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之路

《攻坚之路》

第四十四章、变化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杨冰冰走了,但是工作还要继续。

接下来的日子,就进入到了长期的拉锯战的时候,在桃花花期没过之前,大东堰的这群人,是别想休息了。

而且哪怕是花期过了,紧接着,就是芍药花开的时候。

这样的拉锯战,还要持续很长时间。

不过来大东堰的人,也是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

天气也逐渐开始变得越来越暖和,到了最后,天气都不能再用暖和来形容,相反,倒是要用变热了来形容。

天气真的是变热了。

大家都开始脱下了棉服,开始穿起薄衣了。

........

刘飞扬也是逐渐开始闲了起来。

旅游现在成为了大东堰的常规项目,油菜花的花期,桃花的花期也都过了。

一年一度的桃树间种就开始了,张永富也开始变得繁忙了起来。

桃树间种是覆盖成本最好的方式,几乎没有之一。

再加上今年旅游节的收益,张永富几乎很快就将自己的成本全部覆盖了。

看到这个情况,张永富倒也真的不着急了,因为目前看来,接下来等到桃子收获了,就绝对是赚钱的,不会赔钱。

与此同时,春暖花开,正是繁忙的时候,李刚,王清力,韩夏和穆强都是开始忙碌了起来。www.vmatch.net 时空小说网

其他贫困群众看到去年大家都挣了钱,很多人也都是眼红,开始争抢着要来找刘飞扬,让刘飞扬也给他们指点指点,找找发展致富的路子。

反正刘飞扬是闲不住了,老百姓们都很信任刘飞扬,当然也都想着要让刘飞扬帮助他们出出主意。

不过这也是好事,刘飞扬为什么要找张永富,李刚,王清力这些人?

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全村的脱贫致富的工作。

王清力,李刚,穆强韩夏夫妇这等群众,都是贫困群众,贫困的原因各自都有所不同,但是就是要先让这些人脱贫致富,因为他们可以带动示范效应,他们和其他贫困群众区别并不大。

但是他们现在通过去年的政策性针对帮扶,让他们能够靠着自身的能力开始挣钱了,收入提高了。

这就是个榜样。

大家都是贫困户,人家就能够靠着劳动致富,剩下的那些贫困群众凭什么不行?

大家都是人,怎么可能会差那么远?

所以其实大家心中也都憋着一股气的,原来大家都穷,也没有攀比的心思,但是现在大家都在蒙着头奋斗挣钱,自己还坐得住,等的起吗?

很显然,大家都不愿意落于人后。

这就达到了刘飞扬想要的效果。

至于像张永富这样的致富带头人,也是刘飞扬故意树立的榜样。

张永富的作用在于他可以整合资源,带着那些致富能力不强的人,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至于张奶奶那一类人群,寻常的帮扶措施,对他们而言,意义就不算大了。

她们是必须要政策兜底保障,才能够脱贫的一类人群。

大东堰村229户贫困群众,现在除了那些兜底保障,就是国家全管的那一部分人群算是彻底的脱贫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因为有国家兜底,所以不用担心她们的生活。

但是还有大部分群众没有脱贫。

任务还很艰巨,刘飞扬当然不能掉以轻心,马虎大意。

........

在和大部分群众商讨脱贫致富的办法的时候,刘飞扬还是感觉到了,产业太单一,太单薄,而且没有规模化,集约化的种植,或者是养殖产业。

大家自发的生产,抵御风险的能力太弱了。

还需要再想个办法来解决才对。

看来问题还是要从已经开始养出规模和种出规模的王清力,还有李刚那入手。

李刚现在的香菇种植,基本上已经走上正轨了,去年十月,十一月份李刚开始种植香菇,建了好几个香菇大棚,到了现在,已经开始陆续的收获了,香菇种植周期也不长,就半年时间,一个菌袋可以收获五六茬,因为复阳县是种植香菇大县,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一定规模的种植。

再加上有销路,同市的西县是最大的香菇产销地,有知名的香菇酱品牌,所以香菇倒是不愁销路。

李刚收获的第一茬香菇,已经是开始挣钱了。

但是靠着香菇带动一家人致富,倒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算难。

可是想要靠着香菇带动更多的人去致富,那就需要不断的扩大规模。

因为香菇的利润,一袋也就五六块钱,需要以规模取胜。

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了,就可以赚到大钱了。

刘飞扬也在思索着怎么帮助李刚扩大规模,前期投入毫无疑问是巨大的,单靠李刚一个人还不行。

........

