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之路

《攻坚之路》

第十三章、上门拜访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吴大强的家是刚建不久的新房,所以整体看上去很是气派,青砖白面,门前的水泥地也是崭新的。

“老吴,老吴,快开门,小刘书记来了。”老王先敲开了吴大强的家门。

吴大强此时睡意朦胧,显然是刚起床,他看了一眼老王,探出头来,又看到了刘飞扬,也没有多说什么,开了半扇门,让老王和刘飞扬进了家门。

刘飞扬提着一袋子水果进了屋。

之前,他也从老王那得知了吴大强家的情况。

吴大强的儿子在市里安了家,工作也在市里,他的妻子现在和他儿子住在一块,帮忙带小孙子,所以就他一个人在家。

老王和刘飞扬进了屋,吴大强也不多说,开始泡起茶来。

老王则是直接起身来到了堂屋边上的冰箱前,打开了冰箱。

“呦,有鱼。”老王眉开眼笑着开口:“那今晚妥了,这小鲫鱼就适合炸鱼干,我待会再去菜园里摘些别的菜。”

说着,老王转头看向了刘飞扬:“小刘书记,今晚别走了,就在这吃,我下厨,也让你尝尝我老王的手艺。”

刘飞扬从善如流,连忙回答:“好好好,我早就听说你是村里的大厨,今天有口福了。”

老王去忙了,单独留下了时间给刘飞扬和吴大强。

就这么面对着吴大强,刘飞扬和吴大强都感觉到了有些许的不自在。www.vmatch.net 时空小说网

吴大强看着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仿佛看到了他年轻时候的影子,他身上的干劲,拼劲,跟他年轻的时候,几乎一模一样。

看到刘飞扬的时候,吴大强才真真切切的感觉到自己老了,也不得不感叹,年轻真好。

吴大强问了刘飞扬家庭和学校的情况,别的倒也没有问什么,刘飞扬几次想要问一些大东堰村的具体情况,但是看时机都不合适。

这么坐了一会儿,吴大强主动离开了:“我去给老王帮帮厨,你先坐一会儿。”

刘飞扬也觉得不是很自在,等吴大强离开,这才开始在心中仔细斟酌,接下来的工作,要怎么展开,还有接下来开口询问吴大强的话,要从哪个方面开始。

其实他想要问吴大强的事情太多了,可是现在到了要问的时候了,还是觉得千头万绪,所以要理清思路,一会儿一个一个的问。

晚上六点多,厨房中就传来了一阵小鱼下锅发出的“刺拉拉”的声音,不多时,一阵扑鼻的香味便是从厨房中飘来,看来说老王是大厨这个果真不假,这手艺,不是大厨做不出来。

很快,小鱼干,馒头片,拍黄瓜,拌猪耳朵,西红柿炒鸡蛋便是都端上来了。

“小刘书记会喝酒不?”此时端完了菜,刚脱下围裙的老王,笑眯眯的冲着刘飞扬问道。

“一点点可以。”刘飞扬也知道,他们说的喝酒,不是啤酒,而是白酒,刘飞扬酒量很一般,啤酒也就两瓶,在大学也没有喝过白酒,不过一点点还是没问题的。

“那好,我们就喝一杯。”吴大强此时也拿出了酒杯。

三人坐下,也都饿了,迅速的开始动起筷子来。

边吃边喝,有老王这个中间人在桌上坐着,吴大强和刘飞扬也不觉得尴尬了。

三杯酒下肚,吴大强的话也多了起来。

吴大强先是说起了刘大华,基本上,吴大强和刘大华说的情况差不多,但是吴大强也说的很清楚,他从来没有嫉恨过刘大华当了蚕厂的职工,当初刘大华家院墙的事,归根结底,还是刘大华的问题,是他想要狮子大开口,讹村里一把,多要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但是老王在此时也说了个公道话,吴大强的性子倔,说话从不拐弯,直来直去,所以很容易说话得罪到人,刘大华偏生又是吃软不吃硬的主,这才导致两人本来没什么恩怨,倒是因为修路的事,结下了嫌隙。

兜兜转转,吴大强又说到了对刘飞扬的态度上。

“飞扬,俺们不是针对你,俺们是心里咽不下这口气。”吴大强脸色潮红的说道:“俺们大东堰和小雷家,都是国家级贫困村,脱贫攻坚任务都很重,按理说,镇里给俺们大东堰配了个支书助理,凭什么不给他小雷家配?”

吴大强嘟囔了一句,又说道:“俺们一开始把你当镇上派来的特派员,监视俺们村的工作呢,但是这几天,俺才发觉,你不是特派员,相反,你是真心来帮助俺们村的工作的。”

说到这,吴大强哈哈一笑,说着:“要是你这样的助理多几个,俺们村的工作也就好干了,镇里再多派几个特派员才好哩。”

刘飞扬这才明白,原来吴大强以为是他是镇里派下来监督他们的,这才哭笑不得的开口解释道:“吴书记,你理解错了,我不是特派员,是支书助理。”

“或者,你也可以理解为,我是咱们村的扶贫干部。”

