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之帮助刘备

《回到三国之帮助刘备》

第十九章 曹操复仇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自是曹操部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于是,曹操便遣泰山太守应劭,往瑯琊郡取自己的父亲——曹嵩。

曹嵩自陈留避难,隐居瑯琊。当日接了书信,便与其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口人,并从者百余人、车百余辆,径望兖州而来。

道经徐州,太守陶谦,字恭祖,为人温厚纯笃,向来要结纳曹操,正无其由。现在,他得知曹操的父亲从徐州经过,就出境迎接。之后,他再拜致敬,大设筵宴,并款待两日。

曹嵩要行,陶谦亲送出郭,特差都尉张闿将部兵五百护送。曹嵩率家小行到华、费之间。

时夏末秋初,大雨骤至,只得投一古寺歇宿。寺僧接入。曹嵩安顿家小,命张闿将军马屯于两廊。众军衣装都被雨打湿,同声嗟怨。

张闿唤手下头目于静处商议道:“我们本是黄巾余党,勉强降顺陶谦,未有好处。如今曹家辎重车辆无数,你们要得富贵不难。只在今夜三更,大家砍将入去,把曹嵩一家全给杀了,取了财物同往山中落草。此计何如?”

众人听了张闿的话后,全都应允了。

当天晚上,风雨未息,曹嵩正坐。这时,他忽然听到四壁喊声大举。www.lawace.cn 盘古小说网

曹德提剑出看,就被一剑刺死。曹嵩忙引一妾,奔入方丈后,要越墙而走。妾肥胖不能出。曹嵩慌急,与妾躲于厕中,但却被乱军所杀。

应劭死命逃脱,投袁绍去了。张闿杀尽曹嵩全家,取了财物,放火烧寺,与五百人逃奔淮南去了。

当下,应劭部下有逃命的军士,报与曹操。曹操闻之,哭倒于地。众人救起。

曹操咬牙切齿道:“陶谦纵兵杀我父,此仇不共戴天!我今悉起大军,洗荡徐州,方雪我恨!”

于是,曹操就留荀彧、程昱领军三万守鄄城、范县、东阿三县,其余之人尽杀奔徐州来。夏侯惇、于禁、典韦为先锋。曹操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以雪父仇。

当时,九江太守边让,与陶谦交厚。他闻知徐州有难,就亲自带兵五千来救。

曹操闻之,大怒。他使夏侯惇于路截杀。

此时,陈宫为东郡从事,也与陶谦交厚。他听说曹操起兵报仇,要尽杀百姓,星夜前来见曹操。

曹操知道陈宫是为陶谦做说客,要待他不见,但是又灭不过旧恩,只得请入帐中相见。

陈宫对曹操说道:“今闻明公以大兵临徐州,报尊父之仇。所到之处,尽杀百姓,我因此特来进言。陶谦乃仁人君子,非好利忘义之辈。尊父遇害,乃张闿之恶,非陶谦之罪。且州县之民,与明公何仇恨?杀之不祥,望三思而行!”

曹操听了陈宫的话后,大怒道:“陈宫,昔日你弃我而去,今有何面目复来相见?陶谦杀我一家,我誓当摘胆剜心,以雪我恨。你们一直虽为陶谦游说,其如我不听何!”

陈宫辞出,叹道:“我也无面目见陶谦!”

于是,陈宫就骑马投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曹操大军所到之处,杀戮百姓,发掘坟墓。

陶谦在徐州,听说曹操起军报仇,杀戮百姓,仰天恸哭道:“我获罪于天,致使徐州之民受此大难!”

说到这里,陶谦就急忙聚众官商议。

曹豹对陶谦说道:“曹兵既至,岂可束手待死,我愿助使君破之。”

陶谦只得带兵出迎。

城外。

陶谦带着兵马出来了。他远望曹操军,如铺霜涌雪,中军竖起白旗二面,大书“报仇雪恨”四字。

军马列成阵势,曹操纵马出阵,身穿缟素,扬鞭大骂。

陶谦也出马于门旗下,欠身施礼道:“谦本结好明公,所以托张闿护送之。但是,不想贼心不改,致有此事。实不干谦之故,望明公察之!”