王清力也是这样,养猪这两年的收入其实也算是一般,不过养好了挣钱还是个大概率的事情。

所以刘飞扬还是打算让李刚和王清力这两个养殖,种植户培育成为养殖大户,种植大户,让更多的群众以资金、技术、劳动力入股,让群众们也可以参与到产业发展当中来。

而产业发展好了,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脱贫致富就是个时间问题。

在刘飞扬这么想着的时候,复阳县也开始探索实行新一轮的帮扶政策。

这一次的帮扶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力度更大,而且关键是,复阳县开始试行项目带动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村级申请,镇级审批,县级决定的方法,也就是村级可以上报符合本村实际情况的发展项目,且有一定规模,然后上报到镇里,镇里同意后可以上报到复阳县,经复阳县考察批准后,就可以项目入库,争取到资金支持,给予其县级预算保障。

这个对于刘飞扬而言,可真的算得上是个雪中送炭的好消息了。

本来刘飞扬还发愁怎么扩大规模,现在倒好,直接往县里申请项目就是了。

说干就干,刘飞扬一个人完成了两份项目报告书,一个项目是大东堰村的香菇种植项目,也就是李刚的香菇大棚。

香菇大棚争取到项目资金支持后,就可以扩大规模,带动其他的贫困群众,分包一部分香菇种植,零投入,只需要自己种植,自己售卖,就可以获得收益,相当于劳动力入股。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另外一个项目就是大东堰村的养殖项目,也就是王清力的猪场。

这个同样可以采取和香菇种植一样的方式,让群众们包一个猪圈,自己养,自己喂,获得的收益也都是可以落入到自己的钱包里。

除此之外,家兔养殖也算是个一个方向,因为区别于传统的养殖,兔子肉还是很畅销的。

不过这个规模化养殖需要的资金很庞大,而且技术也需要过关,难度太大,如果全面铺开,就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而刘飞扬的目的是带领群众们脱贫,冒着那么大的风险,不划算。

所以还是鼓励大家散养,基本上能够保证收益,这样也好。

两个项目书报上去之后,镇里很快就给予了批复,审核通过,上报到了复阳县。

到了县级审核这个层面就比较慢了,因为牵扯的东西太多,尤其是牵扯到国家资金这一块,所以要格外慎重。

审核把关都需要过程。

不过对此,刘飞扬倒也并不着急。

这玩意,急了也没用。

.......

与此同时,时间来到了五月份。

大东堰再度迎来了一波旅游热,因为芍药花开了。

芍药盛开时节,比桃花要晚上将近一个月,所以虽然中间不连贯,但是因为有桃花的旅游节在前,让很多游客都知道了大东堰这个地方。

也都记住了这里的红烧兔肉。

芍药花的规模并不算大,有个十几亩的样子。

但是芍药花开起来,就格外好看了。

整个芍药花地里都是一片白色和粉色的海洋。

芍药的药用价值和欣赏价值都很高。

来的游客看中了芍药,都会挖走几颗种到自己家院里。

所以种植芍药花的那户群众,也是因此得到了实惠。

........

时间匆匆,一直等到了六月份,刘飞扬终于是等到了好消息。

复阳县里同意支持大东堰村建设香菇种植项目和生猪养殖项目。

项目资金很快就会拨付到位,到时候就可以启动建设了。

李刚越来越忙,开始忙着流转土地,开始筹备继续盖香菇大棚。

群众们的积极性也都被调动了起来。

而此时,复阳县一年两次的培训班再度开班了。

这一次是镇里特别争取了香菇种植技术培训和生猪养殖技术培训两个培训班。

这一次的培训班几乎可谓是爆满,大家都是争先恐后的来培训班里,想要学习技术。

尤其是大东堰的贫困群众。

香菇大棚在筹建,猪场也是扩大了规模,一切都在向好的地方发展。

慢慢的,大家都对这个小刘书记越发信服,刘飞扬在村子里的威信很高,甚至比起当了很多年支书的吴大强,刘飞扬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都丝毫不逊色。

而大家争上游,话发展的精气神也都起来了。

一个个想着的,都是怎么发展,我要重点什么,我要养点什么。

之前那些没事就在外面打麻将的习气,一去不复返了!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