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之路

《攻坚之路》

第三十六章、前期筹备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刘飞扬接下来的时间,也开始变得越发的忙碌了起来。

他的计划表按照原本的安排,几乎每天都排的满满当当的,今天要干什么,明天要干什么,每天都有日程表,刘飞扬每天几乎都在跑上跑下。

准确的说,他是在和时间赛跑,因为花期马上就要到了。

........

村两委班子也都行动了起来,吴大强负责协调停车场的事情,现在的老百姓家庭都富裕了,开着小汽车到处旅游几乎是现代家庭的标配。

但是无论去哪,开车的人都会有一个烦恼,那就是去哪停车。

这一次大东堰村的旅游节想要办起来,这个问题就要解决,因为要面对如此庞大的客流和人流量,没有停车场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老王和梁宽则是负责前去一些群众家里,询问大家是否有摆摊,或者是创业的打算。

因为人流量一旦增多,那么配套的吃饭,喝水,休息,甚至是住宿的需求都会激增,单纯一两家群众不行,一家农家乐更加不够。

而且,如果真的吸引到的人众多的话,还可以鼓励一些群众尝试摆摊售卖自家的农副产品。

大东堰的农副产品那可真的是纯天然有机无公害的产品,说不定还真的可以吸引大家的注意,让大家争相购买。www.vmatch.net 时空小说网

因为有小刘书记这个金字招牌背书,倒是让很多人都相当踊跃,大家都很支持。

因此老王和梁宽的工作也比较好做。

最难做的还是要数刘飞扬了。

刘飞扬要做的则是筹备文艺汇演和前期的动员宣传工作。

这项工作才是决定旅游节成败的关键,只有扩大了宣传才能够让人来观赏,文艺汇演也是个极为重要的手段,文艺汇演的吸引力更为强大,所以这两项措施才是真正决定成败的关键要素。

而刘飞扬就将这两项工作揽在自己身上了。

关键是这两个工作技术性都很强,自己虽然不懂,但是好歹之前接触过新媒体平台的宣传,再加上刘飞扬自身本就很年轻,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相对要强上一些。

刘飞扬直接去找了镇里找人帮忙。

当然,这样的大事当然还是要和易田和李哲汇报的,大东堰村要办旅游节,其实也是他们平湾镇的一件大事,易田和李哲当然是要大力支持的了。

而且,易田和李哲都当众表态了,这一次的旅游节不是大东堰一个村的事情,若是需要帮助,全镇齐上阵,都会鼎力相助。

有了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首肯,而且还得到了他们两人的表态,这让刘飞扬当然是信心百倍。

况且,刘飞扬也真的需要镇里面的人员的帮助。

乡镇政府中有七站八所,承担了不同的职责,还有专门负责和上级宣传部门联系的宣传委员和宣传干事。

这才是刘飞扬想要的资源。

“呦,小刘书记来了,可真的是稀客啊,怎么今天来有什么指示?”当刘飞扬来到镇里的宣传办的时候,宣传干事许英开口调侃说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刘飞扬和许英关系不错,之前来到镇上的时候,和许英打过几次交道,这个大哥是个精明强干的人,而且还帮了刘飞扬几次忙,两人私交还不错,所以刘飞扬来了,许英也没有拿他当外人,而是带着调侃的口吻开口说着这些话。

“别闹,英哥,我这一次找你来是想请你帮个忙。”刘飞扬笑着开口,紧接着,刘飞扬便是将策划旅游节的事情都是给许英说了一遍。

“英哥,你就是干宣传工作的,应该会很清楚这个宣传的作用,其实这一次旅游节,我也没有想过可以吸引外县或者外市,甚至的外省的人前来,我单纯的想着是要把我们本县内的,或者是靠近平湾的这几个乡镇的人吸引过来。”刘飞扬说着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们本县的宣传一定要做到扩大覆盖面。”

“你是老宣传了,怎么才能够扩大覆盖面,怎么和上级协调对接,这些你都懂,所以就想请你帮帮忙,同时和上级协调协调,看看怎么样才能够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刘飞扬此时开口说着。

许英点了点头:“这件事交给我了,我帮你协调和发动宣传。”

想了想之后,许英再度开口问了一句:“飞扬,咱们镇里也有宣传渠道,你到时候及时跟我联系,我帮你发几篇信息,来扩大宣传范围。”