曹操大骂道:“老匹夫!你杀害我父,尚敢乱言!谁可生擒老贼?”

话音刚落。

这时,夏侯惇应声而出。陶谦慌走入阵。夏侯惇赶来,曹豹挺枪跃马,前来迎敌。

两马相交,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两军皆乱,各自收兵。

陶谦入城,与众计议道:“曹兵势大难敌。我当自缚往曹营,任其剖割,以救徐州一郡百姓之命。”

话音刚落。

这时,有一人进前,对陶谦说道:“府君久镇徐州,人民感恩呐。今曹兵虽众,未能即破徐州城池。府君与百姓,可坚守勿出啊!我虽不才,愿施小策,便叫曹操此人死无葬身之地。”

众人听了那人的话,大惊,看向那人。那人不是别人,乃是东海朐县人,姓糜,名竺,字子仲。

此人家世富豪,常往洛阳买卖。他乘车而回,路遇一美妇人来求同载。糜竺乃下车步行,让车与妇人坐。妇人请竺同载,糜竺上车端坐,目不邪视。行及数里,妇人辞去。

临别之时,那妇人对糜竺说道:“我乃南方火德星君也。奉上帝敕,前往烧你家。感君相待以礼,所以明告君。君可速归,搬出财物,我当夜来。”

说罢。

那妇人便不见了。

糜竺听了,大惊,就飞奔到家,将家中所有,急忙搬出。

当天晚上。

果然厨中火起,尽烧其屋。糜竺因此广舍家财,济贫拔苦,后陶谦聘为别驾从事。

当日,糜竺献计道:“我愿亲往北海郡,求太宗孔融起兵救援。更得一人,前往青州田楷处求救。若二处军马齐来,曹操必退兵矣。”

陶谦听了,从之。于是,他就写书二封,问帐下谁人敢去青州求救。

这时,有一人应声愿往。众人视之,乃广陵人,姓陈,名登,字元龙。

陶谦先打发陈元龙往青州去,然后命糜竺拿着自己书赴北海,自己率众守城,以备攻击。

那北海孔融,字文举,鲁国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之子。他自小聪明,年十岁时,前往拜谒河南尹李膺,阍人难之。

孔融对阍人说道:“我系李相通家。”

阍人让孔融入见。

李膺问道:“你祖与我祖有何亲?”

孔融对李膺说道:“昔日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融与君岂非累世通家?”

李膺听了孔融如此的应答后,为大奇之。

少顷,太中大夫陈炜到。

李膺指着孔融,对陈炜说道:“此奇童也。”

陈炜对李膺说道:“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

孔融立即应声道:“如君所言,幼时必聪明者。”

陈炜等人都笑道:“此子长成,必当代之伟器也。”

自此,孔融得名。后来,他为中郎将,累迁北海太守。他极好宾客,常常说道:“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我之愿也。”

孔融在北海六年,甚得民心。

当日,孔融正与客坐,人报徐州糜竺至到。他便让人请糜竺入见自己,问其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来意。

糜竺出陶谦的书信,对孔融说道:“曹躁攻围甚急,望明公垂救。”

孔融对糜竺说道:“我与陶恭祖交厚,子仲又亲到此,如何不去?只是曹孟德与我无仇,当先遣人送书解和。如其不从,然后起兵。”

糜竺对孔融说道:“曹躁倚仗兵威,决不肯和。”

现在,孔融叫一面点兵,一面差人送书。

正商议间,忽报黄巾贼党管亥部领群寇数万杀奔前来。孔融听了大惊,急忙点本部人马,出城与贼迎战。

城外。

孔融带着兵马出来。

只见两阵相对。

管亥出马道:“我知北海粮广,可借一万石,即便退兵。不然,打破城池,老幼不留!”

孔融叱责道:“我乃大汉之臣,守大汉之地,岂有粮米与贼吗?”