当前,全国都在深入实施“精准脱贫”战略,每个村派下来的都有扶贫干部,协助村两委班子来扶贫。

刘飞扬来到这的原因,归根结底也是因为大东堰村的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

而且,关键是大东堰村的村两委干部,年龄老化严重,老话都说,要想跑的快,就要车头带,可是村两委班子年龄老化,战斗力不强,面对异常艰巨的脱贫任务,他们当然有些有心无力,这一点,镇里也都很清楚,否则,镇领导也不可能让刘飞扬来到这。

“行了,飞扬,俺老吴不懂你那些新鲜的名词,我就知道,你这样的年轻干部来帮俺们村工作,俺老吴应该大力支持!”吴大强兴奋的开口:“来来来,飞扬,我敬你一个,之前怠慢你了,是我不好,俺干了,你随意。”

“吴书记,我真不是特派员.......”刘飞扬还想要再解释,但是说了几次之后,他自己就放弃了。

这,这真的是解释不动,在吴大强的心中,固执的认定刘飞扬就是镇上派下来的干部,再怎么解释也于事无补了。

刘飞扬同时意识到,有这种想法的人,绝对不只是吴大强一个,既然吴大强都这么认为,其他人就更不要说了。

既然如此,索性也不用解释了,因为没用。

唯一有用的,就是他只能暗暗下定决心,扎根在此,干出一番经得起群众检验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大家的信服。

就如他成功的做通了刘大华的工作那样。

“吴书记,我今天来找你,还有个重要的事情。”酒过三巡,刘飞扬也是红着脸对着吴大强开口了。

“你说,飞扬,我保证配合你的工作!”吴大强此时也有了醉意,但是还是信誓旦旦的保证着。

“我想摸摸咱们村的底子。”刘飞扬不知何时,从口袋中掏出了一个小本本,还拿起了笔。

这是刘飞扬这些天来养成的一个好习惯,走到哪都喜欢拿着笔和本,随手看到什么,都记下来。

这些天,他也没少在自己的本上记东西。

“尽管问,我一五一十的都回答。”吴大强摆了摆手,示意刘飞扬尽管问。

“咱们村总共有多少人?”

“859户,2640人。”吴大强脱口而出。

“常住的人口呢?”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刘飞扬再问。

“常住的平时没统计,也每个准头,但是基本上维持在一千多人左右。”吴大强想了想,回答道。

“总共有多少地?”

“要说地,俺们村可是最多的,我们村子面积大,人口也不算特别多,所以当初分地的时候占了便宜,俺们村人均可以分到一亩半的地,有些小组甚至可以分到一个人一亩八分地。”吴大强说到这的时候,也兴奋了起来:“现在老百姓家家户户,家里至少有个五六亩地,有些家大户大的,十几亩地都是有的。”

“地多,人少,常住人口少。”刘飞扬记下了这几个关键性的信息。

“那现在村里有多少贫困人口?”刘飞扬接着询问。

这个就是关键的信息了,刘飞扬来到大东堰的目的,就是为了助力脱贫攻坚,了解贫困人口的数量和大东堰村的实际情况,才能够真正的对症下药。

“229户,865人。”吴大强直接回道:“这是我们上一次统计的最新数据。”

刘飞扬记下这个数据的同时,也是彻底的陷入了沉默。

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平湾镇党委非要让他一个年轻人来协助大东堰村攻克脱贫攻坚这个任务了。

这个任务......未免也有些太过于艰巨了。

整个村子只有859户,2640人,但是贫困人口就达到了229户,865人。

贫困人口占据整个村子的四分之一人口还要多。

这样的情况,登时让刘飞扬的心情都是沉重了许多。

难怪大东堰是国家级贫困村,也难怪让刘飞扬来当这个村支部书记助理,这完全就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刘飞扬很清楚,这绝不仅仅只是牵扯到对他个人的历练和锻炼,刘飞扬肩负着的,是这229户贫困家庭,865个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任。

重担千钧,一时之间,刘飞扬自己都感觉到压力山大。

要发展,要致富,要带着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这个信念,从刘飞扬心中不断的滋生,壮大。

他开始详细询问起这些贫困群众的家庭状况,致贫原因,以及现阶段的扶贫政策和大东堰村制定的扶贫计划。

吴大强此时展现出了作为一个老村支书的职业素养,据说,原来的吴大强是村里的计生专干,这个分工也让他对全村两千多人都了如指掌,每家每户的情况,在他嘴里如数家珍。

这一户,几个人,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致贫,家庭收入怎么样。

在吴大强的脑海里,这些几乎是下意识的东西,随便任何一家都能够说出来个一二三。

老王在一旁做些补充。

这一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

200多户,说到天亮也说不完,只是几十户,就说到了凌晨两三点。

刘飞扬年轻,相对来说还好一点,但是到了两点多的时候,吴大强和老王显然支撑不住了,这还是喝了点酒,两人大脑都在兴奋的时候,才能够撑到两点多,要是没喝酒,这两人估计早就瞌睡的不行了。

刘飞扬也不忍心让他们两人熬这么长时间,直接让两人去睡了。

这么晚了,老王也不打算回去了,反正吴大强家里就他自己,没有外人。

而为了安全考虑,老王也拉着刘飞扬住下了。

刘飞扬趁两人躺下的时间,强忍住瞌睡,将三人吃剩下的残羹剩饭和垃圾清理干净,这才一头倒在了沙发上。

他拿着自己的笔记本,牢牢的将其握紧在怀中,沉沉的睡去。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