“好!”刘飞扬连连点头,如果有了镇里的支持,宣传的力度也会更大。

宣传这个工作,刘飞扬基本上算是放下了心来。

接下来就是文艺汇演的事情了。

镇里的七站八所之中,就有一个专门的文化站,不过自从乡镇机构改革了之后,站所很多都撤销了,原来的文化站也是改制成为了现在的文化服务中心。

文化服务中心的主任是个女同志,叫罗萍,不过年纪也比刘飞扬年长没有太多,所以刘飞扬一般都称呼为“萍姐”。

得知了刘飞扬的想法,罗萍也是表示了支持。

说起了罗萍,别看是个女同志,也是有魄力有担当的女巾帼。

乡镇工作千头万绪,有句老话叫做“乡镇工作,一般都是拿女同志当男同志使,把男同志当牲口使”,不过对于罗萍而言,人家的工作能力可是丝毫不逊色于乡镇的男同志。

作为文化中心主任,罗萍举办文艺汇演的场次可是不少,之前镇里有什么大型的文艺晚会都是罗萍一手操办的。

来找罗萍,也是易田和李哲亲点的,足以看的出她的业务能力。

“文艺汇演不算困难。”罗萍笑呵呵的说着:“但是关键是要看你想办成什么样子的文艺汇演。”

“我想要能够和桃之夭夭,烁烁其华的主题相搭配会更合适。”刘飞扬说着开口了:“这个偏重国风,不知道萍姐你之前有没有举办过类似汇演的经验?”

按照刘飞扬的预想,这一次的文艺汇演,要偏重国风一些,现在这个也是社会热点。

现在整个社会上的风气都是兴起了一股“汉服热”。

甚至平湾这个小镇上,刘飞扬偶尔在街上都能够见到穿着汉服走来走去的年轻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而且,古往今来,桃花一直作为诗词歌赋之中咏叹的对象,经久不衰。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顶桃花始盛开。”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无一不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所以刘飞扬一开始的设想就是这一次的文艺汇演一定要做成一个文化气息浓厚一些的旅游节。

虽然这一次的旅游节可以欣赏的内容极为丰富,有油菜花,还有之后的芍药,但是无论是油菜花还是芍药,种植的面积都比较小,可观赏性也不够突出,这一次旅游节的主力,归根结底还是桃花,因为丰泽桃园的面积足够大,桃花的花期也还可以。

所以文艺汇演也是要围绕着桃花来做文章才对,这样才不至于主次不分。

罗萍听了刘飞扬的想法,陷入了沉思。

“这种新形式的文艺汇演,应该也不是没有,但是我还真没有办过这等文艺汇演的经验。”沉默了良久,罗萍这才开口道:“不过我没有经验,不代表别人没有。”

“这样吧,飞扬,你的想法我大致上了解了,我到时候找找县里的文化局和旅游局的领导们,专门问问他们。”罗萍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大力支持。

刘飞扬满意的离开了。

他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而且,动员宣传和文艺汇演这两件最为关键的事情,有专业的人士来帮刘飞扬了,这让刘飞扬格外兴奋。

这样一来,刘飞扬就可以腾出手来掌控这一次旅游节的进展了。

.......

而回到大东堰之后,杨冰冰就传来了好消息。

杨冰冰策划的这一期报道,带回去之后,省台的领导对此很重视,下了批示,要农业农村频道专门出一期报道,在晚上黄金时间开播,聚焦大东堰村脱贫攻坚成效。

而且这还不是最为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这一次的报道,还会有中原新闻联播在“精准脱贫”专栏中报道播出。

而且,省台还会向中央广播电视台进行推荐,一旦推荐成功,那么很有可能上国家级的媒体报道。

这个消息让刘飞扬很是振奋,这简直就是对大东堰全方位的宣传啊。

农业农村频道虽然是专业频道,但是在广大农村收视率还可以,中原新闻联播受众就更大了,几乎覆盖了全省一亿人口。

要是能上国家级媒体,这个就太不可思议了,这让刘飞扬都不敢想。

而且杨冰冰还专门指出了,报道的最后,还会专门提到大东堰村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的消息。

这对于大东堰接下来要办的旅游节,几乎是个最大的宣传了。

当然,杨冰冰还告诉了刘飞扬另外一个消息,在三月初,油菜花和桃花陆续盛开的时候,她还会带着陆刚再度回来,专门拍摄旅游节的盛况。

刘飞扬一连回了几个好的,谢谢,都无法掩饰住他心中的激动之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要是这届旅游节办好了,会对整个村子带来多大的影响!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