管亥听了孔融的话后,大怒,拍马舞刀,直取孔融。孔融看见了,让他的手下——宗宝挺枪出马相迎。

战不数合,被管亥一刀,砍宗宝于马下。

孔融兵马大乱,奔入城中。管亥分兵四面围城,孔融心中郁闷。糜竺怀愁,更不可言。

第二天。

城楼上。

孔融登城遥望,贼势浩大,倍添忧恼。忽然,他见城外一人挺枪跃马杀入贼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直到城下,大叫“开门”。

孔融不识其人,不敢开门。贼众赶到壕边,那人回身连搠十数人下马,贼众倒退,孔融急命开门引入。

其人下马弃枪,径到城上,拜见孔融。孔融问其姓名。

那人回答道:“我东莱黄县人,覆姓太史,名慈,字子义。老母重蒙恩顾。我昨自辽东回家省亲,知贼寇攻城。老母说:‘屡受府君深恩,你当往救之。’所以,我就单马而来。”

孔融听了太史慈的话后,大喜。原来孔融与太史慈虽未识面,却晓得他是个英雄。因他远出,有老母住在离城二十里之外,融常使人遗以粟帛;母感融德,所以特使太史慈来救自己。

当下孔融重待太史慈,赠与衣甲鞍马。

太史慈对孔融说道:“太守,我愿借精兵一千,出城杀贼。”

孔融对太史慈说道:“将军虽英勇,然贼势甚盛,不可轻出。”

太史慈对孔融说道:“老母感君厚德,特遣慈来。如不能解围,慈也无颜见母亲矣。愿决一死战!”

孔融对太史慈说道:“我听说刘玄德乃当世英雄,若请得他来相救,此围自解。只无人可使用罢了。”

太史慈对孔融说道:“府君修书,我当前往。”

孔融大喜。于是,他便写了一封书信,交给太史慈。

太史慈擐甲上马,腰带弓矢,手持铁枪,饱食严装。城门开处,一骑飞出。

近壕,贼将率众来战。太史慈连搠死数人,透围而出。

管亥知有人出城,料必是请救兵的,便亲自带数百骑赶来,八面围定。太史慈倚住枪,拈弓搭箭,八面射之,无不应弦落马。贼众不敢来追。

太史慈得脱,星夜投平原来见刘备。

平原。太守府。

太史慈进来了。

施礼罢。

太史慈具言孔北海被围求救之事,呈上书札。刘备接了过来看。

看毕。

刘备问太史慈的姓名:“足下何人?”

太史慈回答道:“我乃太史慈,东海之鄙人也。我与孔融并非亲骨肉,并非乡党,特以气谊相投,有分忧共患之意。如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告,危在旦夕。我闻君仁义素著,能救人危急,所以,特令某冒锋突围,前来求救。”

刘备敛容答道:“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吗?”

于是,刘备便同关羽、张飞、罗技点精兵三千,往北海郡进发了。不仅如此,刘备还让罗技带上自己的妻子——蔡文姬,由他自己来守护,不用和自己、关羽、张飞和太史慈来消灭黄巾军。而且,刘备还让罗技走在大军的后面。

管亥在东街村望见救军来到,便亲自带兵迎敌。因见刘备兵少,不以为意。

刘备与关羽、张飞、太史慈,立马阵前。管亥愤怒直出,太史慈却待向前,关羽早出,直取管亥。

两马相交,众军大喊。量管亥怎敌得关羽?

数十合之间,青龙刀起,劈管亥于马下。

太史慈、张飞两骑齐出,双枪并举,杀入贼阵。刘备驱兵掩杀。罗技命人保护蔡文姬,自己去帮助张飞和太史慈了。

城上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羽、张飞和罗技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便驱兵出城。两下夹攻,大败群贼,降者无数。余党溃散。

孔融迎接玄刘备入城。

叙礼毕。

然后,孔融大设筵宴庆贺。紧接着,他又引糜竺来见刘备。

孔融具言张闿杀曹嵩之事:“今曹操纵兵大掠,围住徐州,特来求救。”

刘备对孔融说道:“陶恭祖乃仁人君子,不意受此无辜之冤!”

孔融对刘备说道:“公乃汉室宗亲,今曹操残害百姓,倚强欺弱,何不与融同往救之?”

刘备对孔融说道:“备非敢推辞。奈兵微将寡,恐难轻动。”

孔融对刘备说道:“融之欲救陶恭祖,虽因旧谊,也为大义,公岂独无仗义之心吗?”

