颗微观星

《我有一颗微观星》

第135章 抱负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老臣参见陛下!”

一套尚书官服,满头白发,风霜的脸上有一双智慧的丹凤眼。

赵渊连忙打断他的行礼,并且让人搬来了凳子。这是一位历经兩朝的天命老人,自己登基的时候遭受了很多人的诟病。

是这位老人从礼法道义上堵住了所有人的嘴,让他的登基之路顺畅了许多。

“胡老今日过来可有什么事情?”

“陛下,这三月可是要进行省会了,从年前就有大批举人聚到了乐阳。现在马上就要龙抬头,这主考官的人选得定下来了。”

微微点头,赵渊赞同的说道:“上次的主考是刘大人吧!这一次还让他来做如何?”

胡子一吹,韫色上头,胡子一道:“这刘达评判未参加科举的诗词,还将自己所说的话流传了出去,导致别人借了势。”

“无论从主考官的形象,还是这做事的不妥当,恐怕都难以担任这主考一职。”

赵渊头疼,这位老大人一项是刚正不阿,也是最墨守成规的一人。他想推行科举改制首先面对的就是这位,这也是最大的阻力。

如果自己贸然提起改制的事情,恐怕会被他老人给喷一脸。况且胡老门生众多,这改制一事实在是艰难异常。

不过这也是他下定决心要改制科举的原因之一,一个胡老的能量就尚且如此。如果任由这样的科举持续下去,恐怕会涌出更多的胡老这样的人。

世家从头到位都知道科举的好处,这背后隐藏的利益巨大,他们惯用的手段就是支持一些有潜力的士子。

一旦这些被支持的士子进了朝堂,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国家还是他赵家的吗?

恐怕那个时候这皇权也就被架空,他也成了被人操控的傀儡。可能他在世看不到这一天,那后世子孙可怎么办?

“胡老,朕最近有一件事情不明,还请您老给解答!”

“陛下折煞老臣了,老臣定当知无不言。”

“朕也是从别人口中听来了,说出来您给看看怎么样?”

赵渊将杨鸿那一套改制的标准转述了一遍,期间一点也谈自己的想法。

听完他的转述,胡子一摇摇头也点点头说道:“为国选人才的心是好的,可是这科举从古至今未曾改变。”

这话说出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他只是略微试探一下就得到了这种结果,如果硬要改变的话恐怕遭受的阻力更大。

这该如何是好?

隐晦的看了一眼海公公,后者心领神会的走出了御书房。

“哈哈,朕前些日子得到了一篇奇文,名为道德经。还要请胡老雅正一番,看看这文章如何。”

“哦?陛下也是博览群书的,能让您称赞的恐怕也非同小可。”

“还请胡老一观!”

……

“杨大人,陛下让您过去一趟。”

正在与顾师傅研究胶泥的杨鸿,回首看到了气喘吁吁的海公公,有些意外的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咱们路上边走边说!”

看他神色着急,但也也不废话,急忙跟随而去。

马车中杨鸿了解了事情的经过,有些苦恼的说道:“这胡老如此……严谨,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应对啊!”

“陛下让咱家过的意思就是让您像个办法,您可不能辜负陛下的期望啊!”

无奈扶额,心中一万头草泥马奔过。自己这过去算怎么回事?当着其他大臣的面怎么去讨论国事?名不正言不顺啊!

一路思索也没有什么好的对策,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实在完不成陛下交代的任务也没有办法。

“陛下,杨伴读求见!”

“哎呀!快宣,正好让胡老见识一下年轻人的风采!”

御书房门外将海公公对自己的称呼听的一清二楚,还在思索自己怎么成了伴读的时候,陛下就召他进去。

礼节完毕,赵渊捋着短须介绍道:“胡老这就是那个提出科举改制的年轻人,是杨家的三公子。”

尼玛!刚进来就把自己卖的干干净净的,我人微言轻怎么去抗这科举大旗?

抬头看向皇帝,后者眼中充满了威胁的意味。知道这一遭自己是躲不过了,只能硬着头皮应对。

“小底见过胡老!”

扫了一眼面前年轻人,面相普通并没有什么出彩的五官,反而身上有一股道不明的气质。

“杨辰的儿子?”

“是!”

“传言你犯了痴傻,难道是流言?”

他上次在正殿没有见过杨鸿,那日大雪封路他出行不便,只好让人请了假。

“流言也好,痴傻也罢,这些都没有意义。”

看着面前这不卑不亢的年轻人,心里感叹他曾经也是如此年岁就考中了进士。

后来一直做官经历了兩朝皇帝的更替,然后国家灭了,新的洛国重新起来了。

年纪大了,看到朝廷中有新的官员进驻,不免就会多一些感慨,多是有感而发。

“嗯,说的对!这科举改制是你提出来的?”

见杨鸿点头,又继续说道:“科举事关国之根本,不是说改就能改的,你有为国效力的心思已经实属难得。”天才一秒钟就记住:(

“这话也就在陛下面前说一下就行,千万不要出去外传,否则那些文人士子一定会追着你不放!”

他说完后就笑了起来,身旁的赵渊也陪着哈哈两声,看起来就像是一条阵营上的人。

心里不忿的骂着皇帝的不仁义,怎么能把自己一个人顶在前面呢?以后再问他什么一概不说。

面前的困难还要解决,总不能现在撂挑子不干,也不能让这老古董占了上分。

“小底斗胆问一下胡老,不知您是何时做的官?”

“老夫做官的时候也就像你这么大,经历了两次更替。陛下不嫌弃吾的身份封了官身,这条命以后就给了陛下了。”

“胡老高寿!”

不理会一旁殷勤拍马屁的赵渊,杨鸿继续问道:“那您当初也是满腔抱负吧?不知道能不能说一下,让小底瞻仰您以往的风采。”

“老夫当初抱负就想看着国家越来越好,为国家多多搜罗治国的人才。现如今虽然做了这吏部的官职,可是这心里也时常惦记着这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