刘备对孔融说道:“既如此,请孔太守先行,容备去公孙瓒处借三五千人马,随后便来。”

孔融对刘备说道:“公切勿失信。”

刘备对孔融说道:“公以备为何如人?圣人云:‘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刘备借得军或借不得军,必然亲至。”

孔融应允,叫糜竺先回徐州去报,自己便收拾起程。

太史慈拜谢道:“慈奉母命,前来相助,今幸无虞。有扬州刺史刘繇,与慈同郡,有书信来唤,不敢不去,容图再见。”

孔融以金帛相酬,太史慈不肯受而归。

其母见之,大喜道:“我喜你有以报北海!”

于是,其母就派遣太史慈往扬州去了。

刘备离开北海来见公孙瓒,具说要救徐州之事。

公孙瓒对刘备说道:“曹操与君无仇,何苦替人出力?”

刘备对公孙瓒说道:“备已许人,不敢失信。”

公孙瓒对刘备说道:“我借与君马步军二千。”

刘备对公孙瓒说道:“更望借赵子龙一行。”

公孙瓒许之。

然后,刘备就与关羽、张飞和罗技带着本部三千人为前部,赵云带着两千人随后,往徐州而来。

徐州。

糜竺回报陶谦,说北海又请得刘备来助。陈登也回报青州田楷欣然领兵来救。

陶谦听了糜竺和陈登的话后,顿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时心安。原来孔融、田楷两路军马,惧怕曹兵势猛,远远依山下寨,未敢轻进。

曹躁见两路军到,也分了军势,不敢向前攻城。

只见刘备军到,来见孔融。

孔融对刘备说道:“曹兵势大,曹操又善于用兵,未可轻战。且观其动静,然后再来进兵。”

刘备对孔融说道:“但恐城中无粮,难以久持。备令云长、子龙领军四千,在公部下相助。备与翼德、子义杀奔曹营,径投徐州去见陶使君商议。”

孔融大喜,会合田楷,为掎角之势。关羽、赵云领兵两边接应。

“孔太守,可不可以将我的妻子暂时安住您这里啊?”罗技问孔融。

孔融反问罗技:“你的妻子是何人?”

“已故中郎——蔡邕之女——蔡文姬!”罗技将蔡邕的女儿——蔡文姬的名字。

孔融对罗技说道:“好,我答应你!”

第二天。

刘备、关羽、张飞、罗技和赵云带着一千人马,杀入曹兵寨边。

正行之间,寨内一声鼓响,马军步军如潮似浪,拥将出来。当头一员大将,乃是于禁。

于禁勒马大叫道:“何处狂徒!往哪里去?”

张飞和罗技见了,更不打话,直取于禁。两马相交。

战到数合,刘备拿着他的双股剑,麾兵大进。于禁败走。张飞和罗技当前追杀,直到徐州城下。

城上。

陶谦在城上望见红旗白字,大书写着“平原刘玄德”。他看见了,就急忙令人开门。

刘备、关羽、张飞、罗技和赵云入城,陶谦接着,共到府衙。

礼毕。

陶谦设宴相待,一壁劳军。他见刘备仪表轩昂,语言豁达,心中大喜,便命糜竺取徐州牌印,让与刘备。

刘备看见了,顿时愕然了:“公是何意啊?”

陶谦对刘备说道:“今天下扰乱,王纲不振,公乃汉室宗亲,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公勿推辞。谦当自写表文,申奏朝廷。”

刘备离席再拜道:“刘备虽汉朝苗裔,功微德薄,为平原相犹恐不称职。今为大义,故来相助。公出此言,莫非疑刘备有吞并之心吗?若举此念,皇天不佑!”

陶谦对刘备说道:“此老夫之实情。”

说着,陶谦再三相让,刘备哪里肯受。

糜竺进言道:“今兵临城下,且当商议退敌之策。待事平之日,再当相让可。”

刘备对陶谦说道:“备当遗书于曹操,劝令解和。操若不从,厮杀未迟。”

“好。”陶谦对刘备说道。

于是,刘备传檄孔融的营寨,且按兵不动。随后,刘备派遣人拿着自己的书信以传达曹操。

曹操正在军中,与诸将议事,人报徐州有战书到。他得知后,拆而观之,乃刘备书信。

上面写着:

备自关外得拜君颜,嗣后天各一方,不及趋侍。向者,尊父曹侯,实因张不仁,以致被害,非陶恭祖之罪也。目今黄巾遗孽,扰乱于外;董卓余党,盘踞于内。愿明公先朝廷之急,而后私仇;撤徐州之兵,以救国难:则徐州幸甚,天下幸甚!

曹操看书,大骂道:“刘备何人,敢以书来劝我,况且中间有讥讽之意!来人,将使者斩了,祭旗攻城。”

郭嘉谏言道:“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刘备之心,然后再来进兵攻城,则城可破也。”

曹操从其言,款留来使,候发回书。

正商议间,忽流星马飞报祸事。曹操问其故。那人报说,吕布已袭破兖州,进据濮阳。

原来吕布自遭李傕、郭汜之乱,逃出武关,去投袁术。袁术怪吕布反复不定,拒而不纳。他去投袁绍,袁绍纳之,与吕布共破张燕于常山。

吕布自以为得志,傲慢袁绍手下将士。袁绍要杀之。他便去投张杨,张杨纳之。

当时,庞舒在长安城中私藏吕布妻小,送还吕布。李傕、郭汜知之,就斩了庞舒,写了书信与张杨,叫杀吕布。

吕布因弃张杨去投张邈。恰好张邈的弟弟——张超带陈宫来见张邈。

陈宫对张邈说道:“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君以千里之众,而反受制于人,不也鄙呢?今曹操征东,兖州空虚。而吕布乃当世勇士,君与之共取兖州,霸业可图也。”

张邈大喜,便令吕布袭破兖州,随据濮阳,止有鄄城、东阿、范县三处,被荀彧、程昱设计死守得全,其余各城俱破。曹仁屡战皆不能胜,特此告急。

曹操闻报,大惊道:“兖州有失,使我无家可归矣!不可不亟图之!”

郭嘉对曹操说道:“主公正好卖个人情与刘备,退军去复兖州。”

曹操听了郭嘉的话后,然之。他即时答书与刘备,拔寨退兵。

徐州。

来使回徐州,入城见陶谦,呈上书札,说曹兵已退。陶谦大喜,差人请孔融、田楷、云长、子龙等赴城大会。

饮宴既毕。

陶谦让刘备于上座,拱手对众人说道:“老夫年迈,二子不才,不堪国家重任。玄德乃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可领徐州。老夫情愿乞闲养病。”

刘备对陶谦说道:“不可!不可!孔文举令备来救徐州,为义也。今无端据而有之,天下将以备为无义人矣。”

糜竺对刘备说道:“今汉室陵迟,海宇颠覆,树功立业,正在此时。徐州殷富,户口百万。刘使君领此,不可辞也!”

刘备说道:“此事决不敢应命。”

陈登对刘备说道:“陶府君多病,不能视事,明公勿辞了。”

刘备说道:“袁公路四世三公,海内所归,近在寿春,何不以州让之?”

孔融对刘备说道:“袁公路冢中枯骨,何足挂齿!今日之事,天与不取,悔不可追。”

刘备坚执不肯。

陶谦对刘备说道:“君若舍我而去,我死不瞑目矣!”

关羽对刘备说道:“既承陶公相让,兄且权领州事。”

张飞对刘备说道:“招啊,大哥,又不是我强要他的州郡。他好意相让,何必苦苦推辞!”

“二位兄长说得没错。”罗技也对刘备说道。

刘备严肃地对关羽、张飞和罗技说道:“你等欲陷我于不义之地吗?”

陶谦推让再三,刘备只是不受。

陶谦对刘备说道:“如玄德公必不肯从,此间近邑,名曰小沛,足可屯军。请玄德暂驻军此邑,以保徐州,何如?”

众人都劝刘备留小沛,刘备从之。

陶谦劳军已毕,赵云辞去,刘备执手挥泪而别。孔融、田楷亦各相别,带军自回。

刘备与关羽、张飞和罗技带着本部军马和罗技的妻子——蔡文姬来到小沛,修葺城垣,抚谕居民。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